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我梦想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6:08:2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能具体写出一个自己最想实现的梦想。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说得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然后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又到了我们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了,上课之前,老师想说几个谜你们猜猜,“木字多一撇不是禾”

生:

师:猜到:这位同学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请坐。没猜到

:。。。。。。老师公布答案咯,就是“移”

老师再出一个,谁能帮老师把这6个字组成两个字?

师:好,现在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作文——我的梦想。 师:在前面的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灯光》这篇文章,知道了郝副营长的故事,谁来给我们富有感情的读一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句话?。

师:是啊,让后代子啊灯光下学习就可以说是好副连长的一个梦想,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梦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梦想是崇高的。老师再给大家读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师:在课文和故事中,可以看到,郝副连长的梦想是让孩子们在灯光下读书,莱特兄弟的梦想是飞起来,可以看出,他们的梦想都非常崇高。到这儿,我们有同学就会说了,老师,是不是一定要像郝副连长、莱特兄弟他们那样伟大的才叫梦想啊,那样,我就不敢有梦想了,其实不是的。谁来说一说,他觉得什么是梦想?

师:对,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追求,是希望达到的一种愿望。梦想可能

会实现也可能不会实现,像郝副连长和莱特兄弟,他们的梦想就……梦想可以是大梦想,也可以知识个小梦想,比如,你可不可以说,你的梦想就是进入理想的中学?

生:可以。

师:当然,你也可以说,我的梦想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钱,我的梦想是当奥特曼,这也是梦想,那么,你升入理想的中学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你有很多很多钱以后要干什么呢?变成奥特曼又要干什么?这些,也是我们考虑梦想时应该考虑的问题。现在啊,给同学们一分钟想一下自己的梦想,老师会请几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梦想。

师:同学们的梦想真是多种多样,看来,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梦想,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字迹一样。说了那么多,同学们是不是都手痒痒迫不及待想赶紧记下自己的梦想呢?别急,现在,老师还要给你们一个任务,要发给你们一篇跟我们一个年纪的小朋友他写下来的他的梦想,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自习读一下,也可以讨论,看一下他们写得好不好,好在哪,不好的地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开始。

师:今天我们一起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也分享了别人的梦想,也学习了怎么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怎么写?好,那今天的作业,写一篇作文——《我的梦想》,要求

1、写出自己的梦想;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3、字数400字。

板书设计: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后代能在灯光下学习,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他牺牲了自己。

推荐第2篇:我的梦想 教学设计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我的梦想》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体育主题下的一篇文章。作者围绕梦想的变化,即对于自身生命的感悟,来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关于梦想,作者先是对最初梦想——拥有健康躯体,而后经历梦想破灭,再到经历痛苦挣扎。明确了一个人除了拥有健康的躯体之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健美的灵魂。从而揭示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的道理和自己对体育对人生真切内涵的体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简历及主要作品;了解刘易斯的运动生涯及主要成绩。

2、能力目标: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思想目标:从史铁生的人生苦难中感受人生,思索人生,品味人生。教学难点:理解4——7段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史铁生的梦想,感悟人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读析发、品读法、讨论交流法、点拨引导法

教学设计: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把握史铁生梦想的变化,以此为主线,前勾连他最初的梦想,体味其开始的情感。后勾连其对人生意义的体味。在过程中,重点结合第二段最后一句,第三段第二句进行语言训练,及朗读指导。力求这一节课,既有文章内涵的理解赏析,触发学生思维;又有对文章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读应用能力;还有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这是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感人的一幕: 【播放视频】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儿叫李月,今年14岁,来自四川省北川县,是学习芭蕾舞近两年的学生,在08年的四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左腿。但是,灾难并不能夺走小女孩美丽的梦,李月说:“我将来还要当舞蹈家,我不会放弃这个梦想。”李月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100名聋人艺术家陪伴下,在手语老师的指挥下,用双手化作灵巧舞动的双腿,化作《永不停跳的舞步》,成全着小李月的梦想,也完美着自己的生命。这些执着追梦的舞者用独特的芭蕾表演感动了世界,李月追求梦想的灿烂微笑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深深定格。同李月一样,坐在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也在为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的《我的梦想》,一起踏上寻梦之旅。 介绍作者: 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了解“我”的梦想。

作者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变化后的梦想又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① “假若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疾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追求梦想)(板书:追梦) ②“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新的梦想)(板书:新梦) ③刘易斯的失败。(梦想破碎)(板书:梦碎) 教师小结:本文以“我的梦想”为线索,写了作者由“追梦”、“梦碎”到设计“新梦”的心路历程。

三、深入研讨——走进“我”的心灵。

(一)对话心灵,感悟哲理

跳读课文1—3段,画出作者喜爱体育、喜爱田径、喜爱刘易斯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思考:作者为什么“希望拥有刘易斯那样一副好身体”?

明确 :

1、因为作者是残疾人。因为作者喜欢田径。因为刘易斯跑得很快,因为刘易斯跑得很美。 多媒体展示:

(1)作者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年轻的他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曾在散文《秋天的怀念》中这样写自己当时的心情:“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突然把手头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后来,作者的两个肾也坏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啊!又有谁能轻松地承受这种苦难呢?

(2)刘易斯奔跑的图片及其简介:卡尔·刘易斯,1961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刘易斯是世界最优秀的短跑兼跳远选手,从1980年到1996年,美国田径宿将卡尔·刘易斯连续参加了5届奥运会,并夺取了9枚奥运金牌,使美国短跑运动在80年代进入了“刘易斯时代”。

齐读三个句子,在琅琅的朗读声中感受作者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喜欢刘易斯的原因。

(二)名人专访,倾听心声 老师作记者,请同学们选择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是刘易斯还是史铁生。默读4—7段,认真准备,可以把重要的语句画下来。准备好接受“记者”的采访,在接受采访时尽量结合课文语句和自己的理解回答。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梦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

(2)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一件事的反映强烈,你能找出表现史铁生心情的关键词吗?作者找到自己如此痛苦和迷失的原因了吗?

(“关键词”略。“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多媒体展示:史铁生的“自我超越”:

史铁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他从腿残之初的渴望死中走了出来,他从身体残疾和肾病的苦难中坚强地挺了过来,他战胜了自己,“由那丑陋的蛹中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闪耀着诗性灵光的蛾子。”他在病榻上坚持写作,发表了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务虚笔记》,并在文坛上引起轰动;其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并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并于2002年获得本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3)刘易斯超越自我了吗?作者对他的态度有没有改变?为什么?(在第二天跳远比赛中,他跳出了八米七二的个人最好成绩,取得了世界冠军。)

(4)作者对待刘易斯的态度没有改变,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

(5)作者仍然崇拜刘易斯,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健美的身材吗?那是因为什么? (6)你所了解的名人当中,有没有像史铁生一样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

(出示张海迪和海伦·凯勒的图片和事迹)

(7)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过自己的小挫折、小失败!想一想,你能敞开心扉跟我们大家聊聊吗?(说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你对自己挫折或失败的想法,是因为自己本身有局限还是不够努力,以及你是如何去做的。)

四、走出文本——升华“我”的情感

(出示资料:史铁生认为,奥运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后面还应该再加上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汪正正:《超越梦想》视频,师生跟唱)

五、作业: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撰写的,事隔13年,作者的梦想虽未实现,但是在2001年3月21日,刘易斯与史铁生却真的在北京见面了,请看当时新华社所发的照片,我们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会面时,刘易斯将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给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除此之外,我想他们之间还一定谈了很多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个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对话片断。

六、结束语

因为有了梦想,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因为有了梦想,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前进的方向,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超越梦想,展翅高飞!

推荐第3篇:《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庙仙乡中心学校

赵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

2、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让学生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开了故事会,同学们的故事都很精彩,特别是那些伟大的传奇故事。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伟人,大家想认识吗?他是谁?(指名说)

2、看到了这张照片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3、看来同学们对刘翔非常了解了,是的,刘翔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他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望,长大后当一名运动员为国争光,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4、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里,一定装满意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吧!能把你的愿望说给大家听吗?

5、生自由畅谈愿望。

6、看来,同学们都有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让我们的愿望今天就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将我们的愿望通过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们是否愿望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写下来吗?(愿意)有信心写好吗?(有)

7、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展望未来。板题:我的梦想

二、明确要求、畅想梦想

1、出示习作要求,自由读,指名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题目自拟

2、想象大胆

3、生动有趣

4、师:通过读习作要求我们明白了本次得写想象作文,既然想象作文就应该大胆想象,把梦想生动、有趣的情景写下来。

5、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假如梦想成真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1)小组内自由说 (2)全班汇报交流

6、同学们的梦想真是色彩斑斓,令人向往,下面就快拿出笔把梦想写下来吧!在写作时你想把你的作文命个什么题目呢?指名说?

7、俗话说:好题文一半,只有题目定好了作文才能更丰富!

8、动笔写作。

三、范文引路

1、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写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文章读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2、指名读。

3、生评议,想一想写得好不好?有什么建议?

四、总结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但实现这些梦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出示:梦想+恒心+努力=梦想成真

人首先要有理想,然后不懈地去追求,去奋斗,最终一定会让梦想成真。下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汇报修改我们的习作。

推荐第4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领会演讲词的写作特点。

3、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United 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梦想”是人的一种充满美好愿望的想法,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梦中却常常变为现实。题目点明作者的演讲内容,简洁,概括性强。

2、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呆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3、背景资料: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4、学习生字:

镣铐(liào) 一隅(yú) 侈谈(chǐ) 崛起(juã) 磐石(pán) .....义愤填膺(yīng) 飓风(jù) 陋巷(lîu) 挫折(cuî) 真谛(dì) .....匿迹(nì) 优劣(liâ) 祈祷(qí) 蜿蜒(wān) 携手(xiã) .....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指名读课文,探究: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明确: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明确: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明确: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2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从“解放黑奴宣言”说起,指出黑人仍然没有获得宣言中所允诺的平等、自由,而是饱受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之苦。第二部分(3—9):陈述本次集会的目的,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提醒政府黑人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并苦口婆心地劝说黑人兄弟不要采取暴力行动。

第三部分(10—18):敞开心扉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梦想,表达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 第四部分(19—23):强烈要求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五、教师小结:

这篇演讲稿,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根据“解放黑奴宣言”猛烈地抨击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表达了黑人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与向往。

梦想是奋斗的动力,奋斗是实现梦想的条件。我们要敢于迎接生活中所有的挑战,并用行动去战胜它,相信满怀希望的我们终会梦想成真。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游行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二、细读赏析: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

明确:人人生而平等,共叙兄弟情谊,黑白情同骨肉,圣光普照人间。“彻底消除种族隔离政策,让民主、平等自由真正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

2、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有什么意义? 明确:给黑人带来了希望,结束了漫漫长夜。

3、一百年后,美国黑人现状怎样?

明确:种族隔离、歧视、贫困、萎缩角落、流亡者。

4、美国政府曾许下什么诺言?兑现了吗?

明确:给予所有人的生存、自由、和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没有兑现诺言——空头支票。

5、不兑现诺言的后果?

明确:提醒美国,致命伤,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6、黑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力?

明确:举止得体、纪律严明、非暴力、信任联合所有白人。

7、黑人此次集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作者认为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明确:不受迫害歧视、物质富裕、选举权、正义和公正;能够也必将改变。

8、作者满腔热血反复传达一个什么心声? 明确:自由

9、综观全文,这次演讲集会要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三、重点句段赏析:

1、“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构成排比句,高度概括了黑人没有真正得到平等、自由的悲惨现状。

2、“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3、“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4、“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四、合作探究:

1、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明确: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作者用抒情的语言、缜密清晰的思路勾勒了这一梦想。

2、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那些主张?

明确:作者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对美国政府,他要求政府实践自己的诺言,履行神圣的义务。对黑人同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1)、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2)、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怀痛饮;(3)、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4)、不允许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5)、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6)、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7)、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3、作者在文中所描述的梦想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作者运用大量排比段描述了自己的梦想,这反映出马丁·路德·金强烈希望早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毫不动摇的精神以及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

五、教师小结:

梦想,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或遥不可及,或近在眼前,都是一份希望,都是一种寄托。树立希望,放飞梦想,你将能随它一起到达美丽的地方:树立希望,放飞梦想,你将会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梦想飞翔,让希望开花。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14、我有一个梦想

黑人现状:备受压迫,饱受歧视。集会目的:要兑诺言,不可绝望。 奉劝同胞:争取自由,追求平等。我的梦想:自由平等,真正解放。

————渴望人人自由平等。

推荐第5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政治演讲词,马丁•路德•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普遍存在着抒情表达方面的困难以及对西方长句表达的不适应。

2.学生不了解美国的历史和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没有深入的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美国黑人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从而无法理解演讲的深远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重点句段,体会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极强烈的感情色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而奋斗。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2、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导课题

多媒体展示美国自由女神雕像和美国黑人的一些照片,导入新课。

(二)字词积累

镣铐liào kào枷jiā锁侈chǐ谈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yīng: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三)听读课文,感受梦想

1、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视频节选,感受作者慷慨激昂的演讲。

2、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自由朗读。

3、老师范读课文片段,再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小组合作,解读文本

1、作者的梦想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想?

3、这一梦想的实质是什么?

(五)品味语言

思考:这是一篇激动人心,热情洋溢的演讲稿,作者是如何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

(六)拓展训练

展示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的图片。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演讲辞,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治理环境的渴望。

例句: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都快乐地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都自由地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座城市干净整洁,不再堆积成山的垃圾,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的成长。

(七)课堂小结

1、本文针对的现状 ,号召人们通过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坚持斗争,提出了获得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梦想.

2、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思路清晰、感情充沛、语言极富感染力

(八)布置作业

以 “ 我有一个梦想 ” 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 附:板书设计(预设)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语言现状――骇人听闻诵读

排比斗争――坚定不移节奏

比喻梦想――民主 自由平等韵律

反复基调

九、教学反思(略)

推荐第6篇:《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赛课实录)

授课教师:张 淑 云

所在学校:海南省文昌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掌握演讲辞的一般特点及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 用到写作中去,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演讲辞一般特点、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掌握一定演讲

的技巧并力求台上激情演讲

3、德育目标

(1)感受马丁·路德·金追求理想的崇高精神

(2)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初步接触演讲,可以通过视听先让学生感受演讲的形式与魅力,制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演讲的过程与魅力,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演讲辞特点、掌握演讲的一些技巧,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并力求台上激情演讲。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启发式教学:讲与点结合,使学生有知识性的收获。

实践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介绍演讲辞的一般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演讲辞。(板书)

演讲是传授知识,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在社会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学习演讲技巧,体会演讲魅力,提高演讲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是演讲成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演讲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板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其次,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板书),说理透彻;

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板书)和表达的综合性、艺术性(板书)。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2、引入课题

下面我们就以本单元第二课为范本具体体会演讲词的这些特点,感受演讲的艺术魅力,并通过学习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掌握演讲的技巧,最终能够在台上激情的成功的演讲。

这篇演讲就是被称为世纪之音的《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点击)很帅吧,不仅人帅,他还是个富有才华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物,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点击ppt马丁路德金的头像)很帅吧,不仅人帅,他还是个富有才华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物,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马丁•路德•金,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在美国民权运动者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永远是引导他们前进的旗帜。金领导美国黑人为争取民权进行了长期艰苦的不懈斗争,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广场林肯雕像前,面对25万人做了这次震撼人心的演讲,呐喊出发自心底的渴望----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6分)

三、教师激情示范演讲此文,让学生具体感悟演讲辞特点,初步解读课文

下面老师给大家示范这篇演讲词。

首先,大家迅速画好自然段,应该是32段,另外,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结合板书体会演讲词的这些特点,感受演讲的艺术魅力,从而解读课文。

四、解读课文,体悟情感

师:老师朗读完之后,大家最能感受到的是板书上的哪些特点?

生:情感—共鸣--(板书,情感充沛,悲愤而热烈),

师:老师示范演读完后,你认为作者如何淋漓尽致的表达传递这种充沛的情感的?

生:运用排比,运用大量的排比段。

师:正是这些排比段增强了感情鼓动力量,那么,我们就从排比入手,体会这篇演讲辞的艺术魅力。

师:同学们迅速找出这些排比集中段落,我们具体去体会。

生:2段-,5段---10-13段,---18-25段,---29—最后

师:我们择其一二具体去体会。先看第2段,先请一位同学试着演讲这一段。

1、教师做朗读指导并示范

朗读指导:演讲时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语调、语气、节奏、重读、适当的体态语等等。

2、点拔:连用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生:运用排比,揭示了黑人悲惨的生活现实: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师:这正是金产生梦想的原因。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研读10—13,进一步感受次演讲的情感表达的魅力。 学生齐读

师:点拨总结:在前面阐述梦想原因后,金明确要争取权利要实现梦想就必须起来斗争,但斗争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这组排比更是强调了斗争还要彻底,更要坚定信念。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最振奋人心的片段---18—25段。在这组排比中,金集中阐释了梦想的内容。前面的老师对这篇演讲进行了示范和一些朗读演讲

方面的指导,同学们刚刚也做了一些尝试,相信对演讲的技巧已有所领悟,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再现当年金演讲的现场,让金为我们做一个激情的示范。 点击PPT:再现金当时演讲现场,截取18—25段视频(原文版)。

有了金的示范和现场气氛的渲染,看得出同学们也激情万丈,跃跃欲试,好,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做如金一样的激情演讲。

师:读得很好,有很大进步,应该说已经掌握了演讲的这些技巧,体现出演讲辞的特点,看来收获不小。

师:金运用这样六个排比句想我们激情宣告了自己的梦想,那么,

A、金的梦想是什么?请你用精确的词来概括。

B、这组排比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

C、这组排比在表达上有怎样的效果?

师:点拨总结:这一组的排比,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一个黑人内心强烈的梦想。这一梦想的排比如大江奔涌般倾泻而出,振奋人心。这一梦想的排比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师:然而他的梦想还不止这些,他还有什么梦想?

点击PPT:现场视频片段截图29—结尾部分。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再次感悟这篇演讲的艺术魅力,使知识和情感得以升华。

师:点拨总结:在马丁·路德·金梦想的激亢乐曲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更是一个公民的责任,那就是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正因为作者将个人的梦想与百万人的梦想、民族的大业、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的演讲才能产生极强的号召力,才能使群情激昂,才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教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都在有意识的激情示范演讲,并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之火,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

五、教师小结:

这篇演讲词思路清晰,情感充沛,文采斐然,气势磅礴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演讲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所有人述说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板书—针对性,种族平等)也使这篇演讲大为增色,颇具魅力!我看得出同学们已被金的激情所感染,有些跃跃欲试,那好我们就来小试牛刀。

六、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实际能力训练、培养、提高。

学写演讲稿,尝试演讲

师:提到梦想,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对秋水长空,万物勃发的壮丽江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少年心事当拿云”,他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梦想小到可以是做梦都想实现的一个愿望,大到可以是一生为之奋斗理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如此梦想?怎样准备如何实现你的梦想?

学生纷纷议论并回答。

教师按步骤有意识训练学生,目的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尝试演讲:

步骤:说(口头表述)-----写(写出你的梦想)-----讲(大声演讲梦想) 学生在座位上说出梦想----站到前面面对同学大声说出你书写的梦想----请到讲台上拿麦克以演讲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梦想。(现场收到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气氛异常活跃、热烈,学生激情被点燃)

七、作业布置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知道大家没有尽言也没有尽兴,同学们就把刚才课堂你写完的没有说尽和写完的你深藏心底梦想扩充成500字左右的演讲稿,仍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准备下节课的每人3-5分钟的演讲,要求:依据本文学习的演讲辞特点和演讲技巧,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另外,把你的梦想写在你语文书的扉页上,将来来验证你梦想的实现。

第二个作业:课下研读课后习题三,这篇演讲词不仅用到了大量的排比,而且还有精彩的比喻,体会这些比喻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思想性。

八、结束语:通过本节课对于演讲辞的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激情示范,以及同学们课堂上的初步体验和完美升华,相信大家定会学有收获,更能学以致用。那么,就有你手中的笔书写你们绚烂的人生讲稿,站在青春的舞台上,放开声音,激情演讲你们的青春梦想,大声为你们飞扬的青春喝彩!祝大家梦想成真!谢谢大家!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八、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演针对性------观点种族平等

逻辑性------结构自由 民主平等

鼓动性------情感充沛 悲愤 热烈

艺术性------语言排比

【教学后记】

学生初步接触演讲,所以通过教师示范演讲和视听形式让学生感受演讲的形式与魅力,并制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演讲的过程与魅力,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教授演讲的形式,特点,学会分析,写作演讲稿,我把这部分作为教学重点,也是知识的传授和应用环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所以这一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对演讲的兴趣。为此,考虑用以下方法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与点结合,使学生有知识性的收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并通过拓展延伸训练,让学生真正学有收获、学以致用。课堂上已收到这预期的效果。

另外,采用这种设计方式,主要是考虑到,文章字面意思比较简单,学生能快速并正确地找到作者梦想的内容,但还仅停留在了解作者观点的层面,不能深刻体会作者产生这一梦想的思想基础及激动情绪;而演讲辞之所以能打动人,还在于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引导学生在了解了梦想产生的背景后再回头看梦想,便能使学生很深刻地体会到马丁·路德·金发出梦想的呼告时那如大江奔涌般的激情,并能与之产生共鸣。

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目标完成很顺利,课堂效果很好,气氛热烈,学生

情绪和兴趣被调动起来,收效甚佳,但由于课文较长,时间安排有些紧张,特别是后面学生自我展示环节有些仓促,意犹未尽,不免小小遗憾。

推荐第7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文本利用的设想:

《我有一个梦想》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中的一篇,从内容上看,并不是很难,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演讲的背景之间有太遥远距离,如果没有足够的关于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很容易浮于文本的表面,无法理解作者内心的那份深深的激情。所以在设计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方式是文本研习,而且这又是一篇演讲稿,根据这两个要求,我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教学思路的。

一、马丁•路德•金在2万人面前完成了这一举世文明的演说,几十年来,不管是直接听过的,或是间接听过的人都深深地受感染,这是为什么,他靠什么赢得了众人的心。

二、作为演讲稿,一定有自己的写作特色,如何借用这篇给学生在写演讲稿(写作)方面以一定的启示。

前准备:

.前搜集有关马丁•路德•金与美国黑奴争取民主权益的斗争故事。

2.观看演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于黑与白的命运

幻灯片出示:

美国儿童读物作家、插画家威廉斯出版了一本儿童故事书《小兔的婚礼》,描写一对在森林中生活的小兔(一只黑兔一只白兔)结婚的故事。这本书竟然在美国南方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那里所有的图书馆都烧掉了这本书。

一本叫做《三只小猪》的儿童读物,里面有白的、花的、黑的三只小猪,被一只凶恶的狼捉住了,小黑猪最聪明,赶快逃掉,而小花猪和小白猪却被狼吃了。结果也被查禁。

师:看了这两组文字之后,你有何感受?

再出示一组文字:

私刑者先将铁棒用火烧红,在黑奴身上一处一处烙印,每烙一次,就有一股夹杂着焦肉味的烟从黑人身上冒起,最后,他们将油洒在黑人的鞋子裤子上,将薪移近,当场点火。

在田纳西州波默城,有一家屋主在兴建房屋时,找不到工人砌砖,最后只好请了四名黑人泥水匠帮忙。结果,屋成之后,无人租赁。

美国“一九五九年公民权利委员会”在调查之后下了一个论断:“如果纽约市其余各街区的人口全像哈莱姆最糟糕的街区人口密度一样,那么,用纽约市的三个镇,也就可以把美国的全部人口容纳下去了。”

一个黑人牧师在芝加哥白人区购买了一所房屋,迁入的第一天,来了两千名暴徒,把里里外外砸得稀烂。

注:看了很多的或教案,在背景相关知道介绍的时候,都用了图片及历史知识方面的介绍,总觉得欠火候,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些与类似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通过文字的阅读让学生去思考作者生活的环境特点,为进一步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方面的铺垫。

二、文本研习

、走进文本

体悟情感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文字中出的画面,你肯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请从文中(1—7段)找出作者所讲的能够用来概括或表达你的感受的词语及句子。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体悟情感的能力,在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时加入“追问”(如学生找到一处时,可以问:设想一下,自己就是金博士,你要怎么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黑人听众,听了这样的话,你有哪些震惊的感觉;如果你是白人,听到这样的话,会引发你怎么样的思索等等可以和学生展开对话的提示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文本。)这一教学手段,进而深入文本,理出情感表达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演讲手段,如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形成板书:

现实使其悲愤,责任促其奋进

紧接着从8一17段中继续找出体现其愤怒而又保持奋进的句子来朗读(此环节的重点在朗读两字,希望学生能有感情的将这种坚决坚定的信念读出来,并理解追求的是平等、正义与自由)。

(将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认识到作者那种为平等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这就是我原先一厢情愿的设想)

3、把握文体

提炼技巧

幻灯出示: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的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的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never,never,nevergiveup!”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由这一个例子导入对演讲稿这种文体特征的把握。在前面关于体悟情感这一环节总结出的“修辞运用”的基础上再提出两点,就是

切合场景

选例典型(画面+我)

“画面”,就是通过选讲真实感人的事例在听众心中所构筑的那一幕幕动人场景和形象。

(这一种方法如果学生能熟悉掌握,对平时的写作将很有帮助,它可以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材料连在一起,形成一组组的排比句,从而加强的气势,到达感染读者或听众的目的。)

4、提升文本,引发思考

谁也没有料到,正在金竭尽全力劝告人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地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时,1968年4月4日下午,一声罪恶的枪响顷刻间残酷地击碎了他和黑人兄弟姐妹们所有美妙的、伟大的梦想——金在这个阳台上被谋杀了。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XX年11月公布的报告,XX年全美共发生仇恨犯罪7722起,其中18%是基于种族歧视的犯罪。

据美国司法部XX年8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但在XX年全美发生的非致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1%是黑人,凶杀案受害者中,49%是黑人。

在新泽西州,非洲裔学生因违纪被开除的人数是白人学生的60倍。

美国非裔被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是白人的4倍,被判死刑的几率是白人的倍。

(设计时我“企图”能让学生读出金博士那种富于激情、具有博爱之心且无奈的复杂感情,为了那一点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权益而大声疾呼,那是一曲奋斗的悲歌呀,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读到的后半部分时,没有激动,没有昂扬,我竟流出了眼泪。这种悲伤引发我再一次去关注了黑人杰克逊,于是后面的教学内容又增加了一点,其实我也知道根本完成不了的,可那个时候竟有点一意孤行了,死活舍不得放弃。正如老五海霞所说的那样,上就像在作散文,自己的情绪上来了,作为女性的弱点就控制不了,算了,先宣泄自己的情绪吧,至于其他的,豁出去再说。自认为平时也是个挺冷静的人,挺讨厌这样浅尝辄止的堂教学方式的,今日自己却走得更为离谱。真是搞笑,说也奇怪,也就是第一次给师父和兄弟姐妹们上,我竟然没一点儿诚惶诚恐的感觉,如同自家人一起随意吃顿便饭一样,什么青菜萝卜都端上来,也不显寒伧了。)

结束语:

因为肤色的不同,许多少数族裔就此沉沦,一代又一代。奥巴马的胜利,不代表全体非裔的胜利。惟有当整个黑人族群不再因他们的肤色被区别看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更多人的梦想,才有成为现实的一天。

(这堂我也明知上不完的,平是从不拖的我居然硬着头皮要讲完最后一点的内容,目的就是要讲出自己的那个悲伤的结局,乐乐也上过此文,她说一般的结尾都很阳光,而我的结尾让她震撼,我不知道这个震撼对她来说是什么,对学生业说又意味着什么。不多说了,已经上完了,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听到师父和兄弟姐妹们的评价,我觉得很庆幸,在我自己意识到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能听到这么多让我觉醒让我进步的声音,一个字:爽!)

推荐第8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凉山州民族中学

汤颜毓

一、教材解读

《我有一个梦想》是人教版新课程高一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学习的均为演讲辞。这篇文章是马丁•路德•金在25万人的盛大集会上的著名演说,他围绕着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处受歧视,受压迫的苦难处境,提出自己的内心梦想,表达出了广大黑人共同的心声,意在为自己的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在高中阶段学习演讲辞,是希望学生学习演讲的技巧、体会演讲的魅力,提高演讲的能力;这样,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就不能只重内容的学习,更要重拓展运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根据高中一年级学生特征分析是根据老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做出: (1)学生为高中一年级,具备一定的散文阅读基础;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文章感情基调,反复朗读并进行研读。

三、教学设想

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同时,演讲又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因此,我在设计中,打破课文自然顺序 , 从课文中间切入 , 按以下顺序学习: 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在的逻辑思路。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 通过对文中大量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 , 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对听众的感染力,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五、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诵读感悟 , 讨论比较 , 咀嚼鉴赏。

七、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人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 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 , 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 , 春暖花开”, 备受沙皇专制迫害 , 一生多次遭受流放的俄国液漫诗人普希金 , 他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 他的梦想是什么呢 ? (二)、文本解读 1知识积累 (1)、作者介绍

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 (2)、背景介绍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讲,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2信息筛选

(1)、教师播放师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合作探究

1、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梦想的语段 (17 -32段 ) , 明确后集体朗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演讲辞 , 体会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作用 , 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梦想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来阐发,各抒己见。)

明确:首先.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被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其次,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坪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第二,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

2、放演讲录音 ,再感受激情、气势和氛围。

3、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

因为这篇演讲辞有着极其感人的充沛的情感。作者从“结束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对“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而且在演讲中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而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4、学生再读。请学生根据6个“我梦想有一天……”,提炼或概括出作者梦想的内容,领悟作者在“梦想”具体内容安排上的内在逻辑。

“人人生而平等”引自《独立宣言》是前提,是依据,只能放在最前面,为后面几个“我梦想有一天 ......” 张本。

品味排比、反复的修辞效果,体会繁复语言的表达作用。朗读第9至第14段,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手法 ?如第2段、第5段、第10到13段以及文章最后连用6个“我梦想有一天……”都是比较典型的集中使用排比句的段落。学习时可让学生大声朗读,仔细体会其中充沛的感情和磅碍的气势。这些排比句的使用,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更容易感染听众并激起他们深深的共鸣。如长江大河滔滔奔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确。找出来并试着自己演讲一下。

最后四段列举了美国的许多地名 ,为什么不简单地说“让自由之声从美国各地响起来”, 而要用这么繁复的语言呢 ?

集会的25万同胞来自美国各地 , 马丁·路德·金演讲时列举美国的许多地名,说要让自由之声从这些地方响起来 ,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形成排比,很有气势。举例使学生感悟繁复语言的作用 : A、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B、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5、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梦想 ? 让学生找出相关内容 (1-6段),明确课文写了黑人集会的原因与目的后,集体朗读1-6 段。重点品读第2段。具体体会“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文中反复出现所形成的艺术效果,感受黑人在生活上备受压榨、经济十分贫穷、政治遭受歧视的悲惨现状,进而明确作者提出这一梦想的现实意义。

①一百年后的今天——生活上备受压梅 ②一百年后的今天——(经济十分贫穷) ③一百年后的今天——(政治遭受歧视) 让学生仿照① , 完成②③。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 , 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能把”骇人听闻“改为“耸人听闻”吗 ? 为什么 ?

(明确:不能。“骇人听闻”是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 强调客观效果“,耸人听闻”是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 , 强调主观目的。) “公诸于众“有问题吗?明确:“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诸于众重复了于,应改为“公之于众”。这类错误常见,如:付诸于行动、见诸于报端、发诸于真情、取诸于生活。

6、马丁路德·金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集体朗读7-16 段,明确黑人为争取自由平等所采取的斗争手段、方式和态度。法国史怀哲、印度甘地、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等“非暴力抵抗”者。获诺贝尔和平奖。

7、研读关键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和妙处。结合课后练习三

1)、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它们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 ?) 2)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 , 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 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 ? 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后明确:

1)、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 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 , 精神备受歧视 , 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惑的悲惨现实。

2)、空头支票”在这里是个巧妙的比喻。本来,自从林肯总统签署黑奴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

3)、“这个信念”具体指的是,作者相信总会有一天,美国黑人会和白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高低来衡量黑人和白人,美国一定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交响曲”的特点主要是多重乐声合奏,在这里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 那就是将来总有那么一天,白人不再歧视和压榨黑人 , 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八) 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比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未来而结束,全文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马丁•路德•金激情洋溢的演说,又听了大家或慷慨激昂或热烈迷人的憧憬,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我想起了我国诗人国风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师生齐读)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再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再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 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九)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开头 , 造一个排比句。学生完成后交流,教师点评。

(及时迁移练习,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 激发学生的理想追求。)

八、教学反思

1:教学手段创新:演示手段设计效果显著,多媒体课件有创意。 2: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反复诵读”的学习方法。

推荐第9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打破课文的自然顺序,紧扣课文标题,采取中间“开花”法。

思维推进方式:“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思路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特点。

教学手段: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对文中大量的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去感受演讲者那澎湃的激情对听众的感染力,那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体会全文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马丁•路德•金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2、体会演讲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雄鹰的梦想是翱翔蓝天,骆驼的梦想是行走沙漠;老虎的梦想是长啸深山,蛟龙的梦想是翻江倒海。盘古的梦想是开天辟地,女娲的梦想是炼石补天;屈原的梦想是救国救民,陶潜的梦想是归园田居,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么,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呢?请看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二、题解: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中心落在哪个词上?——梦想。

看了这个标题,大家最急于知道的问题是什么?——“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

其次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然后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

最后可能是什么?——思维点拨:作为极富煽动性的演说辞,文章还可能谈及什么问题?——点拨:如此渴盼实现这一梦想,自然应说——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 思维过渡: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赏析课文

(一) 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

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梦想段落范围(17--25段),明确后集体朗读。

学生诵读,感受其激情、气势和氛围。

问:大家以为在这里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梦想?

——关键词是六个“梦想”。

内容依次是:人人平等 —— 拥有自由 —— 拥有正义

—— 消除歧视 ——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简而言之:要求政府实现诺言,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问:这些“梦想”的内容次序可以打乱吗?

——不能。它们依次推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只有......才能......) (再读17--25段)

问:这些排比、反复的修辞效果怎样?

—— 6个“我梦想有一天......”形成排比、反复,如长江大河滔滔奔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思维过渡:多么令人心往神驰的美梦啊!那么,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 想呢?

(二) 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梦想?

思维点拨:为什么会产生梦想?——当现实不能令人满意、与理想相距甚远时,人便会 产生梦想。那么,马丁·路德·金当时生活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呢?他满足于那样的社会现实吗?他的理想是怎样的?与现实相距遥远吗?

(1)你能根据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回答吗?(学生自由答)

——我们知道:从16 世纪中期

1 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奴,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多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黑人的社会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 年代,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依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社会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和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许多洲,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

马丁·路德·金的理想是“人人生而平等”,而现实生活却与年这相距甚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丁·路德·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并成为最杰出的领袖。他曾在21 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他晋见了肯尼迪 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力。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说。他不用稿子而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告诉了听众,这就是 “我有一个梦想”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写相关内容的段落吗? ——(1—6段),集体朗读。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1、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2、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了“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3、如果黑人没有自由和平等,国家就得不到稳定,所以希望政府尽快兑现诺言。

(3)重点品读第2段:

问:“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文中反复出现形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不能突出凸现黑人在生活上备受压榨、经济上十分贫困、政治上遭受歧视的悲惨现状。

问:如果去掉“镣铐”“枷锁”“压榨”等词,其表达效果会怎样? ——不能突出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罪恶。

问:如果不用两个比喻“海洋”“孤岛”,其表达效果会怎样?

——不能凸现美国社会黑人白人之间的贫富悬殊、待遇极其不公平。

问:如果不用“萎缩”“角落”,而直接陈述黑人社会地位低下,其表达效果会怎样?——不能让人形象地感受到黑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问:何为“流亡”?——“流亡”是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而美国的黑人却成了“故土家园的流亡者”,这又为什么?

——因为白刃占据了他们的家园。白刃反客为主,可恶!黑人反主为客,可悲!

思维过渡:怎样才能结束这可悲的局面?——要努力实现“梦想”。于是作者在集会上竭力煽动大家“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真正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问:何为“空头支票”?两个“不相信”的作用是什么?

——“空头支票”指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不能生效的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两个“不相信”撕破了美国当局虚伪的外衣,说明政府不是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兑现诺言,而是不想不愿兑现这一诺言,从而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投入战斗。

问:五个“现在是”一个“现在决非”的作用是什么?

——从正面强调了政府兑现诺言的迫切性(拯救国家,稳定国家)。

思维过渡:既然这一梦想(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的实现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梦想呢?下节课我们再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解决审题推测中的后两个问题(如何实现梦想?梦想实现后将会怎样?)

(一)思维过渡:既然现实如此令人沮丧,而与愿望(梦想)相距甚远,那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梦想呢?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吗?——(7—16段)

——抓关键词:两个“不要”、四个“不能”、两个“必须”、一个“要”、四个“只要„„就决不„„”。

概括:和平、团结、彻底。(和平斗争,团结行动,永远向前,直到正义和公正来临。)

问:关于斗争的彻底性,作者在9—16段中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来表达,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从正面来回答呢?

——当警察停止对黑人的野蛮迫害时

——当黑人能和白人一样找到旅馆住宿时 ——当黑人的基本活动不被局限在贫民区内时 ——当黑人能和百人一样享有选举权时 ——当正义和公正滚滚而来时

黑人才能“满足”,才算是彻底斗争了。

(二)思维过渡:和平、团结、彻底地斗争才能美丽梦想,而“梦想”则是奋斗的永恒的动力源(27—28段)。因为当梦想实现时„„(29—32段)

问:当梦想实现后将会出现怎样的美妙情景呢?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它吗?——自由之乡人人歌唱自由,处处飞扬自由之歌!

(诵读29—32段,感受作者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之情和斗争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问:作者在最后四段列举了美国的许多地名,为什么不简单的说“让自由之声从美国各地响起来”?而要用这么多反复的语言呢?

——集会的25万同胞来自美国各地,作者演讲时列举美国的许多地名,说要让自由之声从这些地方响起来,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形成排比,很有气势。

问:谁能举一些我们曾经学过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感悟“反复”语言的作用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三)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问:这篇演讲词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 ——他的演讲感情真挚充沛,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如同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不可阻挡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

1、多用整句、短句、修辞。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 扑面而来。

2、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3、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

马丁的梦想是:

——简单地说是要求政府实现诺言,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具体地说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1) 政治上,希望美国有

3 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有同等地位和公民权,不再受到歧视和压迫。

(2) 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价他们, 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3) 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再固定 的贫民区,穷困潦倒。

但马丁并没有能亲眼看到梦想的实现,他的经历与林肯总统极为相似,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到敌人的仇恨,他到下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他是不可战胜的,他已经化身为正义之神。

联系现状:又40年多过去了,当人们来到当年马丁发表演说的地方,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时,虽然故人已去,但他那慷慨激昂的话音尤在耳旁回响,马丁的梦想是否真正实现了呢?请大家来谈谈自己对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看法。

——种族歧视事件(对所有有色人种)

——民族问题即美国的强权政策

拓展到人与人如城乡弱势群体

结语:自由平等是人类永远的梦想,也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

推荐第10篇: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导入新课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

多媒体展示: (略写)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播放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我有一个梦想》示范朗读带进行对比阅读

四、本文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明确:梦想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梦想(为什么)、怎样实现梦想(怎么办) 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作者和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不谋而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梦想”字样的句子。

(1)作者的梦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梦想的内容是: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2)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一百年前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得已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斗争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

斗争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2

斗争态度:坚决,毫不退缩 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5段)指出集会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6-16段)提出斗争的要求和设想。

第三部分(第17-32段)具体提出梦想的内容。

五、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和上一篇课文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学请同学龄前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六、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2)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学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醋暑”分别指什么?)

(3)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

3

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吸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听人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醒暑”,一个“醒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公平而战的追赶切性和必要性。

3)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七、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八.布置作业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实现黑人与白人的平等,王进喜的梦想是让中国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老师的梦想是让学生都成才,那你们的梦想呢?请以“放飞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4

5

第11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耒阳市第一中学

胡小年 一.设计理念:

《我有一个梦想》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演说词。马丁•路德•金深情并茂的演讲改变了黑人的命运,人们即使不懂英文,也希望聆听这一伟人所唱响的时代强音。所以教学本文,在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结合文体特点和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通过朗读课文,仿写句子,品味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积极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感受马丁•路德•金演讲的魅力;

2、学习马丁•路德•金以改变黑人命运为己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感受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三.教学重点: 领会演讲者深厚地感情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品味演讲中精彩的语言艺术。 四.教学难点:

尽力使学生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这是理解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基础;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我的价值。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感受文章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主旨;

3、拓展延伸法,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仿照课文写句子,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 由图片导入:

第一张: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当选创造了美国的历史,许多美国人都说“奥巴马实现了最伟大的美国梦想”。他的竞选非常成功,除了他赶在了绝好的经济危机时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帮助奥巴马当选,那就是他的肤色。 1 新闻媒体,总会在头版头条的总统前面加上“黑人”二字。同学们知道美国的黑人从那里来?又是怎么到美国来的?是作为奴隶贩卖到美国,也有被骗来或者是怀着梦想主动来到美国,但是一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他们的梦想就随之破灭,他们统统都沦为奴隶(第二张图片),在镣铐和枷锁中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三.介绍背景

美国的种族歧视、压迫十分严重,美国的黑人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一直都是受教育程度最低和收入最低的族群。南方洲法律规定:禁止白人和黑人从事同一工作,不得在同一所学校,不得同乘一种交通工具,甚至不能再白人开的餐馆就餐。黑人被虐杀的事件时常发生。(图片三)

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美国黑人的平等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替全美国黑人争取相应的权利,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图片四),并且在林肯纪念堂前,充满激情地向二十五万民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族平等发出了激越而又磅礴的呼声。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样一篇使人热血沸腾的演讲词(图片五)。

四.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录像片段

课本62页,注释1,熟悉作者,勾画出关键信息(图片六)。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为了替他的黑人同胞赢得更多的公民权利,他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图片七,播放现场演讲视频),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心中不免有这样一个疑问:是什么促使他有这样一种信念?

五.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整体把握文意

(一)同学齐声朗读第

一、二自然段

从课文中了解到:1861年,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离美国的黑人依然很遥远。

思考问题:

1.当时的黑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提取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

明确:美国的生活虽然十分富有,但黑人的生活仍然底端的贫困,他们遭受压迫,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平等权利,他们饥寒交迫,没有人权,备受压榨,受到了警察和上层社会的压迫。

板书:展示黑暗现实

2.第二自然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

2 比喻:形象解释黑人的艰难处境; 排比:增强气势,使感情更加沉痛。

所以号召人们要行动起来,为争取自由而不懈奋斗。

3.朗读提示:本段解释黑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读时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再次朗读体会。

(二)在争取权利的时候,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快速阅读3—8自然段)

明确:面对黑人的悲惨遭遇,早已激起怒火,但不能够任由愤怒之火去燃烧。所以告诫他的黑人同胞们,不能选择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能走暴力之路,。暴力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将会激化,结果只会是流血,美好的愿望更不会实现了。马丁•路德•金坚持在法治的基础上,以和平、合作的方式实现去实现,保持一种高尚和宽容。所以在这里,马丁•路德•金号召人民在争取权利的时候,要采用非暴力的方式。近几年美国的反恐行动、伊拉克战争,以暴制暴,引起一系列的地区冲突,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美情绪。所以,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方式让人感动。 板书:非暴力方式

(三)阅读第9-13自然段,回答问题:民权运动的目标是什么?

明确: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质问、面对挑衅。

有一组排比句“只要„„就„„;只要„„就„„”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回答:

人身受到攻击,我们就不会满足

生活范围受限制,我们就不会满足

板书:追求平等

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就不会满足

由生存权利—政治权利

慷慨激昂,体现坚定的信念,极大地鼓舞斗志。所以,一篇好的演讲稿,一定要有煽动性,结合理解体会朗读。

(四)题目为“我有一个梦想,那么马丁•路德•金追求的梦想到底是什么?(阅读17—25自然段)

明确:这一部分为演讲的高潮部分。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未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读完这一部分的感受,让黑人感受到我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这种平等一定会实现,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实现人人平等,兄弟般的手足情。

马丁•路德•金吧黑人的命运牢牢记在心中,作为自己的责任同其他黑人同胞一道,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种悲惨的命运。体现他与黑人同胞,同甘共苦。体现出团结的力量,因为有着共同的信念,团结使他们会赢得最后的成功。 板书:同甘共苦

(五)当梦想成真的时候,马丁•路德•金会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3 明确:体现出黑人的愿望,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谁不渴望自由?好多诗篇都对自由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匈牙利诗人《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将生命与爱情和自由进行对比,更体现了自由的可贵,所以马丁用非常激动的心情,将演讲推向了最高潮,他是用心在演讲,用生命在呼唤。 板书:渴望自由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追求平等

黑暗社会现实

渴望自由

←—非暴力方式

同甘共苦

回顾板书,马丁以改变黑人命运为己任的责任感,激起了在场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天美国黑人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

(六)马丁•路德•金的这一梦想,到今天实现了没有?

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称为了政坛领袖(图片10-12)例如:鲍威尔,赖斯,还有很多大腕明星,乔丹,杰克孙,以及当选的四十四届美国总统奥巴马,所以马丁•路德•金的“梦”到今天实现了,奥巴马为美国的黑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我们心中是否有那么一个梦,并且一直追求这个梦想?

也许你的梦是农民工的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进同一所学校读书、玩耍;也许他的梦诗中国不但强大,而且人民富裕,走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不会受到歧视;或者,梦想大陆,台湾人民和睦相处„„看到美国黑人奴隶的后代当选总统的时候,我们忍不住梦想,山西黑窑洞的童工能够健康成长,梦想每一个婴儿都能够喝上放心安全的牛奶„„

有什么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他都有一个梦,奥巴马能够一路走到今天,都是沿着四十多年前马丁•路德•金的那个梦在前行,没有那个梦,他什么地方也去不了,更别说是白宫。相信我,也相信你们自己,当我们都有一个梦,当我们都有相同梦想的时候,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六.总结演讲词特点:

针对性、鼓动性、技巧性、思想性

七.拓展训练:

仿照课文第18自然段写一组排比段,表达你的梦想 示例:

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自己是春天里惬意的小草

用弱小的根紧抓大地

春风吹来就能吐出醉人的绿

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自己是天空里无忧无虑的白云

用轻柔的身体去勇敢撞击

在闪电和雷鸣中化作一阵阵雨

……

第12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

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 2.积累字词。

3.结合演讲词的特点。4.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5.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6.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及背景简介。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____《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_____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 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 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明确:

(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1.学生讨论。

2.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

六、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3.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文段落和语境中揣麾重蹼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2.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 教学过程:

1、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 (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

(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学生讨论,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林肯(Abraham Lincoln.1862 ~~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 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利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3、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1) 诵读课文热爱.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音的轻重.(2)请同学们试读课文第

2、3自然段.明确:

(1)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 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

4、学生试读第

5、

7、8段。

(1)明确:经过期。

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

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

5、同学再读10到14自然段。

(1)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以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2)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6、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1)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亿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

(2)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第18~25段。

7、教师总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读.悟.品,想必同学们对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8、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请同学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2)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9、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10、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训练。

2.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已对演讲词的认识。

第13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贯彻“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在活动”的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朗读能力。 (3)培养演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点拨法 点拨学生于“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讨论法 积极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40年前的8月28日,即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美国25万人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浩浩荡荡地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认为,可以通过

1 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走进梦想(分析文章的主体思想):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一起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探究思考: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并且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1)探讨问题一:

师:好,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有怎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

明确:

18、

19、20、

21、

22、25六段。

师:同学们找的是既快又准确,很不错。那同学想不想现场聆听一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播放现场视频)

师:听完之后,感觉如何?

明确:一气呵成,激情飞扬,很有气势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明确:语言精彩,而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我们说过排比的运用具有什么效果?

2 明确:增强语言气势,感情充沛,结合演讲辞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师:对啊,作者的梦想采用六句连排,若江河一泻千里,当然气势非凡了。这是这篇演讲辞的特点之一──排比修辞的运用,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加以学习和运用。

那刚才有同学说听的是英文版,听的不是很懂,那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中文版的? 这个就由本人代劳了。(教师范读)

师:好了,我们也别只顾品味激情而忘了我们的问题,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归纳概括。) 梦想:美国能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实现自由、民主和平等。 (2)探讨问题二:

师: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所有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好,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当时向所有的黑人喊出了“要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是因为当时黑人享受这些权利吗?(再问)黑人的遭遇如何?

(提要求:请同学跳读文,找出介绍黑人遭遇的段落,全班大声朗读,并用文中的重要词语来加以概括。)

原因: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作为黑人当然应当讨回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平等、和白人友爱相处”的梦想。 (3)探讨问题三:

师:是啊,黑人也是人,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歧视,生而平等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有法律保障(补充:结合第一段,南北战争后,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却仍然受不到公平待遇的情况下,黑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梦想明确之后,作者又打算怎么样去实现它?(学生回答,结合课文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4)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美国黑人虽然还在受歧视,虽然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但在马丁•路德•金热情洋溢的演讲中,他告诉我们只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就能实现所有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

四、亲身体验(朗读梦想)

师: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师:也可以想象一下你是马丁•路德•金,现在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的黑人同胞进行演讲。除了我们刚才的朗读要求以外,还要稍加注意一下你的肢体语言。 (各请一位男生和女生来进行朗读PK,请同学来点评。)

五、拓展训练(写梦想、说梦想)

师: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仅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著追求。同学们,现在我想听你诉说,诉说你的梦想。 要求:

1.仿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2.注意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如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学生展示写好的梦想,生点评,师小结)

六、结语:

刚才我们一同感受了梦想成真的美好时刻,然而,马丁·路德·金并没有亲身感受到胜利

3 的喜悦,1968年4月他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年仅39岁,美国第一夫人劳拉说 “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马丁·路德·金生前,获诺贝尔和平奖,死后,美国将每年的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联合国也将每年的1月15日作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一段纪念视频,来表达我们对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的敬仰。(播放视频)

本文情感充沛,设喻巧妙,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未来而作结,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愿同学们也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七、作业: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民主、自由、平等”;孙中山的梦想是“天下为公”;青年马克思的梦想是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而奋斗”;青年毛泽东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写一组排比句。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思考题: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教学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极富文学魅力的演讲辞,马丁•路德•金在其中热情洋溢的讲述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梦想。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我通过三个问题先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而后让学生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并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来写梦想,并在课堂上来分享他们的梦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节课上完之后,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面还有所欠缺。

第14篇:《我的梦想》教学设计(公开课)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简历及主要作品;了解刘易斯的运动生涯及主要成绩。

2、能力目标: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思想目标:从史铁生的人生苦难中感受人生,思索人生,品味人生。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播放视频】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儿叫李月,今年14岁,来自四川省北川县,是学习芭蕾舞近两年的学生,在08年的四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左腿。但是,灾难并不能夺走小女孩美丽的梦,李月说:“我将来还要当舞蹈家,我不会放弃这个梦想。”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李月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100名聋人艺术家陪伴下,在手语老师的指挥下,用双手化作灵巧舞动的双腿,化作《永不停跳的舞步》,成全着小李月的梦想,也完美着自己的生命。这些执着追梦的舞者用独特的芭蕾表演感动了世界,李月追求梦想的灿烂微笑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深深定格。同李月一样,坐在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也在为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的《我的梦想》。

(二)整体感知——了解“我”的梦想。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作者的梦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① “假若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疾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

②“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

师:作者的梦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的脚步。

(三)深入研讨——走进“我”的心灵。

1、师:作者最初的梦想是拥有卡尔·刘易斯那样的健美躯体,[板书:健美身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请各小组共同探究问题,注意动笔、动口、动手。生:因为作者喜欢田径。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喜欢田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的特殊语序。) 生:因为刘易斯跑得很快。 生:因为刘易斯跑得很美。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到刘易斯的“快”和“美”的? 生:“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

师:作者用贴切的比喻突出了刘易斯奔跑和身材的特点,你们都了解卡尔·刘易斯吗?请同学们看关于刘易斯的简介。(刘易斯奔跑的图片及其简介)。

(多媒体内容:卡尔·刘易斯,1961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刘易斯是世界最优秀的短跑兼跳远选手,从1980年到1996年,美国田径宿将卡尔·刘易斯连续参加了5届奥运会,并夺取了9枚奥运金牌,使美国短跑运动在80年代进入了“刘易斯时代”。) 生:因为作者是残疾人,所以喜欢奔跑的刘易斯。

师:这位同学想得更多、更深。作者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年轻的他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作者曾在散文《秋天的怀念》中这样写自己当时的心情:“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突然把手头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后来,作者的两个肾也坏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又有谁能轻松地承受这种苦难呢? 结合老师的这些介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前三段课文中你喜欢和欣赏的句子(或划出作者喜爱体育、喜爱田径的句子),充分理解作者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喜欢刘易斯的原因。、师:因为有欠缺,因为不完美,因为自己不能拥有,所以才有了梦想。但是史铁生的梦想后来发生了变化,作者“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作者梦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

师: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一件事的反映强烈,你能找出表现史铁生心情的关键词吗?作者找到自己如此痛苦和迷失的原因了吗?请迅速默读课文第4段。 生:(“关键词”略)“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师:刘易斯健美的躯体和闪电般的速度使他成为史铁生“最幸福的人”的偶像,然而“刘易斯时代”毕竟要过去。刘易斯的失败令人心痛,史铁生腿残之初的绝望和怨怒更令人同情。我们没有经受过这么大的打击和苦难,但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过自己的小挫折、小失败!想一想,你能敞开心扉跟我们大家聊聊吗?(说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你对自己挫折或失败的想法,是因为自己本身有局限还是不够努力,以及你是如何去做的。)

师:我们常常能从生活的小事中获得启示,又让这启示引导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能这样做的同学是冷静理智的同学,能这样做的人是智者。史铁生就是用自己的思索完成了质的飞跃,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把一个怨天尤人的残者变成了一个视死如归、从容以对的智者。例如作者在第4自然段完美偶像战败的痛苦和迷失中得出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齐声朗读“上帝从来”至段末。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小组,一句话一句话地品味,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交流时别人的观点新颖独特或者深刻的,别忘了动笔记一下。

生: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特点,我们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师:说得很深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史铁生更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他从腿残之初的渴望死中走了出来,他从身体残疾和肾病的苦难中坚强地挺了过来,他战胜了自己,“由那丑陋的蛹中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闪耀着诗性灵光的蛾子。”他在病榻上坚持写作,发表了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务虚笔记》,并在文坛上引起轰动;其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并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并于2002年获得本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多媒体展示)

师:刘易斯同样战败后在跳远中表现得更加优秀,他跳出了八米七二的个人最好成绩,取得了世界冠军。因此,作者对待刘易斯的态度没有改变,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作者仍然崇拜刘易斯,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健美的身材吗?那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刘易斯“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能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生:因为刘易斯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 师:“须臾”是什么意思?(片刻,一会儿)刘易斯不仅是作者健美身材的偶像,更是顽强不屈精神的楷模。今年奥运会上,我国哪些体育健儿表现出了刘易斯的这种精神?(女排、刘翔等)

师:由此,你对观看体育比赛,有没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谈一谈。 生:胜败重要,体育比赛顽强拼搏的精神更重要。

师:说得很好,在比赛中,赢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史铁生认为,在奥运会口号“更快、更高、更强”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正因为作者明白了这一道理,所以他的梦想才发生了变化,已不仅仅满足于“健美的躯体”,而是加上了“了悟人生的灵魂”。[板书:了悟人生的灵魂] 师:“了悟”是什么意思?(明白领悟或懂得领悟)“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是指我们前面说过的什么精神?(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特点,我们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3、师:朗读最后一段,划出你喜欢和欣赏的句子,你能结合现实社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了有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生: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健美的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更可悲,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缺更需要人们关注和关心。

(四)拓展迁移——倾诉“我”的感悟。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个你与史铁生和刘易斯书信交流的机会,请你从二人中选择一位给他写一封短信,把你的心里话告诉他,好不好?不必写得太长,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各选一个,学生交流)

结束语:同学们,学习了本文,我们感受和品味了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我们更品味了作者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作者对人生梦想的独特感悟,当然我们也从本文中获得了很多很多。舒晋瑜说:“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思索课后继续去品味“我的梦想”,继续去品味史铁生,继续去品味我们多彩的生活吧!

作业: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撰写的,事隔13年,作者的梦想虽未实现,但是在2001年3月21日,刘易斯与史铁生却真的在北京见面了,请看当时新华社所发的照片(多媒体展示)我们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会面时,刘易斯将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给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除此之外,我想他们之间还一定谈了很多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个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对话片断。

第15篇:二年级《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二年级《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二年级《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1、导入 出示史铁生和刘易斯的合影因为什么结缘呢?

2、初读课文:

出示:了解作者梦想

选读课文,思考:作者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变化后的梦想又是什么?

3、出示:探寻梦想之源

跳读课文1-3段,找出描写刘易斯的语句

“像一头黑色的猎豹

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如果想的读出这种美,应该重读哪些词句?

————师手执教案,似乎不妥

生纷纷回答,师点拨

师要求生大声朗读这三个句子

师出示图片:刘易斯跑步 跳远时的英姿

难怪作者会把刘易斯当成自己的梦想

出示:再读1-3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刘易斯当成自己的梦想?

师:作者把刘易斯当成自己的梦想,还因为什么?

A缺失什么就越想什么 B第一喜欢田径

C人的力量 意志 充分展现,魅力所在

D现实的史铁生不完美,梦想给我宽慰和向往

师:出示:史铁生 资料

插队 大病 高位截瘫 轮椅 肾病 透析 苦难

我常坐在轮椅上幻想,幻想在小路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幻想脚踩在软软草地上的感觉,幻想边走边踢着石子……

师:出示:体会梦想之变

思考:是什么事情促使作者的梦想发生了变化?

名人访谈:倾听名人心声

读 ,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小组交流 ——这里的学生很会交流,为什么我们那里的学生不能好好把握小组交流吗? ——老师出现错误,说刘易斯你好

师:史铁生先生你好,

生:因为我看到了我认为最幸福的人的失败

师;史铁生先生你好,

师:你的偶像没让你失望,因为第二天的跳远,刘易斯获得8.72米的好成绩

生:上帝从来不随便施舍 最幸福 这三个字

生齐读这两句

出示:品悟梦想之理 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 这三个字 ……公平的给每个人以局限

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运的局限尽可以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师和生共同理解了 局限 不屈 不可须臾或缺等短语

生起来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

生齐读

师点拨:重读红色字体

出示:品悟梦想之理

我希望即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

生谈谈理解

师:他在面对因服用兴奋剂而……的约翰逊时,

出示: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师提示:第二句的语气 反问 作用:加强语气,强调的作用

再来读一遍,争取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我们都读出来自己的理解,史铁生却用……对这两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生答 作品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我与地坛 病隙随笔

师:他用残缺的身体 表达了最健全的灵魂 ……

出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颁奖词

师:史铁生在59岁生日的前几天 逝世

师:还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畅谈学习收获

解难质疑:你还有哪些疑问? 畅谈收获:请你结合本课所学,谈谈自己的 收获

生A服用兴奋剂有什么后果?

师看课下注释

B:什么叫兴奋剂

师: 你有什么收获?我看见有的同学想举手又不敢举,鼓励ABC

师总结:因为有了梦想,生活的每一天才……衷心祝愿都能实现梦想

第16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沈阳市实验学校

执教人:曲文鹤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重点词语和语段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中的比喻句深层涵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43年前的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领略一段马丁•路德•金激情的演说。 (放录音)

听过这段演说词你有怎样的体会?在这段演说词里饱含了马丁•路德•金什么样的情感呢?

下面请一位同学,饱含这样的情感,来读一读课文11—17自然段。

二、研读品析课文:

1、课文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是什么呢?文中是怎么分别说的?

2、作者的梦想实际上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

3、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梦想呢?

请你读出来,老师带领大家分析。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资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

(这三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画横线的句子该怎样理解?)

带着我们的理解,重新朗读一下这段文字。

4、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们做了哪些努力呢?

明确:(3~9)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履行义务。劝诫我们自己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有决心,不断的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分析: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决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储存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有足够的储备。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正义的银行?)

5、说出了现实,做出了努力,也提出了梦想,为什么课文还要写第一段的内容呢?(作用)

明确:提出依据,这是正义的行为,为后文作铺垫。

三、总结归纳:

这篇演讲词思路清晰,情感充沛,文采斐然,气势磅礴的排比、新颖贴切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演讲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所有人述说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也使演讲大为增色。

四、朗读最后5段:

马丁•路德•金坚信自由到来的一天,所有备受煎熬的黑人也坚信会有圣光披露,普照人间的一天。也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憧憬,朗读课文的后5段。

找同学读。

五、结束语:

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朗读,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梦想有一天自由会撒向每一个角落;我们梦想有一天光明会吞噬每一处黑暗,我们梦想有一天希望能充满每一份心田。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在《祈祷》歌声中结束)

第17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我有一个梦想》公开课教学设计执教者:卓 鸿

知识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演讲辞特点梳理课文结构。

2、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结合演讲辞的特点,品味语言。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2分钟)

1963年8月28日,美国一位黑人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向参加集会的25万人倾诉了他心中的梦想。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

1968年4月4日,这位黑人在旅馆的阳台上惨遭刺客枪击,不幸身亡。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的生命,但夺不走他心中的梦想。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人民的梦想。

2006年11月13日,这位黑人纪念堂在美国国家广场动工,美国总统布什,前总统克林顿及五千多美国民众冒雨参加了奠基仪式。而他的梦想也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成为我们学习的篇章。这位伟大的美国黑人是谁?

二、走进马丁·路德·金(3分钟)

(幻灯片)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

奖获得者。(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

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这堂课,去走进马金路德金,去走进他的梦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幻灯片——出示课题、板书)

三、走进文本(25分钟)

全文的题眼是哪个词?

明确:“梦想”。

(一)、马丁·路德·金他有什么“梦想”?(幻灯片)

哪些段落是作者满怀深情的梦想 ?(17—25自然段)

1、朗诵小比赛:男、女生各推一个代表朗诵有关“梦想”段落。朗诵后,请1-2名学生点评。 (幻灯片: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并提要求: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明确:“梦想”的内容: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让黑人拥有

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平

等、自由、正义、友爱。

3、推敲“今日,我有一个梦想”两句话的作用。

明确:首先,使得句式上有变化,吸引听众。其次“今日”,突出了形势的紧迫性。诵

读的时候要作重音处理。

4、全班齐读。[看有没有读出气势,有没有感染力。]

注意本部分的排比和反复手法。语言有气势,感情充沛,使听众受到鼓舞。

小结:马丁路德德金一气喊出了这8个梦想,表达了作为美国黑人的对自由和平等的迫切的期望。这样的梦想,是不是空想?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二)、这个梦想是不是空想?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提要求;请同学跳读文,把介绍黑人遭遇的相关段落标识出来,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明确:(1—6自然段)

1、国家的诺言:《宪法》《独立宣言》《解放黑奴宣言》“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100年前,美国向他的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人民许下了诺言,许诺给他们平等和自由,但是这个诺言有没有得到实现?没有,它仅是一张空头支票(投影)。黑人们的生活现状如何呢?

2、黑人的现状:第2段

(1)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首先用了排比,强调了黑人处境的悲惨,使文章很有气势。

其次用了比喻,把“种族隔离”比作“镣铐”,把“种族歧视”比作“枷锁”,

非常形象,说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给黑人带来深深的痛苦。

(2)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有何作用? (幻灯片展示:黑人生活现状)

明确: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

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3)全班齐读第二段,要求:朗读充满激情,同时又沉痛有力。

3、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马丁路德金是如何表现这一迫切性的?明确:第五段中连用5个“现在是„„的时候”,以排山倒海的语势表现了实现黑人与白

人平等、自由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作为黑人当然应当讨回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平等、和白人友爱相处”的梦想。那么,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呢?

斗争的原则:不使用暴力(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

斗争的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

斗争的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

明确;金博士是不是鼓动黑人去用暴力解决问题,实现梦想?用非暴力解决问题,争取权利是金博士一贯的主张。这种和平斗争的主张也正是他获取诺贝尔和平奖的重要原因。)

(四)、小结文本:

马丁·路德·金围绕着黑人在美国社会的苦难处境,慷慨陈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广大黑人的共同心声。现在大家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训练 读写结合 (10分钟)

本篇文章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词的最大的特点是鼓动性。刚才大家体会到了吗?为什么这么一段话会有如此的效果呢?——采用排比,增加了演讲的气势,感染了听众并激起他们的共鸣。这一串串句子,把作者的梦想——实现黑人同胞在美国社会获得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实现这美好愿望的迫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现在请大家仿照屏幕上的句式,在课文旁边写出你的梦想。

(幻灯片出示: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

学生展示成品,教师示范。

五、课堂总结(幻灯片)(2分钟)

《我有一个梦想》是马金路德金发自心底的呼唤,也是二十世纪最为精心动魄的声音,是划过漫漫长夜的一道闪电。今天,美国的黑人虽然还在受歧视,虽然仍生活在贫困中,但毫无疑问,黑人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美国黑人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只要我们坚持,一定能实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

六、结束语(幻灯片)(3分钟)

补充[美】沙拉·迪斯德尔的诗歌《像大麦那样》,学习马丁•路德•金的崇高品质。

《 像大麦一样 》

像大麦那样

在海滨的低地

在强劲的风中

不断的低吟摇曳

像大麦那样

吹倒又起来

我也要不屈不挠

把苦痛抛开

我也要柔韧地

不问昼夜多长

要把我的悲哀

师:在我心目中,像马丁路德金、巴金等,都是这样像大麦一样的人。这首小诗也是郭沫若最喜欢的。他认为这首小诗诠释的是一种能够抵抗、不信命运的精神,所以对于你、我来说,我们也应该如此,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苦难,都应该像大麦一样,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有勇气去把悲哀变为歌唱,有勇气让自己的生命更顽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七、作业布置(幻灯) (1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二和本课《创新设计》的自主学习部分。

2、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演讲稿,下周四进行演讲比赛。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百年前的诺言未实现

黑人仍然贫穷受歧视

我不用暴力,和平忍耐

的包容博爱,团结白人排比、反复、比喻等梦长期坚持,毫不退缩增强语势

想我的梦想是什么:人人平等鼓动性

拥有正义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

第18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单元教学设计

莘县一中高一二级部 姜利青

一、经世济民

内容目标

1、研习《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积累语言知识,感受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与他们进行精神的对话,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了解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在感受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悟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

学习要求

1、能分析孔子对“将伐颛臾”的态度,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之”的政治主张,体会他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能分析孟子两次比喻说明的道理,把握他阐明“王道”的过程,摘出文中表现作者心中理想社会图景的句子,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在理清论证脉络的基础上,说出孔子与孟子说理方法的不同,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表现力。

4、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整理文中“以”“于”“因”“也”几个虚词,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摘出文中所含的成语。 教学建议

这两篇古代政论文比较简短,但语言点比较多。教师可在文章所体现的主要观点和语言特色方面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组织教学。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文本研习的积极性,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疏通文意:哪一句交代了谈话的时代背景?孔子几次批评自己的弟子?语气各是怎样的?孔子的批评虽然严厉,但摆事实,讲道理,让弟子们心服口服。摆了什么事实?联系社会现实,举例分析一些古今文化中共存的人的心理现象,比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即可拿出来具体讨论,再回到文本中去,体会这句话的精妙所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祸起萧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这样的点切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克服先秦散文学习中的语言障碍。

进入《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对弟子的说理风格是严厉的教诲与透彻的论说相结合的,很有层次和逻辑感,但是,当面对的劝说对象是一个居于特殊位置上的人,比如面对一个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主,应该怎么样去劝说呢?这样,就引导学生从感性角度进入下一篇文章的阅读。

二、英名与事业

内容目标

1、学习为实现政治理想、社会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精神品格。

2、研习《在马克思墓前讲话》《〈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我有一个梦想》,站在精神的原点上,回望伟人的事业,守护他们的遗产,来增强我们为民族振兴、为人类进步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了解演讲辞、悼词和序言的基本特点;体会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1的逻辑性和表现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习要求

1、能通过与文本对话,感受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正确理解名声与事业的关系。

2、能为《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划分层次,分析理解结构复杂的语句(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归纳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论述特色。

3、能从《我有一个梦想》中找出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结合所用的手法,理解其含义,体会“梦想”包含的内容和作者的胸怀。

4、能反复诵读《〈黄花岗烈士事略〉》,抓住充满感情的记叙句和议论句,理解这篇序言的写作目的和表达特色。

5、能围绕文本研习所发现的问题拓展阅读面,展开深入思考。

6、能了解演讲辞、悼词和序言的基本特点。

7、积累掌握常用词语:

嫉恨诬蔑纷繁诅咒豁然开朗芜杂永垂不朽后嗣骇人听闻兑现猖獗磐石崎岖罕见大放厥词义愤填膺缔造息息相关肇造编纂菁华蛰伏侈谈璀璨

教学建议

在本板块学习中,应突出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利用选文大多为讲演词、适合作朗读练习的特点,借助朗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包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受到人文教育和审美熏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向学生简介悼词的固定格式,思考这篇悼词与众不同之处:一是马克思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二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既公正客观,又能在客观陈述中饱含浓烈的思想情感,在简短的发言中将理性的评判和深厚的情感包容在一起。文章中有很多语言点,教师可以精讲一两个例子,然后,将品评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适当作些点拨:如第2段用了哪些词语来说明他的逝世所带来的损失之大?第3段主要介绍了马克思怎样的发现?段尾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对马克思哪些方面作出的评价?等等。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朴实的语言和表述所具有的表现力,对文中的一些简单句的简约和复杂的长句的逻辑性有所体会,并且将两者结合起来,感悟到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在介绍相关情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这篇演讲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场情境和后续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学生能否进入文章的学习情境,是教学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为选学内容。研习中让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多种表达方式上来:这是一篇特殊的序文,是一篇借烈士的鲜血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它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夸张、比较等修辞手法,饱含着“痛逝者”的深情,无论是叙事、议论还是抒情,处处又都以“勖国人”为目的。让学生在与附录的讲演词对比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作者这种文风不是一贯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它承担的历史使命促使作者选择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围绕人生梦想这个话题进行自由写作,教学要点是明确论点与论据,以增强议论的说服力,文体是演讲与论辩、时事评论的写作。

(1)在一次语文活动中,一些同学认为青年应当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梦想,一些同学提出要选择平凡,也有一些同学提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对此,你是怎样思考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2)写时事评论,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建议。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的献身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张靓颖的一首歌中这样唱道:“他们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他们说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杰出的政治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去感受梦想给人带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作者、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 (课件伴随)

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86年起,美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2、背景简介(课件配合)

要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我们先来看有关黑人的历史背景 。

自从16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二、初读:感读文章气势

谁能率先为我们激情朗读他最喜欢的片段?

学生选读,老师指导,(可让学生谈为什么喜欢?)学生再读。

如:3段(男女生分读、合读)

11-15段(单读,齐读)

19-26段(读后,可以请学生即兴演讲)

二、研读品味:合作探究

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精彩的演讲,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推选的精彩语段,其实本文字字珠玑,段段锦绣,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文中语句或长或短,或整或散,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使文章文采斐然,如杂花生树,摇曳多姿;使表达更充分,情感更强烈,如江河滔滔,滚滚而来。

但一篇成功的演讲,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深沉的思想作内核,丰富的情感作动力,否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可以说谁漠视民众的利益,谁拒绝时代的召唤,谁就成不了讲坛的主宰。马丁•路德•金不愧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杰出的领袖,不仅通过语言展示了他出众的才情,而且通过内容体现了高远的追求,美好的梦想。

1、梦想是什么?

那么,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筛选文章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表达成:“我梦想有一天,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不是更简洁明了吗?不是更好吗?何必用9个段落来表达,与文章对比。

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排比 增强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马丁•路德•金是用心在演讲,用生命在呼唤。同学们齐读19-26段,感受马丁路德金当年的风采。从而体会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2、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

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马丁•路德•金炽热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也是黑人们共同的梦想,也是美国的梦想,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学生讨论、交流 速读文章(3-5段)

明确:梦想都是植根于现实的,美好的梦想来自对丑恶现实的清醒认识,自1619年第一批黑人被运到美洲,千百万黑人从此踏上了苦难的不归路。几百年后的今

天,黑人们仍然生活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阴影下。面对此情此景,作为黑人优秀的儿子,马丁•路德•金怎能不振臂高呼?

3、怎样实现梦想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的斗争方式?

速读第7—14段,请同学们前后结成四人小组全作探讨并概括。

明确:斗争的原则——非暴力;斗争的策略——团结;斗争的态度——坚定 可见,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目的并不是从民族、国家中分裂出来而是更好地与白人融为一体,发展国家,可见其斗争境界之高,这也是本单元话题的体现--以天下为己任。

三、赏读鉴赏

同学们从文章中你认为重点的段落或语句,品味鉴赏(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鉴赏来体会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

四、写作延伸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贡纳•贾恩说:“马丁•路德•金是西方世界第一个以非暴力形式展开斗争的人,他在他的斗争中第一次为我们带来了兄弟般的情谊成为现实的消息。”他因此获得了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作为“无畏的和平勇士”,他的精神已超越种族、国界,鼓舞着人们为争取民主自由而不懈努力。 请你根据马丁•路德•金的事迹,设计一段颁奖词字数100字左右。

第19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⑵ 通过诵读,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

⑶ 体会和揣摩这篇演讲稿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反复、排比和比喻)和文采斐然的特点,并学以致用。 2、过程和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朗读,多向对话与交流,当堂进行文段练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理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语言,体会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表达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复和比喻等常用于演讲稿的手法写作。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想通过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从而了解演讲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辞方法——反复、排比和比喻的运用,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感染力,最终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讨论比较,咀嚼鉴赏,语段练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Newyork , for it’s heaven.(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york , for it’s hell.(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北京人在纽约》

黑人能在美国当总统并连任,这在一百多年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黑人”几乎与“奴隶”是同义词。他们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尽管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这场运动中杰出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他面对参加集会的25万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板书)

二、解题

“我”指谁?——马丁·路德·金。

“梦想”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幻想,一是理想,大家说是哪个?

——理想。 那么标题告诉我们,本文是写马丁·路德·金的一个理想,或者一个愿望。

三、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让学生自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哪些段落写到?(17段至结束) 答: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 具体内容:

18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19段: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20段:美国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21段:美国成为不以肤色来定优劣的国家。 23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5段:以后的美国能成为真正的人间乐园。 (注:可引导学生先分说,后概括。)

2.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答: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 怎样实现梦想?哪些段落写到?( 6——16段)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4.为什么要采用非暴力手段? 答: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暴力只能加剧敌对和仇恨,而无法消除敌对和仇恨。 5.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答: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

6.金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

答:前面写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会引起黑人的伤感和愤怒;这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摆脱现状,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抑制过于激愤的情绪;最后在希望中推出梦想,让所有人为之振奋,把现场气氛带到高潮。

四、品味语言之美

刚才我们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因为演讲是一门艺术,精于此道的人都可以说一位名副其实的语言艺术大师。现在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学生思考:你能说出文中用得频率最高的修辞格吗?请找出相应的例句。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⒈气势如虹的排比 2.重章复沓的反复 3.巧妙自然的比喻 4.反差强烈的对比

作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起强调作用,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气势贯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起听众共鸣。

师:这些手法恰恰是演讲稿中最有用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法,我们应该掌握。

五、写一写。请同学们仿照原文,写一写自己的梦想。 师生交流自己的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每天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必修作业,白天快快乐乐地锻炼一小时,晚上安安稳稳睡足八小时。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学校不再只是以分数论优劣,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做我们想做应该做的事。

我梦想有一天,带着我的学生来到那巍峨的峰巅,迎着和煦的春风,共同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

我梦想有一天,带着我的学生来到那浩瀚的江海,教他们游泳,与风浪共舞,一起体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

我梦想有一天,带着我的学生来到那辽阔的草原,跃马扬鞭,一起抒发“胯下才骑千里马,心中便起万山情”的豪情。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能有时间来读圣贤诗书,享翰墨飘香,赏经典琴韵,观春花秋月,悟世事人生,让你们的青春焕发出别样的激情。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能用你们的语言和文章,一扫尘世的浊气,将人间正气弘扬。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能独自走向社会,在世俗的风雨之中,摸爬滚打,愈挫愈勇,成为一个个能文能武的英雄。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学生,乃至全中国的学生将来成为祖国的主人时,能够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造福社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由衷的赞美!

最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树立崇高的梦想,创造人生的辉煌!

第20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品味本文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思路,抓住演讲辞的特点,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朗诵的技巧,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讨论法 积极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1、(直接板书:我有一个梦想。

无论精英还是草根,每当要表达个人一种愿望的时候,经常会提到“我有一个梦想”,甚至有人还很洋范的来一句“I have a dream”,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伟大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投影)

2、明确学习目标

 理思路,体会逻辑性  诵文本,感受鼓动性  明主旨,品味思想性

二、检查预习:

积累词语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三、理思路:

大家跳读课文,解决三个问题:

1、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2、他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3、他怎样实现这个梦想?

请生依次回答该三个问题,找到问题所属段落,并用简洁词语概况各问题答案,教师板书。

1 本篇演讲辞的行为脉络是:先陈述黑人生存现状,然后说到抗争方式,最后陈述梦想具体内容。理清了思路,体会到演讲辞的一个特点:逻辑性。(板书)

四、诵文本

大家按照已经分定的小组的形式,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读。读什么,怎么读,采取怎样的方式,大家小组讨论决定。

1、生诵读第二自然段,请其余学生点评。师点评,该段陈述黑人生存之现状,一连用四个排比句,突出黑人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境遇之悲惨。读时注意一气呵成,四个排比句,每一次语调比前一次有所提高,读出悲愤之情。

2、生诵读第9-14自然段。师点评,该部分文字突出马丁·路德·金抗争到底的决心,读出义愤填膺,读出斩钉截铁,读出义正辞严,毫不退让。

3、师诵读18-25段。该部分文字感情充沛,文采斐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得读出深情的、热烈的憧憬和渴望。

问:我们所读段落的共同点是什么?明确: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生分析排比的作用。明确: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演讲辞的又一特点:鼓动性。(板书)

五、明主旨

回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的内容“民主平等自由”,我们知道这不仅仅只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也不仅仅是黑人的梦想,那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这就是这篇演讲辞之所以举世闻名的深层原因。这体会了该演讲辞的第三个特点:思想性。(板书)

六、小结

回顾本篇演讲辞,我们感受到其清晰的思路,谨严的结构,亦感受到其斐然的文采、诗意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更感受到马丁·路德·金伟大的思想、广博的胸怀,下面我用一幅对联来给本课做个小结,我出上联,大家对出下联。上联:诗意文采激情汇成精彩演讲。(下联:民主平等自由诠释伟大人生)

七、拓展延伸 当今世界,如马丁·路德·金一样,为了自由、民主、平等而奔走的民权斗士还有哪些?如印度圣雄甘地,如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如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他们为民主、自由、民族独立而奔走,有的被暗杀,有的在监狱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尽管失去了自由乃至生命,但他们真正改写了世界文明的历史。(投影)

梦想追求之路是一条漫漫长途,让我们记住这些斗士们,记住他们朝圣者般坚毅的面庞,记住他们清澈而无比坚定的眼神,记住他们不畏艰辛长途跋涉的身影。

八、作业

斯人已逝,梦想永存。

伟大的梦想成就了金短暂而精彩的人生。他的梦是深深扎根于美国梦之中的,那么,今天的我们可否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把我们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呢?

请大家课下仿照课文第18自然段写一组排比段,表达你的梦想。 示例: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兄弟姐妹不用拖着沉重的行囊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像候鸟一般不停迁徙,过着辗转、辛苦、居无定所的生活。

我梦想有一天,留守儿童的称呼讲不复存在,每个孩子都能在亲爱的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度过快乐幸福的童年,而不是孤单无助地一边在电话里诉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一边扳着手指倒数爸妈回家团聚的日子。

2 我梦想有一天,空巢老人现象从身边消失,每位老人可以与子女们生活在一起,感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

国无梦不强,人无梦无望。希望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希望的明天!

附: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悲惨

逻辑性

非暴力

鼓动性

民主平等自由

思想性

教学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气势磅礴、感人至深的演讲辞,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我通过三个问题先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理清思路,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并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来写梦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节课上完之后,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3

我梦想教学设计
《我梦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