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领导者会议讲话的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领导者会议讲话的“四多四少”

【作 者】蒋红波

【作者简介】蒋红波,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

【摘 要 题】领导科学

【正 文】

会议讲话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讲话要么是空话、套话连篇,让人昏昏欲睡;要么是旧话、废话居多,使人听而生厌。久而久之,群众就难免产生反感情绪、抵触心理,开会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由此看来,领导干部如何做好会议讲话,实在值得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笔者认为,关键要注意“四多四少”。

一、多一点新意,少一些老套。领导者讲话的时间、场合、对象不一样,观点、内容、技巧和套路自然会有区别。如果总是千篇1律、波澜不惊,虽然不会错,但效果也不会好。领导者的讲话应当是高人一筹的讲话,应当是给人启迪、令人心动、引人入胜的讲话,必须有新意、有亮点、有兴奋点。如果领导干部的讲话通篇没有什么新东西,没有几句能够“提神”、“醒脑”的精彩之句,那么不仅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反而会使大家产生厌烦情绪。领导干部讲不出新话,无外乎三种原因:不学、不会、不敢。“不学”就是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积累“存货”,关键时候拿不出新材料、讲不出新话;“不会”就是不善于开动脑筋、不勤于深入基层,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研究不深,对各方面的情况掌握不多,讲起话来心里没底,自然就不会讲新话;“不敢”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怕出岔子、怕捅娄子、怕戴帽子,为求“稳妥”、“正确”,就尽量拣书上有的去说、按上面讲的去说。因为不学所以不会,因为不会所以不敢。长此以往,讲话就成了例行公事,只求不出错,不求能出彩;只求形式,不求效果。当然,讲新话不是凭空捏造、任意拔高和追赶时髦,而是以客观事实、规律作为科学依据,进行思想和认识的升华。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到多讲新话、少讲套话呢?一是要在深入中出新。经验在基层,群众出智慧,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生动的语言和闪光的典型。领导干部要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走出来,多深入基层、多接触群众。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汲取思想和语言的养分,讲起话来才能够有根有据、有血有肉。二是要在学习中出新。中国的语言文字很丰富,可以说是常创常新。领导者平时应学习一些新知识、接受一些新观点、掌握一些新信息,视野宽了,积累多了,讲起话来自然驾轻就熟。三是要在创造中出新。真理固然不怕重复,但也不能总是那么一副老面孔、老调子。如何用通俗的话讲明白深刻的道理,用生动的语言讲清楚枯燥的理论,需要领导者认真思考并有所创新。

二、多一点诚恳,少一些做作。讲实话不讲空话,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有的领导者话说得好像滴水不漏,而且很有文采和章法,但就是空洞无物、不好操作,讲了跟没讲差不多。空话讲多了,就失去了权威性和公信力,上级听了会造成决策失误,下级听了会影响工作落实,群众听了会疏远党和政府,最终必然导致该抓的工作在口号里、要办的事情在会议里、制定的计划在抽屉里、显著的成绩在材料里。很显然,如果领导干部讲话都没有诚意、没有真心,他在工作中就不可能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因此,讲真话、实话和心里话,是对领导干部讲话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以诚恳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讲话,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首先要以情感人。领导干部讲话是盛气凌人还是平等待人,是开门见山还是转弯抹角,是实话实说还是遮遮掩掩,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要抓住听众的心,必须倾注自己的真情。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讲话应实在而不空泛、投入而不做作、诚恳而不虚伪。只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正意图亮给听众,才能产生感染力。其次要以理服人。一次成功的讲话,总要就有关的重要决策和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上,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上,讲出一套可以启迪和说服人的道理来,摆出的事实要雄辩有力,阐述的道理要无懈可击,能发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奋进。为此,领导者作为主讲人,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准确揭示事

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并运用客观的、有力的论据以及最能有效地影响和说服听众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多一点短话,少一些长话。现在,人们一提起文山会海总是摇脑袋,感到很无奈。本来会议就多,再加上不少领导干部讲话喜欢长篇大论、照本宣科,效率和效果自然难如人意。有的领导把讲长话和“有水平”画等号,凡是讲话几乎都有大“

一、

二、

三、四”套小“

1、

2、

3、4”,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越讲越长,难以刹车;有的喜欢“总结成绩”、“归纳经验”,生怕讲得少了,体现不出自己做了多少工作,体现不了自身的水平,影响了自己的政绩;有的则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为了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上面讲啥他就讲啥,除了传达精神外,还要“结合实际”发挥一番。这样一来,讲话一讲就是几个小时,会议一开就是半天。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领导干部在大会小会上的讲话稿都是由秘书“代劳”写的,领导干部事先对讲话稿没有认真阅读和思考,临时拿来念,有时候会出现“卡壳”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念错字。由于是秘书代写的稿子,下属的思考也就成了上级的思路,下级的意见也就成了领导的“指示”。为了讲得“全面”,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到“工作措施”、“具体要求”一个也不能少,使讲话变得程式化。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讲短话很有必要。一是要转变观念。切忌以讲长话为荣耀、以讲长话显水平,也不能“原汁原味”地对上级领导的讲话、秘书起草的稿子照念不误,没有自己的思考。二是要打破常规。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不要为开会而开会,开会发言要做到不拘形式、简化程序、直奔主题,不一定非得长篇大论。三是要形成风气。应根据会议的规模大小、重要程度和参加对象,规范会议的程序和讲话的时限,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同时,各级一把手要带头讲短话、开短会,发挥表率作用,形成良好风气。

四、多一点“土语”,少一些官腔。领导讲话的目的无非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部署工作、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在听众“听得进”上下工夫。因此,领导讲话讲什么、怎么讲,就有一个技巧和艺术的问题。如果总是干巴巴、文绉绉的,官气十足,官话连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到哪里都行的大道理,肯定没人愿意听。因此,领导干部讲话时应尽量做到多一点“土语”,少一些官腔。这里所说的“土语”并非方言,而是通俗易懂的话、生动感人的话、切合实际的话。领导者要讲出自己的话,关键是要善于学习,注重积累。一是要吃透上情。作为领导者,应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吃透精神、把握精髓的基础上,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中来认识、把握、部署,总揽全局,推动工作。只有做到真学、真懂和真信,才能讲出“地方版”的“普通话”。二是要了解下情。领导干部要科学决策、谋划全局,除了有理论指导、路线引领外,还要有亲身体验和直接感受。只有真正搞清本地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做到把握实情、准确定位,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来,才能讲出贴近现实、群众爱听、新鲜活泼的话,才能讲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话。三是知晓外情。领导干部的视野越宽,思维的层次就越高。我们经常讲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领导者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不仅要“两眼向内”,还要“两眼向外”,立足全国、全球范围内做一些横向比较,能够取他人之长。尤其要注意在借鉴中超越、创新、提升,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讲出立意高、容量大、体现领导水平的话。

领导者做会议总结发言

领导者如何即席讲话(版)

会议技巧与领导者做的几件事

会议讲话

会议讲话

会议讲话

会议讲话

会议讲话

会议讲话

会议讲话

领导者会议讲话的
《领导者会议讲话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