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研讨三年级作文课例记录 全国特等奖《我塑我型》教学设计 3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塑我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进行习作,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雕塑造型写下来。(把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 3.在交流中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学习提单,红笔。

课前谈话:拉近距离,让学生“嗨”起来,便与师生间的交流。从表情和动作的展示开始,为接下来的“我塑我型”做好铺垫。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啦,熟人见面,打个招呼吧!咦,我们来做点什么呢?请看黑板:

(1)飞翔、跑步、游泳,用你的动作告诉我。 (2)笑眯眯、生气、伤心,用你的表情告诉我。

(3)增加难度,还能表演吗?笑眯眯的飞翔、生气的跑步、伤心的游泳。追问: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兴呢?你跑步为什么生气啦?你游泳怎么哭了?

把“表情和动作”连起来做,这是勾起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学生往往没有可写的,就是对生活没有太多关注。 板块一:谈谈“雕塑” 师:(换一种神秘的语气)同学们,刚才,我们的表演被艺术家们发现了。他们抓住我们刚才的表演,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雕塑作品,来,看看吧! 1.播放幻灯,学生欣赏雕塑。 2.根据提示,练习说话:

1.在这些雕塑作品中,我看到(

)。

2.其中,我最喜欢(

) 。他(她、它)正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注意动作、表情„„)

(1)自己在心里先练说; (2)抽生说; (3)大班展练说。(说的时候注意捕捉说话的亮点:有顺序,有想象,有重点等等)

版块二:模仿“雕塑”

1.同学们,雕塑造型有趣吗?你们想不想做做雕塑造型? 2.准备雕塑造型: (1)想一想

①我想做个什么造型?

②我打算怎么做?可以把书包、文具、衣服等变成道具帮助造型。 ③我将在什么地方做造型。(地面、板凳、桌子上)充分利用教室空间,注意安静、安全。

(2)做一做:从中间分开,左右两组pk赛。谁没有做好,谁就违规。 做一做:

摆好造型,像雕塑一样,静立不动;坚持2分钟。 看一看:

请静静地看,你看到(

)。其中,你最喜欢(

)。他正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注意动作、表情„„) 3.做雕塑造型

想好了吗?同学们,我们一起顺数五个数:

五、

四、

三、

二、一,开始! 4.交换造型和观察。 板块三:写写“雕塑”

1.哈哈,同学们的造型太有个性啦!A组的同学看到了吗?B组的同学你们呢? (大屏幕出示)

我们的雕塑造型活动开始了,我看到(

)。其中,我最喜欢(

) 。他(她、它)正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注意动作、表情„„) 我是请A组的说,还是请B组的说呢?哪一组的同学想说?

2.大家都想说,怎么办?这样吧,请赶快把你想说的话语化作一行行文字写记录到单子上,待会儿我一个个慢慢看,可以吗?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用十分钟的时间书写。开始!(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 3.写好后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做到了就奖励自己一颗星 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把你看到的写清楚

1.谁先来展示展示:你看到什么造型?你最喜欢谁的造型?他是怎么做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进行勾画、批注!)

(1)学生汇报习作,教师要紧紧抓住“看到了什么造型;最喜欢谁?怎么做的”三点来评。

(2)抽学生进行点评。(把教师自己所要表达的通过学生的口说出来。)

有顺序:有的„„有的„„有的„„;看见„„看见„„还看见„„(排比句) 详略得当(这是五年级的作文要求,三年级就会了,我要把你的名字记下来。) 不仅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加入自己的想像。 你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从整体到部分进行描写。 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3)出示教师的“下水作文”,评议:

加入了环境描写:教室里热闹极了(热闹非凡、鸦雀无声、议论纷纷„„) 把动作和表情写的很具体。

(4)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读的时候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听的同学认真听,同桌写的好的地方向他学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等同桌读完后给他指出来。 2.拿出红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3.展示一个学生“先后”的变化习作。 4.总结谈话,结束新课。

同学们,雕塑造型好玩吗?假如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想做个什么造型,用你的行动告诉我。共同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一,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再见!

以生为本,这点最为重要。教育是激励和唤醒!

《我塑我型》是一节活动作文,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人人都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才是个性化的表达。

之前,我是怎样想到选择这个素材的呢?这还得归功于我7岁的女儿。星期天,我和妻子一块儿带着女儿到滨江路去散步,走到“单碗儿”广场那里,女儿突然发现有几个人在喝酒的雕塑。于是她情不自禁的跑过去,这里摸摸,那里弄弄,开始比划着模仿这些人物造型,还让我们给她拍照。我相机问她:“这些人物是怎样做的动作呢?”她观察后说这些人左手怎样,右手怎样,脚又怎样的说了一大通。我继续追问为什么喜欢做这些造型,她随口就说:“好玩!”我正在犯愁这次参赛作文没有选好素材,这不是素材吗?根据学生爱模仿的特点,我选择了这节活动式作文课——《我塑我型》。

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生活,为什么他们在写作文时总是找不到素材,不知道写什么呢?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平时经历的事情没有太在意,没留心,所以写作时一片茫然。我们在课堂上所开展的活动也只是他们生活地再现。学生的生活其实就是由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串联组成,因此我们班上在“活动作文”方面做了较多努力。

《我塑我型》这节课,老师们看到每个学生都在说,每个学生都在写,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想急切告诉大家:我看到了什么造型的雕塑?因为想说,不说不行,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学生的习作兴趣就是这样被激发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在作文教学中,没有什么比学生不想写更可拍的事了。”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意识,随时关注生活中可进行练笔的训练点,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激发起学生主动习作的意识。

一个人走路走得更快,一群人走路走得更远,我们是一群人在走路

商丘李斩棘老师

发言的前面部分

一 综观刘老师的课堂有这样几个环节: 课前交流 看图说话 模仿活动 下笔写作 作文评改

在课前交流环节,三个简笔画的设计看似简单,其实体现出了几种设计理念: 1.通过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赛课、观摩课是常用的方法。2.体现了老师扎实的语文基本功。3.进行了说话的训练,此时可以了解学情,知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4.进行了模仿方法的渗透,为课堂做了铺垫。

在看雕塑练表达方面。刘老师让学生看图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说一说它们的动作、表情等,这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孩子习作的方法。 如,说话时用上“有……有……还有……”的句式说多幅图,加上想象等。这样的训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的孩子,老师的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看雕塑练表达方面。刘老师让学生看图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说一说它们的动作、表情等,这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孩子习作的方法。 如,说话时用上“有……有……还有……”的句式说多幅图,加上想象等。这样的训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的孩子,老师的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又与课前交流环节就连了起来,因为有课前的训练,学生知道怎么去模仿。而且,又因为有了之前看图说话的铺垫,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来一幅雕像图就不成问题了。 老师写下水文一直是我们提倡的,可是现实中有哪个老师有刘老师这样的胆量,在这样的赛课活动中亲自挥笔与学生共同写文章。老师与孩子一起写文章不自觉地就拉近了师生时间的距离,在学生心理上降低了作文难度。这一点是我非常欣赏的。

在最后的作文评改方面。刘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新课标中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作文的评改在作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是刘老师的整节作文的课的设计思路,刚才可能大家也都听到了刘老师的交流,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条理清晰,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万物都不是完美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课,站的角度不同,观看的目的不同,对课的评价也会不同。

二、商丘李斩棘老师

评课的不足:

刚才,刘老师展示了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进行习作,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雕塑造型写下来。(把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

3.在交流中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大家现在可以交流一下,如果让你上这节课,你怎么在四十分钟内来处理这几个环节?给每个环节多少分钟呢

刘老师的安排是这样的,导入+1,大约用了25分钟,写下来用了5分钟,评改用了8分钟。

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到所有孩子的能力,有的可能看着孩子去做了,也参与活动了,也热热闹闹了,但表达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写出来的时候更有难度。

这节课,安排了活动,安排了仿说,安排了写作,安排了点评,完整的作文习作教学用一节课的时间全部展示出来了。在平时的课堂中我想应该是两节课完成的内容。

关于这节课我一直在考虑该怎么解决满的问题,毕竟这是赛课,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把评价放弃掉,显然老师的点评特色出不来了。我想需要做的还是精简一下说“雕塑”的环节。

当然,我更赞同在实际教学中两课时教 反正现场比录像效果好

2.课堂中给学生练写、交流的时间较少。

刚才我们从分钟时间上的记录可以看到,写作的时间少。

因为写作的时间少而让后边的点评有点不扎实,一带而过。其实我们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不应该忽视作文评改,孩子作文能力真正提升应该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如同我们的磨课一样,磨课的过程何尝不能当成写作的过程呢? 其实,在分组观察环节,我们是不是可以加点内容呢?

在让学生想象准备做个什么样的雕塑的环节,仅仅让观察的学生去交流,是不是可以安排表现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动作的内涵呢?”因为孩子们在创造自己要做的这个动作时,他的内部会生发出很多的想法,这想法是什么?那就是语言。语言是什么?这语言就是作文呀!然后与说动作的孩子的语言一对比,哪个更灵动,哪个效果更好,就一目了然啦! 3.写作方法上落实有些不扎实。

三年级的孩子教师教给方法很重要。段的训练是重点,这节课定位也很准确,体现也很足。但是方法的训练上似乎有些模糊 这节课老师让学生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请说一说表情、动作,加上联想,可是,怎么去观察,怎么去加联想,似乎少了点方法的指导。 这节课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中年级的作文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在这节课上看得一清二楚。

说实话,有关作文方面我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也没有太多的观点,也许我今天的这些观点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希望大家直抒己见,因为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真正的教研,才真正能体现正道精神。

以上是我对刘老师的课谈了自己的看法。下边是我针对作文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习作的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在实施建议中说:“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但是,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那么怎么能让孩子们像课标要求的乐于表达,有信心,不拘形式地写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关注几个关键词: 兴趣、观察、积累

(一)兴趣。刚才很多老师也提到了兴趣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作文方面,包括我们任何人做任何事,兴趣是首要的。

你不喜欢就不会去做,被迫去做肯定不快乐 写作文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刘列平老师这节课,从课的一开始,紧紧抓住了“兴趣”这把打开学生语言闸门的金钥匙,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一直被牢牢掌控在老师手里。课前交流的时候,老师写出几个“表示动作”词语,让学生用动作告诉老师。然后又出示了几个“表示表情”的词语,让学生表情配合着动作来做。这样的活动,多有创意,老师在这种不经意间为自己的课堂打下“兴趣”的基础。 写作文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刘列平老师这节课,从课的一开始,紧紧抓住了“兴趣”这把打开学生语言闸门的金钥匙,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一直被牢牢掌控在老师手里。课前交流的时候,老师写出几个“表示动作”词语,让学生用动作告诉老师。然后又出示了几个“表示表情”的词语,让学生表情配合着动作来做。这样的活动,多有创意,老师在这种不经意间为自己的课堂打下“兴趣”的基础。 老师在黑板上轻点几笔,形象而逼真的表示表情的简笔画也是引起兴趣的手段。让学生的表演,观察,模仿等处处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了孩子们言语的冲动,才有了争着抢着要回答的场面。

当然,有关兴趣方面的培养,每个孩子情况不同,老师们的方法也会不同,但要做到的一点是,一定首先让自己的孩子树立自信心,再者要让孩子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体验成功,体验快乐,这样比我们填鸭灌输要强百倍。在兴趣培养方面,这节课体现的很好。 教给孩子的。当然有关作文的方法,太多了,我想重点来聊聊作文中的“观察”。

(二)观察。

兴趣培养了,写作文的方法还是应该要教给孩子的。当然有关作文的方法,太多了,我想重点来聊聊作文中的“观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所写文章均来自心声,是自己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孩子的习作也是如此。所谓的生活处处皆作文,我们经常提醒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怎么才能做有心人,那就是对生活要有较强的洞察力,洞察力的根本就是会“观察”。 可是,强调了很久孩子们还是很容易忽视身边的事情,不懂得挖掘身边的题材。即使有的知道观察身边的事情了,但往往很难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来的文字没有活力,干巴巴的。这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缺乏观察的方法。1.明确观察目标,先观察再习作。

在每次习作前老师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观察什么,明白习作要求和对象。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选定目标。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之后,就减少了观察的盲目性,就能够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了。

其实很多老师都应该去好好解读一下我们的教材

如果有心的老师,把一册书中习作要求梳理一下,你会发现编者让我们教给孩子的习作方法不是漫无目的的。

人教版五年级,写人物训练出现了三次

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写人

通过具有人物的特征、与众不同处,个性处来写人。 2.教给观察顺序,结合教材积累素材。

孩子的观察往往是无序的,造成观察后的效果不佳。我们老师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中的作者的写作方法、观察顺序,让学生效仿。

这是我在我们这里经常给老师说的笨法子。就结合教材,结合课文,拿文章当例子。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桂林山水美如画,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怎样观察的呢?先整体观察,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再低头观察漓江的水的特点——静、清、绿;再抬头观察山的特点——奇、秀、险;最后作者再环顾四周桂林的山水而发出感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借用此种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进而较轻松地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中年级的可以先从小处入手,从一个观察点入手来做。 3.学会在观察中想象,体验习作的快乐。

通过对孩子观察习惯的训练,虽然能够观察,但观察后,表达仍然不够生动、形象。通过分析,发现原因在于孩子在观察中没有发挥合理的想象。要将具体的事物变为抽象的文字,这就需要孩子在观察时不断地进行合理的想象。

就像刘老师的这节课,看到雕塑了,如果不加想象,学生可能仅仅就会表达出来:这个雕塑是什么样的,它在做什么动作。这样就显得很空洞,刘老师让孩子加上了想象就不同了,不仅让雕塑有了活力,也让文章有声有色了。

(三)积累

有关积累,包括很多内容,之前一个老师说的词语的积累,材料的积累,素材的积累等

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从刘老师这节课来看,在学生语言的积累上做的很是到位:

刘老师的做法也很值得学习。如果能共享就好了 学生语言的积累,是写作的前提。 学生语言的积累,是写作的前提。

如,引导孩子们用“有„„有„„我最喜欢„„”、“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分组做表情之前,列平老师又给定了下一个学习目标: 静静地看,你看到(

),其中,你最喜欢(

),他正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注意动作和表情)

如“做雕塑”环节,列平老师提出了 “你做什么样的造型”“打算用哪些道具”“在什么地方做” 等具体学习要求之后,就安排学生准备。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创造和建构语言的过程。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铺垫,孩子们的语言达不到“丰富”的状态。

回过头来,我们再从孩子们做出的“雕塑动作”看,虽不是很经典,但这对于他们来讲,也都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创造。因为他们经过思考,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内涵,它里面都有很多的语言积累训练。这也是一种积累。

小学作文教学,其实不复杂,关注这几个关键词:兴趣、观察、积累,到最后的表达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关作文教学方面,小学和中学是有极大的不同的,小学时引入门的过程,作文老师,虽然怕但不能畏难,虽然难但也要勇敢面对。像刘老师这样,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有一份爱语文的情,定会把作文教出精彩。 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在正道语文群里学习,语文教学真的需要这份热情,需要这份执着,需要这份坚守。

有人说老师是小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也有人说老师是月亮,高挂夜空,照亮前方;其实,他们更像一朵朵云,一朵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口中的云,一朵推动另一朵的云。在正道语文的这片天空,就漂浮着这样的热爱语文的无数朵云。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天际,有着不同的色彩,但他们将会在这里飘摇、碰撞、变化……

摘自万丽《云的国度》

三、实小刘列平老师的作文训练体系:

一开始就要有整本书的概念,小学六年,每年每期该干什么,从一年级开始,心里就要有规划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把小学六年的作文教学目标这样进行分解: 1.低段(1——2年级):重点是写话的训练(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 (1)一年级主要是一句话的训练,坚持“每天一写”。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学生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者学生说,家长代写。主要写好“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地方有什么?”用一句话真实地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 一年级下册,我们就鼓励学生大胆的自己写句子。

(2)二年级主要是进行几句话的训练,主要采用“绘本作文”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先画后写,边画边写。画真人,写真事,描真物。 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我们的绘本作文》

(3)说写结合。在整个低段的教学中,我善于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由一句话逐渐说几句话;由随便说逐步过渡到“有顺序说”;由简单说过渡到详细说,不断规范学生书面表达语言,为写话打下基础。 中段(3——4年级):重点注重段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习作)

(1)首先让学生明白:段是由几句话组成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存在逻辑关系的。

(2)段的训练从模仿开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有意无意出示精彩段落,让学生明确段的组成,构段方式等,适时进行仿写。

(3)指导学生把“段”写丰富。于永正老师说“作文教学要手把手教”,在指导学生把段写丰富上,经常写的就是“观察作文”。我和学生共同观察过一朵花、一片爬山虎叶子、一株害羞草等植物,我们还观察过人物、动物、物品等。 (4)课文学习的重心由对文本的理解逐渐过渡到关注文本的写作表达上来了。例如:四年级的《桂林山水》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学习漓江水静、青、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特点外,我们更多地关注到作者写桂林山水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写水和山特点的时候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开始和学生一起慢慢提炼出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

因此,中段我除了训练学生把段落写丰富之外,我慢慢地开始训练学生如何给作文的篇章“搭骨架”,逐步进行篇章训练。当然,每个学生存在着差异,我鼓励并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表达。

这些都只是自己的摸索,自己“随心”的定位

高段(5——6年级):重点是篇章的训练(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有了低段和中段的训练,高段的篇章训练相对就要简单一些。我主要在作文的速度上做文章——现时作文。高段作文带有更多功利的色彩,希望学生把每次作文当成是一次考试。一节课时间,下课铃一响,不管写没有写好立马收本子。很多老师喜欢把作文先打草稿,然后进行誊抄,我不这样做。个人觉得誊抄的那一遍几乎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学生都是照着写就是,根本没有思考,顶多作文看起来干净、舒服一些。上次到宜宾天立学校听到一位专家说他经常训练学生10分钟快速作文,不会写的字跳过,没有想好的句子不想,直接写想好的。久而久之才能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我的实践得到了证实。(我们学校黎中慧主任的做法却恰恰和我相反,她把每次考试上的作文当作是“小练笔”,她会帮着学生一起梳理、交流后然后再让学生写,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她这种做法更尊重学生娃娃的心理发展规律。)

我型我塑

我型我塑策划书

我型我塑.文本提要

我型我塑活动总结

三年级语文课型课例研讨小结

我型我塑心理课教案

作文课《我熟悉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我喜欢的地方》作文课教学设计_

校园吉尼斯之“我型我塑”比赛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3

研讨三年级作文课例记录  全国特等奖《我塑我型》教学设计 3
《研讨三年级作文课例记录 全国特等奖《我塑我型》教学设计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