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教学设计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4:5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1)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2. 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2教学难点: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 引入新课

引言: 同学们好! 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

问题探讨(课本P31):

课件呈现:玩过山车的图片。 讲述:过山车大家玩过吗。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

设问:既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加速呢? 学生答:因为肾上腺素增多。

点拨: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体紧张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 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 加快,血压上升。

设问: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 些与激素调节有关? 学生答: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与神经调节有关; ②心跳和呼吸加 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过渡: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设问:体液调节其实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 学生答:激素调节。

设问: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 设问: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

学生答:不是

课件呈现:人在赛跑的图片,CO2调节的过程

设问:人类的呼吸中枢在哪?当你在赛跑时,血液中的CO2为什么会迅速增加? 学生答:脑干,有氧呼吸旺盛。

设问:此时的呼吸加深加快对于人体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答:为了加快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获得更多的O2,排出更多的CO2 设问:这说明CO2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答:这说明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作用于脑干,促进呼吸运动。 设问:CO2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运输的呢? 学生答:体液。

设问:所以,CO2的调节应该属于哪种调节方式? 学生答:体液调节。

设问:除了CO2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激素类调节因子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同学总结什么是体液调节。

学生答: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概念

课件呈现:体液调节除了通过激素的调节外,还包括通过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激素、CO2和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都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机体的机能,这些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过渡:要解释“过山车现象”,我们先要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来做个比较。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表 课件呈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表

过渡:先简单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

设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学生答:反射,反射弧。

设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 学生答: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

设问: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答: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设问:由此,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

学生答: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通过的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途径是体液的运输。

点拨: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

学生答:它们的反应速度不同,神经调节速度快,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点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形成了局部电流,所以这种运输速度非常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虽然有突触延搁的现象存在,但相对来说延搁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而体液体调节需要经过物质的分泌、体液的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过程,时间经过得就长了。

学生答: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神经调节范围局限,体液调节范围广泛。

点拨:神经调节中,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某一刺激引起的反射作用范围就是这条反射弧的效应器,比较准确而局限。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广泛弥散在体液中,很多调节因子(如甲状腺激素、CO2)的靶细胞是几乎包括全身所有细胞。即使它有特定的靶器官,它的功能也常常会影响到全身。如胰岛素分泌的不正常会使流遍全身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产生糖尿病。

学生答:它们的作用时间不同,神经调节延续时间短,体液调节延续时间长。 点拨:神经调节中因为神经冲动的产生是由于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在兴奋后马上回到静息状态,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会受突触间隙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而失去功能。所以每次反射产生的时间很快,完成后又马上回到原来状态。而体液调节中激素或是其他调节因子被分泌到体液中后,它能存在较长的时间。

过渡:我们通过分析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都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那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这里我们用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人体的体温调节

设问: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学生答:有利于代谢正常进行。

点拨:体温恒定是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死亡。

设问: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 学生答:主要取决于产热量和散热量。 点拨: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体温升高;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体温恒定; 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时,体温降低。

设问: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学生答: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最多);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设问: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课件呈现:不同的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模式图

设问:上图是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

学生答:寒冷→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汗腺分泌减少→散热量减少

炎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增加 过渡: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 课件呈现:体温调节图解

设问:在寒冷环境中,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如何使体温回升到正常体温? 课件呈现:寒冷环境体温调节图片

学生答: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增加.设问:在炎热环境中,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如何使体温降低至到正常体温? 课件呈现:炎热环境人体体温调节过程图

学生答: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减少。

设问:上一节课我们曾经了解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

学生答:甲状腺激素

点拨: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来进行,除此之外,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也能促进细胞代谢。这两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肌肉和肝脏,促进肌肉和肝脏细胞代谢。

甲状腺激素还有促进脑的发育,幼年缺少会患呆小症;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设问:由此可见,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调节中枢在哪? 学生答:神经 ——体液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副板书:神经 ——体液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点拨: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作用下,人体保持体温的恒定。 设问:极地和高温车间工作人员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答: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增减衣着,创设人工气候环境,达到祛暑或御寒的目的。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温度调节装备(如空调等)

过渡:除了体温调节,人体内还有很多需要调节的过程,例如:人体的水盐调节。 2、人体的水盐调节

设问:人体内水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是什么? 学生答:摄入途径是饮水,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点拨:摄入途径是饮水、食物、物质代谢,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肾脏排尿、皮肤排汗、肺呼出水汽和大肠排便。

课件呈现:

设问: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分析人体的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答: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点拨: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肾小管的重吸收: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被重吸收。

课件呈现:水盐平衡调节图解

设问: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与哪一种激素有关? 学生答:抗利尿激素

强调: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

设问:当饮水不足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平衡的? 课件呈现:人在饮水不足对水调节的图

学生答: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增加→尿量减少,体内排出水分减少。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主动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点拨: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这属于体液调节。

设问: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课件呈现:人在饮水过多对水调节的图

学生答: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减少→尿量增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点拨: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另外也会使尿量减少。

设问:请对水盐平衡的调节进行小结。 课件呈现:

设问:请用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学生答: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点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C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解题指导:答案C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解题指导:本题属理解水平的试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知识.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喝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所以A项错误.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因此B项错误.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就增强了,因此C对,D错.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了解了体液调节的概念,例举了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的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课件呈现:

板书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案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

3.3_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调节教学反思

神经调节教学反思

神经调节说课稿

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教学设计 教案
《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