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桂花雨》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4: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桂花雨》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生:见过。师:请欣赏。【出示桂花图片 】 师:漂亮吗?生:漂亮。

师: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优美的诗词来歌颂它。师读【出示: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出自杨万里《咏桂》】。著名女作家琦君也深深地爱着这香气浓郁的的桂花,她这样写到——请你来读:【出示: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华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孩子们,可见桂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它的香气味儿——说,一起说。生: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笔下的《桂花雨》。板书课题。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散文,读这篇散文就像我们翻阅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尽的情思。所以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轻轻地读,静静地去感受。现在请大家用心地来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开始。生自由读。(孩子们可以自己读自己的,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桂花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自己读,开始。)

2、检查生字词

师:同学们,看你们都读完了,我来检查一下这一课的生字词有没有问题。好,看一下大屏幕。【出示:笨笨拙拙

炉烟袅袅 阴云密布 撮一点 谢落 即时 。】师:谁来读?请这位同学。生读。师:请跟读。请这一组同学开火车。生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跟读。 师:看来呀这些词语当中有很多同学容易读错的音,我们把这些容易读错的音一起再来读一读。【出示:笨笨拙拙 炉烟袅袅 阴云密布 撮一点 谢落 即时 变红拙拙 袅袅 撮 并加上拼音 】师:一起来读。笨笨拙拙,起~

3、理解“撮”的意思

师:好了,孩子们,什么是“撮”?我们来做做这个动作。(生两手掌来回搓)师:有的孩子这样撮,还有吗?(师模仿孩子错误的动作。)这个孩子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一下字典当中对“撮”的解释。【出示: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然后想想你刚刚做的动作对不对,我们来重新做一做。生做动作。师:哎,这次对了,轻轻地捏起来,就是撮。

4、读好长句子 师:课文当中有一个很长的句子,我想考考你们,敢吗?谁来接受挑战,谁来读?好,请这个女孩。出示【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师:她读得对吗? 好同学们,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多音字,其中这两个读音特别容易读错,我们来看一下,【出示 多音字和】huo四声,粉末或颗粒状掺和在一起加水搅拌。huo 二声:状物中搅拌使粘在一起。赶快看看,在这个句子当中该读哪个音。师:你来说。生:应该读huo四声,这个音。师:看,通过字典这个小老师让我们同学做了准确的判断。让我们一起来读。

5、指导学习生字“谢” (生观察,说需要注意的地方,师范写,生在习字卡上描红、临写)

师:【出示带田字格的“谢”字】看田字格中的这个字,这个字是要求我们来书写的字。仔细来观察,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生:这个谢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它中间的那一部分,身的撇不应该出头,。师:小老师观察得真仔细呀。这个谢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注意,要注意什么?看老师的板书,三部分要写得细细长长,而且女孩子关注到了,身子的身做字的一部分的时候,这个撇不能出头。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习字卡,自己来描写一个,再单独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师巡视。师:这个女孩子注意到了我们刚才强调的地方,写得很规范。描完了再自己写一个。有的孩子写得很快,如果你写完了就对照田字格中的字,如果写得规范就自己奖励自己两颗五角星,来鼓励鼓励自己。那如果你觉得有些地方还需要再努力,也奖励自己一颗五角星,给自己加把劲。写完的孩子可以做好了,告诉我。我看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好了,坐好。

三、理解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师:字大家都写好了,那么我们来解决一下刚才读书时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叙事散文就是通过叙述事情来表达一种情感。【板书:叙事 抒情】谁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课文围绕桂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对桂花怎样的情感?生:主要写了作者儿童时代摇桂花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师:这个女孩子很会读书,请坐。【板书:摇桂花 喜爱】师:还有哪个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读书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桂花怎样的感情? 请你。生:我觉得应该是写了作者对儿童时代摇桂花的留恋之情。师:你这位同学会带着自己的思考来读书。还有吗?谁来愿意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感受。生:我觉得是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童年的留恋之情。师:你综合了他们两个人的意见,是吗。

2、好,孩子们,快速的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具体来写了摇桂花这件事?第几自然段,一起说。生:第三自然段。好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摇桂花,将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小组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好开始。

a、师:好了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句子。好,请这个女孩。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从老是缠着母亲,因为她非常迫切摇桂花。【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师:你从哪个词中看出心情迫切?生:从“老是”和“缠”。师:看来这个同学能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感情。请你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生读。

b、师:小琦君是怎么缠着妈妈的?我们来演一演,读一读好不好?我来当妈妈,谁来当小琦君?谁平常缠过妈妈?没有啊?那我来找一个可以吗?我看有同学想举手但是没有勇气,给自己鼓鼓劲,谁来演小琦君,没有,那我点将啦。好,请这个女孩。 你平常给妈妈撒过娇吗?生:平时需要妈妈帮忙的时候,就跟妈妈撒娇。师:好,你平时怎么给妈妈撒娇的,就怎么做,好不好?师:我们两个还需要一个旁白,谁来给我们当旁白呀?这次举手的多了,好,请你来当旁白。 生表演读。师:孩子们,你们听出来了吗?一看这个女孩子平时和她妈妈的感情真深呀。她把小琦君迫切的心情表达了出来。所以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把你真实的情感放在里面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就不一样啦。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读小琦君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你来试一试好吧。 指名读。师:我听出了你的急切。早晨妈妈正在做饭呢,你就缠着妈妈问——指名读。中午妈妈在忙着收拾东西呢,你又缠着妈妈问——指名读。晚上要睡觉了,你还是缠着妈妈问——指名读。师:小琦君,你们怎么这么缠人哪?生:因为小琦君很急切的摇桂花。师:孩子们,你们来看我们只要抓住了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就能把这个句子读得身临其境。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小琦君的急切。齐读。

c、你还找到哪些句子,也能看出小琦君非常盼望着摇桂花。生:【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从这下我可乐了,这个乐可以看出小琦君非常喜欢摇桂花,她非常急切地想和大人一起去摇桂花。师:这个同学也会抓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师:谁还找到这句话,也想来谈谈。生:从使劲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非常盼望摇桂花。在摇的时候非常激动。师:你能将这种感受带到句子中读一读吗?指名,你来读。师: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你对使劲的理解。还是这段话,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指名。生从帮着这个词可以看出她非常喜欢帮大人去要桂花。师:这个女孩子真会分析。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刚才她找到一个词“帮着”,这是一个什么词?生:动词。师:男孩子真会发现。赶快找一找这些话当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动词?你来说,指名。生:摇也是一个动词。谁还来说。生:抱着。师:还有吗?生:铺。【变红:铺、抱、摇】师:说得好。孩子们,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巧妙。你来读读看看,通过这几个动词,你能感受到什么?生自由读。齐读。看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巧妙呀。通过这几个动词,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当时迫切摇桂花的急切心情。

3、你们想不想亲身沐浴这缤纷的花雨?生:想。师:就让我们一起使劲地摇吧。【出示课件】师:桂花纷纷地落下来,落到我们的头发上,香了美丽的发丝。落到我们的鼻尖上,衣领上,你的小脚丫上,不一会儿就落得你们满头满身,你激动地喊起来:【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齐读。师:同学们,在读散文的时候我们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摇桂花这段内容就是抓住了通过动作和人物的语言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作者当时摇桂花那种酣畅淋漓的情景。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这下我可乐了——齐读。

4、同学们,感受到摇桂花快乐的只有小琦君一个人吗?生:不是。师:还有谁?请你读一下描写他父母亲的内容。【出示: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天】指名读。师:感谢你流利地朗读。同学们,这里口占一绝什么意思?指名回答。生:一时诗兴发了。师:谁诗兴发了?生:父亲。师:随口朗诵了一首诗。这个男孩子理解得真好。我们来看一下。字典当中的解释【出示口占:指即兴作诗,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绝:绝句。】在这里父亲诗兴发了,随口吟诵了一首诗。孩子们,父亲把自己的快乐都放在了这首诗里。谁来读一读父亲的这首诗。【出示:整首诗】指名读。师:孩子们听出来了吗?父亲将对桂花的喜欢都放在了这首诗里。摇桂花是孩子们童年最喜欢的事情。连做梦都能梦到它,桂花把孩子的梦香得又香又甜。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齐读这首诗。

5、同学们,课文除了描写摇桂花,还描写了哪些内容,赶快从课文中找一找。生:还描写了桂花的香。【板书:桂花香】师还有吗?课文中还描写了哪些内容?来,你来说。生:桂花的用途。能说一说,哪些句子吗?生读: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里……。师:还描写了哪些内容?一起来交流一下。生:我找到的也是桂花的用途。师:请你读一读。还有吗?生:我找到的是桂花落下来时的样子。师:请你也来读一读。生读。师:谢谢你。孩子们,我们来看,这篇课文写了很多的内容,可是桂花的香气却贯穿课文始终的,请你拿起笔,赶快找一找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师:哪个同学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请这个女孩。生:……迷人。师:原来迷人就是香呀。还有吗?生: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从香飘十里和“浸”这两个词看出桂花的香。师:你真会找关键词,还有吗?这个女孩子。生: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我从“全年、整个和沉浸”看出桂花的香。 师:好了,同学们,我看大家都很喜欢这两句话,【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从香飘十里和“浸”这两个词看出桂花的香。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这句话当中有一个词用得很巧妙,你发现了吗?发现了就说出来。生:浸。沉浸。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浸”什么意思呀?指名说。师:是呀,桂花的香气无处不在。还有吗?谁愿意来谈谈你的理解。生:沉浸,全年没有别的气味,都在桂花香里了。师:说得真好。桂花的香气无时不有。孩子们,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起——齐读。

6、师:每时每刻村子里面到处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怎能叫作者不喜欢家乡的香气呢?所以作者离开家乡很多年,依然难忘家乡的桂花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出示: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她一生漂泊,12岁随父母迁居杭州,读中学,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再也没回故乡。】师读第一句。指名一生接着读。师:同学们,琦君读中学的时候,跟随父母搬到了杭州,那里有一座小山,漫山遍野种满了桂花,花开时可以说是香飘十里,每次回家,琦君总是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总是说:【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齐读。师:孩子们,请你来读读母亲这段话,你能读懂母亲这句话里的意思吗?生:我能读懂母亲很思念家乡,很想回到家乡。师:你把母亲的心声给说了出来。还有谁,你读懂了这句话了吗?指名。师:这个女孩子说得多好。家乡的桂花是母亲最珍贵的记忆呀。这个男孩请你来说。师:是呀,母亲不是诗人,她不会作诗。他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个“再”一个“比不得”将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孩子们,母亲的心声也正是我的思乡情。所以每当母亲说——齐读“外地的……”师:每当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写了桂花香,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摇桂花,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对家乡浓浓的思念。这份浓浓的思乡情化作一缕淡淡的桂花香,永远地留在了琦君的心里,也让我们感受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神韵。【板书】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布置两个作业。喜欢读书的孩子,老师给你推荐阅读《桂花雨》原文,再次去品读一下散文的文体特点。喜欢写作的孩子,回忆童年令自己难忘的事物,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下来。

《桂花雨》教学实录

《桂花雨》教学实录

12桂花雨教学实录

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

《桂花雨》教学设计实录[材料]

7《桂花雨》名师教学实录

薛法根 桂花雨 实录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实录
《《桂花雨》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