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老人与海鸥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的熏陶,让学生在人文情感的冲击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同时,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开放的、宽松的教学场中进行自主言说,自主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能力目标:理解语言,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在语言品读过程中,感受到语句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吴庆恒老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知课题。

1、展示翠湖的风光,揭示课题

导入:每年冬天翠湖边上成千上万的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飘洋过海,来到这里。形成了这美丽的景观。曾经一位老人就在此抒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板书:老人与海鸥)

2、检查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

3、读了这两组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两个场景? (老人喂海鸥

海鸥送老人)

4、同学们,读着这些词语,想象着这样的画面,你感觉老人与海鸥简直像什么了? 生 “亲人!”

5、课文中有一个句子验证了大家的观点——出示: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一起来读读。

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与海鸥怎么会像亲人?

6、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体会其中描写老人和海鸥像亲人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为一会儿的交流做准备。 学生交流。

以下是几个重点语句,学生说到哪个就交流哪一个。

二、聚焦四处特写,感悟亲情

■二十余里!

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引导学生感受“步行二十余里”:

“你们知道一般人步行二十多里需要多长的时间吗?老师告诉大家大约两个多小时!而现在这位驼了背的老人,你觉得可能要走多长时间?”

2、“那么一天打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六七个小时。

3、“孩子们,在每个冬天里,老人每天都需要赶六七个小时的路。出示:不是为了______-,却一心只为了——”“给海鸥送餐,与海鸥相伴。”

4、“这才叫亲人哪!”

5、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段话。

■饼干丁!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你们从这个‘饼干丁’读懂什么?什么是饼干丁?” 区别“饼干丁”与随意掰开的“饼干块”、捏碎的“饼干末”是不同的,它是仔细地掰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2、“那么,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太大的饼干块海鸥吃不进去,而且可能会因为相互争夺而受伤;而饼干末根本吃不了,还可能被风吹散,饼干丁最合适,海鸥们吃着也最习惯。

3、“你们体会得真棒,想到老人的心坎里去了。

4、“这饼干丁不禁让我们回想起我们小时侯,谁喂我们东西吃,他们又是怎么喂的?” 我们小时侯爸爸妈妈也要把东西嚼碎了再喂给我们吃。

5、“是啊,而在这里,这老人喂海鸥的举动简直就像是海鸥们的——”小小的饼干丁包蕴着多么深沉的亲情啊!

这段话中最吸引你的还有什么描写?(动作描写)把所有的动作描写圈出来,自己读一读。谈感受。 先谈老人,再谈海鸥。

6、什么叫有节奏?老人放得快,海鸥就——,老人放得满,海鸥就——;想一想老人什么时候放得快?什么时候放得慢?

2)如果换了你,海鸥还会成为那起起落落的乐章吗?体会默契(板书 默契)

7、多么和谐的画面,多么美丽的画面,这不但是一副灵动的画面,更像一首美妙的歌。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读。

■相同的白色翅膀!

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1、“孩子们,在我看来是相同的白色翅膀,而于老人,老人往往怎样?”“老眼昏花!”“是啊,老人老眼昏花却能认得每一只海鸥,你从这里读懂什么?”

2、“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在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时候,遇见一对几乎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然而谁一定可以一下子就辨别出来?”

3、“他们的父母!”“是啊,只有父母才会对自己的孩子了如指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是呀!老人就是海鸥这样的亲人!”

■企盼!

“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1、“读着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像亲人?”

2、“是啊!企盼!那么你觉得老人企盼什么?”

3、“海鸥是一种候鸟,他们只有冬天才来昆明翠湖公园,你觉得老人还企盼什么?”“企盼每一年只有冬天!企盼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一起!企盼彼此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4、总结:让我们再看看那位视海鸥为亲人的老人,视频“老人最后的录像”。

5、配乐总结、作业(学生写):

引导学生回到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像亲人一样”上来引导孩子们想象:在这十多年来的每一个冬天,老人每天都要步行二十余里来喂海鸥,这期间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它虽然没有写在书里,也没有挂在老人的嘴上,但是我们一定可以体会得到。也许有一天一觉醒来,老人就感觉浑身无力,也许是昨天太累了,赶回来就病了,怎么办?你看到了怎样的老人?也许这一天喂完海鸥天色已晚,老人跌跌撞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老人„„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