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从哪里来 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5: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从哪里来

【教

材】五年制――五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刘娜

【单

位】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真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多方面的资料。 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研究“我从哪里来”,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课前搜集了资料,已经有了些知识储备,在让学生谈看法时,学生自然会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发表出来。活动二展示了胎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介绍了胎儿的形成、发育、出生过程。活动三针对胎儿的形成及发育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时让他们进行猜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由活动一让学生系上沙袋,扮成怀孕妈妈的样子,让他们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空间内充分体验妈妈的辛苦。活动二让学生设计并制作生命手册,同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进去。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生命手册,让学生谈谈自己还想写些什么内容,打算怎么做,也可以鼓励学生长期搜集信息,丰富生命手册。 教学过程描述:

一、情景导入,揭示活动的主题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电脑出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你们一定很熟悉他吧。咱们来欣赏一段关于齐天大圣的故事吧 !(大屏幕播放《西游记》中美猴王出世的一个片断)这段录像讲了什么? (学生发言)

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嗯,孙悟空这个形象是神话传说,现实中并不存在。那么我们人也像他那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吗?猜一猜我们是从哪儿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吧。 ( 出示课题 ) 【本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横空出世的录像开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我从哪里来”的兴趣,揭示本节课活动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调查报告

1.孕前准备(①足够的钱 ②健康的身体 ③优生优育的知识 ④婴儿的生活日用品等)。

2.怀孕后的饮食情况。 3.怀孕后的体形。 4.怀孕后的活动情况。 5.怀孕后睡觉情况。 6.胎教情况。

7.怀孕的感受。 8.胎儿的生长情况。

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没说到的如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等。

【本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查阅资料、调查有关问题的习惯。通过调查报告让学生明白妈妈在怀孕前、怀孕后做了哪些事情,初步了解母爱的伟大。】

(二)图文结合,认识胎儿的形成

1.看图听录音介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2.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这跟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对胎儿的发育、形成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从哪里来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

(三)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组内介绍了解到母亲怀孕时的体重等情况。

2.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做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3.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 伸手够东西 低头看脚尖 抬腿上楼梯 弯腰捡东西 弯腰系鞋带)

4.学生根据体验谈感受。

5.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 5 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6 .学生说心声

【通过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让学生感受母子亲情,使其知道母亲为了孕育一个生命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使其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说说比比,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

1.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提示:①你是在哪个医院出生的? [ 出生地点 ]

②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属什么? [ 出生时间 ]

③平常听爸爸妈妈说的有关自己出生的其他情况。 2.拿出自己的出生证,介绍出生时的自己。

小组交流。 [ 姓名 ] [ 性别 ] [ 身长 ] [ 体重 ] 3.找一找:自己的成长变化。

(五) 拓展探究

制作生命手册

课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生命手册进行展评。(为了进一步丰富生命手册,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谈谈自己还想写进什么内容,打算怎么做,进行展评活动)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

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 体会与反思:(字数在800-3000字以内)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体验真实社会。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多次反复强调“体验”、“感受”,提倡引导孩子去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我从哪里来”是个简单但又神秘的话题。教材上的资料卡和插图已经使学生大致明白本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对《我从哪里来》一课非常感兴趣,它让很多孩子产生好奇、困惑。在传统的保守教育中,我们的父母大多对这个问题都是予以回避。而本课却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通过调查活动和课堂体验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从而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珍爱生命,学会感激。

由于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课堂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畸形儿怎样形成的?连体婴怎样形成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怎样呼吸、怎样大小便等,学生们基本上能根据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相互进行解答。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精子与卵子怎样相遇。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既要在语言上浅显易懂,又要适合这个年龄的特点并讲明白并不太容易,但我还是非常认真地从科学的角度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非常满意。

在 “体验妈妈的辛苦”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先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妈妈怀孕的辛苦,他们初步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劳。但是这毕竟是他人的感受,究竟有多辛苦,学生的理解与他们内心所期望达到的状况存在差距。因此我让每个学生扮成怀孕的妈妈,孩子们纷纷入情入境去体验。此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母爱的伟大。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我们的科学课教学应把孩子们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原来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创造,促进孩子的发展。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娜

电话:0634-6531249(单位)

0634—8900266(手机) 个人简介:

刘娜,女,1979年生,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山东省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研教学先进工作者。论文《科学课堂教学论文》在全省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教学案例《水流产生力量吗》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教学案例《有趣的磁铁》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实验报告《科学启蒙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探索》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试教体会《哪杯水多》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二等奖。论文《科学课堂要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全省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优质课《摆的秘密》在山东省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教学案例《有趣的磁铁》在《Science教材教法与研究》第六期发表。在山东教育社组织的“大自然与小博士”与“自然观察日记”征文竞赛中获一等指导奖。论文《科学启蒙寓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全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教学案例《摆的秘密》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实验报告《课题研究总结》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试教体会《青岛版科学试教体会》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课件《摆的秘密》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在莱芜市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大赛中,荣获小学组科学学科一等奖。

我从哪里来 教学案例

我从哪里来教学反思

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科学教案《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说课稿

2、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教学案例
《我从哪里来 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