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老人与海鸥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7: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本课我注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文字流畅、舒缓,讲述着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一位老人每到冬季来临就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到那里越冬的红嘴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3、设计思路:本课文情浓厚、真挚感人,在教学时大胆取舍,活用教材,紧抓情线、层层深入:

1、深情朗读悟鸥情,引疑问

2、看老人举动, 忆温馨、知不舍

3、看外貌,结合资料,知不易

4、再看鸥情,明情理

5、读写结合,情绵远。抓重点词句,品重点段落,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之美,感悟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4、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以及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在第一课时认读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故事的经过,知道这感人一幕发生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激发他们情感的表达。

2、抓细节悟情感法:紧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爱与恋的情感线索,采取“抓细节——谈体会——悟情感”的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产生共鸣,体会其感情的强烈,写作的巧妙。

3、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把课堂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下,引领学生学会理解句子含义的多种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四、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课我采用“读、画、谈、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读中走进文本,在画中亲近文本,在谈中融入文本,在写中流露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1、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

2、画:通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让学生亲近文本;

3、谈:通过抓细节谈感受,让学生融入文本;

4、写:通过作旁注、小练笔写下自己真情的流露,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激趣导入:

1、读词语:(课件出示)

亲昵说话 啧啧称赞 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翻飞盘旋 扇动翅膀 肃立不动 白色旋涡

2、从这些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两幅画面?(板书: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 设计意图:兴趣是做好的老师,积累词语,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渗透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二、走入文本,初感真情:

1、快速浏览14——16自然段,在老人的葬礼上,发生了怎样的意想不到的事情?(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

2、目睹这悲壮的一幕,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紧扣课后思考题,引导质疑,学会提问。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三、品读句子,感悟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厚意。

(此处,孩子们的感触会有所不同,交流是可以打乱课文顺序,谈清自己的体会,随品随读,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适当点拨。)

1.指名反馈:为什么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板书:爱)

2.再读课文1——13自然段,你从哪里读出了老人对海鸥的关爱?(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并在打动你心灵的地方作旁注)

3.集体反馈,品读情感。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畅谈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一)预设一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补充资料)

1.抓住“褪色”品读一个勤俭的、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2、老人何止是衣着简朴啊!(出示资料)

3.理解“十多年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的“意想不到”。

【教学意图】:以外貌为突破口,引出资料和课文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到老人对海鸥的是如此厚重,

(二)预设二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你认为那些词词写得生动、传神?可以看出什么?

2.让我们带着想象读出这有声有色的画面吧!看着这有声有色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创设情境朗读)

3.理解海鸥居然和老人配合得如此默契,令人“意想不到”。

【教学意图】:这声,这色,谱成了一曲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乐谱。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发展了想象的思维和语言,起到了事半而功倍的作用。

(三)预设三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情境朗读,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就像“亲人”一样。

2.理解在成千上万只海鸥中,老人居然能准确地“认出它们”,令人“意想不到”。

(四)预设四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你看他那小模样!啧啧„„”

(理解老人在谈海鸥时的幸福,对海鸥的牵挂。)

设计理念:在品读中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透过句子比喻意义、展开想象等多种方式理解句子含义,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解读文本,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就是这么朴实,这么纯粹,原来这就是像亲人一般的感情啊!再读到这些句子时,学生感情的流露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创设情境,想象促读,感悟“海鸥情”

1、师:(资料)然而人鸥和谐相处这美好的画面将要消失了,一天老人生病了,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拖着步履蹒跚地来了。(课件出示: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些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十多天后,老人去世了。

【教学意图】:在孩子身心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之间和谐、其乐融融的美好瞬间时,老师告知老人走了。瞬时间的失落与海鸥不谋而合,再读海鸥祭拜老人的段落,感情真实。这样既理解了前面的疑问,又让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紧紧相连。

2、出示海鸥为老人送别的句子,指导朗读品味:

师:当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带到翠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课件出示)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会说什么呢?)

师:他们声声地呼唤老人,可是他们却再也不能和老人相依相伴,他们多想再看一眼老人啊!于是„„

生:(课件出示)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从“急速、瞻仰”中你读出了什么?)

此时此刻,海鸥心里终于明白,老人已经和他们永别了,于是„„ 生:(课件出示)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有人指挥吗?为什么海鸥的动作会这么一致?)

师:当我们不得不把遗像抬走的时候,海鸥意识到再也见不到老人了,他们多想留住老人啊!于是„„ 生:(课件出示)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从两个“扑”中你体会到了海鸥怎样的心情?(海鸥多么想„„多么想„„多么想„„)

【教学意图】:挖掘“扑”字引领学生懂得如何遣词造句,推敲语言。更加突出海鸥对老人的那种情谊,让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情深深印在心迹。

设计理念:(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此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五、、课堂总结,读写结合,深化情感。

1、课堂练笔:

我想对老人说„„

我想对海鸥说:„„

我想对全世界的人说„„

2、总结:同学们,你们写的话充满着爱意,希望你们能捎上这份请,带上这份爱,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与我们的好伙伴们和谐相处,是啊!人鸥情深何忍别,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只要我们真诚的对待他们,他们就会给我们加倍的回报。这节课我们读懂了一个故事,收获了一份感动,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篇课文选自著名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课后,请大家阅读《寂寞鸥灵》相信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文本才能物尽其用,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引导才不致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导之航。阅读文本除了涵盖各项语文基础知识,还蕴藏着广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而价值取向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人生轨迹。语文教师不仅要传业、解惑,更要授道,让学生在文本的研读中得到人文熏陶,享受人文关怀,获得个性发展。

六、、拓展延伸:

走进邓启耀博客,阅读《寂寞鸥灵》 (设计理念)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课堂就有宽广,引领学生走出课外,走进网络学语文,体现了大的语文教学观。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