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3: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报告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社会的高人力资本群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利益,而且对全社会都将产生连带的重要影响。而作为在校大三学生,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非常关心。近年来,由于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

一、调查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不容乐观,2013年699万毕业生与2014年727万毕业生不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的现实,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而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我通过对周围在校或已毕业的学长、学姐联系求证,再结合从网上查找数据、参考《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以下现状,并得出以下结论。

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但就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而言,2012届大学生的90.9%比2011届的90.2%略有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英语等专业连续三年入选“就业红牌专业”,被视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专家指出,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同时,因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地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采矿等专业继续被颁“绿牌”,被专家认为是“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2届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比2011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7%),其次是工学(76%),最低的为农学和法学(均为53%)。“学非所用”的现实背后,另一种尴尬也随之凸显——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2012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为“专业

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同时对2012届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时发现 “体制内”单位仍最受毕业生欢迎,而吸纳45%本科毕业生、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战场”的民企和中小用人单位却成为不少人“退而求之”的选择。数据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

三、发现的问题

1、就业规划不清晰,盲目就业

在学校,我们学到的更多的是从课堂上或者课下自学来的理论知识,对实践环节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能力,甚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自己会做什么,到了毕业时,匆匆忙忙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比如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在学习财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如何实实在在的做一个会计,如何去做凭证、填报表、编年报,绝大部分的同学并不知晓。缺乏实践经验的我们成了理论上的强人,实践上的弱者,对于会计这门注重实际的职业来说,这无疑是就业时的硬伤。

2、择业时眼高手低,缺乏长远目光

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高不成、低不就。自我认识与现实脱节,大的企业去不了,小的企业又不愿意去。大企业要求高,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难以进入,而一些小的企业虽然愿意接纳大学生,也需要他们,可是大学生又觉得自己读了四年的大学,拥有高知识,高文化,不愿意屈就,这就造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3、热门专业不一定是高就业专业

有些红牌专业听起来名头很响,但由于办学门槛和成本低,大部分学校都可开设,几乎是一张嘴就能开个专业,导致供大于求;另一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因为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造成的,导致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

四、对策和建议

1、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正人才

一方面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将学校的优质资源投入到相应专业中。将招生与就业结合起来,

科学的决策办学规模、专业划分和培养规格,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办学。

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以学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2、做好大学生关于就业的心理辅导

态度决定一切。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如果不改变,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大学生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应一味的追求虚荣的岗位,应该根据自身状况,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当你拥有的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之后,自然就能找到更适合自己也更满意的职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型就业观,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树立基层意识,创业意识和奋斗意识,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只有拥有的更高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以后才能往更高的方向发展,任何事都不是一簇而求的,不要急于求成。

3、定向培养,培养专业性人才

校企联合不仅仅能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定向培养可以更适应企业的要求,学校也更有明确的方向,是一个双赢的方法。这种方式对于专科性的学校比较适用,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本科院校也可借鉴使用。

4、继续加强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应当从政府、高校和整个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宣传、教育、扶持和激励强度,为大学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更加宽松和有利的条件,力争使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形式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稳定的、而不是临时过渡性的就业形式。

5、鼓励大学生去落后或特定地区,缓解就业压力。

希望到大城市和条件优越地区就业是各国大学生的普遍倾向。但是偏远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大学生这种人才,国家应鼓励大学生去偏远地区就业,以大学生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政策宣传与支持力度,让广大毕业生更充分地了解各项优惠政策的细节,引导其及时调整择业偏好。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措施在这些地区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大学毕业生的人生发展提供良好的

空间,而不是简单地为增加岗位而设置岗位,甚至造成新的资源浪费。由此,将可以实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区域人力资源均衡配置的双重效果。同时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要提高自身能力和价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精英人才。同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们也需要政府、学校、各个用人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机制、舆论和社会氛围,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
《毛概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