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猪场管理手册(部分)

发布时间:2020-03-02 06:07: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为什么说现代化猪场的传染病以预防为主?

由于采用集约化饲养,猪群的密度非常高,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发病率高,发病率高,一旦发病就会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疾病应该防范于未然,这样做效益最高。因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三个水平,即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临床感染。现在的商品生产环境不可能饲养无菌猪或SPF猪,因为环境中肯定存在大量的已知和未知的病原,甚至猪体内也有很多条件性致病菌,如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防止发病。因此最理想的应该将疾病控制在隐性感染阶段。

一旦由于环境、应激反应等原因造成猪的抵抗力降低,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增多、毒力增强,疾病就会向亚临床感染阶段发展,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并造成一定生产损失(生长速度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繁殖性能下降等),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此时没有人会去治疗。如果造成应激反应的因素仍然存在,疾病有可能继续发展到临床感染阶段,此时临床症状明显,病理变化显著,造成的生产损失非常大,这时才会去治疗。现在的疾病往往是混合感染,特别是原来的条件性疾病。因为免疫抑制,这些条件性病原可能趁虚而入,引起继发性感染,加重生产损失。在用药物控制了一种或几种病原后,其他病原还可继续发挥作用,使治疗的难度加大。因此,传染病的治疗事倍功半,最好是预防。

2、病原体是怎样传播的?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很多,只有理解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才能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从母体通过胎盘向后代传播,如圆环病毒—2型(PCV—2)、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布氏杆菌病。

水平传播:途径很多:包括接触传播,如嘴对嘴、鼻对鼻传播,大部分传染病可通过此途径传播,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链球菌病、支原体肺炎等,所以在一个猪栏内保存病猪、亚临床感染猪都有可能造成疾病感染范围的扩大。因此,应该下定决心淘汰病猪、感染猪,特别是病猪,因为其向外排放的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

空气传播:大部分呼吸道疾病(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等病毒、细菌)可通过空气传播,口蹄疫病毒(FMDV)可在空气中传播数十公里,但具体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相邻的猪场如果发生呼吸道病、口蹄疫,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进猪场。

 可以通过粪便、饲料污染和不洁饮水引起传播:应该限制饲养员在猪栏间的活动,减少交叉感染;或前一批出栏后应该彻底冲洗、消毒、空栏后才能进下一批猪。鱼粉、肉骨粉等含沙门氏菌等、饮水可能污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寄生虫,因此,应该注意各方面的卫生。

 交配、人工受精:精液中检出了15种病毒和21种细菌,其中蓝耳病(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SFV)、布氏杆菌、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可通过交配或人工受精传播。

 人为传播:通过不当的操作,如剪牙、断尾、断脐传播;如链球菌病;医源性传播:通过注射;已经证明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等可通过注射引起交叉感染。将用过的针头放入消毒剂中不一定能完全杀死病毒。

 通过传播媒介的简介传播:苍蝇、蚊子、鼠类可以携带甚至传播很多种疾病,如老鼠可传播口蹄疫、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弓形虫等;蚊子可传播附红细胞体等。因此,应该做好害虫的驱杀工作。

实际上,大部分疾病是通过引进种猪进猪场的,如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PCV—2)型、副猪嗜血杆菌、伪狂犬病毒等。在引种时要防止引进传染病,最好有一个隔离舍。

3、动物用抗生素是否会增加对人类病原体的耐药性?

2000年在美国大约64%的抗生素应用于人类,而36%的抗生素应用于动物。在动物抗生素中,73%是低于治疗剂量的,37%是达到或高于治疗剂量的。虽然这些数据尚不绝对准确,但应该说差不太多。

抗生素抗菌机理和耐药性形成的机理非常复杂,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细菌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有些药物虽然没有使用过,但依然产生了耐药性。因此有些耐药菌株是先天性的;但大部分是环境中通过传染、转导等形成的。对耐药性的形成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不仅有抗生素的应用,而且与消毒剂、饲料中高浓度的铜、锌和重金属有关。中国分离到的大肠杆菌100%对氟喹诺酮有耐药性,原因是用药太滥。有些国家处方药当非处方药使用,这都会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人或动物使用抗生素均可直接或简介影响环境。

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可以发挥最好的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并且降低药物的残留。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包括:①个别动物的注射给药;②混饲促生长添加剂的使用;③饮水给药群体治疗的方法。抗生素的使用改变了猪肠道沙门氏菌的菌群,但没有产生耐药性。动物的病原体中,大肠杆菌是最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添加于饲料中的抗菌促生长添加剂由于长期低于治疗剂量,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但这些添加剂一般是动物专用的,不会对公共卫生产生影响。

4、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有哪些危害?

目前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很多,起码有几十种。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素)、玉米赤霉烯酮等。不同的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不同。除引起本身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如T—2毒素可引起呕吐、皮肤出现病变、流产、中枢神经失调、口中病灶、拒食等。玉米赤霉烯酮可引起阴户红肿,乳房与乳头肿大、阴道及肠道脱出、受孕率下降,年轻的母猪假发情等。赭曲霉毒素能引起增重缓慢、肝机能与肾功能受损,并能引起肾炎或肾病。

大部分霉菌毒素可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其它疾病的感染率增加。如饲喂霉菌毒素含量过高的饲料,就可引起一秒的免疫应答反应降低,如猪瘟、细小病毒等。临床上断奶后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发病率提高,而且其它的不明原因的杂病发病率可能明显提高。

霉菌不难控制,难以控制的是霉菌毒素。因为破坏霉菌毒素的可行性方法并不多,最好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5、发霉玉米脱毒方法知多少?

水洗法:发霉的玉米磨成碎粉,然后倒入缸中,加入4倍的水,搅拌并静置浸泡,1日换水搅拌2此,水变成无色为宜。

脱胚法:将玉米磨成1.5-4.5毫米的颗粒,加入5倍的水,搅拌、轻搓,当胚部碎片浮在水面时,除碎片,反复数次即可。

石灰浸泡法:将玉米霉料延碎成1.55毫米小粒,将细石灰粉按0.8%——11%的比例掺入,再与水以1:2比例混在容器中,先搅拌1分钟,静置58小时,清水冲洗23次即可饲喂。

碱水煮沸法:在100千克霉玉米料中加水300千克,再加入小苏打0.5千克,同煮至饲料裂开时,冷却,清水冲洗数次即可用。

水去毒法:以每千克饲料中拌入12.5克氨水在池内搅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封严,在20℃——40℃的条件下,去毒处理57天。

注意:发霉特别严重的玉米最好不哟好难过,如要使用,可每吨饲料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2千克。

6、紫外线等消毒效果如何?

很多猪场使用紫外线灯在猪场的入口处消毒进入猪场的人,这种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回答是不一定有效。因为紫外线消毒的要求必须在很近的距离(不超过0.5米)起作用,而猪场的紫外线灯高度往往要超过2.5米,即使能够消毒到头部,那么下身可能消毒不了。二是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弱,特别是对玻璃的穿透能力很弱,头发里面的、衣服下面的病原体不一定能够被杀死。

同时,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损伤人体的健康。有些人对紫外线照射非常敏感,如果在一天内连续照射,会造成皮肤脱皮,特别是唇部的皮肤。

所以,紫外线消毒可能是心理作用,有些猪场采用紫外线消毒并不是为了消毒,而是为了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

最好的消毒方法就是淋浴,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严格淋浴,更换生产区内的衣服,效果比紫外线好得多。

7、怎样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的方法很多,如有熏蒸法、喷雾法、火焰和紫外线灯法。猪场常用的方法是喷雾法,特别是在进行带猪消毒时。在进行喷雾消毒时,要确保效果,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消毒药,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喷雾消毒时要求每升水喷雾3平方米,确保要消毒的地面喷湿。因为只有喷湿,消毒剂的作用才会发挥。带猪消毒时,应该选择对猪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含碘消毒剂。

空舍消毒时,一定要将能够拆卸的设备移至室外,先用高压水枪将猪粪尿和其它排泄物彻底冲洗干净,然后可以采用熏蒸或喷雾的方法消毒。高压冲洗可以清除90%以上的病原体。消毒后最好干燥一段时间(最少7天)才能重新进猪。在熏蒸消毒时应主要猪舍的密闭,否则影响消毒效果。火焰消毒时注意只能消毒不能够燃烧的物品,要确保火焰喷射器作用一定的时间。

仅仅走走过场的消毒可以节约消毒的时间和成本,但起不到什么作用,最终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但也不能完全依赖消毒,因为任何消毒方法都不可能达到100%有效,不可能将所有病原体都杀死。

8、为什么现代化养猪需要更新理念?

有的现代化猪场都采用机械化,养殖规模大、猪的品种锌新、生产性能高,但目前的养猪生产很少有暴利,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养猪业最常采用的策略是最低成本策略。什么是最低成本策略呢?并不是最便宜的原料、最便宜的劳动力和最便宜的设施,而是从产出和投入的观点,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养猪场最大的成本是饲料,饲料成本可以占整个养猪成本的60%——70%,药物、疫苗

成本占2%以下,其它的还有电力、水、人工、拆旧和银行利息的成本。很多猪场全程料肉比达到3.3:1,而在一些管理水平高的猪场,料肉比可达到3.0:1以下。所以,前者的饲料浪费很大,如果市场行情好还可维持,一旦行情不好或者死淘率比较高,则肯定亏损。

人力资源的成本在养猪生产中也很低。有些猪场没有重视饲养员、技术员的投入,认为只是养猪的,人人都会养,只要有力气,听话就行了。实际上,员工的素质决定了猪场的发展前途。员工不仅应该制定怎样做,而且应该制定为什么这样做。当提高员工的待遇,不仅不会提高养殖成本,反而会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最低成本策略不仅要看投入,更重要的是看产出,便宜的饲料(包括疫苗、药物、饲料等)产出可能也低,有些产品甚至无效,如位列兽药、疫苗,不仅不能防病、治病,还可能引起疾病,至少造成浪费。所以购买产品,不能只看价格,应该比较的是性价比。

有些人过分控制防止药费和疫苗费用,认为能省则省,可能一段时间没有问题,但不能保证长时间没有问题,所以不能有侥幸心理。有些猪场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投药,在不该停药的时候停止用药。因为药物必须合理使用,即策略性用药才能有理想的效果。目前的大部分疾病是混合感染,或多因子的疾病,发病后治疗的疗效都很差,因此应将疾病从治疗转向预防。

9、猪发生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疫苗的抗原性/量:免疫保护需要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且需要一定的抗原量,有些疫苗的抗原量不足或免疫原性差,导致免疫后的保护力差。

疫苗接种操作不当:有时接种人员操作马马虎虎,枕头消毒不严格,或接种部位不正确,如注射到脂肪里的疫苗产生了疫苗应答很弱,导致猪没有接收到足够的抗原量。

疫苗的性质:疫苗的保护力不是100% 免疫程序:有时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过早,受母源抗体的干扰;或免疫过迟,在免疫接种之前已经倍感染。

猪本身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某些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如蓝耳病、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症等以及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过高,导致猪的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完善,也是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10、猪场为什么要实行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是猪场饲养管理、控制疾病的核心。要切断猪场疾病的循环,必须要实行全进全出。因为在猪舍内有猪的情况下,始终难以彻底清洁、冲洗和消毒。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消毒剂可以完全杀灭粪便和排泄物中的病原体,因为穿透能力较低,所以在消毒前最好用高压水枪将粪便和其它排泄物彻底冲洗干净。猪舍内有猪则不能彻底冲洗,因此消毒效果不能保证。

即使当时消毒非常好,大由于病毒或带毒猪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不断向环境中排放病原,污染猪舍、猪栏。下一批进入猪舍后,就可能被这些病原体感染。有些猪场虽然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全进全出设计的,但由于生产方面存在问题,如生长缓慢或有些猪发病,可能在原来的猪舍继续饲养,而病猪或生长缓慢的猪带毒量更高、毒力更强,所以更危险。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保证猪舍内所以猪出栏后彻底冲洗、消毒,空舍14天,至少7天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全进全出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如支原体肺炎。有一个实验可以看出,有感染母猪生的

猪,在28日龄断奶后将仔猪隔离,与连续饲养方式相比,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降低,而且提前2周以上上市。

全进全出猪场可以通过隔离将发病率降低,隔离越远,屠宰时病变程度越低。经验表明,全进全出系统饲养的猪达108千克体重可降低生产成本24元/头,即每千克节省成本0.22元。

11、当猪场出现猪瘟流行时怎样迅速控制?

当一部分猪表现出临床症状时,应将这些猪隔离开来。同时给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猪紧急免疫注射,最后每10头猪中可能有5~7头猪康复。给康复的猪再注射一次疫苗,使这些康复猪产生更强的免疫力。对表现出严重症状的猪,只能采取扑杀深埋、消毒处理的办法。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猪瘟流行。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产品宣传可以治疗猪瘟,无非就是控制临床症状如退烧,很难从根本上治愈,虽然当时症状减轻,但过一段时间仍然会复发。

12、现在的猪瘟有什么特点?

猪瘟仍然是一种对养猪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没有任何一个猪场敢不接种疫苗。但即使接种疫苗,也有很多猪场受到猪瘟的困扰。目前的特点是以慢性猪瘟和非典型猪瘟为主,部分猪场发生典型的猪瘟。

临床上,这些猪瘟并不出现高热稽留,最高温度可能不到41℃,眼睛不一定有分泌物,公主包皮也不一定积尿,皮肤只有局部发红或不发红,没有便秘和腹泻的交替。部分病猪可能表现后去麻痹、行走摇摆的症状。

解剖时,淋巴结没有特征性病变,全身器官、浆膜、黏膜出血也没有特征性。

13、仔猪超前免疫的优缺点?

超前免疫主要的有点是可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提高免疫保护力。目前主要是对猪瘟进行超免,也有的猪场超免伪狂犬病和蓝耳病。

但在实际操作中,猪场却很难做好。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疫苗的质量不好,因为很多猪场反映,在进行超免后,很多仔猪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其次,很少有猪场能够保证不漏免,如有时饲养员的疏忽,导致吃完初乳才免疫,或免疫完没有按要求间隔就吃初乳,特别是夜间分娩比较多的猪场,饲养人员很难保持整夜的警惕性。最好在产前一天,母猪注射一次氯前列烯醇,强制同期分娩,约80%的母猪可在白天分娩。第三,因为产房温度比较高,一瓶疫苗稀释后如保存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病毒的死亡,引起免疫失败。

14、猪场母猪和仔猪通常应该什么时候注射口蹄疫(5号病)疫苗?

母猪在产前30天注射疫苗,这样可使猪仔畜生后获得较好的免疫力,也可保护母猪。如果不想紫怀孕期注射疫苗,母猪也可在断奶后或配种前应用。后备母猪可在配种前45天注苗;公猪每4个月注射一次疫苗。

仔猪应在8周龄左右注射一次疫苗;在4周后即12周龄左右再接种一次疫苗,以加强免疫力。不宜接种过早,因为首次疫苗过早,可能受母源抗体的影响较大。据上海畜牧兽医

站的研究表明,母源抗体可以保护仔猪至少到55日龄。因为猪只有灭活苗,如果注射一次,保护期只有23个月,注射一次疫苗不能在出栏前保护猪不受感染。注射2次疫苗可以至少6个月时间保护猪不受感染。如果是供港猪,还应该在启运前1个月再注射一次疫苗。可以保证猪在启运前至屠宰不受5号病病毒的感染。

至少怀孕母猪,一般的疫苗接种应避免在配种后30天以内或产前10天内进行。因此此时期最为敏感,口蹄疫疫苗也不例外。

15、W病的发病有何特点?

不同地区可能特点不一样,猪场规模不同特点也不同。目前的情况看,W病常年都可发生,冬天比夏天更为严重。

在免疫过的猪场,W病可能发病过程缓慢,主要发生于生长育肥阶段,开始出现发热、口鼻、蹄部出现水疱,有时母猪和公猪也可被感染。这种类型的猪场如果没有混合感染,死亡率很高。

16、发生W病时怎样快速控制?

W病属于一类烈性传染病,发病后应该迅速报告有关部门,严禁私自运输发病地区的猪。如果周边有猪场发生W病,则应该迅速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生物啊暖、消毒、紧急接种疫苗等。

在W病流星季节应特别注意控制猪的引进,防止将潜伏感染的猪引进猪场,或者由于运输车辆的污染导致W病的引进。也要控制好闲杂人员的进出,不要让其他猪场的人靠近或进出猪场,饲养员最好住在猪场,不应该解除其它猪,也不能从市场上偷卖猪肉。饲养员也不要在不同的猪舍窜来窜去。

不管是哪一阶段的猪全场紧急接种W疫苗,可选择进口佐剂疫苗,或者高效浓缩疫苗,确保疫苗接种的质量。

全面消毒,流星季节至少2天消毒一次,选择敏感的消毒剂,如用烧碱进行环境消毒,用含碘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进场的水池加入烧碱,以消毒车辆和其它设备,尽量减少W病毒的量。

这些措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W病的传播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据说如果条件合适,可以传播数十千米的距离)、人员传播、啮齿类动物(鼠)污染的物品等传播。当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还是猪的流动,应该切实控制。

17、蓝耳病的感染有何特点?

蓝耳病仍然是一中神秘病,它隐秘的感染,开始往往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感染后可产生病毒血症。消失后,病毒仍然可以在组织中存活数月。

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口鼻感染,感染后选择在巨噬细胞(重要在肺脏和淋巴结)中复制,但巨噬细胞又不能讲病毒杀死,而其功能又受到影响。由于巨噬细胞上有抗体Fc片段的受体,当蓝耳病病毒与抗体结合后,通过Fc受体的作用,蓝耳病病毒更容易进入巨噬细胞,这种作用被称为抗体依赖性效应(ADE).一般疾病的中和抗体可以中和病毒,减轻病毒的危害,而蓝耳病的病毒血症小时后才出现中和抗体,由此可见中和抗体的作用尚不清楚。也不清楚细胞免疫在控制蓝耳病方面的作用。

常规的检测方法用于蓝耳病的检测上存在不足,因为不清楚哪些抗体能够代表感染的情况。所以最好的诊断方法是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即适时PCR。可以检测病毒量的消长。

18、蓝耳病病毒的变异这样?

目前有两种不同血清型的蓝耳病病毒毒株,即美洲株和欧洲株。每一血清型都有不同的毒株。目前我国还没有分离到欧洲型的毒株。每一种血清型的毒株都在变异,大约每年变异的频率在1%~1.5%之间。由于变异,导致病毒可以具有逃避免疫攻击的能力。

除了野毒的变异外,疫苗毒也在变异,即在使用活毒疫苗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分离到的疫苗病毒与原始的疫苗病毒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病毒的毒力返强了。因为蓝耳病(PRRS)病毒非常简单,不能够有效纠正出现偏差的复制,导致高变异率的出现。

19、蓝耳病病毒(PRRS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蓝耳病(PRRS)病毒传播途径很多,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精液可以带毒,因为可以通过交配或人工受精传播。

鸟类可以座位蓝耳病(PRRS)病毒病毒传播的机械性媒介,有时可成为生物学媒介,因为蓝耳病(PRRS)病毒可在有些水鸟体内复制。

蓝耳病(PRRS)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猪与猪之间的接触传播。病猪可以携带病毒达数月,并通过不同途径排毒。健康猪接触其分泌物即可感染。

蓝耳病(PRRS)病毒的空气传播时常发生,而且传播速度快,但传播距离不远,不同猪舍、不同猪场剪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不大。另外30%经人员和车辆等传播;8%可通过引进新的猪传播。

蓝耳病(PRRS)病毒也能经蚊蝇传播,但这些传播只能通过机械性传播,不能通过生物学传播。

以上都是水平传播,蓝耳病(PRRS)病毒尚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因而,仔猪出生时带毒的可能性很大,在不如阶段即可引起比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首次感染后,感染猪可以传播病毒达几个月,表明有些猪可以慢性排毒。慢性带毒猪与阴性猪接触,有可能讲疾病传播给阴性猪。

20、可否应用疫苗控制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蓝耳病(PRRS))?活苗好还是灭活苗好?

是否对猪群接种疫苗,取决于猪群的状态。如果猪群表现为蓝耳病(PRRS)阴性,并且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很好,对新引进的后备猪能够试试严格的隔离措施,最好不使用蓝耳病(PRRS)疫苗,特别是活苗。但如果猪场确实存在严重的蓝耳病(PRRS)问题,如流产、死产、母猪发情不正常、弱仔、不如仔猪和保育猪严重呼吸道症状,病有很高的死亡率,则可考虑使用蓝耳病(PRRS)疫苗。注意,无论活苗还是灭活苗,保护率都不是100%,应该有足够的心里准备。

弱毒苗接种后,疫苗毒会在体内增值,灭活苗则不会,我活苗具有更高的抗原含量。就安全性 ,理论上可能活苗有毒力返强或发生与野毒重组的可能,但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毒株。所以一般情况下,活苗具有更为理想的免疫效果,灭活苗效果很差。

自家弱毒苗相对一个猪场来说要比外源弱毒苗安全,也有效的多,因为其抗原性更为接近。另外,自家组织灭活苗效果不确定,因为不能确定自家组织灭活疫苗的抗原量。

蓝耳病(PRRS)的免疫激励尚不清楚,其激发抗体应答的抗原可能不是保护性抗原。 总之,如果能严格按免疫程序免疫接种,活苗是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的,并具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

21、圆环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什么类型的疾病?

圆环病毒(PCV)是一种新的病毒,可以感染各种阶段的猪,导致严重的疾病。猪场内圆环病毒有2种类型,即圆环病毒—1型(PCV—1)和圆环病毒—2(PCV—2)均可引起先天性震颤,以及繁殖障碍。

圆环病毒—2型(PCV—2)可以引起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当然需要其它病原体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参与,如蓝耳病(PRRS)病毒,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以及应激反应过度等。

圆环病毒—2型(PCV—2)与其它病原体如蓝耳病(PRRS)病毒、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等混合感染,尚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阶段,可以造成生长发育不均,死淘率升高等。

生长育肥阶段,圆环病毒—2型

猪场饲养员手册

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

猪场管理规章制度

猪场管理顺口溜

猪场管理三要素

猪场管理手册(部分)
《猪场管理手册(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