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高效课堂概述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1: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效课堂概述

时间:2013年3月1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晋良友

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的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了这个“支点”,才能撬开并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是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要使课堂作为“主阵地”,主动承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诸多要旨要义,以培养“完人”为目标,真正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狂欢、成长的幸福,变“苦学”为“乐学”、肯学、会学、学会,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其实现职业的幸福和个人成就,让教师真正享受“太阳低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尊崇。

因此从“三大目标”来衡量,高效课堂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教育概念,又是不准确的,甚至很容易让人误解和起歧义。有鉴于此,我们在提出高效课堂概念时,加了这样的后缀: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它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识的意义,发展的意义。

高效课堂从“解决问题”入手,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叫好教师。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高效课堂与众不同的教育价值解读: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

高效课堂既是方法,也是思想;既是理念,也是行动;既重知识,更重生成,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升学的统一。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是怎样地依靠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成绩。

二、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意识。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动态发展角度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新课程实施过程所出现的“自主”变成“自流”的现象就是因为缺少了“培养”这一环节。从教学角度讲,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是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很多成功教改实验的共同特征。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二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这是这条规律的具体体现。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高效课堂当然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生成学习的能力。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方法—过程—结果—能力”这个环节代表了高效课堂的学习主张。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直“纠缠”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公说婆说,各种观点异彩纷呈。但遗憾的是争来议去,却没能把握住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素质教育对学生而言,到底应该是什么?你不能说“会跳舞”不是素质,但会跳舞时学校教英语培养的主要目标吗?同样,你也不能说会画画不是素质,但同样会画画不是“以学为主”的学校生活最应该培养的素质。

其实,只要分析透彻如今的课堂为什么如此没有效益,便会恍然明白了一切。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讲”如此依赖,正如当每个学生不会吃饭时,那只能依赖于妈妈一勺一勺的“喂养”,有人吧应试比喻为“填鸭式”,真的再形象不过。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是“填鸭式”吧,把鸭嘴掰开,然后填塞,这就是教育吗?我们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就是这样的“填塞”中得来的,并通过“导师制”,一代代传给新来的教师。

教师自鸣得意的“填鸭”最直接牺牲掉的便是学习能力。

我们说高效课堂回到“原点”,回到“学习”这个词汇的“最初”。它最有价值的指向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在学会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常常,我们在老师布置的应景作文里,总是杜撰一个很是令人兴奋的词语,叫“废寝忘食”。然而,我们可以问遍中国的数以亿计的学生,谁在课堂学习中还记得废寝忘食是什么感觉?

笔者曾经在几所中学对学生做出关于学习的抽样调查,提问的是“关于学习的联想”。被调查的学生超过1000人,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笔者依此排列下来,排在前十位的竟然一律是:枯燥、讨厌、度日如年、考试、体罚、作业、训斥„„

今天的学习有快乐吗?

同样,笔者还搞了另外一次调查,题目是“最令人讨厌的校园生活”。遗憾的是,答案惊人一致,是“上课”、“加班作业”、“被教师辱骂”„„

今天的学校有幸福吗?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采访调查,问他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的回答是: ★ 当我们有兴趣时,学的最好

★ 当我们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得最好 ★ 当教学不是千篇1律时,我们学得最好 ★ 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发现知识对我们的意义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能够学以致用时,学得最好,形式要多样 ★ 当我们喜爱的教师上课时,学得最好

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要努力找到问题之门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高效课堂因而主张不仅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且要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明确了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即学习能力之后,制约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看似无解却能轻松解决。课堂教学唯有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造,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

当我们认识到“素质”主要是学习能力之后,我们还要“从需要和目的出发”,确立这样三个概念,即学习能力包括什么—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思维力”是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能力。

“生成力”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而生车你干的知识结论、情感态度和思想品格。课堂教学除了承载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外,还必须真正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表达力”即首先外显位具有自身属性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还包括团队的协作组织能力以及与外界的沟通接受能力。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大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课堂2

高效课堂2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2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2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2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

高效课堂创建活动2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2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初探 2

2高效课堂概述
《2高效课堂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