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彭宝利 赵静

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院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倡导教师结合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来开展教研活动,为运用实际案例教学、提升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及教科研能力 “储备资源”。文中列出了教科研课题和研究思路框架,供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 教育科研

随着唐山及环渤海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钢铁及资源循环利用、先进装备制造业、煤化工及石油化工、现代农业、物流、金融和保险及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等七大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将大大提高我市的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生机,有很多专业将被激活并使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来唐山市各类职业院校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输送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同时,生产科研、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成果也不断涌现,而职业调研和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却显得相对薄弱,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发展建设中,应积极组织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职业调研,根据调研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结合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经济建设对毕业生的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等,有计划、分课题的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把教育教研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长效机制,这对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学和教科研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下面是我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建筑业、IT行业和制造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要求,结合下厂调研所获得的信息资源,拟定出的教科研活动提纲和科研思路参考框架,仅供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们参考:

(一)关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或探讨)

根据教学经验、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搜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唐山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力水平展开研究:

1.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⑴ 具有职业教育(资格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双重性。

⑵ 专业设置的职业性。

⑶ 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⑷ 培养目标的应用性。 

2.本科生、高职生、中技生的层面划分

⑴ 本科生的培养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性,从事的工作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等,即工程师型。

⑵ 高职生的培养注重学科知识的广度和综合性,着眼于(专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操作水平的提升,将设计、规划和决策等的方案转化为工艺流程和产品,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即技师型。

⑶ 中技生的培养大多为传统的操作技能,完成工艺操作(检修、维修、机件加工制作或组装)等,即技工型。

3.职业调研和职业分析

⑴ 生产现状和岗位特征,新工艺、新技术。

⑵ 岗位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有多深、操作技能应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解决那些生产(技术)实际问题等。

⑶ 区别主流技术和一般水平,兼顾差异,考虑发展趋势。

(二)关于对教材的加工处理

可举典型案例,说明如何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⑴ 查阅学生入学成绩,分析学生心理现状:学生基础差、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听不懂,厌学。

⑵ 教材本身的问题:高职教材的编写原则上应由教师(教材的实施者)+工

内容融于

理论知识之中)+专家(把握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共同完成。但实际上高职教材的开发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教材大多以本科压缩型和中专提升型为蓝本,面孔千篇1律,没有高职特色。

⑶ 把“死”书教活: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知识渊博。教材虽“死”,但要冲出死教材的封锁,打破关起门来教书的传统,通过多渠道捕捉信息、更新知识,在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学进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精华,融入于教材之中,把课讲“活”。

(三)对“双师型”教师的再认识

用事实说话,运用经验、体会、效果等展开研究。

1.高职的办学思想

⑴ 专业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⑵ 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

⑶ 师资队伍以“双师型”为主体。

2.“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⑴ 教师型----从事科研、教研、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教学。

⑵ 工程师型----从事科研、设计、加工、制造、工艺改造、生产管理。

3.“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⑴ 不断更新知识、获取大量信息;

⑵ 了解生产现状和岗位特征,掌握新工艺、新技术。

(四)再谈“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与实训课之间的关系”

引用案例,从多角度探求和研究:

⑴“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训课服务”老声长谈。但基础课教师由于本身所学专业的限制,不太熟悉更不可能全面掌握任课班级的专业性质、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等,也不太容易吃透教学大纲的内涵,因此难以和专业课发生关系;

⑵ 基础课教学没有完全脱离普教模式:系统、逻辑、由浅入深、按部就班;专业课没有完全摆脱教材的约束:信息量小;实训课程由于受到办学条件限制,不能与市场需求和生产力发展接轨;

⑶ 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与实训课的纵向沟通:教学大纲教 案教研活动,拉近距离。

(五)关于《》教学大纲的编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编定原则、过程、执行情况;教学目标预测;与相关课程及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从编写思路入手,全方位展开研究。

⑴ 国家教育部、劳动部为高职教育为各门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宏观的、指导性的教学文件。由于国家的地区差异、生产力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平衡,大纲无法太详细、太具体。

⑵ 实施性教学大纲的编定。根据教材内容和国家指导性教学大纲,分析学生基础和现状、深入工矿企业开展职业调查、研究相关专业及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我校区的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确定《》教学大纲。

(六)关于《》课程试题命题的研究(或探讨)

举出试题案例,阐述命题原则及操作过程、教学目标与考试结果预测:

1.明确课程所达到的目标

⑴ 对于一门课程,要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在编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时,需要设定一个目标。

⑵ 教学中要检查每一堂课的目的、要求达到什么程度,期末试题实际上是本门课程的一次综合性的大作业,它的难易程度应与最初设定的目标基本相符。

2.试题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⑴ 教材上的例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或案例),它具有某一章或单元中的 共同属性。

⑵ 期末试题应凝结各章节、单元的知识点。

3.加强沟通,集体讨论命题

⑴ 相同专业、或不同专业但同一门课程:命题时进行横向沟通。

⑵ 相关专业、不同课程:命题时进行纵向沟通。

⑶ 共同讨论确定命题。

4.预测考试结果

⑴ 同一门课程,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与学生本身的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关)。

⑵ 评估试题的难易程度,既要考虑到两头(最优和最差),更要顾及中间(大部分学生应在70~90分之间)。

⑶ 对学生考试结果进行预测。

⑷ 考试方法的改革。标准化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虑适当减少一些只有一种解题方法、一种标准答案的试题,增加一些主观题的比重,尤其是要多出一些综合性、一题多解的题,锻练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七)新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从怎样看待“教师单向灌输与学生独立思考”这一对矛盾入手,探求高职课堂教学新模式:

1.创新教育

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⑵ 选择课堂教学的标准应从“有用”转向“有效”入手。

⑶ 把教学艺术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软件编制的指导思想之一。

⑷ 教学内容精讲多练,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2.教师单向灌输与学生独立思考

⑴ 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思索而获取信息的过程。

⑵ 教师处处讲得过细,学生缩小了思考的余地,思维得不到发展,潜能得不到开发。 ⑶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听课跟不上教师步伐,独立思考能力差,自学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不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喂不到嘴里,画龙点睛点不到穴位上。

3.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⑴ 传统观点: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现代观点:课堂上师生都是主体。在教学设计时,考虑的不仅是怎么去教,而更多是学生怎么去听、怎么去学。

⑵ 创设问题情境:课堂上创设带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⑶ 引导逆向思维:由目标出发,往回推理。

(八)关于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

首先分析高职学生现状,再根据高职办学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等,全方位展开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研究:

⑴ 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面:学生们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自我意识强,有进取心和学习热情,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继续升学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乐于交往,富于情感。

⑵ 心理素质不很稳定的一面:高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大学生,他们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弱势群体”。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很不稳定,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他们的心理素质比一般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更为脆弱,自卑感、失落感、焦虑感等缠绕着学生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⑶ 既期望于将来、又失落于眼前:自己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很多学生没有“高职”这一概念,仍把大专和高职混为一谈,以为自己将来是(专科层次的)技术干部(大部分家长也是这样认为),对我校区的认可度不高。同时又担心自己将来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迷茫、疑惑、失落,思想矛盾。

教学要上水平,教科研要出成果,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建立起教育科研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教研活动的相互交流来知识更新,才能逐步拉近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距离、缩短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在自己将来的工作中上很好的应用和发挥出来,并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写于2010.10.6

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学校德育应重视礼仪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

中小学课程教育应重视音体美

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教学应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