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交通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0: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

数码路错位交叉口地处数码广场与学院广场两个大型环岛之间,周围有多分布交通发生与吸引点。早高峰期间,交通流量极大,且交通秩序混乱,造成管理困难,对周围居民上班造成恶劣影响。

城市交通犹如一个巨大的网络,对于长期使用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使用者,尤其是机动车使用者而言,其本身已经选择出对其自身而言的最优路径。然而,这个最优路径可能会与整体的交通的最优解相矛盾。这就造成了交通秩序混乱。

本文试图通过交通组织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依靠禁左的方式禁止干扰流向,然后使用远引交叉的方式转移交通拥堵点,进而探寻解决数码路错位交叉口交通秩序混乱现状的出路。并且,进一步探究禁左所需交通设施,禁左后的车流出路以及随之产生的社会矛盾的化解。

目录

摘要 ...............................................................................................................1 1.基本情况 ....................................................................................................3 1.1地理位置 .............................................................................................3 1.2交通发生与吸引 .................................................................................3 1.3道路交通条件 .....................................................................................4 1.4交通流情况 .........................................................................................4 1.5停车场情况 .........................................................................................4 1.6杨树街育明高中附近情况 .................................................................5 1.7杨树街理工附小附近情况 .................................................................5 1.8凌水路与黄埔路交叉口 .....................................................................5 2.现状分析 ....................................................................................................6 2.1原因初步分析 .....................................................................................6 2.2初步结论 .............................................................................................6 2.3原因深入分析 .....................................................................................6 3.解决方案 ....................................................................................................7 3.1禁左解决方案 .....................................................................................7 3.1.1车流出路 ......................................................................................7 3.1.2社会压力 ......................................................................................7 3.1.3配套设施 ......................................................................................8 3.2理工附小门前交通混乱 .....................................................................9 3.3凌水路/黄埔路交叉口治理................................................................9 结论 ...............................................................................................................9

1.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数码路错位交叉口北起数码广场,南至学苑广场(此二者皆为环形交叉口),西临全省著名的大连育明高中和大连重点小学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东有东北财经大学。该地紧邻高新园区,亦距凌水路与黄埔路这一高峰时极度拥堵混乱的交叉口不远,再加上地铁施工,更加剧烈了凌水路与黄埔路交叉口的拥堵。此外,好又多超市和数码广场电子城也位于此处;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位列两边,小型商铺,饭店更是不可胜数。杨树街两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类停车场,杨树街支路知音街为一早市。杨树街上游为大片住宅。

简而言之,可以总结为:南北为环岛,东西有学校,地处商业区,紧邻住宅区。

图1.1 数码路错位交叉口地理位置简图(要包括杨树街上游两学校和海事

交叉口)

1.2交通发生与吸引

交通发生点:

1) 杨树街两侧的路内和路外停车场停放着大量的机动车,早上会产生大量的交通量;

2) 杨树街上游为大片居民住宅,是典型的交通放生点。 交通吸引点:

1) 位于数码路两侧的商铺,银行等都是典型的交通吸引点。但是由于它们的营业时间大多为8:00之后,即在7:00—8:00的早高峰之后,故而影响不大。

2) 位于杨树村上游的育明高中和理工附小均为省内名校,就学者其家境殷实者不可胜数,故而家长开车送子女上学的情况非常非常多。加之,其家长多为高新园区上班,不少人选择由数码路绕行,对数码路影响很大。 1.3道路交通条件

数码路错位交叉口本身有两个相距仅70余米的T型交叉口组成。一个数码路与杨树街T型交叉口,另一个为数码路与龙江路T型交叉口。数码路为主路,杨树街和龙江路为支路。

数码路标志标线完备,所有对位关系均符合要求,信号配时科学合理。单就这三点而言,数码路堪称教科书式的交通规划,较之历次交通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所观察路段交叉口,无有出其右者。

数码路下行为两车道,均为自行车道;上行为三车道,其中,两条直行一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专左或专右车到。具体情况见图1.2。

图1.2 数码路错位交叉口道路标志标线图

1.4交通流情况

数码路错位交叉口交通流主要为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其它车辆几乎没有。有少量过街行人。交通量以干路数码路为主,支路杨树街次之,龙江路最末。

主路数码路下行车流基本均为直行,在主路与龙江路交叉口处,时有右转社会车辆。主路与杨树街交叉口处几乎无有左转车辆。上行车流也以直行为主,有少量于专向车道转向的车辆。

支路杨树街以右转车流为主,左转车流很小。

支路龙江路以右转车辆为主,左转车辆较少。

公交线路主要有:533路,3路,10路,23路,28路,33路,406路,531路,901路。其中,以533路最为特别,由杨树街出发,经数码路错位交叉口左转进入龙江路。其余,皆为沿主路直行。

1.5停车场情况

杨树街两侧设置了大量停车位,具体分布可见图1.3 .

图1.3停车位分布情况示意图

经统计,此处停放车辆保守估计有500辆左右。高峰小时(7:00—8:00)停放车辆减少2/3.即在高峰小时约产生300辆/h左右的交通量。 1.6杨树街育明高中附近情况

育明高中附近为一T型信号控制交叉口。具体情况见图1.4 .

图1.4 育明高中交叉口示意图

主路为双向四车道。信号配时:红:40s;黄:3s;绿:55s。 支路为双向两车道。信号配时:红:75s;黄:3s;绿:25s。

1.7杨树街理工附小附近情况

理工附小附近也是一T型信号控制交叉口。但是,信号配时很不合理。干路红灯30s;绿灯120s。平时,理工附小门前支路无车辆驶出,干路红灯30s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即使有车驶出,也不会等待绿灯放行。高峰时段为:7:15—7:45。高峰时,交通几乎完全陷于混乱。具体情况见图1.5 .

图1.5 理工附小交叉口冲突点情况

1.8凌水路与黄埔路交叉口

此处交叉口为T型交叉口,干路为黄埔路,次路为黄埔路。该交叉口是附近居民去往高新园区的必经之路。高峰时交通量保守估计约有9000辆/h。其中,由凌水路进入主路黄埔路的合流交通量超过3000辆/h。但是,该交叉口无信号控制,只有两名交通协管人员负责管理。加之地铁建设,导致该处尘土飞扬,能见度很低。具体情况见图1.6 .

图1.6 凌水路与黄埔路交叉口示意图

2.现状分析

2.1原因初步分析

2.2初步结论

现在,我们得到了初步的分析结果:

1.由数码路左转进入龙江路的车辆在龙江路路口停车等待可插间隙时对数码路上下行两个方向的车流的阻挡。

2.杨树街上游育明高中和理工附小送学生上学后家长的车辆由此绕行进入高新园区所产生的大量交通量对数码路的交通负荷。

前者,矛盾的焦点在于左转车辆的影响;后者的矛盾焦点在于目的地为高新园区的车辆绕行数码路。

2.3原因深入分析

对于前者而言,解决办法理论上有三种:

其一,在龙江路与数码路交叉路口处增加左转待转区;

其二,在龙江路与数码路交叉路口处设置左转专用感应信号灯; 其三,在龙江路与数码路交叉路口处禁左

前两种方案的优点在于社会阻力小;缺点在于不具备实行条件。此地面积狭小,无法划设专用左转车道或左转待转取两个相邻的交叉口间距离又短。在此处任何的停车都会对后续车辆产生阻碍的影响。故而没有可行性。

第三种方案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缺点在于实施不当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但是,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将社会舆论压力降至可承受的程度。而禁左后的流向,完全可以由数码广场和学院广场处绕行。

对于后者而言,这其中蕴含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从两所学校所在位置去往高新园区距离上的最短路径是经杨树街至凌水路进入黄埔路,继而直达高新园区。而机动车使用者的个人的最优路径却是经由杨树街进入数码路,再由学院广场环岛进入黄埔路。绕行距离明显变大。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沿杨树街北行的车辆,送完学生后,很难在理工附小处获得掉头进入南行方向的机会,只能有数码路绕行。

其次,如果不从数码路绕行而选择上述距离最短路径,则必须经过凌水路与黄埔路交叉口,该交叉口情况已在前文有所介绍,此处不再赘言。该交叉口平时几乎没有多少车辆通过,只在高峰小时交通量巨大,且到达车辆随机性很强,传统的信号配时技术和手段很难解决,故而只能采用高峰时人工现场指挥疏导。这使得凌水路车辆与黄埔路内侧车道的车辆存在交织,需按协管人员指挥停车让行。而由数码路绕行后,虽然距离增加,但是可以选择由黄埔路外侧车道通行,受到该处交织合流的影响较小,故而速度有所提升,行驶时间反而少于前者,更不必受该处施工车辆所遗留尘土的影响。故而机动车驾驶员选择由数码路绕行的线路。因此,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理工附小门前家长开车送学生上学和凌水路/黄埔路交叉口这两点。二者的问题都在于交通秩序的混乱。

3.解决方案

3.1禁左解决方案 3.1.1车流出路

禁左后两个主要的车流出路分别是数码广场和学院广场。二者皆为环岛。高峰时,数码广场完全可以承受禁左后所分流的交通量。而学院广场作为旅顺南路进入城区的咽喉要道,本身要承受由黄埔路进入中山路的交通量,高峰时接近饱和。表面上,问题又陷入了交通堵点转移的老路上。但是,问题的转机在于,此处拥堵的高峰时刻发生在8:00左右,而数码路的交通量高峰出现在7:00——8:00。二者的冲突较小。故而禁左后车辆绕行出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3.1.2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是交通管理过程中完全无法回避的问题。任何新的措施都会损害到某部分人的利益,如何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措施无法实行。因此,必须要尽量化解矛盾,降低群众的不满情绪。

就数码路错位交叉口而言,禁左无疑是最为直接的解决该处交通秩序混乱的方法。然而,这又比较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如果,禁左的时间过长或只对社会车辆禁左而对公交车不禁左,则可能激化矛盾,增加私家车主的不满情绪。最终禁左方案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为缓解社会压力,此处禁左的具体方案如下:

1.只在高峰小时(7:00—8:00)对数码路与龙江路交叉口实施禁左; 2.该时段禁左对全部车辆均有效;

3.有左转需要的车辆,经由数码广场和学院广场绕行;

4.通过交通广播和《半岛晨报》以及公交车载电视对广大群众进行解释说明工作,说明禁左的必要性,争取得到广泛的群众支持,并指出合理的绕行路线;

5.宣传一周以后,交警上路执法,并通过设置在该处的视频监控设备对违章车辆进行拍照处罚。

3.1.3配套设施

为了实现禁左,使禁左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这些设施包括禁左标志,绕行指路标志和临时隔离护栏。

其中,禁左标志按规定布设即可。具体图案见图3.1 。

图3.1 禁左标志

绕行指路标志设置在数码路左转车辆行驶方向右侧,数码路/龙江路交叉口前20米处。具体标志图案见图3.2。

图3.2 绕行指路标志

临时隔离护栏只在禁左时段开启,用以封闭交叉口。平时隔离护栏收起,车辆可左转通过。具体设置位置见图3.3 。

图3.3 临时隔离护栏位置

临时护栏结构件图3.4 。

图3.4临时护栏结构图

3.2理工附小门前交通混乱

理工附小门前有一块空地,稍加规划就可成为一处方便的临时停车场,供家长开车送学生上学时临时停车之用。临时停车场规划见图3.5。

图3.5 理工附小临时停车场

该停车场专供家长接送学生时临时停车,若违反,则由交警进行处罚。该临时停车场出口处一个车位的长度内禁止停车,违者亦由交警出面进行处罚。在该处高峰时段(7:15—7:45)安排交警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现场指挥。该处原因信号灯,设置非常不合理,完全起不到作用,应予以拆除。

3.3凌水路/黄埔路交叉口治理

由于该处交叉口的特性,建议在该处交叉口设置感应信号控制。具体方案:将感应线圈设置在凌水路路口处,形成主路(黄埔路)优先的感应信号控制。由于大连地铁一号线在此施工。路面上难免会遗留施工产生的尘土。为了在施工期间尽量改善该处的道路条件,应与环卫部门取得联系,进行必要的协商,希望环卫部门能在早晨6:00之前对该段路段完成清扫工作。

结论

交通拥堵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副作用,应当被给予正确的认识。 交通问题不仅是一项技术问题,更是一项社会问题。交通问题往往表现为交通拥堵,而造成拥堵的原因却各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要透过问题的表现,发现问题的实质。交通问题又往往与诸多因素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有时很难实现效果,还需要分析调查对象的心理,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只有技术手段与社会手段相结合才能比较妥善的解决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实习报告

交通实习报告

交通实习报告

交通工程实习报告

交通类实习报告

交通土建实习报告

交通工程实习报告

交通工程学实习报告

交通工程实习报告

交通类实习报告

交通实习报告
《交通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实习报告交通 交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