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四章 存货习题[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章 存货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存货

2.先进先出法

3.加权平均法

4.永续盘存制

5.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6.原材料

7.低值易耗品

8.包装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

A.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

B.正在运输途中的外购材料,货款已付 C.接受外单位委托代销的商品

D.已作销售但购货方尚未运走的商品

2、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应采用(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

3、存货的归属以(

)为划分标准。

A.法定产权

B.经济用途

C.存放地点

D.交货时间

4、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

)计价可使期末库存材料的价值最接近市场价格。 A.先进先出法

B.计划成本法

C.加权平均法

D.移动平均法

5、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

)计价可使发出材料的成本最接近现时的成本水平。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移动平均法

6、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

)计价会使当期净利润最大。 A.先进先出法

B.计划成本法

C.加权平均法

D.移动平均法

7、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

)计价方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A.先进先出法

B.计划成本法

C.加权平均法

D.移动平均法

8、企业外购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的短缺和毁损,如属途中合理损耗,应作如下处理(

)。 A.若未付款,应拒付货款

B.若已付款,应向供应单位索赔

C.列入营业外支出

D.相应提高入库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再另作账务处理

9、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2005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2月初的存货成本为160 000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620 000元,销售收入为950 000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元。

A.665 000

B.495 000

C.285 000

D.115 000

10、某商品流通企业期初库存商品成本为30万元,售价总额为43万元,当期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7.5万元,售价总额为107万元,当期销售收入为110万元。在采用零售价法的情况下,该企业期末库存商品成本为(

)。

A.71.5万元

B.40万元

C.26万元

D.12.5万元

11、某企业(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格为10 000元,增值税额为1 700元,另外支付运费800元,支付装卸费200元,运费的增值税扣除率为7%,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元。 A.12 700

B.11 000

C.10 944

D.10 930

12、企业购入存货,在有购货折扣的情况下,计入存货历史成本的购货价格是指(

)。 A.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金额

B.扣除现金折扣但包括商业折扣的金额 C.扣除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金额

D.不扣除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金额

13.某企业赊购材料,商品价目单中的报价为1 000元,商业折扣为10%,付款条件为2/10,N/30,企业在折扣期内付款,则该批材料的买价为(

)元。 A.1 000

B.980

C.900

D.882

14、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收入应当记入(

)科目。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业务支出

15、某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材料,材料加工完成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该企业对于加工单位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

)。 A.借记“原材料”科目

B.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C.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D.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16、对于报废出租包装物的残料价值,应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

)科目。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支出

D.营业费用

17、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是(

)原则的运用。 A.客观性

B.权责发生制

C.历史成本

D.谨慎

18、在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情况下,凡是已支付货款的,不论材料到达与否,都应记入(

)科目的借方。

A.在途物资

B.物资采购

C.预付账款

D.应付账款

19、通过盘点先确定期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按后推算出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这种方法称为(

)。

A.永续盘存制

B.实地盘存制

C.权责发生制

D.收付实现制 20、“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

)。 A.计划成本

B.历史成本

C.重置成本

D.定额成本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存货的有(

)。

A.委托外单位代销的货物

B.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的货物 C.购货单位已交款并已开出提货单而尚未提走货物

D.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工程而储备的材料

E.企业正在加工中的产品

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

)。

A.先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计价法

D.一次摊销法 E.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3、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下列支出中构成存货采购成本的有(

)。 A.购货价格

B.支付给运输部门的运费(已扣除增值税)

C.支付的增值税 D.支付的消费税

E.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4、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外购存货采购成本的有(

)。

A.运输机构造成的超定额损耗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采购人员差旅费 D.进口关税

E.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完税证明所支付的增值税

5、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成本的税金有(

)。 A.支付的进口材料的关税

B.支付的购进材料的消费税

C.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由委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D.材料委托加工后直接出售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E.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6、委托加工收回后将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材料,其实际成本包括(

)。 A.发出加工材料的计划成本

B.发出加工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C.加工费用和往返运杂费

D.支付的增值税

E.支付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7、企业的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应设置的科目有(

)。

A.原材料

B.在途物资

C.物资采购

D.材料成本差异

E.商品进销差价

8、“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登记(

)。

A.收入材料转入的节约差异

B.收入材料转入的超支差异

C.发出材料负担的节约差异

D.发出材料负担的超支差异

E.发出商品分摊的进销差价

9、企业购进材料一批,已验收入库,但到月终时结算凭证仍未到,货款尚未支付。对该项业务,企业应作如下处理(

)。

A.材料验收入库时即暂估入账

B.材料验收入库时只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C.月末按暂估价入账

D.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E.待下月收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时入账

10、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

B.其“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

C.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D.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E.当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11、将期末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的方法有(

)。

A.单项比较法

B.分类比较法

C.总额比较法

D.直接转销法

E.备抵法 12.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原材料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有(

)。

A.原料及主要材料

B.修理用备件

C.在建工程物资

D.包装材料 E.出租出借的包装物

1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包装物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有(

) 。 A.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B.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C.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D.出租或出借给购货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E.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14、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

)。

A.直接转销法

B.备抵法

C.一次摊销法

D.分次摊销法

E.五五摊销法

15、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收入包括(

)。

A.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B.出租包装物收到的押金

C.出借包装物收到的押金 D.没收逾期未还出租包装物的押金

E.没收逾期未还出借包装物的押金

16、下列业务中,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的有(

)。 A.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取得收入

B.销售材料取得收入

C.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D.出租包装物取得的租金收入 E.出借包装物收到的押金

17、下列项目中,应作为营业费用处理的有(

)。

A.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B.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C.出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D.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E.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

18、企业产成品的内容包括(

)。

A.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的合格品

B.库存的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C.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仍未提取的库存商品

D.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的商品

E.受托加工制造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代制品

四、判断题

1.凡是在盘存日期,法定产权属于企业的一切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资产,不管其存放地点如何,都是企业的存货。

) 2.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而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大小无关。

) 3.在物价波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当前的成本水平。() 4.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计价,当物价上升时,加权平均成本将会小于现行成本;当物价下降时,加权平均成本将大于现行成本。

) 5.材料计划成本的组成应与实际成本的构成相一致。

) 6.企业购入存货应负担的价内税均构成存货的实际成本,而负担的价外税均不构成存货的实际成本。

) 7.企业采购材料,在折扣期内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冲减材料的采购成本。

) 8.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无论是超支差还是节约差,均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登记。

) 9.采购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一切损耗,均应计入购进材料的采购成本中。

) 10.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应按其成本计价。

) 1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

) 12.如果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表现为贷方余额,反之,则表现为借方余额。

) 13.企业外购存货按合同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一部分货款时,应按预付金额借记“物资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14.出租和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应作为营业费用处理。

) 15.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可以参加多次生产周转而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所以,应列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

) 16.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以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 (

) 17.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 18.在实地盘存制下,存货的短缺损失隐含在发出存货的成本中。

) 19.在永续盘存制下,期末存货的账面数量应根据盘点的实物数量确定。

) 20.企业清查的各种存货损溢,在年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处理的,表现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有年末余额。

) 五.会计处理题

1.【资料】前进厂采用备抵法核算存货跌价损失。某材料存货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4 210元,2002年年末存货成本为863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857 220元。

(2)2007年年末,存货成本为629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624 040元。

(3)2008年7月,处理一批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材料,其账面余额为12 000元。2008年年末,存货成本为736 500元,可变现净值为734 170元。 【要求】计算各年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资料】前进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该企业2009年7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1日,将上月末已收料尚未付款的暂估入账材料用红字冲回,金额为75 000元。 (2)5日,上月已付款的在途A材料已验收入库,A材料成本为50 000元。

(3)8日,向甲企业购入A材料,买价100 000元,增值税17 000元,该企业已代垫运费1 500元(准予扣除进项税105元)。企业签发并承兑一张票面金额为118 500元、2个月期的商业汇票结算材料款项,材料已验收入库。

(4)9日,按照合同规定,向乙企业预付购料款80 000元,已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5)11日,向丙企业采购B材料,材料买价为30 000元,增值税为5 100元。款项35 100元用银行本票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6)12日,向丁企业采购A材料1 000千克,买价为120 000元,增值税为20 400元,该企业已代垫运杂费2 000元(其中1 000元为运费,准予扣除进项税额70元)。货款共142 400元已通过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支付,材料尚未收到。

(7)20日,向丁企业购买的A材料已运达,验收入库950千克,短缺50千克,原因待查。 (8)25日,用预付货款方式向乙企业采购的B材料已验收入库,有关的发票单据列明材料价款70 000元,增值税11 900元。即开出一张转账支票补付货款1 900元。

(9)28日,A材料短缺50千克的原因已查明,是丁企业少发货所致,丁企业已同意退款但款项尚未收到。 (10)30日,向甲企业购买A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结算单据等仍未到达,按暂估价60 000元入账.(11)31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本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423 000元,车间一般性消耗领用80 5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78 600元,固定资产工程领用52 300元。 【要求】 对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资料】红旗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7月1日结存A材料1 000千克,单位成本50元。7月份A材料的收发业务如下: (1)5日,从外地购入A材料5 000千克,价款235 600元,增值税40 052元,运杂费2 100元,其中运杂费可予以抵扣的进项税为100元。A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4 950千克,短缺50千克属定额内合理损耗。

(2)8日,生产领用A材料2 800千克。

(3)12日,在本市购入A材料3 000千克,价款145 500元,增值税24 73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5日,生产领用A材料3 600千克。

(5)20日,从外地某公司购入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2 500千克,单价45.70元,价款114 250元,B材料2500千克,单价100元,价款250 000元,两种材料的增值税共为61 922.50元。另外,两种材料的运杂费共为1 560元,其中运费可予以抵扣的进项税为60元。两种材料已验收入库,运杂费按材料的重量分配。 (6)24日,生产领用A材料4 000千克。 【要求】

(1)计算各批购入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列式计算7月份A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和月末结存成本。

4.【资料】北方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该企业2009年7月份“原材料”科目为借方余额135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为借方余额11 961.40元。7月份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4日,上月甲企业发来的在途A材料已到达并验收入库,该批材料实际成本75 400元,计划成本77 700元。

(2)10日,向乙企业采购A材料,价款110 000元,增值税18 700元,运杂费1 600元(其中运费1 000元),货款130 3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110 000元。

(3)12日,向甲企业购入A材料,价款150 000元,增值税25 500元,该企业已代垫运杂费2 000元(其中运费1 300元)。企业签发并承兑一张票面价值为177 500元、1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结算材料款项,该批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160 000元。

(4)15日,向丙企业采购B材料4 000千克,价款为150 000元,增值税为25 500元,该企业已代垫运杂费2 400元(其中运费1 400元)。货款共177 9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收到。

(5)25日,向丙企业购买的B材料已运达,实际验收入库3 930千克,短缺70千克属定额内合理损耗。B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38元。

(6)26日,按照合同规定,向丁企业预付购料款50 000元,已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7)28日,向丙企业购买B材料,价款100 000元,增值税17 000元,该企业代垫运杂费1 800元(其中运费1 000元),货款共118 800元已用银行汇票存款支付,材料尚未收到。

(8)31日,向乙企业采购A材料,发票账单等已收到,材料价款为60 000元,增值税为10 200元,运杂费为900元(其中运费6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60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9)31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本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38 000元,其中:生产领用396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45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67 000元,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领用30 000元。 【要求】

(1)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7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并分摊差异。 5.【资料】东方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并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分摊发出材料的差异。该企业6月份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2%,7月份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6日,从外地某企业购进低值易耗品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买价为30 000元,增值税为5 1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800元,货款共35 9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批低值易耗品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36 500元。

(2)12日,上月已付款的在途低值易耗品已运达并收验入库,其实际成本为60 000元,计划成本为58 300元。

(3)15日,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计划成本3 800元,一次摊销其价值。 (4)16日,厂部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计划成本54 000元,预计按18个月摊销其价值。

(5)23日,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计划成本12 000元,预计按6个月摊销其价值。

(6)26日,基本生产车间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残料作价100元入账。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6.【资料】光明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均为非应税消费品。包装物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该企业2008年7月份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向甲企业购入包装物一批,买价40 000元,增值税6 800元,款项46 8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包装物已验收入库。

(2)向乙企业购入包装物一批,买价50 000元,增值税8500元,款项585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包装物尚未到达企业。

(3)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领用包装物一批,实际成本8 500元。

(4)销售部门为销售产品领用包装物一批,实际成本2 300元,该批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

(5)销售部门为销售产品领用包装物一批,实际成本4 000元,该批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算售价为5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0元,款项5 850元已收存银行。

(6)借给丙企业某包装物(新的)20个,每个实际成本400元,出借期限为1个月。押金8 500元已收存银行。该包装物按4个月摊销。

(7)租给丁企业某包装物(新的)100个,每个实际成本30元,出租期限为1个月,租金为每个10元。押金3 500元已收存银行。该包装物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8)以前借给丙企业的某包装物到期收回,原出借10个,现收回8个。没收押金850元,其中增值税123.50元。退回押金余额3 400元(原押金4 250元)。

(9)以前租给丁企业的某包装物到期收回,原出租80个,现收回75个。原收取押金2 800元,现抵扣租金800元和按规定应交的增值税136元,同时,没收押金175元,其中增值税25.43元。退回押金余额1 689元。

(10)丁企业退回的包装物中有10个报废,收回残料作价50元。 【要求】

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7.【资料】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乙企业将A材料加工成B材料,B材料属应税消费品,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该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发出A材料计划成本120 000元,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 (2)用银行存款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税金等共32 550元,其中增值税2 550元,消费税13 000元。

(3)B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36 200元。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8.【资料】某零售商店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商品收发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平时按含税零售价核算商品的销售收入及结转商品的销售成本,月终集中进行价税分解和已销商品分摊进销差价的账务处理。

(1)向外地某厂家购进商品一批,买价为300 000元,增值税为51 000元,运杂费为2 300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额为91元)。款项共353 3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商品已验收入库,该批商品的含税售价为449 000元。

(2)上月已付款的在途商品已运达并验收入库,该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为85 000元,含税售价为110 000元。

(3)销售商品取得收入98 700元(含税),款项已送存银行,同时,按含税收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4)假定全月商品销售收入(含税)为3 650 985元,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月末进行价税分解。

(5)假定“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为246 015元,“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月末贷方余额为1 169 100元(分摊前)。月末,对本月已销商品分摊进销差价。 【要求】

(1)对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商品销售毛利。

9.【资料】某企业对存货进行清查,清查结果及批准处理情况如下: (1)发现盘盈A低值易耗品5件,实际单位成本为300元。

(2)发现盘亏B原材料400千克,单位计划成本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其购进时增值税为6 936元。

(3)发现毁损C产成品80件,每件实际成本为350元,其应负担的增值税额为2 750元。 (4)上述原因已查明,A低值易耗品盘盈是收发计量差错造成;B原材料短缺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C产成品毁损是意外事故造成,其残料回收作价500元,可获得保险公司赔偿18 450元,经厂长会议批准后,为上述清查结果做出处理。 【要求】

对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四章 存货

存货习题

第四章 存货准则

第四章习题

财务会计教案:第四章 存货!

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作业

第四章 存货复习小结

存货习题题目

注册会计师习题存货

中级会计存货习题

第四章 存货习题[版]
《第四章 存货习题[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