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市政学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0: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基本题型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

三、论述题

四、材料题(案例分析)

市政学试复习提纲(2010年10月)

一、判断题

1市政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对

2市政是由城市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对 3城市政治系统包括城市权力政治系统和非权力政治系统。对 4城市国家机关属于城市权力政治系统。错

5城市法院和检察院不属于城市权力政治系统。错 6市人大不属于城市权利政治系统。错

7市民、市居民委员会、城市人民团体属于城市非权力政治系统。对 8市民、市居民委员会、城市人民团体不属于城市政治系统。错 9中心城市是地理位臵处于区域中心的城市。错 10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对 11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占较大的比重。错 12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是城市化的高速成长时期。对 13在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城市化进入缓慢发展时期。对 14资本扩张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对

15近现代大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对 16市场经济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制度前提。对

17市场机制是促进资源向城市集中的基础性机制。对 18城市化的核心是乡村人口和资源向城市转移。错

19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对 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以机械增长方式为主。对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以自然增长方式为主。错 22近二十年来,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对 23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对 24现代化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错 25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对

26通常用城市人口占一个国家(地区)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对 27向心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中级阶段。错 28离心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错 29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对

30乡村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模式。对

31我国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就是要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错 32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的最重要的指标是社会经济效益。对

1 33城市人口结构指的是城市的人口的性别构成。错 34城市的经济结构决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对 35城市的空间决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错 36城市结构是影响城市功能发挥的决定性客观因素。对 37经济中心就是中心城市。错

38中心城市是位于区域中心的城市。错

39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中心城市,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对

40城市的主导功能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对 41城市的基础功能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错 42城市的基础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错 43城市的主导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对

44城市主导功能主要是由城市的主导产业决定的。对

45城市功能的升级增量主要通过城市功能的不断专业化或细化实现的。对 46我国以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规模的标准。对 47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城市人口规模。对 48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城市面积的大小。错 49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GDP的多少。错 50城市规模效益主要通过城市聚集经济效益来体现。对

51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臵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对

52我国城市权力的中心在中共市委。对 53我国城市权力的中心在市政府。错 54我国城市权力的中心在市人大。错

55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是市政体制的两对基本关系。对

56市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对

57在议会市长制中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对 58在议会市长制中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错 59在市长议会制中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对 60在市长议会制中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错 61在我国,中共市委处在城市政权的中心。对 62市长议会制被称为“强市长制”。对 63议会市长制被称为“弱市长制”。对 64市长议会制被称为“弱市长制”。错 65议会市长制被称为“强市长制”。错 66我国党的市级领导机关是市委常委。错 67市委的领导作用的核心是组织领导。错 68市委的领导作用的核心是思想领导。错 69市委的领导作用的核心是政治领导。对

70我国市政府的双重性质是指其既接受是市委的领导,又接受市人大的领导。错 71我国市政府的双重性质是指其既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又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

72市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产生。对

2 73我国的市人大代表是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错

74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市政协的基本职能。对 75市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对 76市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对 77市政治决策的主体是市委。错

78市政治决策的主体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 79市权力决策的主体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错 80市权力决策的主体是市委。对 81市行政决策主体是市人民政府。对 82市行政决策主体是市委。错

83我国城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对 84职能转变是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对

85城市的一般职能主要是指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

86城市的专门职能主要指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对

87现代西方国家市政管理实行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对 88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构成了我国城市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能。对 89市政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城市政府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对 90引入环境生态学是当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之一。对 91向多学科发展是当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之一。对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1989年颁布的。对 93城市规划要考虑公众利益。对

94体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施属于社会性基础设施。对 95体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施属于技术性基础设施。错 96供排水、道路、电力、通信设施属于技术性基础设施。对 97供排水、道路、电力、通信设施属于社会性基础设施。错 98供水、供电设施属于垄断性基础设施。对 99供水、供电设施属于非垄断性基础设施。错 100燃气、供热设施属于非垄断性基础设施。对 101燃气、供热设施属于垄断性基础设施。错 102燃气、供热设施属于经营性基础设施。对 103燃气、供热设施属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错 104道路、防灾设施属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对

105生活水平越高,市民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越强。对

106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支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对 107社会集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错 108国有经济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中占主导地位。对 109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不允许非国有经济投资和经营。错 110电力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邮电通信设施。错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颁布的。对

112城市环境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

113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是联合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首先提出来的。对 114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是中国首先提出来的。错

115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之一。对

116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是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之一。对

3 117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核心是城市垃圾管理。对 118玻璃幕墙也会造成城市污染。对 119无线通讯会造成城市污染。对

120城市群的大量涌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对 121城市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对

122中央对城市的转移支付不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错 123公债收入不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错

124捐赠、使用费、规费不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错 125税收收入是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 126城市土地是一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对 127划分城市人口的依据是户籍。错 128划分城市人口的依据是居住地。对

129城市人口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错 130城市人口不包括城市农业人口。错

131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户籍制度改革。对 132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错

13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对 13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享受较高的社会福利。错 135城市社会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对 136退休养老制度属于城市社会保障的内容。错

137自然社区是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对 138法定社区是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错 139功能社区是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对 140自然社区是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错 141城市社区成员不是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错 142行政性组织不是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错 143社团组织不是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错 144国家教育系统的核心是城市教育。对 145国家教育系统的核心是农村教育。错

二、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市政主体指城市政权机关中的城市各级( A )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权力机关 D.政党组织

2、狭义的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级行政机关进行( C )的对象和内容 A.经济管理 B.社会管理 C.行政管理 D.司法管理

3、我国的中等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C )的城市。

A.100万以上 B.50-100万 C.20—50万 D.20万以下

4、我国的大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 B )的城市。

A.100万以上 B.50-100万 C.20—50万 D.20万以下

5、我国的特大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 D)的城市

4 A.300万以上 B.200万以上 C.150万以上 D.100万以上

6、我国的小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 D)的城市

A.10万以下 B.5万以下 C.25万以下 D.20万以下

7、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最常用的指标是( A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收入水平C.城市劳动力构成 D.城市人口教育水平

8、衡量城市化的速度通常采用的指标是( C)

A.居民收入指标 B.城市产业发展指标 C.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指标 D.城市数量增长速度指标

9、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B )

A.积极型城市 B.消极型城市 C.向心型城市 D.离心型城市

10、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 A)

A.低度城市化 B.过度城市化 C.过量城市化 D.积极性城市化

11、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被称为(A

A.逆城市化 B.过量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低度城市化

12、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 B)

A.郊区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向心型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13、城市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称为( A ) A.城市结构 B.经济结构 C.社会结构 D.空间结构

14、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的城市体系称为( A )的城市体系

A.金字塔型 B.多核型 C.网络型 D.带状型

15、经济区赖以形成的核心是( B)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经济中心

C.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16、经济区形成与否的标志和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是( D )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经济中心

C.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17、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是( A )

A.中心城市 B.经济区 C.城市区域 D.城市功能

5

18、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广州市应划分为( C )

A.全国性中心城市 B.国际性中心城市 C.地区性中心城市 D.省区中心城市

19、决定城市整体功能的是( D)

A.城市的经济结构 B.城市的社会结构 C.城市的空间结构 D.城市的内在结构 20、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功能是( B )

A.城市的共同功能 B.城市主导功能 C.城市的特殊功能 D.城市的综合功能

21、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A.叠加性发展规律 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D.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22、在工业社会时期,城市主导产业是(B)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产业信息

23、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功能叠加上商业中心的功能后,不仅增强其工业中心功能的能量,而且其商业中心功能的能量会迅速放大,被称为城市功能的(A

A.叠加性发展规律 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D.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24、城市功能优化的动力和源泉是(A)

A.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B.城市农业优化 C.城市工业优化 D.城市贸易优化

25、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称为A A.城市性质 B.城市规模 C.城市职能 D.城市类型

26、体现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是(C

A.城市性质 B.城市规模 C.城市职能 D.城市类型

27、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D

A.城市的GDP B.城市的国民收入 C.城市土地面积 D.城市人口数量

28、城市规模过大往往造成居民远距离上班,再加上交通拥挤会延长居民的乘车行路时间,从而会增加居民的通勤费用,这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B )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29城市规模扩大引起交通拥挤、地价上涨,从而影响企业的营运效率,提高企业单位产品的成本,这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B )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30、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为克服城市设施的瓶颈所需要的巨额投资称为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C )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6

31、部分城市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D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32、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和合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指标是(D) A.自然条件 B.城市设施 C.国民收入 D.社会经济效益

33、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是(B)

A.市人大与市政府的关系 B.共产党市委与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关系

C.市与区县的关系 D.市委与区县委之间的关系

34、党的市级领导机关是(C)

A.市委 B.市委常委 C.市党代表大会 D.市纪委

35、市委领导作用的核心是( A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民主领导

36、我国城市实现党派合作的形式是(D

A.市人大 B.市政府 C.市委 D.市政协

37、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A)

A.市人大 B.市政府 C.市委 D.市政协

38、我国城市国家行政机关是(B)

A.市人大 B.市政府 C.市委 D.市政协

39、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 B ) A.公众 B.市民 C.市委 D.市长 40、人民行使主权的最重要的体现是(A)

A.公民行使选举权 B.公民行使罢免权 C.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 D.公民行使集会权

41、市政职能的主体是( A)

A.城市人民政府 B.市民 C.市委 D.市长

42、市政职能的客体是(C

A.城市人民政府 B.市民 C.城市公共事务 D.市民生活

43、西方发达国家市政职能的主要内容是(C)

A.经济职能 B.规划职能 C.公共服务职能 D.管理职能

44、我国市政职能体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C)

A.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B.是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7 C.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D.不断提高城市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能力

45、我国市政职能发展的根本任务是(C)

A.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B.是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C.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D.不断提高城市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能力

46、我国市政职能发展的总体要求是(C)

A.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B.是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C.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D.不断提高城市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能力

47、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取决于( C )

A.人口规模 B.产业规模 C.城市经济建设的规模 D.教育规模

4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A)

A.财政支出 B.运营收入 C.社会集资 D.银行贷款

49、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是(B) A.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 B.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

C.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 D.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 50、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是(A)

A.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 B.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

C.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 D.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

51、搞活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新途径D A.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 B.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

C.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 D.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

52、联合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在70年代初提出(A)

A.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B.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D.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53、我国国家环境管理的基本法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 C.《城市绿化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4、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D)

A.自然环境污染 B.城市环境污染

8 C.人工环境污染 D.城市大气污染

55、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属于(C)

A.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B.单一市场制 C.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混合市场制

56、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D)

A.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B.地方税 C.关税 D.中央税

57、城市土地的最主要的行政执法部门是(C)

A.市规划管理局 B.市司法局

C.市土地管理局 D.市房地产管理局

58、负责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城市土地管理机关是(A) A.市规划管理局 B.市司法局

C.市土地管理局 D.市房地产管理局

59、城市政府用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进行管理称为(D)

A.城市土地的经济管理 B.城市土地的行政管理

C.城市土地的法制管理 D.城市土地的规划管理

60、城市政府用经济手段管理城市土地称为(A)

A.城市土地的经济管理 B.城市土地的行政管理 C.城市土地的法制管理 D.城市土地的规划管理 6

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时国家出让的只是B A.土地的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的占有权 D.土地的划拨权 6

2、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通过( A )来实现的

A.人口迁移 B.农转非 C.城市化 D.发展经济 6

3、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D A.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B.国家财力 C.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D.户籍制度改革 6

4、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中心任务是(A)

A.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B.户口管理 C.刑事侦查 D.消防管理 6

5、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要机构是(A)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国家安全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66、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C )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 D.社会互助 6

7、社会保障目标是(A)

A.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B.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9 C.达到城市社会稳定 D.发展城市经济

68、由于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称为C() A.法定社区 B.自然社区 C.功能社区 D.公共社区

69、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称为(B) A.法定社区 B.自然社区 C.功能社区 D.公共社区 70、一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B)

A.农村教育 B.城市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7

1、困扰我国教育管理的“瓶颈”问题是(A)

A.教育管理缺乏充裕的条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B.政府教育管理的权限太大,学校的自主权缺乏 C.教育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僵化 D.教育内容滞后

三、论述题

题例

1、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你所在城市的交通现状与问题。 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政工程设施,即道路、桥梁等;城市公用事业,如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首先,在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中需明确布臵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其次,在城市分区规划中确定主、次干道红线位臵以及支路走向和宽度等;最后,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体现系统、经济、人本、协调、保护等原则;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时,必须全面考虑人口、社会经济、城市环境保护及公众利益等诸要素。

以广州市为例,近年来,广州市公交行业以构建和谐公交为目标,通过完善公共交通规划、公交线网优化调整、车辆及设施设备更新、场站建设、信息化改造等手段,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行业整体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市民出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题例

2、试根据市政学的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近年来我国城市出现的用电短缺问题的看法。 答:电力供应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民生活、生产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一,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是市民生活的基础条件;第四,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第五,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第六,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标志;第七,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力的表现。

如上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出现瓶颈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近年来我国城市出现的用电短缺的情况已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建设的腾飞。如“电荒”警示长三角为例。在“电荒”日益严重的情形下,长三角正常的经济活动已受到极大冲击。长 10 三角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除了夏季酷暑高温的客观原因,但是主管部门对长三角经济发展速度和电力缺口的严重性预测不足,是一个重要的主因。

“电荒”凸显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首先,政府拥有大部分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居于垄断地位;其次,城市发展长期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瓶颈”,导致城市低效率的资源配臵和经济波动;再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最后,基础设施经营中提供垄断性强、规模大的国有企业的巨额盈利,通常用于其他项目支出

综上,政府资本的有限性、融投资体制的局限性以及经营基础设施的低效率,是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一贯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融投资模式,建议: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行多样化;

2、依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方面同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

题例

3、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是什么?试结合广东的实际加以论述。 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四:动力机制之一——农村工业化推进;动力机制之二——比较利益驱动;动力机制之三——农业剩余贡献;动力机制之四——制度变迁促进。

以广东为例,至1977年,全省只有广州、佛山、江门、肇庆、惠州、汕头、湛江、茂名、韶关等9个城市和120个镇。城市化水平为1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广东城市化成就的直接表现之一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壮大,即第

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房地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重化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持续增长。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率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极具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如顺德的乡镇电器工业、企业),对广东省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

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

二、三产业在广东省的迅猛发展,实现了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广东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规模化。这实质上就是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广东地区农村耕地资源缩小,造就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城镇经济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由此提供的要素的高价格,诱导市场条件下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如大量的农民工在农村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涌向珠三角的工厂、企业打工。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由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制度安排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下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制度安排。具体的说,在户籍制度上,由过去的严格限制农民进城的制度安排逐步转变为允许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制度安排;在城镇居民补贴政策上,消除了福利政策上对进城农民的歧视;同时在居住、择业、保险、子女就学等众多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创新,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四、材料题 例、

城市水资源

四年前,在一次以“北京的水资源”为题的专家研讨会上,大家很赞同这样的观点:“有水的城市,才是永生的城市。”当时与会的国内专家们对北京严重的缺水形势和应当采取的措施做了大量阐述。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数字就是: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人家有三十盆水使用的情况下,北京人只有一盆水。遗憾的是,生活在这种高度贫水的地区,北京全社会却几乎没有任何对水资源的警觉。最为典型的实例就是,这几年在北京地区大面积铺设的耗水量极大的进口冷季型草皮和高尔夫球场。由于电视镜头对这些所谓现代化绿地的反复渲染,报刊杂志对这些西式草坪的盲目追崇,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在密云水库水位严重下降的情况下,绿化工人还在大肆耗用着自来水来浇草皮的现象。而面对这样糟蹋北京人珍贵的水资源的现象,几乎没有任何普通人在路边停下来,去向浇草人提醒一句:“不要浪费水”。

一位生活在美国康州的朋友告诉记者,康州是一个丰水的地区,但康州禁止抽取地下水,城市的生活用水完全来自水库。几年前康州因少雨而水库水位下降,康州政府向全州居民发出的第一道特别令就是:禁止浇草坪,违者可被处以三个月的监禁。理由是:草地死后还能复生,而水库的水第一要保障的是人的需求。在这样有威力的特别令发布之后,康州的居民们都以极为认真的态度来珍惜从自来水管中流出的每一滴水,所有的孩子们停止了玩水枪。这就是全民对水资源的危机意识和保护态度。与之相比,我们就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材料,并据此谈谈你对城市建设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该做到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不能鼠目寸光,牺牲下一代的 生活环境。 例

广州,别让我们失去庇佑

近几天,以本报关于火车站背包党、天河城六大乱的报道为发端,几乎所有的本城媒体都在关注广州的治安问题。

我们相信,这种关注绝不是偶然的。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城市和人流物流聚散中心,广州多年来治安问题相对而言都是比较严峻的。近几年来,伴随“小变”与“中变”的进程,有关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也收到了一定效果。比如,治安“老大难”问题突出的火车站地区、三元里地区等,其治安面貌就大有改观。在广州去年底的一项调查中,近八成五的受访者基本满意广州的治安状况,满意度为历年最高。但今年入夏以来,广州明显又进入一个“双抢”等案件高发的时期,虽然缺乏具体的统计数字,但市民从耳闻目睹及亲身经历中已明显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频发的“双抢”案件已经从以往的城乡结合部蔓延到了城市中心区域。

几天前,《广州日报》报道了一条《100米路1小时14人被抢》的新闻,而新闻的发生地是广州老城区的闹市。这条消息被众多的海内外媒体转载。前日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先生在《有报天天读》节目中,特意点评了一家香港报纸转载的这条 12 消息。而就在昨天,我们的一个同行、《新快报》一名摄影记者在追踪“双抢”时遭到“飞车党”行凶报复,血溅羊城街头。这位可敬的同行的遭遇,让我们深感同情,更感愤怒,什么使犯罪分子如此猖獗?

有媒体发表评论说,“我为广州治安感到羞耻”。确实,广州近年确定了它“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楼房越修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市容越来越整洁,但治安问题一直是它的软肋。在许多海外、省外人士心目中,广州是座富有魅力的城市,但“治安欠佳”、“太乱”等评价曾根深蒂固。这种评价在经历“小变”、“中变”后略有改善。如果广州治安状况能够保持稳定改善的趋势,就有望彻底改变海外、省外人士对广州“乱”的看法。但遗憾的是,近期的治安恶化,极可能严重影响广州治安来之不易的良好形象。君不见,除了本地有关媒体的报道,“声讨广州治安恶化”也成为几大门户网站的热门话题之一,并延伸到了海外媒体。治安恶化,正在严重伤害广州的形象。长此以往,广州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以及迈向国际化都市的步伐都将受到影响和拖累。

而对于生活在广州的一千多万市民来说,治安就绝不仅仅如“羞耻”、“形象”那么虚幻。在羞耻的背后,是惴惴不安,是恐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信任的丧失。而对于那些直接遭遇暴力威胁和侵犯的善良百姓来说,除了肉体的伤害与财产的损失,更有难以抹平的心理创伤。

广州,绝对不能是一座给人制造梦魇的城市,它应该是一座最适宜安居和创业的城市。而人身和财产安全,是这样一座城市应该提供给它的市民的最基本庇佑。

讨论问题:

(1)阅读并分析材料;

(2)结合实际分析城市建设与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关系

答: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城市主体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进行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它是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项建设及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城市治安管理是城市建设的保障和前提,好的治安环境会促进城市建设,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市政学

市政学

植物检疫学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应酬学复习提纲

军事训练学复习提纲

侦查学复习提纲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提纲

市政学论文

市政学复习资料

市政学复习提纲
《市政学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