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摩擦力》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8:3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二是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让学生了解“控制变量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三是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这也是“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素材,课本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来突出这一新课程理念。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摩擦力是初中力学中继重力、弹力后的又一种力,是力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它为今后学习运动和力、二力平衡等内容做好铺垫。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实例和实验的观察知道摩擦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通过探究学习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合理的科学猜想、合理的实验设计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 难点: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拉动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以《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巧渡通天河的视频为背景,让学生谈谈走在冰面上和走在普通的地面上的感受。学生气度学习目标,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进行新课

1. 感知摩擦,构建感念

学生活动1:将手掌按在课桌上,向前滑动,感受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力的作用点在哪里?力的方向如何?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

学生活动2:让滑块在木板上运动,学生观察木块静止、滑动、滚动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强调这节课重点学习滑动摩擦力。

引导学生总结滑动摩擦力的感念,从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来认识滑动摩擦力。让学生关键理解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通过举例人向前运动的例子,说明强调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而不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第一环节,讨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此环节,通过回忆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联想是否也可通过测量拉力,用转换法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加油站信息,找出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反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第二环节,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此环节,通过观看两个实验视频,即“筷子提米”和“冰壶比赛”,让学生谈谈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进而启发学生讨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我会将合理的猜想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培养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想。同时变过去的“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最大限度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提升自我

引导学生根据猜想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方法。经过讨论,总结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应采取“控制变量法”。 并参考课本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由优秀的小组代表口述展示实验

一、二的操作方法。 实验一: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三: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 实验四:探究摩擦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蕴藏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同时,本段教学能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第四环节,分组实验、探究规律

在这里,我对实验器材做了如下改进;在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面粘贴了一块砂布,这样可以方便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为了节省实验的时间,获得最佳的课堂实验效果,实验

一、二探究结束后,把实验

三、四分别分配不同的小组探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巡视及时指导。最后,选出小组优秀代表上台将实验

一、二进行操作演示,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说明讲解,老师对展示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

实验结束后,先让同学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结论后在交流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木块难以匀速拉动及出现的指针晃动导致读数困难等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

(1)弹簧测力和木块固定不动,拉动长木板,读出弹簧测力的示数。

(2)用铁架台将测力计悬挂起来,并通过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将水平的力改为竖直方向,这样就很方便进行读数。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物理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 3.回归生活,突出应用

先由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例子,再通过视频资料,展示鞋底花纹、泥坑中打滑的汽车垫草垫的生活现象;气垫船和磁悬浮的科技应用;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4.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3

1、(双选)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 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本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 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若不匀速呢?若加个砝码呢?此时砝码和木块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2、如图所示,用10N的力把一个重为2N的黑板擦压在竖直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8N时,黑板擦沿黑板匀速下滑。则在下滑过程中() A.受到黑板的摩擦力为8N B.因为是匀速下滑,所以机械能保持不变 C.黑板由于形变产生的弹力与压力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黑板擦的重力与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

3、用3N的水平推力推一个物体,没推动,则摩擦力为

2、用5N的水平推力推一个物体,没推动,则摩擦力为

3、用10N的水平推力推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4、若把推力增大到20N,让物体在该水平地面上运动,则摩擦力为

5、若把推力撤掉,让物体由于惯性在该水平地面运动,则摩擦力为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掌握较薄弱的地方在小结时加以强调。

这一环节,我将请一位同学总结出本节收获,不全面的可由其他学生补充。 最后我设计了两道作业题:

(1)、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

(2)、以“没有摩擦的世界”为题,写一篇科幻小论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也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与巩固。

五、板书设计

§6.5 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大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设计意图】摩擦力这节课,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初学者容易感觉混乱。为更好的让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形式。这样的板书,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方便学生记录,又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地位。这与传统的教学不同,这节是按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将学习的重点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过程。

2、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走形式上的科学探究,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以达到教学目的。而这个教学环节对能否真正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引导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语言的技巧性;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7.5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