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岳阳楼记》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节选)

执教者:欧阳代娜 辽宁鞍山十五中学

预习提纲

一、查阅工具书弄懂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

二、熟读并口译文章的

一、二自然段。

三、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文章标题是“岳阳楼记”,这是什么体裁?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抒情议论为主?第二,文章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线索句,你能找出来吗?它是如何贯穿全文并引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的?

第三,文章为什么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

说明:本文采用两课时来讲授。在这里选录的是第二课时,以便能更集中地体现“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以供大家研究。为了两节课的上下衔接,我把第一课时中的有关部分先作一简介。

第一课时(节选)

(在引导学生朗读、串解第

一、二自然段落之后,重点抓住“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来作启发引导)

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五句是:“(既然)这样,那么(岳阳楼这个地方)向北可以直达巫峡,向南可以直到潇水、湘水,被贬迁的官员和(来往的)文人墨客,都汇集到这里来,这些人目睹洞庭湖的景色而产生的情感,怎么能够相同呢?”

师:很好。大家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十分关键,可以说是全篇文章的文眼(也叫题眼),全文由此而思路顿开,文思如涌,一气呵成地完成这篇宏伟杰作。大家找一找是哪个字?[课堂活跃,大家争论]

生:“异”字。

师:十分正确。请把这个词加上着重号,整句话下面画上波浪线。这一个“异”字,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导出新的思路,最后抒发出伟大的抱负,十分重要。以后大家看书,要学会把握这些关键的字词句。现在大家来研究下面的文章,作者接着写什么?请看下面第

三、四自然段是写什么内容?

生:这两段写洞庭湖的风光。

师:那么作者写出来“异”样的内容了吗? [生有争议]

师:大家讨论一下,哦,同意“没有”的是少数,不过,我也觉得他没有写出新异的东西来,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先翻译出这两段的意思来。大家先默读第三段。

(接着引导学生口译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悲”字 „„

师:很好,大家注意“去”“国”字的用法。请大家在这段后加上批注:“览物之情——( )”是什么感触?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生:“悲”字。

师:很对,请大家填上。这样的触景生情,有没有新意?“异”字写出来没有?

生:没有。因为看到这种情景,大家都会有这种感受的。

师:很好,我们再往下看,看看作者还写什么?通过什么方法引出“新”和“异”来?

(接着引导学生口译第四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喜”字) „„

师:后一句译出了作者的心情,很好。注意“偕”字的读音“xié”,一起。整体的第四段有不少短语,我们今天还常用,大家找找看,都有哪些,并用横线在短语下,以引起注意。

生:有“春和景明”“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师:找得很对,还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大家给第四自然段作个批注:“览物之情——( )”从课文中选出一个字来概括。

师:“喜”字。 师:很对,以上是第二部分,段意是“览物之情”。现在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的“异域”在哪里呢?作者花费这么多的笔墨写出洞庭湖四时不同风光,其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我们在上一节课已阅读并口译了第

一、二部分,但作者的“异”还没有看到。难道这篇文章也只是一般地描写洞庭湖风光吗?作者定有他的深刻思想安排在巧妙的构思之中。请大家注意作者的观点体现在哪个句子中?我们一齐来朗读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后]体现在“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一句中。 师:找得很对。这句话中哪个词对前面的文章作了照应,使文章顺利地从 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生:“异”字。

师:很正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一句把话题引过来,为下文的写作铺平道路。“求”字当“研究探求”讲,古代的贤者圣人,唐尧虞舜这些高尚的人物的心境,一定会有不同于“二者”的想法,这“二者”指谁?大家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是指以上的览物之情的两种人之常情的心境:“悲”“喜”。 师:很对。大家研究一下,范伸淹同意不同意这两种心境呢?是不是认为应有第三种心境呢?

生:[活跃]不同意这两种。

师:既然不同意,那为什么还要写出它们来? 生:为了作对比衬托。

师:正确。先作铺垫,引出第三种心境与主张。大家在第二部分后面加上评点:“铺垫”。“过渡自然,结论引出,水到渠成”。第三种心境是由哪个句子表达出来的?

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很好。大家用波浪线画在句下。“以”字,作因为讲。全句应译为不因为客观环境好(坏)就沾沾自喜,趾高气扬(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也不因为个人境遇顿挫(顺利)就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盛气凌人,妄自尊大)。以上“二者”中的前者是“以己悲”,后者是“以物喜”,都是作者所不取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生:[口译]“处在高官的地位上要时刻为老百姓担忧;如果不做官了,就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朝廷的政策。”

师:“忧其君”一句理解得好。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有忠君思想这是不足为奇的,这当然是封建落后的东西。这位同学翻译时作了些改动,说明他注意到这点,是很好的。可不可以这样译:就要时刻关心君主的活动(也就是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朝廷的政策)。

生:“进”,指做官,“退”,指在野。与前面的“喜”和“悲”相呼应。 师:很好,请大家批注在书上。那么,作者认为到底该怎样做?他的伟大抱负在哪里?

生:[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很好,这个结论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这个句子请大家加上波浪线,在“先”“后”两字下加个小注,这是什么句式?

生:[讨论]原句应是“天下之忧而先忧,天下之乐而后乐”。“先”“后”两字提前了。

师:很好,正确。这叫做句子成分前置,目的是为了突出与强调它们的作用,大家作出批注。这一先一后,就写出了人物心灵的高尚,抱负的伟大。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还很欣赏并效法范仲淹的这种伟大的抱负,说明在近千年前,我们古代的仁人志士就具有这种伟大的胸怀,的确是令人钦佩和引以为民族自豪的。所以这篇文章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教育和启发了千百万后来人去为祖国的发达、民族的兴盛不遗余力地去拼搏,奋不顾身地去斗争,不惜流血牺牲,使后人能过上幸福生活。我们从小也要立志做这样的人,为祖国为民族去拼搏,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文章到此,是否可以结束了?“微斯人”一句是不是多余的? 生:不是多余的。

师:为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大家再回到文章的第一段,看与哪句话有关? 生:[研究片刻]与前面“属予作文以记之”有关。 师:基本上是对的。但与“谪守巴陵郡”一句更密切。因为朋友被贬,心情不舒畅,范仲淹作此文来劝慰勉励滕子京不必“以己悲”,应振作起来,为国为民奋斗。并表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因此这句话,不但不多余,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句,其作用是“全文扣题”(请大家批注)。这样一来,本文作者的思路,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了。

这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段意是“伟大的抱负”。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课文:1.整理出作者的思路脉络;2.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大家一齐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以上两个问题。

生:[齐读全文并讨论][教师指导总结] 1.整理文章思路脉络:

谪守巴陵郡一属予作文一前人之述备矣一得无异乎一或异二者之为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一吾谁与归。

师:归纳中心思想不必全班同学在文字表述上完全一样,把中心思想的主要观点概括出来即可,具体文字,自己去整理。

2.本文中心思想应包括以下基本观点:

第一,通过对岳阳楼不同景色与游客登楼览物后不同心情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二,进而引发出“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伟大抱负。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文章是什么体裁?

师:记,本是一种比较自由活泼的古代散文体裁,可以记事,亦可以议论,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本文记叙的篇幅虽然不少,但这只是一种铺垫,为了烘托中心思想而写。它的主体部分在第四部分之中,是用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师:通过预习,对照课堂评点,我们基本上弄懂了课文的意思。文言文的自学方法又有了初步的训练,大家看,我们这课的学习任务完成没有?

生:完成了。

师:很好。语文课不可能一次就学会并且掌握读写能力,它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坚持语文能力训练,不断学习语文知识,不断进行知识宝库的大门——它就是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今天只讲了一点方法,重在实践,祝愿大家成功。

——选自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岳阳楼记教学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 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案例

《岳阳楼记》教学
《《岳阳楼记》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