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8: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习汇报

2011年是“十二五”起始之年,也是行业推动“卷烟上水平”、培育“532”“461”全国重点、知名品牌的关键阶段,我作为一名国家局信息员有幸参加了在郑州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开办的“全国卷烟市场信息员”培训班。几天的学习管忠、李保江两位老师就如何做好“市场信息应用”、“烟草行业形势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及剖析,同时国家局领导对2010度信息采集上报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联络员及优秀信息员在会上进行了表彰及交流发言,在这里我把自己几天学习心得向局领导进行一个简短汇报。

国家局姜局长在2004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努力加深对烟草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使我们确定的改革发展思路、工作方针、目标任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烟草发展实际”,做为一名烟草人就要充分了解中国烟草面临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竟争“四大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一、履约控烟深入推广,履行社会责任 《公约》目标是“提供一个由各缔约方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施烟草控制措施的框架,以便使烟草使用和接触烟草烟雾持续大幅度下降,从而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烟草使用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在此目标下,公约也提出以下原则:

1、优先考虑保护公众健康的权利

2、烟草业利益与烟草控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3、烟草控制关键取决于缔约方的努力和政治意愿

4、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对实现烟草控制目标至关重要

5、广泛调动民间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烟草控制

6、财政资源在实施烟草控制措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7、支持发展烟草替代产业和生计

为了履行公约我们国家采取了相当一部分措施如:提高烟草税收和价格,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广泛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管制烟草制品成份及其披露,强化烟草制品包装警示,加强教育、交流、培训和提高公众意识等,并于烟草供给控制方面做出了努力。中国在控烟方面的基本立场---认真履行《公约》而不是应对《公约》,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在发展烟草产业的同时更要履行起社会责任,为控烟做出我们应做的工作。

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机会随之到来

虽然吸烟与健康相悖,但烟草产业却不能被定性为“夕阳”产业,在真实的世界中,烟草“夕阳”始终没有到来!尽管烟草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但从烟草产业成长规律看来,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烟草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现代机制卷烟发明以来,全球卷烟市场消费量持续增长:从1940年突破1万亿支到 2010年为6.05万亿支!根据预测,全球人口吸烟率将不断下降,但吸烟人口总数仍将不断增长,全球卷烟市场消费量也会持续增长。主要由于吸烟人口的持续增加,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全球烟草需求仍将继续增长。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仍将继续并拥有更大的市场及机会!

三、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中国采取应对措施

【一】“归核化”势在必行

由于预期全球烟草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主要跨国烟草公司纷纷从多元化转化归核化,并大力推进并购重组,因此导致全球烟草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受1960年代之后风起云涌的反烟浪潮的影响,绝大部分烟草公司对烟草产业发展前景不乐观,曾经谋求多元化发展。然而,理论和实践表明,在烟草产业仍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多元化并不是烟草企业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烟草公司纷纷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中国烟草近年来也积极实施“归核化”战略。

英美烟草公司1960年代初期,以收购Wiggins Teape and Mardon 包装公司为标志,开始进入非烟领域。首先在造纸、化妆品和食品领域扩张。1964年,收购英国托尼贝尔冰淇淋公司和朗泰里克香水公司。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初期,进入英国、美国的零售业务和南非、澳大利亚的食品业务。1980年代,大规模进入金融保险业,1984年收购Eagle Star公司,1985年收购Allied Dunbar公司,1988年收购Farmers Group公司,1989年,决定实施归核化战略,快速剥离非烟业务,确立成为“全球第一大烟草公司”的战略目标。1998年,剥离金融服务业务,回归纯烟草公司:这只是多元化发展失败的一例。菲莫、帝国、日本烟草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了不重蹈覆辙,在200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为基本方针,努力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烟草行业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做精做强主业,只有做精做强主业,今后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否则,主业出了问题,那对烟草将是灾难性的。 2003年以来,中国烟草积极实施“归核化”战略,对多元化业务进行了清理剥离,2010年全行业共清退多元化企业1160家,完成清退计划的95.4%。做精做强主业就不可避免并购重组。当烟草企业纷纷从多元化回归烟草主业后,全球烟草市场竞争随之更加激烈,并购重组成为不断阻挡的规律性趋势。最近20多年实践表明,除了那些有特殊体制和政策保护的外,很少有烟草企业能够在并购重组的浪潮中独善其身,不通过并购重组其它烟草企业做大做强,就只有被其它烟草企业并购重组,全球四大烟草企业都是通过这一步发展起来的。于是在2004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党组明确提出:烟草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在政策引导、市场竞争和行政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经历关闭小烟厂、重组中型烟厂、省内合并重组、跨省联合重组几个步骤,近年来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在商业环节,中国烟草全面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积极推进打叶复烤企业合并重组,不断优化各层级职能定位,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产业链一体化整合 随着全球烟草产业的进一步演化,特别是大企业、大品牌垄断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几大跨国烟草公司将在加强横向并购重组的同时,积极推进纵向一体化整合,努力向构建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全球烟草市场企业对企业、品牌对品牌的竞争将逐步过渡到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竞争,全面打通烟叶生产、卷烟制造、渠道供应、终端建设将是烟草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菲莫国际、英美烟草不断扩大烟叶直接采购规模,积极推进烟叶基地建设。帝国烟草大力发展以卷烟配送为主的物流系统,不断强化卷烟纸业务。日本烟草收购英国、巴西的烟叶公司,在美国合资组建烟叶公司。随之中国烟草业也做出了自己的举动:积极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卷烟货源,并向按订单组织生产不断延伸;制定实施《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方案》,推动卷烟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生产供应全环节,推进按卷烟工业需求组织烟叶生产,建立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建设全国统一的卷烟销售网络,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产业一体化整合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三】重点品牌加快发展

在烟草发展环境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品牌对任何一个烟草企业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影响。近年来,整合资源着力培育战略性品牌,这是所有烟草公司的共同选择。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烟草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围绕20多个全球化品牌而展开,能否真正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将成为决定烟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菲莫共有150个品牌1900多个规格。但重点培育万宝路和 蓝星两大品牌,2010年“万宝路”两大品牌占公司总销量的42.9%;英美烟草公司共有250多个品牌,重点发展健牌、登喜路、好彩和波迈四个“全球驱动品牌”,2010年四个品牌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29.5%;日本烟草重点发展骆驼、云丝顿、柔和七星、金边臣、时运、乐迪、寿百年和魅力八个 “全球旗舰品牌”。2010年八个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日烟国际总销量的58.3%;帝国重点发展大卫•杜夫、威斯和高卢三个“全球战略性品牌”。而中国却似乎并没有自己的专业品牌,换句话说品牌过多已经成为中国烟草的重大缺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烟草做出了努力。2001年,公布36个名优卷烟品牌名单。2004年,颁布《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加大百牌号以外卷烟品牌限制和淘汰力度。2006年,提出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战略部署,制定实施《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2008年,公布20+10个重点骨干品牌名单。2010年,提出

532、461知名品牌发展目标,明确28个重点品牌考核名单。中国卷烟品牌数量不断精减压缩,品牌发展保持“强者趋强”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国最大十大品牌品牌集中度为43.9%,纵向比较虽有很大的提升,横向比较与国际竞争对手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坚持专卖体制,展望未来发展

【一】烟草专卖体制的演变趋势及内涵

主要由于烟草的高税收和健康危害性,许多国家对烟草采取了较为特殊的管理体制,其中实行专卖体制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但1960年代以来,各国烟草专卖体制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逐步取消专卖体制,一些国家不断强化专卖体制。

烟草专卖体制是指由国家对烟草产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实行垄断经营和统一管理的体制。从烟草专卖的范围来看,有完全专卖和部分专卖两种类型。完全专卖指对烟叶、烟草制品(卷烟、雪茄烟、烟丝等)、烟用辅料(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等)及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等全部实行垄断经营和统一管理;部分专卖指对部分烟草产品(如烟叶或卷烟)或部分环节(如生产、销售或进出口)实行垄断经营和统一管理。目前全球实行烟草专卖体制(包括完全专卖和部分专卖)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泰国、埃及、越南、朝鲜、缅甸、伊朗、叙利亚、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马里、埃塞俄比亚、突尼斯、保加利亚、古巴等。

中国烟草专卖管制体制的主要做法有对烟叶、卷烟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内烟草市场实行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垄断经营;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运输实行许可证或准运证管理;对未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的生产经营行为、未获得专卖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未获得准运证的运输行为以及各种制售假烟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对外国烟草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禁止外商在国内独立设厂生产烟草制品,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不得从事烟草制品批发或零售业务。

【二】烟草专卖体制的主要特征

1、统一管理:实行烟草专卖的国家,基本都是通过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设立专门的国家机构和国有烟草企业,统一负责烟草行业管理和生产经营。国家既是烟草专卖体制的设计主体,也是烟草专卖体制的执行主体。也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国家,烟草专卖体制都是“政企合一”的。

垄断经营:负责烟草专卖的机构和企业,在国内烟草市场上具有垄断经营权。其它主体进入国内烟草市场,必须获得烟草专卖机构的同意或授权;从事烟草产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业务,必须获得烟草专卖机构颁发的许可证。

严格监管:国家设立的烟草专卖机构,在国内烟草市场具有监督、检查和处分权。任何单位或个人违法经营烟草产品,都要受到严格查处。一些实行烟草专卖的国家,对烟草产品实行计划和配额管理,对不按照计划和配额进行的生产经营行为,也要进行严格查处。

【三】各国取消专卖制的后果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由于不同的原因,逐步取消了烟草专卖体制。而在取消烟草专卖体制后,除日本、韩国外,绝大部分国家的国有烟草公司均被几大跨国烟草公司收购,国内烟草市场迅速被外国烟草公司控制和垄断。 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四大跨国烟草公司在1970年代初期占中国以外国际卷烟市场的比重仅为35%左右,目前已提高到接近70%。各国取消专卖体制,最大的受害者是国有烟草企业,而最大的获益者则是四大跨国烟草公司。

【四】烟草专卖体制的前景展望

由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导致全球烟草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烟草贸易自由化不再是世界各国鼓励和支持的方向,各国政府对烟草行业的管制将越来越严。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烟草专卖体制在未来时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不是放松。尤其是在中国,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体制将是合理而必然的取向。

过去近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烟草专卖体制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做强国内烟草品牌、抵御外国烟草竞争、打击非法烟草贸易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可以说,中国是世界各国实行烟草专卖体制的成功典范。中国继续坚持烟草专卖体制,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在未来时期内,中国继续坚持烟草专卖体制,是加强烟草控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遏制非法烟草贸易和抵御跨国烟草公司进入压力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五、对中国烟草改革发展取向的思考

适应行业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统筹协调履约控烟和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坚持和完善国家专卖制度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努力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卷烟上水平”为主要任务,全面实现

532、461知名品牌发展目标,全面建设现代烟草,全面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

我作为一名国家局信息采集员,当前的任务就是在目前形势下注重品牌的力量,充分做好信息采集这项工作,为国家局领导提供及时、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市场研究、市场竞争、新产品开发、营销策略调整、市场预测、品牌建设各方面提供信息,为做大做强中烟品牌尽自己微薄之力,这样才能让中烟品牌获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
《学习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工作学习汇报 汇报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