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验交流材料12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8: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沙依巴克区教育系统“双语”教学工作

经验交流材料

沙依巴克区教育局 2011年12月

沙依巴克区教育系统“双语”教学工作

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沙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市“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力度,使我区在“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经验与做法

多年来,沙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民族教育工作,把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双语”教学工作做为提高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始终坚持“五个优先”,即:各级领导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培 养少数民族干部;优先培训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优先支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优先落实少数民族教育经费。

(一)加大经费投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

我区投入3421.89万元用于改善民汉合校的教学环境。在2008年之前政府投入450万元为12所民汉合校购置教学设备,率先使民汉合校教学仪器达标率为100%,各类实验开出率为100%。2009年对四所民汉合校的教学楼投入320万

2

元进行了抗震加固的回复;投入2622万元对四所民汉合校教学楼进行了拆除新建。为努力营造“双语”教学的氛围区政府投入11 0万元为民汉合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力推进我区“双语”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到重心下移,投入近16万元在5所民汉合校开设了“双语”学前班。

区财政投入1 0万元由区教研室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5门学科的((沙区“双语”教学专业术语维汉对照手册》,免费为师生发放,为民语系师生学习专业术语和课堂用语提供了必要学习资料。

狠抓“双语”教学教科研工作。采取以课题为抓手,以“双语”教学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探索“双语”教研新途径为目标,大力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双语教学模式”为研究中心,从“双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指导和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展开了“双语”课题研究工作,使民汉合校“双语”教师教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定期组织“双语”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为“双语”教师搭建了交流提高的平台。推进“校校结对子制度”,采取中心校与偏远校结对子,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的校际间“双语”教学研讨活动,使偏远学校与中心学校优势互补,达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二)高度重视,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3

一是高度重视民汉合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沙区“双语”教学的中心,我们始终以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为重点,以提升“双语”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坚持培训与管理结合、培训与发展结合、培训与实践结合、培训质量第一为原则,以通过分层次、分岗位、多形式的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了民汉合校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了管理岗位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实施“双语”教学的领导者、引领者。

二是严格选拔,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我区制定了

(三)开展校际间干部、教师交流,促进优质师资均衡,为“双语”教学工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区坚持统筹兼顾、政策引导、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内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按照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适时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适当向民汉合校和薄弱学校倾斜。采取教师交流工作与核岗定员相结合、调整充实与培训提高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

4

结合的形式,实行干部、教师校际间的交流。

一一教育局统筹交流干部:按照“科学、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逐步建立中层领导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选拔机制,制定实施了《沙区教育系统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试行)》,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种人才竞争活动。2010年再次将小学副校长、小学教导副主任,教研室教研员等11个岗位作为公开选拔的岗位,面向全区教育系统进行公选。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11名政治过硬、素质高、业务强、有领导能力的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

一一教育局统筹交流教师:由教育局党委根据教师队伍结构现状,以轮校任教的方式对60名教师进行了校际间的交流调整。既有到薄弱、偏远、民汉合校任教的,也有薄弱、偏远、民汉合校教师到中心学校交流学习的,从而加快我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编制合理化建设进程。

一一“捆绑式”发展协作学校异校支教交流教师:利用“捆绑式”发展学校,加强了培训加实践。“捆绑式”发展学校中,组织优秀教师前往对口学校、民汉合校进行跨校兼课、跨校送课,明确交流教师的任务和责任,使交流教师教有目标,干有方向,将原校先进经验在交流学校推广,并把交流学校的好经验好方法反馈到原校,产生互通有无的联动效益,逐渐激活教师群体内部的竞争和交流意识。

5

(四)重视“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我们遵循“以提高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为基础,以强化专业知识为重点,以培养汉语授课能力为动力,以全面提升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为着力点”以“培训一个、管用一个”为宗旨,制定了《沙依巴克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实施方案》,采取以外出送学与内部培训相结合、以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专家指导与区级提高培训相结合、以教师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了“双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加大对“双语”教师的培训,采取脱产培训与半脱产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提升“双语”教师使用汉语上课的能力,采取交叉任教培训、分类培训、区外挂职培训的办法来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双语”教师,为全区推进双语教学模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做好铺垫工作。

同时,落实四级培训,我区选派民语系中高学历、五年以上教龄、品行端正的一线骨干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级、市级的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参与人数达197人。区教研室建立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提高培训的组织与管理领导机制,健全了少数民族教师集中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取得成功和总结经验的同时,2007年开始我区结合实际投入资金对已参加“双语”培训的教师继续进行数学和汉语两个学科

6

的区级“双语”专业强化提高培训,共计培训教师84名。以区为本的专业强化提高培训,使我区的“双语”教师培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2008年9月我们又在原有两个专业强化提高培训班的基础上,增设了科学、思品、美术、体育等四个学科的区级提高培训,共计培训153名“双语”教师。

二、“双语”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近几年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实验,我区“双语”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我区建立了一批“双语”教学示范学校,形成了“双语”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教研的格局,先后有24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级奖;59篇教学论文荣获了自治区级奖励,9名教师获自治区先进个人称号;46篇论文获市级奖励,58名教师获市级先进个人称号;410篇论文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沙区教研室、雪莲小学、46中分别荣获乌鲁木齐地区民语系中小学“双语”教学体系建构研究先进集体,46中学被命名为国家级民族中学示范学校。民汉合校六年级毕业班汉语学科成绩连续三年全市名列前茅;全区优质课达到了55%。

近几年来,我区大力支持自治区“远程教育”工作,派送优秀教师编写和录制“远程教育双语课程”,得到了南北疆教师的一致好评。两位双语教师担任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录制的”新疆小学汉语“课程的教案编写和录制工作,光碟发放到南北疆后,得到了基层教师的亲睐。

7

参加了各级培训的“双语”教师绝大多数已成为沙区民汉合校“双语”教师队伍中的骨干。近年来,评选出少数民族骨干教师54人,学科带头人27人,优秀青年教师123人。 我区以连续四年独立成功举办“全疆民语系课改研讨会暨双语研讨会”,全疆各地州3200人参加了会议,大家从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指导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现场交流及现场授课,得到了全疆教师的好评。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继续学习、落实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抓紧抓好我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语”教学的教科研工作,推广“双语”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二)进一步提升双语教师素质。探索干部、教师以干代训的机制,构建多层次培训网络,不断提升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有重点、有目标地培养三类教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双语”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提升“双语”教师的授课能力,全区“双语”教师HSK达标率提升到80%。

(三)继续完善“双语”教师的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开展对实施“双语”教学能力的考核与测试,对成绩优秀的“双

8

语”教师绩效工资的档次上予以优先考虑。积极开办“双语”幼儿园和“双语”学前班,使“双语”学前教育覆盖达60%以上,为小学双语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的民汉合校“双语”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我们将以中央新疆座谈会为契机,努力推动我区“双语”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沙区教育事业贡献!

沙依巴克区教育局

2011年12月

12月班主任经验交流主持稿

12月

12月

12月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材料12月
《经验交流材料12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