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1:0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商水县县直第一小学

2014年9月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课程实施为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制订我校数学学科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课程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学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

1、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整合。教学中努力做到两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2、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观,构建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3、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以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树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二、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36个教学班,36名专职数学教

师,四十岁以下的教师8人,有12人具有本科学历,16人具有大专学历,8人具有中师学历;具备小高职称的有19人;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辅导、撰写的各类文章中均有体现。但教师个体的发展很不明显,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与动力。

2、团队建设。目前我校重视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但由于学校近几年几乎没有分配年青教师,数学教师队伍缺乏新鲜血液,教师个体间发展不均衡,活力不够,需要专家的引领,课堂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

3、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教师在逐步认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但一部分教师对敬业爱岗的认识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 的层面上,试图“兢兢业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4、学生发展。我校共有学生2420人,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学习要求、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是很浓厚,数学考核的优秀率还有待提高。

5、教学评价。在数学评价中,一部分教师也在积极尝试改变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关注评价的过程。但是受考试的影响,评价的方式还不够开放,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多元。

6、科研状况。学科教研组能围绕课堂教学“实践”与“问题”相结合,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研究,教师每学期都有论文获奖。但是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三、发展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实施、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教师发展等几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希望通过这些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数学学科基础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实施。

1、正确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提出的新需求,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学课程的目标,这几个目标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奠定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形成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一学段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感悟、掌握数学内容,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初步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第二学段以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结合实际问题,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⑵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侧重于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以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为重要形式,并通过合作交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中应当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①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原型加以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理解数学结论,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②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③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如引导学生测量、简单的社会调查和分析、核算等。把学数

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运行机制。 ⑴形成“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⑵建构致力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低年级:趣味教学模式。趣味导入—发现问题,亲历学程—自主探究与交流,游戏应用。

中高年级:尝试“一导三模”教学模式。流程如下①课题的出示要直接明了。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②学习内容详细具体。直接告诉学生课本几页到几页或几页例题及什么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以课标中三维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三维目标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个目标写在导学案上,其它的两个目标体现在教学环节中,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

④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的重点难点。

⑤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学法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典型最纯粹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⑥知识链接内容要紧密衔接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说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内容。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多看教参关注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视课的情况而灵活设置。

⑦新授内容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学生对新知识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更应该在此环节上下大功夫。

⑧当堂达标注意横向与纵向知识的贯通。

⑨盘点收获。(总结预习环节、展示环节中的收获)。一般让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填写,自己给自己的一个评定,促使学生更快进步。

3、优化课外学习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课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学习活动。

(2)各年级有所侧重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二)课程建设

1、转变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倡导教师走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新取向。

转变教师唯教材教教材的观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加工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

2、开发数学校本化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性,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校本化课程,课时设置在校本课时里。

3、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

为了努力体现 让孩子学会学习,让孩子学会展示自己的两个目标,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逐步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低年级以发现数学突出综合活动,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中年级段动手做数学突出数学的综合应用,学会数学的思考。高年级段以神奇的数学突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会学数学。

(三)资源建设。

建立核心资源库。核心资源用于配合教师现有的教学工作,内容有:建设好学科资源库。整理编辑优秀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说课资料、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参考资料、拓展资料等,让这些老师智慧的结晶及时地保存下来。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体系。提供可供师生自主选择的作业设计、试题、错题分析集锦。

建立拓展资源库。拓展资源库的建设用于提升师生的数学素养,按阶段收集简单的数学史、数学家故事、古代数学成就与有价值的数学古典问题。

资源的建设不仅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除了教师全员参与,更要引领和指导学生参与建设,真正发挥其效用。

(四)课程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因此,从观察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两方面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⑴观察学生的状态。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

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续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⑵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教学机智:必须观察教师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观察他是否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教学态度: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发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2、学业评价

积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改革,做到基础性和灵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激励性和启发性相结合。对

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个体纵向的比较,强调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着重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建立学生学绩折线图:我们提出 “在评估中学习”的理念,准备广泛开展“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测验,将评估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缩短评估周期,边学习边评估,使教师更快地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同时设置形式多样的“折线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定合适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建立学生展示台: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成果、进步情况等),例如学生数学小日记展示,学习一得展示,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以学生评学生的方式公开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建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个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汇集在记录袋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依据。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和数学学习反思,学会反思性评价。

(五)专业发展

促进学科的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3—5年的努力,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出一批县、市、省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1、提高学历水平

在五年内,40岁以下教师本科率达95%。

2、培养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为本校学生或教师举办一次学术讲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申报并主持完成一项县市级以上的课题。积极撰写论文、案例等,每人每学期至少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提升。

3、培育专业特长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所有教师在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及个人素质上均要得到全面提升,努力培育和发展一到两项专业特长,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四、推进措施

1、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备课组、教研组评价制度”、“学科组评价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实践和检验,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我校数学学科规划的实施。

2、教科教研。

(1)开展高效、务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拟定发展性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念先导,能力为本,教学相长,评价科学的目标,使

教师能成为一个合乎时代需求、基本把握新课程、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的教师。

(2)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钻研教材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备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一单元内容集体备课,总结交流上一单元的经验,并开展下一单元的备课,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位教师在本学期以数学组为单位上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评课交流,有教研组长负责;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数学文化节,为全体师生搭建了一个数学文化的大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地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魅力。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数学文化,拓宽数学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让数学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 学校组织实施“七个一计划”。即是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公开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至少一篇课堂教学教后感,评一节课,出一份考查学生综合水平的试卷。

(3)举办教育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组织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参加县、市级的赛课考察学习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举办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合作,相互沟通课改经验,实现校校联合,资源共享。

(4)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结合个人申报的课题与问题研究,形成主动反思、自觉实践

的意识,提升教科研水平。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课题研究以新课改的理论为依据,以学科专题研究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实实在在进行课堂实践。

3、规划评价

每一学期,学校开展一次规划评估活动,对规划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规划内容进行反思,既是总结,又是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改正,保证规划按计划发展。学校要组织各个学科对规划的实施情况相互进行交流。

课程改革总体规划及措施

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规划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总结

学科: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