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测试

《公输》

一、⑴ 《公输》选自《》,这本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及其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是家的创始人。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 虽杀臣,不能绝也2 起于鲁

3请献十金 4 吾义固不杀人

5 不可谓智6 不可谓仁

7不可谓知类 8然胡不已乎

9此为何若人10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11 宋无长木 12 善哉。虽然

13 吾知所以距于矣 14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 公输盘不说 通( )⑵ 于墨子九距之 通( )

⑶ 于墨于之守圉有余 通( )⑷ 公输盘诎 通( )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 夫子何命焉为?。

⑵ 宋何罪之有?

(3)胡不见我于王?。

(4)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5)虽杀臣,不能绝也。。

五、1.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此句与下文中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之中,最终折服,放弃的错误行为。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上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委而去之 (2)亲戚畔之

(3)池非不深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属予作文以记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亲戚畔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6、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注音:

畎()亩之中傅()说胶鬲()曾()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人恒过 ..

然后能改衡于虑,而后作 ...

而后喻。行拂乱其所为 .

三.翻译: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四.填空:

1.说明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可用“”来激励自己,在自处顺境时,应用“来警戒自己。

2.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

五.简答:

1.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2.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2)蹴尔而与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4)是亦不可以已乎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

B.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选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7、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扁鹊见蔡桓公》

1. 文常填空

《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_________》,体裁_______,作者__________,年,_______国人,是_________时代重要的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

1).不治将益深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桓侯故使人问之4).汤熨之所及也

5).臣是以无请也 6).使人索扁鹊

7).火齐之所及也8).立有间

9).桓侯不应10).居十日

11)桓侯又不悦12)桓侯遂死

4.翻译下列句子。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5.桓侯病重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成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

伯牙子①鼓琴,其友钟子期②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③,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④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⑥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释】①伯牙子:春秋时精于琴艺的音乐家。②钟子期:春秋时精通音律的音乐鉴赏大师。③方鼓而志在太山: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鼓,动词,弹奏。太山,指泰山。④少选:一会儿。⑤汤汤(shāng shāng):形容大水急流的样子。⑥奚由:“由奚”的倒装,即“由何”,从何。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伯牙子鼓琴2.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3.伯牙破琴绝弦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三、文中的“骥”比喻,“伯乐”比喻。

第五单元文言文翻译

第五单元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教案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语文第五单元

初二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部分文言文综合练习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四语文第五单元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