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力加强四化建设提升劳教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7: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力加强“四化”建设

努力提升劳教工作科学发展水平

山东省劳教局 毕于乾

当前,劳教工作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劳教制度面临重大变革,劳教职能发生重大变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劳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职能和任务面前,劳教机关要更好的肩负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必须大力加强“四化”建设,即教育科学化、执法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和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提升自身的内在价值和整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劳教工作的发展要求。

一、加强教育科学化建设,提高教育挽救工作水平教育科学化建设,是提高教育矫治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劳教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的首要条件。当前,劳教人员成分日趋复杂,教育挽救难度越来越大,这给教育矫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促进教育挽救质量的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服务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大局。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理念对行动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加强教育科学化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和支撑。一是树立首要职责的理念。*同志提出了“首要

-1-

标准”的要求,这是“教育、感化、挽救”劳教工作方针的核心体现。必须牢固树立教育工作是首要职责的理念,把教育人、挽救人放在第一位,把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在“首要标准”的引领下,加强和推进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二是体现劳教特色的理念。劳教教育有着自身的教育内容、方式和特点,既要注重教育的强制性,又要体现教育的人本性;既要注重教育的课堂化,又要体现教育的社会化;既要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又要体现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尊重劳教人员的个性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科学完善的教育矫治模式。三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劳教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劳教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准确把握教育矫治工作的客观规律,综合运用管理、教育、劳动等多种矫治手段,科学架构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四是大教育理念。劳教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多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协调。进一步健全多种措施并重的教育机制,将教育矫治有机融合到劳教执行的全过程,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工作体系。

(二)设置科学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内容是推进教育科学化建设的关键,是向劳教人员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载体。针对劳教人员的罪错性质、个性特征、恶习程度等要素,按照因类施教的原则,科学设置教育内容。一是针对劳教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状况,系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帮助劳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二是针对劳教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深入开展法制度教育和所规所纪教

-2-

育,增强劳教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学法、懂法和守法。三是针对劳教人员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的状况,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矫正他们的思想,健全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其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针对劳教人员大多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的实际,组织他们参加习艺劳动,开展应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劳动在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劳动习惯、培训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他们解教后就业谋生打好基础。

(三)运用科学的矫治手段。科学的矫治手段是推进教育科学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和丰富矫治手段,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变。一是大力推行课堂化教学。根据三种管理模式的要求,积极推行集中滚动式教育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化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提高课堂化教学的科技含量和实际效果。二是大力加强场所文化建设。通过场所物质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矫治氛围,进而影响劳教人员的气质、个性、认知和人生观的建立;通过建立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有感染力的文体娱乐活动,使劳教人员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提高接受教育矫治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开展心理矫治。不断完善心理矫治工作机制,健全心理矫治工作机制和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四是大力拓展社会帮教渠道。积极推进教育挽救、帮教安置一体化工程,通过建立法

-3-

律援助工作站、就业指导中心,举行各类专题报告会、帮教会,形成双向互动的帮教格局,充分发挥“劳教所—劳教家属—帮教单位”三位一体帮教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矫治评价是根据教育矫治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对教育矫治活动和教育矫治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①。应着重从法治观念、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就业能力、文化素质等五个方面,采用谈话、问卷、量表测试等多种方式,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分阶段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劳教人员的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评价重点,如对初次违法的人员和未教人员,重点评价其对法律的态度;对多次违法人员,重点评价其对人生的态度;对家庭困难的人员,重点评价其就业谋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劳教机关执法水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劳教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的执法保障。劳教机关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教机关的社会形象,关系到国家依法行政的大局。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劳教执法水平,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对于有效发挥劳教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法治观念。执法思想是劳教执

-4-

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是劳教工作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没有正确的执法思想,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执法行为。一是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劳教工作中就是执法活动必须以劳教人员为中心,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保障他们的权益,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把他们教育挽救成为守法公民,这是劳教工作的根本宗旨。二是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公平正义是劳教机关的生命线,是劳教警察的首要价值追求。坚持公正执法,就是在劳教法律法规面前对劳教人员一视同仁,做到严格执法、秉公办事,对重要执法环节严格把关,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透明等问题的发生。三是树立宽严相济的思想。劳教制度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决定了劳教管理必须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原则,根据劳教人员的罪错类型和表现情况,享受不同的处遇条件,做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结合,宽严适度。四是树立执法监督的思想。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执法公平机制,使每项执法活动都在有效的监督之下进行,确保劳教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

(二)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制度,是落实执法为民思想、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措施。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根据劳教工作性质,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执法制度和实施细则,规范执行权限和执法程序,将制度覆盖到劳教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使每项执法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方位地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二是坚持制度创新。根据形势变化,积极探索建立新的执法制度,着重解决劳教执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我省现行

-5-

的劳教人员解教前谈话制度,就是济南市劳教所坚持制度创新的结果,在强化执法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狠抓制度落实。建立检查监督机制,针对执法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认真查找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及时进行修改完善,更好地规范和约束警察的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劳教执法效能。

(三)强化基层建设,夯实执法基础。大(中)队是劳教执法的具体执行部门,其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劳教机关执法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开展规范化大(中)队创建活动。着力加强大(中)队的队伍、组织、业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工作秩序、执法行为和警容风纪,构建规范有序、协同密切、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保障措施有力的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大(中)队的基础管理水平和执法执纪水平,促进大(中)队职能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同,开展规范化习艺车间创建活动。遵循突出劳动的矫治习艺功能、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适合劳教人员特点的劳动项目,加强劳动现场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劳动保护制度,达到矫正不良习惯、培养劳动技能的目的。同时,深入开展执法宣传、教育整顿活动,增强基层警察的规范化执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四)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执法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构建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按照分权制衡、严格规范,科学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劳教

-6-

执法的严格、公正、规范和文明。一是健全内部监督网络。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形成一级监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监督网络;按照“谁执法、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执法责任追究,增强全员的监督意识。二是加大执法公开力度。坚持所务分开、外来人员接待日等制度,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劳教工作,增加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使执法行为在监督的前提下更加文明规范。三是建立执法听证制度。听证范围包括比较敏感的所外就医、所外执行、加减期等重点执法环节,公开执法程序,确保公平公正执法,有利于提高劳教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四是采取多种监督方式。自觉接受驻所检察室的监督,聘请部分社会人士担任执法监督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在实行信访、检举等监督渠道的基础上,建立劳教人员投诉、信访“首问责任制”等制度,接受更为广泛的监督。

三、加强管理精细化建设,提高基层基础管理水平加强管理精细化建设,是夯实劳教工作发展基础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劳教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当今社会已进入到精细化管理时代,劳教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形势发展,按照“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原则,加强管理精细化建设,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劳教工作全过程,以管理的精细化推动劳教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制度建设的精细化。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加强管理精细化建设的前提。一是制度要全。所谓“写所需”,就是把需要做的工作全部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包括劳教工作的

-7-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既要制定管理教育、场所安全、习艺劳动、队伍建设、办公行政等方面的大制度,又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形成覆盖全面、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标准要细。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一套实用性强的标准体系。根据每项工作的特点、每个岗位的职责,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体现在每个管理细节,每个工作环节,量化、细化到最基层单位,使整个管理过程得到更严格、细致、规范的控制。三是操作性要强。所制定的各项制度,既要符合劳教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又要符合劳教工作实际,做到标准细化、流程清楚、便于操作,增强制度的实用性。

(二)基础管理的精细化。所谓“做所写”,就是将现行的制度全部落实到位,确保其效力发挥,而抓好基础管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基础管理包含的内容点多面广,其精细化的要义在于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和粗糙的工作作风,达到量化、细化、科学化的要求。量化就是对日常管理中能够量化的工作或指标全部数字化,制定合理标准。细化就是在制定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时,把定量指标细化到管教、安全、劳动、生活卫生等各个方面。科学化就是把繁杂管理进行优化,便于操作和考核。推进基础管理的精细化,必须从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做起,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以制度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达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效果,让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劳教工作的各个环节,成为警察的工作习惯,推动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记录资料的精细化。所谓“记所做”,就是把所做的

-8-

每项工作记录下来,留下工作痕迹,这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记录资料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制度要求而设,以大中队为例,可包括管理类、教育类、习艺劳动类、生活卫生类等,涵盖需要量化、细化的每项日常活动。既要有思想动态分析、个别谈话教育、警察值班日记等常规性记录,又要有病号服药登记、打火机收发、食品加工等细微工作的记录;既有需要警察填写的记录,又有需要劳教人员完成的记录。制定严格统一的记录填写规范,谁来记、记什么、什么时间记、如何记,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加大考核力度,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将检查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避免记录填写不规范、不认真现象的发生。通过抓记录资料的精细化,使警察养成“日事日记”的良好习惯,各项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记录,确保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四)考核监督的精细化。加强考核监督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考核监督的精细化就是对考核对象、考核原则、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评分方法以及考核结果使用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明确的考核流程和公开的考核机制,实现考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主要通过民主测评的形式对警察进行客观评价;定量考核是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与分值结合起来,以考核得分确定工作完成情况。二是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根据确定的量化工作目标,定期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作为平时考核的结果;将平时考核汇总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级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实现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的有机结合。三是

-9-

确保考核监督的客观公正。成立相对独立的考核监督机构,采取公开透明的考核监督方式,广泛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实行“阳光作业”,避免“暗箱操作”,充分发挥考核监督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四、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警察履职尽责水平加强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新时期劳教工作走向现代化、社会化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劳教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的有力抓手。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警察队伍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打造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适应教育挽救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劳教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科学设置岗位,合理配置人员。专业化的岗位分类是警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是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显著标志。根据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规定,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大体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职位等方面。结合劳教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岗位设置可分为四大类别:政工类,管教类,生产类,行政后勤类。在各类别中又可进一步细化,如管教类可分为看守类、管理类、教师类、心理矫治类、信息管理类等;行政后勤类可分为财务、工程建设、物业管理等;生产类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设。根据岗位设置情况,确定各类人员的配备数量,注重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特别是应坚持警力下沉,配齐配强基层一线警力,在人员的层次和数量上逐步达到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要求。

-10-

(二)建立职称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制度,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既然有专业技术类的相应规定,那么就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职称制度,来衡量警察的专业技术水平。应建立职称管理体系,设立双阶梯制度,即行政管理职位系列和专业技术职位系列并行的职位制度,通过职称评定,促进专业化建设。对不同专业的警察实行不同的待遇和职务升级,由任职资格不同,反映个人整体素质的类别,并在政治待遇、物质待遇、职务晋升、考评奖励等方面给以足够体现,形成一套符合劳教工作特色的技术等级评定、考核奖励制度,从而调动从事专业技术警察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三)重视人才管理,搭建发展平台。专业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坚持引才、育才、用才三措并举,努力形成聚集人才、培养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形势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招录制度,从劳教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劳教工作的特点设置相应素质要求,在学历、知识结构、年龄和身体条件等方面严格限制,坚持宁缺勿滥的引进原则。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机制,采取劳教机关与司法院校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把持续的教育培训作为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增加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建立轮岗交流制度,保

-11-

持人员的流动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完善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量化考核标准,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单位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标准要求和发展方向,为各类专业人员的优化配置、调整使用创造条件。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借鉴其他部门的有益做法,逐步理顺管教员、心理咨询师、医生、财务等专业技术的职称序列,出台相应激励措施,对管教能手、心理咨询师等工作突出人员给予奖励和补贴,在职务晋升、评先选优、物质奖励等方面向成绩突出的专业人员倾斜,积极营造“一流人才、一流效益、一流待遇”的良好氛围。

总之,加强“四化”建设,既是劳教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适应形势需要、服务和谐建设的外在要求。劳教工作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劳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努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提升自身社会价值,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①:中国劳动教养学会组编《教育矫治手册》,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第128页。

-12-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大力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加快四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精)

大力提升办公室“三服务”水平

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建设学习型组织 科学发展上水平

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

提升政协调研视察水平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大力加强四化建设提升劳教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
《大力加强四化建设提升劳教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