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产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产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一、项目概况介绍

包谷的研究开发利用以美国、加拿大最为先进,其中美国播种面积占到播种总面积的4.0—4.5%,甜糯包谷、爆裂包谷在美国、加拿大等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形成重要产业。

包谷育种、栽培和加工、贮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80年代才逐渐进入轨道,据2006年8月12日,国家农业推广中心公布:目前全国包谷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产品在国际市场尚未形成销售批量。目前我国种植包谷品种较多,在众多的包谷品种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表现好、大面积栽培的主栽品种。于国外品种比较,我们现用品种品质较差、熟性晚,色泽、外观、商品性差,加工利用率低,造成量的不足,形不成品牌和区域规模,严重影响了包谷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国产种子种出的产品不能与国际市场对接,远不适应国内外市场供需要求。目前从国外引进的品种虽然品质好,熟性也早,但种子价格昂贵,在广西、广东包谷主产区表现稍好一点的由国外引进的包谷

2 种子,每公斤零售价格高达600元,农民及加工企业负担较重,不能大面积种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包谷产业的发展。

目前项目地区糯包谷的种植面积位于项目地区省前列,随着市场和加工的需要,包谷产业将在我市及北方地区迅速发展。

针对我国严重缺乏优良高档包谷品种问题,本单位通过同中、加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引进加拿大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育种技术,采用引种、选种、有性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方法,利用本公司科研优势和育种、栽培条件基础,选育适合我国国情的包谷优良新品系。

2、意义及必要性

项目主体确立此项目,结合了国家政策,为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企业与国外合作引进研究包谷新品种,对提高我国包谷育种和栽培水平,促进我市包谷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和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包谷市场越来越大,农民和企业对优良品种也越来越加需求。项目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早熟、丰产良种,为企业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对项目地区产业化品牌战略发展和项目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3、带动作用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年双作,订单

3 农业,企业与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保障农民利益,打消了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真正形成“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对提升我市特色种植和产地效益、品牌效益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项目建成后省内推广面积20万亩以上,亩产值双季3500元左右,将带动 4万户农民,每年每户纯收入增加2600-3000元,同时企业的运行新增1万个就业机会,每人每年工资收入6000~10000元,增加农业收入5亿元。同时将对畜牧业、餐饮、服务、维修等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产业关联度较大,可以带动项目区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将由市场需求来决定企业的生产,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改变过去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盲目生产,农副产品过量积存的局面,跨出丰收不增收,高产不高效的怪圈,走上农业生产市场化的改革之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从全球范围看,包谷产量较大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中国、泰国等。我国包谷种植200万亩左右,包谷面积较大的省份是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在4个重要产区没有我们项目地区省。国内市场

4 对包谷的需求量是从南向北,逐年上升趋势,预测未来10年内需求量将达到60—70万吨,市场空间非常大。中加9号包谷由于其品质的特殊性,相信投入市场后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鲜食包谷产业起步较晚(加工1980年开始),不可避免存在着自身弱势,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技术、种质资源、经验、生产及品种种类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包谷育种主要存在着缺乏优良种质资源的严重问题,育出的品种生产期长,一般春播都在90天以上,夏播75天以上,品质、商品性差,加工利用率低,造成了种植规模小,而且很分散,严重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这主要是政策、资金、技术、品种等方面原因所致。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优良品种的选育作为一种再生的农业资源,凭自身的广泛特殊的用途领域,包谷生产加工综合利用一定会飞速发展,走上特色、优质、消闲、保健、规范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三、项目实施主要内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预期目标 1.1、研究主要技术内容

对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自交、测交相结合,进行农艺性状、经

5 济性状、配合力等方面的综合选择,选出优良品系,早代测配,以确定双亲主功方向,利用一个血缘和地理远缘的品质好,生育期短等特点及杂交优势原理组配杂交种。

着重研究包谷新品种的选育开发;提升育种和栽培水平,使种子和产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认真研究育苗移栽、覆膜种植、越夏栽培和秋延后栽培、保护地栽培的丰产技术,使研究成果在生产中配套使用,做到良种与良法配套。 1.2技术指标

比同类品种增产8%以上,春播65—70天,夏播50—65天成熟,在高寒山区一年双季种植是本项目的技术指标。

1.3关键技术

杂交制种调节花期相遇,提高制种产量;鲜穗采收大面积种植,调整播种方式,分期分批种植,附加人工调控措施,使其能够按照设计时间采收优质产品,是本项目的关键技术。

1.5、预期目标

预计项目完成时,本项目的育种、栽培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省级及国家级品种审定程序,成为国内主栽品种。

2、技术来源及合作单位情况

本项目是项目地区市人民政府农村经济委员会同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部食品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该中心是加拿大政府权威研究机构,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此次合作加方总代表Dr John石博士是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参加欧共体研究和发展项目,1994—1995年参加美国农业部的项目“营养保健食品开发研究”。2005年9月10日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并合影。2005—2006年先后8次带领以焦普森等四名博士组成的专家组来项目地区做长期调研筹备,2005—2006年,加方已经为项目实施提供了2个组合和7个试材,经过两年十一次的种植(加代)试验,可利用价值较高,合作单位专家组理论、育种、栽培水平均达到我国领先水平,专家组全程参加项目实施,并尽最大可能提供技术资料和资源。

3、项目的创新点

A、利用引进的资源,选育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包谷骨干自交系;B、采用有性杂交和优势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良新品种比国内同类品种早熟15--17天;C、所育成的品种早春低温和酷夏炎热栽培条件下,结实率好,无秃尖,全穗籽粒整齐、熟性、品质一致;D、在高寒山区能够一年2--3季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

7 露地栽培平均亩产值3500元以上。

4、预期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技术水平获得的知识归属情况 通过项目研究,选育出早熟、丰产、品质优良的杂交包谷新组合,同时利用引进资源,采用优势育种选育具有较多优点的稳定自交系,利用杂交优势育种原理组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适宜我国生产、加工、全民喜食的高档包谷优良新品种。

从当前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根据项目区内及周边市、县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肥力水平、耕作制度、栽培特点、病虫害情况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设计制定育种目标。积极开拓基因基础,通过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采用引种、选种、有性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方法,利用提纯复壮和杂交优势原理培育组配优良品种。

按照包谷育种总目标,即品味、籽粒、穗型具有特色、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稳定丰产、适宜鲜食、加工、贮藏、菜用品质优良的要求,向新、奇、特、优方向发展,而且更加适宜我国的栽培方式和市场要求。

合作试验中,对所有参试材料及时正确调查取样,采用不同形

8 势的多方位种植,严格观察品种表现,尽量保持每份材料内最大可能的遗传变异性,对参试材料和程序明确记录,进行归类,登记编号。利用山沟自然隔离和保护地隔离环境附加人工套袋授粉,选育原原种,防止天然杂交,确保自交系综合稳定。

为使种质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对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进行不同环境下的观察记载,如:各生育期植物各部位的形态、抗病性、抗逆性、产量性状和主要品质,通过室内考种,测定分析和田间种植观察等方法鉴定和研究,包括这些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基因控制,传递能力的强弱,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根据育种目标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急需用的材料的关键性状进行异地加代鉴定和研究。

根据育种目标和选定的材料,选择亲本测配杂交组合,首先采用成对杂交(单交)方式,使两个亲本的优缺点互补,使性状总体基本上达到育种目标。在单交配种各方面都能达到试验目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复合杂交和三交种子育种研究。通过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了解掌握雌雄穗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花粉寿命,胚珠受精能力,持续时间等一系列有关情况。调整花期使双亲在正常播种的情况下花期相遇,研究提高育种质量和产量。

新组合测配后,经过试验在各方面都表现优良情况下,品种区

9 域化鉴定、品种审定和示范同步进行,使选育良种尽快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有计划的到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进行试验,以试验鉴定利用价值,确定适宜范围和推广地区,为推广地区提供科学依据,完成区域试验,生产对比试验,栽培试验等程序后申报省和国家审定。

本项合作,试验设计、育种目标由我方提出,并提供试验研究场地、设施,选育出的品种由中方经营管理,知识产权2007—2009年中、加双方各占50%,走向市后,产权归属本公司(北方农业科学研究所)。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研究,从种质资源引进到亲本选择、组合测配、试验鉴定、审定登记、示范推广都是按照育种程序严格实施的。计划严谨,设计合理,选题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育成的品种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应用前景,因此,该实施内容及技术是可行的。

四、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2005年和2006年两年时间,项目地区市农委、项目地区县委、县政府同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部食品科学研究中心频繁接触,就一些合作事宜做出了议定。以Dr John石博士和焦普森博士为主要技术人员8次来项目地区调研论证,每次来抚工作时间都在20天以上,同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地区县的峡河、石文、哈达、拉古等乡镇和项目

10 地区市农科院、项目地区园艺所,项目地区省农作物新品种科技展示园做了小试。每次试验设三次重复,各小区500株,设对照品种,随机排列。中、加双方专家经过多次合作试验和研究,达到合作默切熟练程度,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试验分为3月份育苗移栽,4月份覆膜种植(破膜引苗和打眼种植多步骤进行),5月份裸地种植,

6、7月份倒茬多种形式种植和多因素种植试验,对产品进行了鲜食、速冻、真空、鲜穗贮藏、脱粒加工等品质、用途试验,对市场价格及市场定位,商品性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论证,对原种选育、组合测配做了模拟试验研究,上述工作也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在后古农场和峡河乡百花村及公司科技园区准备了4个大棚和23亩专供原种选育及组合测配研究用地。本公司现有杂交包谷制种基地5000亩,甜糯包谷生产基地1万余亩,专业繁种户和公司加农户的鲜食包谷种植户4200余家,专业技术人员38人,化验室、检验室设备先进,岗位人员都是经过国家和省种子管理部门培训发证的。公司拥有供鲜食包谷及制品加工的标准化厂房和设备,具有年生产1250万鲜穗和5000吨制品加工能力,有23名基地繁育种专业人员和40余名专业销售人员组成的销售公司,对品种推广和

11 产品开发都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

5、2006两年间,公司专设了90亩地的F1代品种试验田,试验田布局合理:分为平地、阳坡地、阴坡地等三种环境和地力,各试验田面积30亩,本项目集人员、场地、经验及资金条件,是很有优势的。

五、应用或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及风险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人们仍以植物型食物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趋向多样性,对营养、品质、时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包谷营养丰富,包谷营养极其丰富,富硒抗癌,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铁、锰、钙、铜,还含有生物碱、维生素D

1、D

2、B6和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等7种氨基酸,特别是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普通包谷的8倍(硒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的功效),是全球性的营养功能食品。

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促进了包谷的育种、栽培、加工产业的发展,中、加9号包谷品种育成后市场需求量是有相当份额的,市场竞争力很强,发展空间非常大,市场前景广阔。

中、加9号包谷种子主要用于鲜食包谷生产、加工领域,以特有的早熟优势和品质优势,以同类产品比较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市场

12 占有率,预计省内占70%,东北市场占有率80%,全国市场占13%。该项目研究的种子,是有生命的产品,也是市场急需要的品种,投资少,效益高,无技术风险,无种植风险,无市场风险,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更无政策风险。

六、进度安排和年度工作内容

项目本身是农业高科技领域,采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技术,对选系育种人员、繁种基地管理人员和制种农户进行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育种和制种水平,再向种植户提供良种与良法相配套的科学依据。同时,定期组织农民骨干和示范样板村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的繁种和栽培水平。

组配优良品种关键在于选系,积极拓宽遗传基础,引进优良种质资源,从中选出优良骨干自交系,利用提纯复壮和杂交优势原理,选育优良品种。

自交、测交相结合,通过自交分离,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配合力方面的综合选择。选出优良品系,早期鉴定,早代测配,以确定育种的主攻方向。

研究繁种技术,提高种子质量,尽快提供优良种子,使种植地区

13 和面积不断扩大,进行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收获时间等试验,为良种与良法配套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严格育种及繁种程序,在完成所内试验、多点试验的同时,进行省市级区试,尽快选优鉴定。

2007年1—3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完成中、加两国政府项目合作手续,将设计目标展开实施,选定的材料圃、亲本圃、选种圃、品系鉴定圃扩建整理后进入实施状况;4—5月试材进圃播种,进入系统选育程序;6—7月,对所有材料进行田间统计,采收样种、样品、标本并进行下茬种植;8—12月,分批对骨干自交系进行北方保护地和海南加代选择。

2008年1—2月,对参试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3月始,进入育苗移栽试验;4月上旬进入覆膜种植试验;5—8月进行分批裸地错期试验播种;10月10日,对各播期试验的区组进行各部位观察、记录、调查统计;对新组配的组合及F

2、F3代分离筛选。采收样种、样品、整理后进行下轮试验播种;鲜样、干粒进行品质分析和加工试验,亲本和品种试验比较;南北加代扩繁选育亲本和组配测试同步进行。

2009年1—3月,培训试验技术人员;进行省内外多点试验;将

14 引进F1代种子和新组配品种边试验示范、边推广;通过试验确定首先推广应用地区和栽培方式。

4—5月亲本选育测配组合,繁种基地建设同步进行,6—8月对产量、熟期、品质、商品性、加工适宜性进行统计分析;鉴定确认骨干自交系和组合,9—12月,调查、整理、编号、登记确认参试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后,撰写资料,完成育种程序。设计下步计划,项目结题。

七、承担单位和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现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0280平方米,科研用地180亩,大中专毕业科技人员38人,杂交良种繁育基地1.4万亩,公司加农户稳定成员4200户,与广大农户有十几年的合作基础,双方信誉程度高。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项目地区省农科院、内蒙古轻工研究所等专家学者为公司技术支撑单位。公司场地、仓库、车间、办公室、化验室、检验室、高压灭菌、真空包装、粮食加工机械等设施齐全,水、电、暧、路、车配套,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充足条件。

八、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财务评价:

(一) 财务评价依据

1.相关费用标准

1-1 本项目产品按照国内同类种子现价估算而定

1-2 生产资料试验用地、用工等成本核算按照当地现价估算 1-3 产品成本按当地现价估算

1-4 根据本公司二年试验平均汇总材料计算 2.财务制度规定

2-1 财务净现值大于0,项目可行 2-2 内部收益率大于17%,项目可行。 2-3 投资回收期在4-5年,项目可行。

(二) 销售收入

1、项目达产后生产:年生产种子30万公斤,每公斤批发价60元,种子销售收入1800万元,速冻鲜穗2000吨(3000元/吨),年收入600万元,鲜穗真空包装、脱鲜粒速冻及其它加工方式4125吨,年收入1000万元。全年销售收入3400万元。

2、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增值税192.67万元 城建税13.49万元

16 教育附加费7.71万元。 3.项目总成本估算

采用要素法测算企业的年均总成本费用为2928.89万元 。

其中:年均固定成本:293.89万元;可变成本:2635.00万元。 4.经营成本估算

本成本估算是对品种选育研究工程中生产、加工、销售所发生的综合性成本估算。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外购原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年经营成本估算为:2910.70万元。

(四)、财务效益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投资利润率: 68.5% 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3.19年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45% 财务净现值: 748.76万元

(五)、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BEP)

BEP=固定成本总值/(产品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销售税金及

17 附加×100%=293.89/(3403.75-2635.00-213.86)×100%=53% 根据盈亏平衡点分析,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53%以上,企业即可盈利。

2.敏感性分析

在财务评价中,影响项目效益的各种因素的取值被规定为确定的,因而各项效益评价值指标的计算也是确定的,都是依据目前市场平均价格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市场容量等因素进行预测的。但是,事实上影响项目效益的各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素的实际取值可能与估计值有较大偏差,加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对经济评价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别对销售收入减少5%、经营成本提高5%、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的单因素变化,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影响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销售收入 经营成(-5%)

项目

基本方案

(+5%)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万

1225.84

715.18

738.07

1215.43

固定资产投资 (+5%)

18 元)

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

73 率(%)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

45 率(%) 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年)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

三种单因素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影响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其中,销售收入减少和经营成本增加对项目影响最为敏感,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项目影响最小。该项目在生产运营中,应加强管理,节本增效。该项目对风险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财务评价的结论是:财务内部收益率较高,投资回收期符合标准投资回收期的规定年限,任何单因素变动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项目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具

748.76 261.94 260.98 738.35

43 44 70

17 17 43

2.49 3.29 3.24 2.54

3.19 5.37 5.38 3.27 有一定的抗御风险能力。

(六)、财务评价结论

通过上述估算与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45%,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投资回收期(税后)3.19年,低于行业基准5年,投资利润率68.5%,大于行业基准投资利润率17%。项目完成后种子销售效益可观,加上育种成果转化,内部加工效益也很丰厚,故该项目经济上可行,应推荐实施。

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研究实施,成果转化后,对提高我国育种和栽培水平有较大的带动作用。新配组合早熟性强,对高寒山区两茬种植和市场淡季供用,包谷产业化发展,都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为企业解决主要产品抢早和农民一年双季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包谷生长期短,农药、化肥施用少,减少了环境和产品污染,青秸杆是圈养牛、羊的青贮饲料,一亩地秸杆可供三只羊或一头牛全年施用,对生态环境起到了平衡保护作用。包谷易规模化生产,对调整农业产业化,增加企业加工附加值,带动项目区内效益型产业化发展都具有巨大意义。2009年科研成果应用后,省内外推广面积20万亩以上,双季亩产值3500元左右,增加农业收入5亿

20 元。企业和省内外同类型企业,有了配套生产加工品种。预计2010年种植地区和面积扩大一倍,由此可见,该项目的研究与推广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九、经费预算、来源及还款能力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为280万元。主要用于中、加合作中的研究培训费用和公务、原种及设备的引进费用。

研究与培训估算140万元 公务费估算20万元 设备投资估算40万元 种质资源引进估算50万元 验收鉴定估算10万元 流动资金20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160万元,全部由项目主体投入,由200

5、2006年度企业生产经营收入支付。申请科技厅三项费用120万元。

十、结论:

鲜食包谷具有含糖量高,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等优点,但是生育期为72天,比本相选育的品种晚熟22-7天,本申报项目选育的包谷品 21 种生育期为50—65天。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发展我国农业产品的一大法宝。

22

农产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分析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农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食品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能源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产养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天然气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推荐)

农产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农产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