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市政学》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9:0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市政管理学》主要内容小结 第一章

1、城市与市的联系与区别

“城市”与“市”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城市(city)——居民以非农业生产为主,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地理概念,是一种历史存在、一种空间现象。

市(municipality)——是一个行政、政治和法律概念,它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条件 ,按照法定程序设置在城市地区的地方行政建制。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相对应的术语。

2、市政管理的含义及原则

含义:所谓市政管理,即城市公共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市政管理涉及的对象,包括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所有领域. ※原则:以人为本,系统管理

法治透明,利益平衡

公众参与,成本效益

3、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市与城市化,市政管理体制,市政管理主体,市政管理客体,市政管理规律和方法 第二章

1、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含义: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特征:◆生产要素的高聚集性

◆城市运行的高效性

◆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城市文化的异质性

2、※城市功能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共同功能 (2)主导功能 (3)特殊功能 (4)综合功能

影响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城市的性质和类型

3、城市规模的含义。

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等在城市的聚集规模。其涵义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城市规模指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而狭义的城市规模仅仅指城市人口规模。

4、城市类型划分。

1 按照城市性质或功能分类

(1)综合性城市 (2)工业城市 (3)交通港口(4)商业金融城市 (5)风景旅游城市(6)科学文化城市 ※2.按照城市行政地位分类.(1)直辖市(2).副省级市(3)地级市(4)县级市 ※3.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分类.(1)超大城市(1000)(2)特大城市(500-1000)(3)大城市(100-500)(4)中等城(50-100)(5)小城市(50)

4 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

(1)沿海城市(2)内地城市(3)边境城市

5、城市化的模式(分类)。向心/离心,郊区化,逆城市化的不同,出现特定背景/原因 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工业化是导致近代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 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来看 积极型城市化

消极型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 从城市人口流向看 向心型城市化

离心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6、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最突出:政府主导型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①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受政府控制 ②城市人口迁移和增长受政府控制

③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④城市化速度受政府调控

(2)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异显著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5)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一国两策。城乡分治”) (6)中国城市化呈现多个演变阶段交叉进行的现象

7、中国城市化的政策选择

1) 20C80s以来的争议:重点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大战略;多元模式

2) 基本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3) 调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多元复合型城市化道路)

4) 创新:21C以来,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依托大城市,发展若干城市群和城市带,最大限度发挥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007年《城乡规划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多元复合型城市化道路 即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心,国家投资的“自上而下”城市化和地方开发的“自下而上”城市化相结合,形成大中小城市发展并举,城市规模、数量和质量并重,因地制宜、分工合作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应当逐步建立起以大城市为龙头,中等城市为中心,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 第三章

1、西方国家城市自治制度含义及其特点

含义:城市自治,是指中央(联邦)政府或上级政府依法将城市公共事务的治理权力,交给经城市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自治机关,由该自治机关对城市公共事务实行自主管理的城市管理制度。

特点:依法划定城市自治机关的自治职权 市自治机关由城市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市政府负有推行城市自治和执行中央政令的双重职责

市政府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抵制中央越权干预

不同城市在法律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

2、发达国家市政体制的共性特点

1) 城市政府为相对独立的基层行政单位 2) 城市政府普遍享有自治权力 3) 议会在市政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4) 实行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3、※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类型评析。(市经理制、市长议会制)

1、议会市长制(council-mayor form)

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包括主持议会会议、出席重要庆典活动、会见重要宾客、授予荣誉称号等。如日本各城市、美国和德国部分城市。又称“弱市长制”。 基本特征(以日本为例)

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市议员。

市议员拥有不顾市长反对而通过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的权力。市长可要求复议,但在议会以2/3重新通过后,市长必须接受。

市议会拥有对市长任免市政府一部分工作部门首长的同意权。如市长助理、监察委员等。

市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有建议权。

市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有调查权。

市议会拥有通过不信任案而要求市长辞职的权力。

属于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议会和市长双重负责。

优点: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

缺点:市长没有实权,不能对市政管理实施统一指挥,不利于协调各部门工作;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督,会降低行政效率;市政容易为政治斗争影响。 ※

2、市长议会制(mayor-council form)

实行市长议会制的城市,其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如法国各城市、美国多数大城市、德国部分城市等。又称“强市长制”。 法国市长议会制的基本特征:

市议会选举一位市议员为市长,但不能罢免市长,而只能由中央的内政部长罢免。

市长兼任市议会议长。

市长有某种独立的立法权。

市长在执行市议会的决议方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美国的市长议会制的基本特征

市长和市议员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和市政府工作部门首长不得兼任市议员。

市长有权独立任免市政府工作部门的首长,他们只对市长负责

市的财政预算权主要掌握在市长手中

市长有立法权

在部分城市,市长有准司法权。

在部分大城市,从“强市长制”演化出一种“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CAO )。 优点:市政府由行政首长进行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是强市长制的健全,对于大城市来说,既要处理政治关系,又要搞好行政管理,比较实用。 缺点:由于市长大权在握,市议会的制约力较弱,容易引起市长专权并激化府会矛盾 。

3、市议会制(council form)

市议会制由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如英国各城市、加拿大多数城市。 基本特征:

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市议会行使立法权、议决权、人事任免权、城市预算权,以及监督行政权等。

由市议员选举少数知名人士为名誉参议员

由市议员和名誉参议员选举他们当中一位为市议会议长,即市长。市长无实权。

市议会的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 。

市议会选举任免若干行政长官,聘任一些行政职员 。

优点: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

缺点:市长没有实权,不能对市政管理实施统一指挥,不利于协调各部门工作,对行政效率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4、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由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议决权和执行权。市委员会制与市议会制的区别在于,市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由市民选举产生,也可能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如美国3%的小城市、特区普遍实行这种体制。 基本特征

由市民选举或上层政府任命产生市委员,组成市委员会。市委员会集体对选民负责。

市长即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也可从委员会成员中推选产生。

每个市委员兼任一个或几个行政部门的首长。

市委员会表决任免若干位较重要的行政长官,包括市秘书、市司库、市审计、市检察官和市学务委员会委员等,他们对市委员会负责。市委员会制优缺点与市议会制类似。近年来,美国的市委员会制正在走向衰亡。

5、议会经理制(council-manger form)

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又称市经理制。 基本特征

市民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人数很少且党派色彩很弱。

市议会行使议决权以及对市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管。

市议会公开招聘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市经理对市议会负责,必须执行市议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市议会议长兼市长,但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职权,也无权干预市经理的工作。

美国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优点:

①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②有利于实行专业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③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减少纳税人支出。

④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开,有利于将政府的“掌舵”职能与“划桨”职能分开。 缺点:

①市议会不能有效聚合各种利益和正确把握政策方向时,市经理往往无能为力。 ②尽管从制度设计上讲,市经理不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但专职工作的城市经理往往会向兼职性质的市议会提出相当多的政策建议。

③选民只能通过间接途径对政策执行施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回应性。

4、※西方国家大都市地区的市政管理模式的类型 改革措施主要有:

1、市政府下设分区政府,如美国纽约、法国巴黎、马赛和里昂, 日本的东京和政令指定市都设有市辖区。

2、市政府与市镇缔结联盟:

(1)大城市兼并周围的郊区(2)市县联盟、市镇联盟(3)特别功能都市服务区

3、市政府与市镇分立合作:

(1)签订合作协议(2)职能转移(3)都市政府联合会 第四章

1、当代中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征与西方相比 总体上属于“城乡合治型” 的市政管理体制

1、中共市委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2、市政组织设置具有同一性

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4、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5、市政管理职能具有全能性

2、※中国城市的行政层级划分划分中关注副省级市有哪些

(1)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我国城市型政区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直接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的市

(2)副省级市:副省级市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方面,拥有相当于省级的权限。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等15个城市,在隶属关系上仍由所在省政府领导。

(3)地级市:行政级别介于省与县之间,行政地位相当于地区或自治州一级的市。地级市在法律上属于省(自治区)辖市的范畴。 (4)县级市:行政地位相当于县一级的市。

3、当代中国市政管理的权力系统与非权力系统的构成。 1、市政管理的权力系统 执政党组织--中共市委员会

政府组织--城市行政机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城市权力机关→市人民政府

城市司法机关→市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

2、市政管理的非权力系统 非权力政治系统 : (1)市人民团体 (2)居民委员会

(3)民主党派组织和政治协商会议 非权力社会系统: (4)营利性企业 (5)非营利性组织 (6)市民 ※

4、市民参政的定义、途径与渠道。

定义:市民参政,亦称公众参与,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促进或阻止某些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 行政参与 社会参与

途径和渠道:(1)市民的利益表达是指城市公民的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力执掌者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要求的行为。 方式:个体表达,集体表达 渠道:

个人联系渠道 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大众传媒和内部通报渠道 抗议示威

5、街-居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理解)p13-p15 1街道-居委会体制的问题 街道办事处运作缺少法律依据

街道办事处普遍存在“责大权小”的问题 街-居体制管理与居委会的法定地位存在矛盾 2 城市基层治理的改革探索 关于街道办事处改革的争议

建成一级政府,实行“三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

变成政权实体,把区一级变成派出机关(“虚区实街”)

维持原派出机构性质,重点放在简政放权、理顺关系、强化职能上。

取消街道办,缩小区的管辖范围,由区政府直接指导社区建设,实行“二级政府,二级管理”体制

6、“市领导县”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理解)

演变:建国初期,北京、天津、旅大(今大连)、等市曾实行过市领导县体制。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保证大城市的蔬菜、副食品供应。领导县的市仅限于部分直辖市、省会和个别大城市。

1959年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市领导县体制.

1982年,中共中央(1982)51号文件中向全国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指示。当年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开始在全国试行。

到2006年底,除港澳台和海南省外,我国其他30个省级行政区都实行了市管县 体制,全国2860个县级行政单位中的2/3强分别由283个地级市实施管理,市 作为一级完全意义上的政府在我国已俨然被确立,由此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 市管县体制。

改革:“市领导县”体制的利弊分析

我国在1980年代推行市管县体制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这一体制沟通城乡经济联系,由经济较为发达的“市”带动周围“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这一体制设计的初衷无疑很好,但市领导县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经常存在着城区侵占县域和农村利益的现象。 利 加强了行政管理 形成了经济活力 统一了城乡规划 弊

增加了管理层次,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大 市职能定位不清,不公平竞争加剧市县矛盾 地级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能力有限

城乡合治不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缺乏宪法依据 省直管县论 市协县论 扩权强县论 复合行政论 第五章

1、城市规划定义及作用

定义:所谓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协调城市空间布局,而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部署。 作用:

1、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

3、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4、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5、有利于保障城市交通畅通

6、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2、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国 霍华德 提出了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规划理念。 1898《明日的花园城市》

20世纪30年代《雅典宪章》第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规划大纲 1978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马丘比丘宪章》

3、编制城市规划的原则。

1、协调原则

2、效益原则

3、节约原则

4、人文原则

5、生态原则

4、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多元利益博弈、公共利益问题(理解) 城市政府的利益诉求 政府官员的利益诉求 城市规划师的利益诉求 开发商的利益诉求 普通市民的利益诉求

城市规划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

公共利益是包括私权在内任何制度与政策的追求目标,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由公权力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干预行为,必然以公共利益为归属。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通过调整私人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根源在于城市规划的制度缺失,而导致这些制度安排的深层次根源不仅有我国城市发展阶段动态变化的因素,又有法制不健全的因素,更有我国历史人文观念的因素。历史本位思想传承--集体利益至上;价值观取向--追求物质财富最大化,公平与效率;信息不对称。 城市规划的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公众参与,这是城市规划民主化的核心,是私权利诉求的制度保障; 二是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这是城市规划效率与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公权力的有效约束; 三是城市规划法治化建设,这是城市规划利益的综合协调机制,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

5、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理念变革 理念变革:

1、维护多元利益平衡 2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推行“四条线”管制方法, 保护城市不可再生资源

4、导入理性预期收益管理,有效经营城市资产

5、扩大公众参与渠道

6、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减少规划修编的随意性 7 加强对规划机构的监督 挑战:

1、城市发展存在过度蔓延危机

2、城市建筑呈现个性特色危机

3、旧城改造人为地隔断历史文脉

4、城市交通呈现拥堵危机

5、城市房地产存在泡沫危机

6、城市环境面临生态危机 第六章

1、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范畴、特点、作用。

概念: 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范畴:能源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

供、排水设施: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交通设施: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邮电通信设施: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环保设施: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防灾设施: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特点:

1、公用性和公益性

2、自然垄断性

3、成本沉淀性

4、超前性和系统性

5、不可移动性

作用:

1、城市基础设施是发挥城市多元功能的物质基础

2、城市基础设施是形成经济集聚效应的重要保障

3、城市基础设施是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物质条件

4、城市基础设施是实现正外部效应(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2、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财政预算 银行贷款 市政债券 城市经营 使用者付费 民间资本

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均衡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单一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方式落后

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缺少政策配套

4、城市基础设施主要运营模式

公办公营 公私合作 私人经营

5、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理解)

投资主体多元化BOT模式 资金来源多元化 公用事业商品化 经营管理企业化

6、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问题。(理解) 含义: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是指引入市场机制,允许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等非国有资本进入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

优势:提高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为市民提高多元化的服务选择、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主要形式:公私合作(PPP & BOT模式)

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政府不以直接投资者或直接借款人的身份介入项目,而是通过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市场优惠\\特许经营权或授予管理权等方式,来组织基础设施供给的投融资机制) 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发生很大转换:

☆由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 ☆由主要债务人转变为项目投融资信用保证者

☆由具体项目的经营管理者转变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设计者和项目实施的质量监管者 第七章

1、城市土地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含义: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范围内的陆地和水域及其地上、地下空间的总和。 狭义的城市土地仅指城市市区即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 分类:我国城市土地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化用地(G)、特殊用地(D)等。 特性

1、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2)土地适用的差异性 (3)土地利用的耐久性

2、城市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价值的区位效益性 (3)边际效益的递减性 (4)土地价值的资本性

2、城市土地使用空间结构的模式

(1)同心圆模式:这类城市的不同用途土地围绕着单一核心,有规则地向外扩展成为圆形区域。其核心区域被称为中心商务区(CBD).(2)放射形模式:放射扇形模式是同心圆模式受到交通线作用而形成的沿着交通线向外延伸的土地使用格局。它在同心圆的基础上,形成了沿铁路、公路和河流的放射扇形模式。 (3)多中心模式:随着城市用地、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许多大城市不仅只有一个核心,而是存在多个相对分离的中心。其中,有一个中心在规模和重要性上具有较大优势,其他中心处于亚中心或副中心的地位。多中心格局并不排斥同心圆模式的存在,城市内的多个副中心都可能具有同心圆模式的特征。

3、我国城市土地所有制度 ☆1土地所有权 体现:

占有:指权利主体对土地的掌握和控制

使用:按照土地的性能和用途进行事实上的利用和运用 收益:即基于行使土地所有权而取得的经济收入 处分:即决定土地在法律上的命运。 ☆2土地使用权

支配权:是对土地的利用和控制的权利,它必须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

收益权:是使用人享有使用土地所取得的经济收入。 处分权:依照法律和合同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权利。

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城郊土地除有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外,多属集体所有。

4、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原则、税费) 原则:坚持城市土地单一的国家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特殊用地无偿划拨

下列建设用地,经城市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 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税费 土地出让金 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费 土地收益金

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

5、依法免缴土地使用税的相关规定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二)由财政机关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四)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五)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六)经批准开山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10年;

(七)由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6、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及分类土地市场三级 一级市场。是国家以城市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把一定时期的城市土地使用权批租或出让给城市土地的经营者和使用者,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国家与城市土地的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纵向流动,具有垄断性质。 二级市场。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的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横向流动或转让,具有经营性。表现为获得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经营者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流通,或通过建设商品房间接地将土地投入市场流通。

三级市场。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横向流动或转让,具有消费性质。具体表现为城市土地使用者通过房产交易而间接地使城市土地进入市场流通。

7、※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方式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以出让或划拨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通过买卖、赠与或其他合法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1出售 2交换 3赠与

4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

5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提供资金合作建房 6因企业被收购、兼并或合并,房地产权属随之转移的 7以房地产抵债的 8其他(继承)

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 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 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协议 招标 拍卖 挂牌

8、中国城市住房保障的基本框架及制度创新 基本框架:住房公积金 住房货币补贴

经济适用住房 廉租房

“两限”商品房 公共租赁住房 制度创新: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制定专门法律明确政府住房保障责任 实现以租借方式为主的住房保障改革

改变政府补贴方式,从间接补助走向直接

补贴(“砖头”补贴走向“人头”补贴)

完善社会资金投入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 第八章

1、城市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 户籍管理 居民身份证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 人口普查与预测 计划生育管理

2、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特点

流动人口规模大 以经济性流动为主导 人口流动周期长 ※呈现梯度流动特征 正面效应

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形成城市劳动力市场,弥补劳动力短缺 促进了商品市场繁荣,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市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农村的扩散和传播 有利于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 负面效应

加重了城市基础设施负荷,加剧了城市公共服务的供需缺口 对社会治安的不利影响 计划生育问题

主要管理制度和措施

外来人口登记制度 单位制管理制度

社区制管理制度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

3、※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中心任务 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中任务。

4、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1) 社会保险:强制性,年老、疾病、生育、工伤、残疾、死亡、失业 2) 社会救助:单向性

3) 社会优抚:对象的特殊性 4) 社会福利:普遍性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

1、投保资助型保障模式(“传统型”):德国、美国

2、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英国以及北欧国家

3、国家统筹型保障模式:前苏联首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4、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新加坡

6、※城市社区的类型

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功能社区

三种社区的界限并非总是鲜明固定的,它们的边界有时是重合的,有时则是交错的。由于社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活动愈发频繁,人口流动日渐增强,社区的边界也变动不定。因而,对社区的管理也不断发生变化。

7、社区服务的供给机制(理解) A 公共服务供给-无偿供给 B 公益服务供给-介于无偿和有偿之间 C 商业服务供给-“使用者付费” 第九章

1、我国城市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机构:城市政府的环保局及其下属各区,县的环保机构 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管理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污染赔偿制度 7.环境监测制度 8.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2、城市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受到限制 环境问题的信息捕获能力有限 城市环境决策的民主性不足 环境管理和政策执行不力

3、环境管理的主要模式 末端整治模式 预防整治模式 合作治理模式

4、城市垃圾管理的目标 减量化、资源和和无害化 第十章

1、公共服务的分类

根据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 根据个人对公共服务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内,政府应该提供的最低水准的公共服务,它具有明确的标准界定。

2、市场机制与公共服务供给(理解) 1 纯公共服务与市场失灵(“搭便车”) 2准公共服务的私人提供(“选择性进入”)

3、底线公共服务的政策选择

明确界定底线公共服务标准,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 加大社会性支出比重,收缩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的比重

底线公共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一般公共服务需求则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 拓展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保障社会多元利益和谐共存

4、我国城市社会事业管理的特征 性质地位的行政化 经费来源的财政化 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 服务运行低效化

5、中国城市社会事业改革的方向 1 公共服务市场化趋势 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改革 公共服务运营主体的多元化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多样化 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制度化

6、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行政执行类 行政机构 社会公益类 NPO 生产经营类 企业

市政学

市政学

市政学复习提纲

市政学论文

市政学复习资料

现代市政学

市政学(推荐)

市政工程施工小结

市政学案例分析

市政学,学习心得体会

《市政学》小结
《《市政学》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市政学重点 市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