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0: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八组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有趣的自然科学”为专题,由一课识字,五篇课文《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一个“学习园地”组织成一单元。

本组教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以浅显易懂的谚语、故事等方式介绍自然常识和现代科技成就,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感悟、探索、发现。

识字8 教学要求

1、认读“初、眉、辨”等10个字。

2、学会“北、南、江”等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谚语意思,从中获得自然常识,并激励学生去探索、发现科学。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谚语意思,懂得自然常识,激励学生探索科学,发现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谚语吗?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发现一些很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就根据这些自然现象编成一句句谚语,这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常识,又好听又好记。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些谚语,看看你会从中发现哪些有趣的自然常识。

2、揭题。(板书课题:出示小黑板)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用“——”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3) 再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流利。 (4) 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几幅图。

(5) 找出与图相对应的句子,对照图画,轻声读一读。

(6) 不出声地读课文,读完每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小组说一说。 (7) 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提出来在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

3、反馈自读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注意纠正翘舌音“初、转”,鼻音“南”。 (2)说说课文有几句话。(5句话)几幅图(4幅图) (3)指名分句子读。(一人读一句)

(4)找出写第

一、

二、

三、四幅图的句子,分别指名读一读。(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朝看太阳辨西东”;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夜望北斗知北南”;写第三幅图的句子是“晴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写第四幅图的句子是“大雁北飞天将暖”。)

(5)你读懂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生A:我读懂了“朝看太阳辨西东”这句话,意思是早上看太阳就分清哪边是西,哪边是东。

师:怎么分辨呢?

生A: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 师:你真聪明!还有谁愿意来说?

生B:我懂得“夜望北斗知北南”是说晚上看看天上的北斗星就知是北还是南。北斗星所在的方向是北,相反的方向是南。

师:你说得对极了! 生C:“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是说蜻蜓在江边飞,飞得很低,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了。

生D:我知道“大雁北飞天将暖”是说大雁往北方飞,天气快要变暖和了,“燕子南归气转寒”是说燕子回到南方去,天气就变冷了。

(6)小朋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谚语。(第

2、

3、4句) (7)你还有什么不懂,需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吗?

生问:第一句“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是什么意思?

(联系学生平时看到月亮的变化,引导学生知道这句话是说农历初

三、初四的时候,月亮看起来像眉毛,十

五、十六的月亮很圆。

生问:第5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是什么意思?

师答:秋天的时候,每下一场雨,天气就转冷一点,大概下了十场秋雨时,我们就要穿上棉衣了,就是到冬天了。

三、读课文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谚语?(生说)老师还知道别的谚语呢!“瑞雪兆丰年”、“早霞晚雨,晚霞早雨”„„

小朋友们,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搜集谚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片。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自由认读生字,并想一想这些字怎样记?你能用这些字组词吗?

2、分析字形,并口头扩词。

北:左右结构,左边是“丬”,右边是“匕”,笔顺是:丨丨丬丬北。组词:北京、北方、北极、东北。

南:注意提醒学生下部中“”只有两横,不要多一笔横。组词:南瓜、南方、南京、东南、南北。

江:左右结构,右边是“工”字,左边是“氵”。组词:长江、江水、江河、江南。 湖: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氵”,中间是“古”,右边是“月”,组词:西湖、湖水。 秋: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火”,注意“禾”最后一笔“”应改为“丶”。组词:秋天、秋风、秋雨、春秋、秋收、秋季。

3、指导写字。

(1)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书写,师在田字格中(小黑板上)范写。注意笔顺规则。

三、学生独立写字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你能用下面的字组词吗?

秋 (

) (

) (

) (

) (

) (

) 附:板书设计

识字8

太阳——东

北斗——北

蜻蜓低飞——雨

大雁北飞——暖

燕子归——寒

30·棉花姑娘

教学要求

1、认读“姑、娘、蚜”等7个字。

2、学会“只、星、雪”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

4、懂得许多小动物都能捉害虫,不同的动物捉不同害虫的知识,激发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5、学会积累“ABAB”型词。 重难点、关键

1、学会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第七课学习了《棉鞋里的阳光》,知道棉花可以保暖,可以为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可是如果棉花生病了,怎么办呢?

2、创造情境揭题:小动物里有许多专捉害虫的医生。今天它们都来了。大家看看都有谁。

小朋友们学习《棉花姑娘》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出示小黑板)

(1)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助拼一拼。 (2) 用“——”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往字音。 (3) 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小节,按顺序标上序号。 (4) 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流畅。

(5)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一想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它们能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小组讨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

3、反馈自读成果。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注意正音:多音字“只”在这里读“”,“治、啄”是翘舌音,“星、帮、请”是后鼻音。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小节。(6个小节)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① 指名读第1小节。

注意指导读好第2句的停顿。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②指名读第2小节。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模仿读、领读、齐读) ③指名读第3小节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练读、指读) ④指名读第4小节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话,齐读。)

⑤指名读第5小节 你们是谁呀!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七星瓢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⑥指名读第6小节

“碧绿”这个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相机完成后“读读说说”练习。 ⑦齐读全文。

(5)刚才,我们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都会捉害虫,那它们能帮棉花捉害虫吗?为什么?

(燕子、啄木鸟、青蛙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只有七星瓢虫能帮她治病。因为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会捉树千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只有七星瓢虫会捉蚜虫。)

(6)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等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是专捉害虫的医生,而且不同的动物会捉不同的害虫,所以我们应该——(生:保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好,小朋友们,以后我们都保护这些小动物。

三、齐读课文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读课文,想一想,连一连。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

飞虫 燕

蚜虫 七星瓢虫

田里的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认字,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2、分角色演读课文。 教具准备:田字格小黑板。 学具准备:自制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角色演读课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配角色。(六人一组,一人扮演一个角色: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旁白)

3、各自试读,试演自己的角色内容。

4、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5、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

一、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生字练习: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读生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2、学生自由分析字形,并口头扩词。

3、反馈自学生字情况:这些生字按结构可以分为哪两类? (1)上下结构的字:

只:上面是“口”,下面是“八”,注意最一笔是“丶”,不是“”。组词:只有、只好、星:上面是“日字头”,下面是“生”。组词:星星、五星、木星、火星、水星。 雪: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彐”,组词:雪白、白雪、下雪、雪花、雪人。 帮:左上是“”,右上是“阝”,下面是“巾字底”。组词:帮忙、帮助。 (2)左右结构的字

请:与“情”字的形相比较,把“情”的“忄”换成“讠”组成“请”。组词:请客、请坐、请进。

就:左边是北京的“京”,右边是“尤”。组词:就是、就要。

4、指导写字。(师在田字格小黑板上范写。)

重点指导“请”字的“言字旁”和“帮”字的“巾字底”。 (1)“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一些,竖稍向左歪。 (2)“帮”字的“巾”,第一笔“丨”和第二笔“”要写得短些,第三笔“丨”,要写得长一些。

5、学生先描再临,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学生在书写本上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子——飞虫

啄木鸟——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蚜虫

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要求

1、认读“俩、摘、伯”等7个字。

2、学会“球、玩、跳”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地球爷爷的手》。(板书课题)

2、质疑、激趣。

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奇怪吗?(奇怪)你奇怪什么? 生A:地球爷爷怎么会有手? 生B:他的手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5) 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6) 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7) 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编上序号。 (8) 把各小节连起来读两遍,把句子读通顺。

(5)再读课文,思考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讨论)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

3、检查、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球、玩、挑、而、伯”的声调,五个字都是第二声,“俩”的读音是“”,不是“”。

(2)课文共有几个小节?(11小节) (3)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可多读几遍) 过渡: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 (9) 解决课前的疑问。

地球爷爷有手吗?(有手)他的手在哪儿?是什么样?(随学生说,不要提任何要求去拘束学生。答案可能是:他的手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他的手有很大很大的力气„„)

一、学生看后质疑:那么人也会被地球爷爷吸住吗?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证实一下(学生跳一跳,试一试,体会地心引力的存在)。人跳起来,又会落到地面,这就是地心引力把我们吸引住。

一、齐读地球爷爷的话。

学生读后质疑:这里的“„„”是什么?

师: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叫省略号。地球爷爷说他有手,而且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说也说不完,所以用省略号,其他例子没有都写出来。你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

(水泼出去,会泼到地面上„„)

二、如果没有地心引力,会是什么样呢?(展开想象)

1、自由读。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一人扮演小猴,一人扮演猴爸爸,一人扮演小兔,一人扮演地球爷爷,其余的人读旁白。)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分组朗读课文。(第一组读小猴的话,第二组读猴爸爸的话,第三组读小兔的话,第四组读地球爷爷的话,老师读其余部分。)

(8) 总结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展开想象,画一幅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举例说说地球爷爷是有手的。

二、分析记忆生字

1、认读生字卡,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识记生字,并想想识记的方法。

3、交流自学的情况。

(1)球:左右结构,左边是“王”,第四笔是“

”;右边是“求”,第

三、

四、

五、六笔分别是“丶”“

”“丿”“丶”,注意提醒学生右上角不要少了一笔“丶”。组词:球门、汽球、地球、足球、皮球、打球等。

(2)跳——跳:右边都“兆”。“跳”偏旁是“”,和脚有关系。组词:跳高、跳远、跳舞、跳水。“桃”偏旁是“木”,和树木有关系。组词:桃子、桃花、桃树。

(3)玩: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右边是“元”,注意不要写成“无”。 (4)刚:左右结构,左边是“冈”,注意不要写成“网”,右边是刂。笔顺是:丨 (5)树:左中右结构,注意中间“又”的第二笔“

”应变为“丶”。用“对”字加上“木”组成“树”字。组词:大树、树下、果树、树苗、种树。

4、指导写生字。

重点指导“球”。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 球:右边笔顺是:一十寸

六、复习巩固,用生字口头扩词

32·兰兰过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兰、各、坐”等8个生字。

2、认读“梁、程、波”等12个字。

3、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培养从小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练习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导入新课 板书:桥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桥吗?它是什么样的?(自由发言)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兰兰过桥》(补充课题)兰兰过的桥可不是你们见过的桥,兰兰过的是什么样的桥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读音。

3、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按顺序标上序号。

4、通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流畅。

5、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6、再读课文,看看兰兰过了几座桥?都叫什么桥?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注意正音:“梁、程”是后鼻音;“砖、稳、兰”是前鼻音;“采、坐、座”是平舌音;“驶”是翘舌音。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小节。(9个小节)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多请几个学生反复读。)

4、说说兰兰过了几座桥?(两座)都叫什么桥?(潜水桥、塑料桥)

四、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说说兰兰过了几座桥,都叫什么桥?

3、导入: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两座桥是什么样的?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至第四小节

1、读课文一至四小节,看看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教学挂图,看图说说这座桥叫什么桥?是什么样的?(潜水桥、玻璃造的,特别结实,像长长的房子)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桥吗?(没有)兰兰也从没见过这样的桥,她觉得十分“惊奇”。我们一起用惊奇的语气读一读第四节。

4、齐读第一至第四节。

(二)学习第五至第八节。

1、读课文,看看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塑料桥)

2、这座桥跟第一座桥有什么不同?(出示教学挂图) 生A:潜水桥是用玻璃砖造的,塑料桥是用塑料管子制成的。

生B:潜水桥像长长的房子,很大,不能带走。塑料桥像雨衣,很薄很软,可以折叠起来,放在皮包里带来带去,很方便。

生C:潜水桥是架在水里的,塑料桥浮在水面上。

小结:塑料管充气能浮在水面上,塑料桥就是运用了个原理,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三)学习第九小节。

1、读课文第九节,说说什么是“魔术”?(学生自由发言)

2、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因为爷爷能很快地造出一座很特别的塑料桥,建得快,消失得也快,像变戏法一样。)

三、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生A:潜水桥、塑料桥都是靠科学建造的。 生B: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生C:课文中讲的两种真神奇。

四、鼓励学生动手设计

是啊!课文中讲的两种真神奇,那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大家分头想一想,然后把它画下来吧!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把《兰兰过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设计一种未来的桥。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二、分析记忆字形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分析字形,想想识记生字的方法。

3、汇报自学情况。

(9) 哪些字可以用学过的字去掉笔划形成的。

兰:用“羊”字去掉一笔“丨”来识记。口头扩词:兰花、白玉兰。

(10) 哪些字跟学过的字有点像。

各——合:“各”字“口”的上面是“夂”,“合”字“口”的上面有“人”与“一”。口头扩词:各种、各种各样。

带——常:“带”字由“艹”、“冖”和“巾”三个部件组成;“常”字由“”、“冖”、“口”和“巾”四个部件组成。口头扩词:带路、带头、皮带、领带、鞋带。 (3)“坐”与“座”相比较,识记字形,区别字义。

坐:编顺口溜识记:两个人坐在土上。口头组词:坐下、请坐、坐在。 座:用“坐”字加“广”。口头组词:座位、座号、一座。

(11) 重点指导“急”。

上中下结构,上面是“

”,中间是“彐”,下面是心字底。口头扩词:急忙、急事、着急。

三、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带(

兰(

各(

) 常(

羊(

合(

二、读读下面的句子,把(

)里用得不恰当的字词划掉。

1、小红刚上车,就找到了一个(坐、座)位(坐、座)下。

2、爸爸(带带、常常)戴这条红的领(带、常)。

附:板书设计

水里

潜水桥

玻璃砖

32·兰兰过桥

靠科学

水面

塑料桥

塑料管

33

火车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认读“邓、列、弄”等14个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名、发、成”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图文结合,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现代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难点、关键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其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词。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认读生字。

4、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师出示玩具火车)

在家看,这是什么?对,是玩具火车。有谁见过真的火车?能给我们讲一讲吗?(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列玩具火车,看看火车是什么构造。(共同观察再说一说)

2、揭题: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故事的课文。(依次了示三幅挂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揭示读课文的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再借助拼音读一读。 (2)边看图边读课文,把词句读准确。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4)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编上序号。 (5)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找出来 多读几遍。

2、学生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反复练习认读,注意正音。“发”的声母是“f”,不要读成“hua”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即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3)说说课文共有几个小节?(6个小节)

(4)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把词句读准确。

(5)你喜欢哪一个小节就站起来读哪一个小节。要读得流利。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

一、二小节

1、小组内互相学习,并拿出自己的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看哪个组演得好。

2、通过演示玩具火车,让学生说一说,火车是靠什么带动一节一节的车厢向前跑的?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二)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一、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一、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最先进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A:我知道了4种火车,有蒸气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 B:最早的火车是蒸汽机车。

C:最先进的火车是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4、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三)自由结合学习课文最后三个小节。

1、各小组自由读课文第

4、

5、6小节,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2、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3、指导朗读,读出惊喜、高兴、赞叹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

学了《火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即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二、分析记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识记生字,并想想识记的方法。

3、交流自学的情况。

(1)哪些字与学过的字很像。

名:与“各”的字形进行比较。“各”字部首是“夂”,“名”的部首是“夕”。名:名字、姓名、有名、名声、点名。

发:与“友”字进行比较。发:发明、发生、发现、发芽。 (2)哪些字是由学过的字换偏旁组成的。

动:把“边”字的“之”换成“云”。动:运动、活动、动手、动画片、转动。 新:把“听”字的“口”换成“亲”。新:新书、新年、新闻。 (3)重点指导:成、晚。

成:独体字结构。成:成长、成为、成功。

晚:左右结要,左边是日字旁。晚:夜晚、晚上、傍晚。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晚(要求按笔顺规则写。)

三、学生独立写字。 作业设计:

你能用下面的字口头矿词吗?

速(

)(

)(

梦(

)(

)(

) 创(

)(

)(

修(

)(

)(

) 教学后记:

3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认识“灰、迎、阿”等8个字。

2、学会本课“河、借、姐”等6个生字。

3、能用“已经”这个词说话。

4、图文结合,知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重难点、关键

1、看图读文,懂得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学习生字。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看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质疑激趣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出示第一幅图)这就是小蝌蚪。

2、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是《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

3、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3)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过渡: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

1、再依次出示其余五幅图,一幅一幅仔细看,边看边想,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第一幅图:小蝌蚪在池塘里游。这时的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第二幅图:小蝌蚪和鲤鱼妈妈说话。这时小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后腿。 第三幅图:小蝌蚪和乌龟说话。这时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后腿。 第四幅图:小蝌蚪看见青蛙蹲在荷叶上。这时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第五幅图: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蹦到了荷叶上。这时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了。 第六幅图:小青蛙跟着妈妈去捉害虫。这时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

2、启发学生把六幅图连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三、指导学生自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先自己猜一猜,再问一问同学或教师。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生字,标记出来。

3、再读课文,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4、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标出序号。

5、图文对照,默读课文,看看哪一个小节是写哪幅图的。

四、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结合本班实际,纠正方言,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迎、顶、追、哪。

2、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6个小节)

3、说说哪一个小节是写哪幅图的?(一节对应一幅图)

4、分小节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读音。学生不认识的字较多,师应注意范读,并反复纠正,练习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阅读理解

1、看图读第1小节。(出示图1)

(1)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课文中写小蝌蚪是什么样的?指名说一说。 (2)想象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用活泼、愉快的语气读。

2、阅读第二小节。(出示图2)

(1)看第二幅图,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第一幅图上的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小节,说说小蝌蚪有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后腿) (3)再读、思考:小蝌蚪想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4)自由阅读第二句,领会“捕食”“迎上去”。“捕食”即捉到食物。“迎上去”看图理解,在这里既表示有礼貌,又可以看出小蝌蚪急着找妈妈的心情。

(5)指导朗读这一节(要读出小蝌蚪急切的心情,鲤鱼妈妈长辈式的亲切语气。)

3、看图读第3小节。

(1)看第3幅图画的是什么?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 (2)小蝌蚪看见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3)理解“追”的意思是从后面赶上来。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小蝌蚪要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4)读乌龟说的话时,速度要放慢,语调要低些。

4、阅读第4小节。

(1)看第四幅图,说说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尾巴短了) (2)小蝌蚪看见了什么? (3)指导阅读。

5、阅读第5小节。(出示图5)

(1)看图,小蝌蚪到底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2)理解“游”在句子中的作用。

(3)齐读第五节。读第一句时要读出小蝌蚪找到妈妈的高兴的心情。

6、图文对照,读最后一节。

(1)看第6幅图,这时候,小青蛙又有什么变化?(尾巴已经不见了) (2)小黑板出示:“读读说说”,用“已经”练习说话。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3)指导朗读第6小节。

三、齐读全文

四、总结

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识记字形,巩固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

1、自由读课文,体会对话这种语言的表达形式。

2、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识记生字

1、出示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打乱顺序抽读)

2、分析记忆字形。

(1)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河、呀、哪) (2)哪些字可以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识记?(姐、借、呢)

3、指导书写。

三、学生独立书写 教学后记:

学习本课,学生知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懂得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用多种识记字形方法,巩固生字。

语文园地八

教学要求

1、认识课外字,发现新的认字方法。

2、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发明创新。

4、展示并讲讲自己的画,然后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5、借助图画看懂故事,展开想象并口头表达出来。 重难点、关键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课外字,区别形近字、同音字。

2、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八。

2、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我的发现”这个游览区,看看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二、我的发现

1、小黑板出示识字歌,学生自己试读。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识字歌。

4、出示字卡认读课外字“甘、埋、闯、掰、跌”。

三、日积月累

过渡:咱们告别“我的发现”,又来到“日积月累”游览区。

1、我会填

(1)出示字卡认读并说说每组字字形的区别。 (2)分别口头组词。

(3)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

)里,再集体订正。

2、我会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一想“我发明的机器”有什么用处? (2)指名读,并说一说这台机器有哪些用处? (3)齐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2) 畅谈自己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画,然后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事先设计的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

2、引出话题:未来的桥。

二、说说自己的画

1、分组展示图画,在小组中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2、全班交流,介绍,同学评议。(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时,实物投影展示作品)

三、办画展,交流,评出自己心中的“桥梁专家”。(学生把自己的画贴在展板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看懂故事内容。

2、展开想象并讲一讲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放大了的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依次出示课文插图)

1、看图理解图意。

2、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自己看图后想办法,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2、全班讨论:小猴子可以用哪几种办法把皮球捞上来?

三、编故事。学生根据插图,把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小结

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就能把问题解决。

教学后记:

学生认识了课外字,发现新的认字方法。能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发明创新展示并讲讲自己的画,然后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还能借助图画看懂故事,展开想象并口头表达出来。通过各种练习题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家教材分析 教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