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通过对水稻对人们的重要性和目前传统水稻的治虫方式进行分析,由绿色水稻的优点和其技术成熟度,得出绿色水稻的推广已经是件刻不容缓的结论。

关键词:绿色水稻;绿色食品;必要性

The neceity of green rice spread

MAO Yun-xia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1,China)

Abstracts: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rice to people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rice worm analysis of green ric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technology of green rice maturity, draw the promotion was a very urgent conclusion.

Key words:green rice; green foodstuff; neceity

前言:

发展AA级绿色食品,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为农民增收的需要,是生产无公害食品,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需要,是改善生态环境,实

[1]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如今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农民仍旧使用传统的耕作方

法,随着环境的恶劣,病虫害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产量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我们的水稻已经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粮食。因此绿色水稻的推广已经成为了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1 水稻的重要性

水稻是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年产量约4.8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4,全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并且,水稻被列为模式作物,有着很丰富和深入的基因组研究基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2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

我国发生的水稻病害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在侵染性病害中,有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和线虫病。其中危害较重、常在生产上造成损失的真菌病有:稻瘟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胡麻叶斑病、稻恶苗病、褐色叶枯病(云形病)、鞘腐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细菌病有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病毒病有水稻黄矮病、水稻矮缩病;线虫病有水稻干尖线虫病、水稻根结线虫病。非侵染病害主要有赤枯病、有毒气体(包括二氧化硫及硫化氢等)的烟害和由冷害、窒息引起的生理性烂秧。 我国水稻种植区的害虫有数百种,可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危害。按危害稻株的部位可将水稻害虫分为以下五大类:蛀茎的,如三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危害叶片的,如褐稻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的,如稻瘿蚊;危害谷粒的,如稻绿蝽和褐蝽;危害种子幼芽和稻根的,如稻象甲和稻摇蚊。

1.1水稻恶苗病

恶苗病俗称徒长病、白秆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在田间表现为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叶片变窄而长,分蘖少,节间显著伸长,下部几个茎节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此病一旦发生无药可冶,造成白穗或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2水稻立枯病

立枯病是水稻塑膜旱育秧常见的病害,症状表现为叶尖不吐水,秧苗逐渐黄枯或青枯,一小片一小片枯死,严重的整个苗床全部枯死。

1.3水稻稻毫病

稻瘟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叶瘟:一般在分蘖期后(6月底一7月初),叶片上除褐色斑点、灰白色斑点外,最常见的有急性病斑和慢性病斑。急性病斑:病斑为褪绿色,圆形、椭圆形,叶背面有密生灰绿色霉层;慢性病斑:由急性病斑转化为慢性病斑,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

穗颈瘟多发生颈部,病部为暗褐色小点,以后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灌浆,重者形成白穗。[2-3]

3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4]其中化学防治就是利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杀灭病虫草害,其特点是杀灭速度快、防治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地域和季节局限,适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的优点。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是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防治大生态区有可能暴发的重要病、虫、草害时,有重要作用。[5-6]目前,化学防治方法在传统的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占有很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江苏苏北一带,农业部门,通知喷洒农药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大量使用农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环境污染、生物抗性产生、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人畜中毒、农药残留污染、作物产生药害以及农业成本增加,甚至农药产品寿命缩短等。 4 绿色食品与绿色水稻的关系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绿色食品”是特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之所以称为“绿色”,是因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绿色食品是对无公害食品的更高要求,其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7-8]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利用的加剧, 各种农药、化肥、激素的大量使用, 污染了食品也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绿色食品概念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结合我国国情,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绿色食品分为两类, 即AA 级绿色食品和A 级绿色食品。A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 底色为白色; A 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 底色为绿色。所谓的绿色水稻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证,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水稻产品。[9] 5 绿色水稻的生产技术[10-11]

一、培育壮秧

采用塑料薄膜旱育苗秧或盘育苗,稀播培育壮秧。播量: 旱育苗播催芽种1 2 5 ~ 1 5 0 g / m , 盘育苗5 5 ~60g/盘。最适播种期:平原稻作区4月8~13日,山区或半山区为4月10~18日。秧龄4.5~5.0叶。

二、合理密植

插秧期为5月下旬,每穴移栽基本苗2~4株。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和移栽密度是实现合理群体的起点。水稻插秧密度降低,单位面积穗数递减,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熟度逐渐升高。根据目前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水稻插秧密度,肥沃土壤或高肥条件下以16.7~12.5穴/m密度下的水稻产量最高,不可低于12.5穴/m,否则,因单位面积穗数减少,而影响提高水稻产量。中等土壤肥力和低肥区均以20.3~16.7穴/m处理下的产量最高。

三、合理施肥

目前广大稻农用的栽培措施都基本符合高产栽培的要求,唯独施用化肥这项生产成本最高,不能实现肥料的最大效益。为此建议:底肥以尿素98kg+磷酸二铵150kg+氯化钾100~110kg,于耙地前施入;补肥,于6月20~25日追尿素94kg。这次肥料的作用是加强水稻生长中期营养元素的供应,确保水稻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连续性,促进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穗肥,于7月10日前后追尿素63kg+氯化钾60~70kg。这次肥料的作用促进枝梗、颖花的生长生育,增粒数的形成,争取大穗,获得高产。关于粒肥施用,目前在正常土壤和田间管理条件下,养分能完全满足粒的形成;另外,后期施用氮肥可降低稻米的食味性,影响稻米品质,故一般不施粒肥。但对于特殊栽培和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水田,粒肥施用量占总氮肥施用量的10%(底肥由50%改为40%,其他氮肥用量不变)。粒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7月31日至8月5日。

四、水分管理

水稻插秧至6月末必须保持3~5cm的水层。但目前许多农户为降低灌溉成本,水层建立太浅,始终保持花达水,影响了水稻前期生长。因为这一时期需要适宜的水层保证除草剂的施用和药效,防治杂草;另一方面水具有储温保温作用,有利于水稻初期生长,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只有进入7月10日之后方可采用间歇灌溉,即前水不见后水,直至8月末或9月初。但有灌溉条件的水田,还是应建立一定时期的水层,确保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生态用水和生理用水,不可过早的断水,否则将影响稻米品质和产量。

6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绿色水稻的推广已经是件刻不容缓的过程。科研人员已经给了我们技术上的保证,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绿色水稻的推广不仅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林,李学成.AA级绿色水稻高新技术研究报告[J].北方水稻,2010,(1):36.

[2]刘桂珍,杨进林.优质高产水稻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8,

(2):10.

[3] 戴小枫,叶志华,曹雅忠,等.浅析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119-122.

[4]侯茂武.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2):34.

[5]冯小燕,刘孝慧,朱训永.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81.[6]任岗.论中国生物信息学教育的开展[J].教学研究,2006,(21) : 33~34.

[7]刘义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概念及区别[J].中国园艺文摘,2010,

(2):173.

[8]张智策.绿色食品生产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

[9]李雪莲,李同华,米志鹃.绿色水稻的生产原则[J].农业与技术.2010 ,30(1):137.

[10]呼延琳,姚洪太,安策.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7,(6):7.

[11]郝天巍.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7):149.

农学论文

农学论文

《绿色物流》课程论文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研究论文(全文)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研究论文

农学概论论文

核农学论文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农大课程论文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
《农学课程论文+绿色水稻推广的必要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