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3: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的70%在农村,农村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气候等,为此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十分重要,意义深远的事。

一、农村环境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机械化与农业规模的种植、畜禽养殖等农村经济作物和种养业得发展,对农村的生态植被、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水、大气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县在农村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我县农村由于商业贸易交往,一些食品、产品的包装袋没法及时的处理回收利用,由于环保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的环保理念还不强,一次性食品袋、卫生筷等还比较普遍,各乡镇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缺少垃圾填埋点、垃圾处理池、垃圾处理厂,村民习惯性地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旱沟、大风一吹四处飞扬,造成白色污染,或倾倒在小溪沟等地方,等待下雨后雨水冲走,对下游的饮用水或河道造成污染,当然,我县各乡镇交通欠发达,农村一些废旧物品难以回收利用,就成为了一大污染源。

2、农村建筑垃圾无法处理。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建筑需求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也由原前的土木变化为砖、水泥、瓦、PVC等,一些废旧建筑材料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也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3、农村农业污染物不断增多。我县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方式,特别是在农村推广双垄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后,确实为农民增了收,可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环保理念跟不上,塑料膜没有及时的回收利用,造成大片的白色污染,有些农民对塑料膜经过了处理,但由于处理技术简单、方法不当,经过简单的集中焚烧处理,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同时,对农药、化肥等包装处理更是简单,习惯性地散落在地头,虽是事小,但不断积累,相当可观。

二、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化隆县农村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相适应的矛盾,一些区域或方面形势严峻。

(一)农村污染问题仍较突出,经济较好乡村甚于偏远山区。农村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污染治理的突出问题。越是经济发展较快、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较为严重,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越艰巨。垃圾处理三级模式刚刚起步,大多数乡村还没有实现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安全处置,大量垃圾被随意堆放,环境质量较差。个别垃圾清运的乡村也只是将垃圾收集倒入塬边沟畔之中,填埋场未做防渗漏处理,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污水未作集中处理,直接排入地表,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二)养殖业污染排放加剧,规模养殖场甚于零散农户。近年来,化隆县养殖业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零散饲养的牛、羊、猪、鸡等粪便大部分作为农家肥还田。但多数养殖场仍沿袭传统方式,圈舍卫生差,污物流淌,大量粪便等排泄物随处可见,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基本未经发酵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塬面污染形势严峻,塬心坳地甚于川缘山边。目前,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农民群众大多选用廉价普通农药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应用较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多超标,作物吸收少,土壤分解慢,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污染。大量使用的地膜、塑料袋,分解慢,回收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农作物桔杆利用率低,目前仅用于畜牧业饲草和生活薪炭,效益偏低,收集成本较高,被村民直接点燃或随意堆放。

(四)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制度缺失危害甚于污染本身。农村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职能部门执法缺位,难以形成执法合力,除乡镇街区以外的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环保投入和环保队伍。大多乡镇除环卫队外没有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整个农村地区,污染事故的处理和环保咨询落实不到位。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农村环保执法和解决环境问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养殖户、养殖场污染物随意排放处置,舆论约束和乡村干部的自然管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五)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年长者甚于年轻一代。由于受人力、财力等条件限制,我县环保宣传教育多集中在城镇区域,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多数群众,特别是较为年长村民,认为垃圾只要扔到塌窑烂地坑或沟边洼地就行,甚至一些畜禽尸体随意丢弃,遇洪水、大风四处漂散,或漫天飞扬,给流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建议

农村生与措施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应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一)持续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护第

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分期分批培训宣传员和村民骨干,印制科学实用、简明易懂的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经济和环保宣传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促使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加快科技推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视田园清洁工作。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防治相结合,大力扶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求化肥施用“处方”,做到合理正确使用。农技推广人员要广泛宣传配方施肥,靠前指导,跟进服务,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利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施用农药。进一步扩大沼气池项目实施范围,通过示范户现身说法,深入宣传推广沼渣、沼液、沼气应用和“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引导,变废为宝,控制养殖污染。加大扶持力度,推广太阳能利用工程、节柴节煤工程,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的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建立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回收点,支持引导农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绿色食品检测准入体系,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

(三)增加投入,着力落实环保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地环保项目,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环保资金预算,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应采用净化沼气池、沟塘等方式处理污水。建立垃圾统一集中填埋场,通过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提高农村垃圾清运率、回收率和处理率。二是政策倾斜扶持,对于环保公益项目或环保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设立标志,建立检测网和预警机制,做好水质检测和污水应急处理工作

(四)切实重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实施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结合林权改革制度,继续巩固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成果,不断推进荒山造林和绿色家园建设,深化义务植树造林工作,实施农村千池百湖工程。扩展牧草种植面积,推进舍饲圈养,处理好封山禁牧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建立封山禁牧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绿色文明家庭”、“生态示范村(乡、镇)”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民争创绿色家园示范户,倡导树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庭生态价值观,改变生态无成本观念。 (五)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一是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措施到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增强基层环保力量,设立基层环保机构,在行政村成立环卫队和环境信息员,逐步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环保工作网络。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常规检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着力提升监管水平。

浅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房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低保现状问题及建议对策

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

农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