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2 10:25: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使用)

(2013年7月修订)

Ⅰ 前言

运筹学是研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筹划和运用,寻找管理及决策最优化的综合性学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内容包括运筹学概论、线性规划及对偶问题、多目标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对策论、决策论、图与网络、存储论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运筹学对优化决策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特点,理解线性规划、对偶规划、运输问题、多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存贮论等分支的基本优化原理,掌握其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

1、本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讲述运筹学基本理论,应作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学生对运筹学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要通过大量的实证例子来说明理论,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济头脑。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处理好\"宽\"与\"深\"的关系,基本的理论内容不能省略,前沿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也应尽量反映。

2、本课程中决策优化方法内容的处理方法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可根据学生的原专业背景对内容进行取舍。对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不作过高要求。

3、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特点,因此特别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整个课程应大量引用和使用企业管理优化决策实践中的例子,特别是能反应目前我国管理实践的案例,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本课程将案例教学为主线,通过重点讲授原理、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若干类经济管理领域中常见的运筹学典型模型,了解作为这些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对于解决经济、管理领域中问题和提高效益所起的作用;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运筹学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本大纲适用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属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大纲使用说明如下:

1、大纲按要求分为“核心”、“重点”和“一般”三个层次,“核心”和“重点”是对方法、运算和应用的高层次和较高层次的要求,“一般”是指对概念等一般理论方面的要求。

2、为使用方便,大纲正文中将“核心”内容加下划实线(如对偶单纯形法),将“重点”内容加下划虚线(如影子价格)。

3、本课程教学参考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

正文

第二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运筹学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和数学模型。使学生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标准形式;基础解;可行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大M法。

2、熟悉:线性规划问题;凸集的概念;图解法解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了解:线性规划解的概念;两阶段法。

三、教学内容

1、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模型,标准模型。

2、线性规划解的概念:凸集,基础解,可行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

3、线性规划解的性质。

4、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图解法、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

第三章 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灵敏度分析的概念与内容,掌握对偶理论及性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性质;对偶单纯形法。

2、熟悉:影子价格;常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3、了解:灵敏度分析的概念和内容。

三、教学内容

1、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性质,影子价格。

2、对偶单纯形法。

3、灵敏度分析的概念和内容,常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第四章 运输问题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运输问题的最优化原理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运输问题的基变量;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闭回路法。

2、熟悉;运输问题解的结构与性质;位势法;表上作业法。

3、了解;非平衡调运及其他问题。

三、教学内容

1、运输问题的基变量,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解的结构与性质。

2、最小元素法,伏格尔法,闭回路法,位势法。表上作业法。

3、非平衡调运及其他问题。

第五章 多目标(线性)规划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偏差变量;多目标优先级;多目标处理;约束方程的处理;多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2、熟悉:多目标的综合;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多目标规划问题建立模型。

3、了解:简单的管理优化问题分析。

三、教学内容

1、偏差变量,多目标优先级,多目标处理,约束方程的处理。

2、多目标的综合,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多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多目标规划问题建立模型。

4、简单的管理优化问题分析。

第六章 整数规划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整数规划问题的特点、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解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性质与定理;0-1问题建模;0-1问题求解;指派问题求解方法。

2、熟悉:常见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及其特点;整数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分枝定界法的原理及应用。

3、了解:整数规划问题相关概念。

三、教学内容

1、整数规划问题相关概念;常见整数规划问题模型及其特点;整数规划问题的性质与定理。

2、整数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分枝定界法的原理及应用。

3、0-1问题建模,0-1问题求解,指派问题求解方法。

第九、十章 动态规划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化原理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动态规划的阶段变量;状态变量;决策变量;效益函数;状态转移方程的建立;动态规划问题的建模。

2、熟悉: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动态规划递推方法。

3、了解:动态规划常见问题解析。

三、教学内容

1、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动态规划的阶段,状态变量,决策变量,效益函数。

3、状态转移方程的建立,动态规划建模,动态规划递推方法。

4、动态规划常见问题解析。

第十一章 图与网络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几种典型网络模型的特征及其求解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最优树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

2、熟悉: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内容

1、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最优树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

第十四章 存储论介绍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存储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确定性存储模型的解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存储轮的原理;确定性存储模型。

2、熟悉:存储论的基本概念;确定性存储模型求解。

三、教学内容

1、存储论的基本概念;存储轮的原理。

2、确定性存储模型。确定性存储模型求解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1.教学组织:

(1)实施机构: 由医学工程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执行。

(2)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2.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为主的启发式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核心(掌握)”问题要保证讲透,“重点(熟悉)”问题要讲够,“了解”问题要作简单介绍。

(2)实验或实习:课外作业与练习,每堂课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做一定量的练习和思考题,以熟悉和巩固所学内容。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习题课与主要采取教师集中辅导和答疑,个别学生的问题可到教师办公室咨询。

3.考核办法:必修课程: ①考核类型:停课考试。 ②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③考试时间:期中、期末。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线性规划对偶规划运输问题多目标(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论介绍合计教学手段CAICAICAICAICAICAICAICAI时数14866466454教学内容核心9255463236重点32333212190实验内容时数类型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清华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交大《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筹学教学大纲

运筹学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学习体会

运筹学课程论文

运筹学课程学习体会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