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景阳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景阳冈》

走近武松

——《景阳冈》文本细读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申花路校区

葛黎芬

说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那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里面的人物可谓形形色色、纷繁多姿。有火眼金睛、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有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有叛逆而乖张、鄙视功名利禄的贾宝玉。走进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都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其中一篇略读课文《景阳冈》就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23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景阳冈》这篇课文虽然与原著相比略有删改,但其神韵、文采依旧不减。先说文章的写作顺序,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按“吃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条理清楚,从喝酒到打虎,顺理成章。

再说文章布局,主次分明、相互依衬。在以上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和上冈,不需要,而且格和无所畏勇打猛虎作正因为武松大发,才有则的话,一只猛虎那就幻小说了。

文章的重头戏就是打虎部分。课文8——12自然段是详细地描写武松打虎

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表现了武松豪放的性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了很好的铺垫。可以说喝了十八碗好酒,酒兴打虎的勇气和力量。否个普通的凡人打死一成了天方夜谭,那是科的段落,品读这一部分内容,既可以把握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可以从中品味古典小说的语言特点。武松打虎分为两个阶段,防御阶段和反攻阶段。老虎的“三般”和武松的“三闪”是文章第9自然段,即防御;第

10、11自然段写武松“揪”,那是反攻。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先防御,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再反攻,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这篇小说妙就妙在语言精练、动词运用恰到好处。如写人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其一武松在遭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其二“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其三“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又如句中“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的“揪”字,“揪”就是用力地抓住,这一揪,揪出了武松超人的力量,非同小可啊;再细读“揪”,武松连老虎的顶花皮也敢揪,可见,武松超级勇敢。武松揪住的不是老虎的其他部位,恰恰揪住了老虎的顶花皮,何为“顶花皮”?就是脑袋,就是要害,揪住了要害,就使得老虎处于被动状态,所以这一揪更揪出了武松的过人智慧。可见武松不是一个只有蛮力的莽夫,真是智勇双全啊!读到这里,武松打虎的场面真是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施耐庵深厚的文学功底,真让人佩服不已啊!

说起文章的构思,“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情,凡读过《水浒传》的人无不为之击节叫好,好在哪里呢?读者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虎的过程中,为之担心、为之捏汗、为之叫绝、为之欢呼,但作者对武松所拿的防身武器———哨棒的艺术处理却未引起大多数读者的注意。武松的哨棒在《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一回书里,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件兵器。在原著中,短短的一回书,作者不但反反复复十八次点到了这根棒,还写了不同的拿棒动作,如出发时是“拴了哨棒”,行走时是“提了哨棒”、“拿了哨棒”,坐下来是“倚了哨棒”,特别是“三碗不过冈”酒店喝下了十八碗酒后,武松是“绰了哨棒”立起身就走,是“横拖着哨棒”上岗来,酒涌上来时是“将哨棒绾在肋下”,酒发作时是“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树林,一个似醉非醉的好汉形象出现在读者眼里。一条哨棒,这么多拿法,既显示了作者用字功力,也让读者从不同拿棒姿势来品味武松的英雄形象。

这篇课文,虽然经过一些删改,但哨棒也依旧反复出现,武松一时一刻都没有丢下这根哨棒,但别以为武松是靠这根哨棒来打猛虎的。在景阳冈遇虎,当吊睛白额猛让这条棒发慌忙之中,在枯树上,棒反折断。写棒,至此其实不然。棒,各有妙种不同的艺十三次写了突出这根

虎扑来,要挥作用时,却将棒打虎未打着,作者反复看来多余,十八次写用,产生三术效果。前棒,正是为棒,要读者注意这根棒。特别是上了景阳冈,看到官府榜文,武松这根棒还拿在手中,武松有了打虎的武器,读者就更为放心。遇虎时“拿棒在手”,“抡棒打虎”,“棒折两截”,三次写棒,正好是使有用之棒变无用之棒,使读者的放心转变成瞠目、禁口、为之担心。最后两次写棒是在打死猛虎之后,这是棒的余波,读者又由担心转为宽心。综观打虎的全过程,这根哨棒一折、一丢、一拾三个动作,使文章产生了腾挪跌宕,婉转曲折的艺术效果。这一折、一丢正显出武松徒手打虎的异样神威来,武松在江湖上也由此闻名,使人折服。

武松之所以英雄了得,传诵千古,正是因为他不借用任何武器,仅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哨棒折了,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神威来”,充分体现了作者用心之良苦,构思之巧妙啊!

细读到这,不禁让我们觉得武松真是个大英雄,难道在英雄身上没有缺点吗?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说里品味品味。在酒店喝酒时,与店家有一番对话,店家劝武松单身不要过冈,武松却怀疑店家是要谋他财害他命 ,用老虎吓唬他。店家的好心却被武松当做恶意,这是疑心重的表现;当武松走上冈,看见榜文,知道真的有虎,却又碍于面子,执意上山,这又是“固执”的表现等等。我觉得作者所要展现的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这样,既是英雄又是凡人,在武松的骨子里既透露出一股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又暴露出普通人常有的缺点,我想“名著”之所以“名”,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再看,一场恶斗打死了老虎之后,武松的精力已经耗尽。于是,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这么一个“挨”字,可以说,无法用任何一个表示“走”的更好的动词所代替。它准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精疲力尽的状态。武松也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样写,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更加逼真可信。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学篇章,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组课文就是要让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味。

景阳冈

景阳冈

景阳冈教案

景阳冈说课稿

《景阳冈》缩写

《景阳冈》练习

20景阳冈

景阳冈读后感

《景阳冈》说课稿

景阳冈教案

走进景阳冈
《走进景阳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景阳冈课文 景阳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