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阅读文章《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自由、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中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材分析】

《唯一的听众》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心灵之歌”。本单元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本文通过讲述“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夫人的语言变化。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了,已经掌握了写人文章的许多方法。因此,本教学设计不是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去学,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批注理解,由于已经尝试了半年的批注阅读,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用笔批注老教授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在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人物语言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的教育技巧,因为课文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在教学中要 1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联系自身,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学会了感恩,更意识到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交流。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体会作者紧扣人物特点,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紧扣人物特点,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写法。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情感。 【学生学法】

质疑、读中勾画重点、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情感。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课文

1、《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很受感动,很受启迪,也学会了思考。你们也会用智慧的头脑多打几个问号?文章的最后一段让我有些疑惑(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你思考到什么?

学生归纳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您的观众有“成百上千”,为什么那位“耳聋”的老人,是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呢?

【设计意图:学贵在质疑。让学生学会带着疑问学习课文。同时,通过质疑让学生体会到唯一的听众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唯一的听众是一位怎样的听众?她在“我”心目中拥有这么高的地位。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并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再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边默读边在书上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交流感受 交流:

预设1 :学生认为这唯一的听众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听众。 交流学生画的重点句子。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追问或点拨: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作者是怎么写的,让我们感受到老人的善解人意。这些语言描写让我们明白了老人是一个善意的善解人意的听众。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交流:第一处:她在我害怕的时候,打消我的戒心,营造宽松和谐的谈话氛围。第二处:鼓励我拉给她听,并声称自己是个聋子。激发我拉琴的欲望。第三处:请求做我的听众,愿意用心听取。你能通过你的读再见当时的情景吗?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

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设计意图:老人的三句话体现了老人关心、鼓励年轻一代的美德,有着深刻的含义。我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句子,然后让学生自读感悟老人的高尚品质,老师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反复朗读,体会文字背后的内涵。】

预设2 :我认为这唯一的听众是一个大教育家。

“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席手!这个教授让一个“自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的人找回了自信,让“我”奏出了美妙的琴声。

老师提示: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来。

神态描写: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三句话里有共同的一个词是“平静地望着我”,这样重复出现三次,大家觉得合不合适?小组讨论、交流。从这三次神态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的善解人意,教育有方法,与家人对我的评价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练笔: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的时候,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都在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三次神态描写重复出现合不合适,体会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提升点。通过人物的表情想象人物 4

的心理。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体会老人的良苦用心,体会老人的教育技巧,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

3、“自称耳聋的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席手!这个教授让一个“自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的人找回了自信,让“我”奏出了美妙的琴声。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学生先自己阅读批画,同座之间交流,再全班交流。

预设:文中的“我”是一个音乐白痴。“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无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你体会到“我”的心情了吗?抓住“简直是一个白痴、数次折磨、锯床腿”这几个词,因为父亲和妹妹是这样评价我的,读出我当时无比沮丧的心情。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有过这样残酷的打击吗?或者恶语中伤?你的选择是什么?

预设:文中的“我”是一个有毅力、刻苦、勤奋的人。从文章第八自然段和省略号中体会到的。文中的“我”能够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的努力是经过不懈地努力的。

预设:文中的“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课文的题目和文章的结尾一段可以看出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联系自身,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学会了感恩,更意识到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总结拓展

1、总结: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教授吗?教授的高尚品质是通过哪些方法展现出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

2、假如老人就在你面前,(课件)你就是文中的“我”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写同学们在练笔本上写下来。 【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沮丧 没有听众

自信 唯一的听众

感动 成百上千的听众

尊重和鼓励可以创造奇迹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这是老人对“我”所说的( )。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发现( ),更从我的举动中,发现( )。出于( ),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老人的话( )。

3、“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

在整堂课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质疑、讨论等形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抓课文最后一段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兴趣。

思源于疑,刚开始上课,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质疑问难的舞台,读课文最后一段,鼓励学生质疑,体会课题唯一的听众中的“唯一”,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再分层次的加以引导,使学生改变了学习中的被动位置,变得积极主动,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抓重点句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语感。

文中老人对作者三次对话、三次平静的眼神,表现了老人的慈爱和善良,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句子,然后让学生自读感悟老人的高尚品质,然后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 6

方式,想象当时的情景,反复朗读,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促使学生感知了语言之精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联系学生实际,唤起学生的感受

在教学中朗读体会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激发学生联系自身,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感恩,更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体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