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二章(上)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7: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章引种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引种的意义,引种的基本原理,掌握引种的概念,引种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从而能按引种的程序和引种规律进行引种。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晚熟富士着色系芽变苹果(红富士),如长富

2、长富6和秋富1等。当时全国11个省市组成引种研究协作组,北至辽宁,南至江苏,在全国进行了试种推广和研究。经过多年的引种工作,明确了红富士苹果在我国的适宜栽培范围,并总结出该种苹果优质丰产栽培的系列技术措施,同时建立了良种繁殖基地,进行了优系选择,选出有希望的单枝(株)系100余个。目前红富士苹果覆盖面占我国苹果主要产区的80%以上。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引种是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根据植物在引种前后是否发生遗传适应性改变,引种可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前者指植物种类或品种在基因型适应范围内的迁移,后者指植物在引种过程中发生某种适应性遗传变异。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入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或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效果的称为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与原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入物种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须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

二、引种的意义

(一)引种是解决园艺生产所需种类品种的重要手段。

新区基础薄弱,种类和品种短缺,靠引种可以解决,即使种类品种比较丰富的老的菜园和园林建设进展较好的地区也都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种类品种,因为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总能发现比当地现有种类更好的种类品种。如果通过引种就能得到所需要的种类品种,要比选择育种或杂交育种简便而节约得多。

(二)通过引种不仅有可能解决地区当前建设中存在的种类品种问题,而且还能引入更多的种质资源,为今后进一步良种化提供有利条件。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自国外引进的蔬菜种质材料约2万份,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作育种的初始材料,育出了一大批抗病、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利用。

(三)扩大栽培区域,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植物。 某些植物在引进地本来就有,但其分布或栽培范围很小,数量少,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该植物属于保护对象,因此在其自然分布或栽培范围内,扩大种植面积,实行集约化生产或推广种植。如分布于南方的白花泡桐已成功引进到陕西、山东,而分布于北方的兰考泡桐和楸花泡桐也在南方生长良好。通过引种常可使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表现尤为突出,如原产中国的猕猴桃,新西兰引种后,现其产量占世界第一位。此外,引入各种种质资源,还可用于杂交创造新品种。福建省果树研究所以我国枇杷品种解放钟与日本引入品种森尾早生杂交培育成早钟6号,该品种具有果大、早熟、抗性强、品质优、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

植物引种驯化是以进化论、遗传学、生态学的某些基本概念为理论基础,其他学科如植物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对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为推动作用的。至今已提出的植物引种驯化理论至少有20多种,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将其中有影响的介绍如下。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一)简单引种过程中的遗传学原理

简单引种是园艺植物在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是受基因型严格控制的,同一种植物不同的品种,由于适应性范围的差异,在引种中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桃品种白凤的适应性广,在北京、江苏、江西、河北、辽宁等诸省(直辖市)均表现丰产优质;而肥城佛桃适应范围狭窄,引种到江苏扬州和辽宁葫芦岛都表现成花少,坐果率低,不能获得丰产和优质。适应性范围广的品种,常具有较强的自体调节能力,表现为对异常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某种缓冲作用,使其得以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根据K.Michael(1942)研究理论,品种的自体调节能力和品种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有关。果树中有些亲缘较复杂,杂合程度高的品种如康德梨、贵妃梨等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D.Lawis(1955)认为杂合程度高的类型,具有更高的合成能力和较低的特殊要求。这表现在生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性状常表现为最稳定,如温州蜜橘、贵妃梨、苹果梨中的某些品种,由于亲缘关系比较复杂,是杂合程度高的杂交后代,常有较大的适应范围。品种对在进化过程中经常发生影响的环境条件都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例如落叶树种在季节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变化下引起的秋季落叶,有利于增强其对冬季严酷环境的适应性。这是植物本身的自体调节表现,这种表现叫饰变。

反之,品种对其进化过程中很少发生的环境条件,则很少具有适应能力,例如冬季多雨引起枝条徒长,农药引起的药害等这类变化叫形变,是不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适应性饰变反映品种在扩大适应范围上的潜力,而形变则表明品种适应范围狭窄,引种中应善于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反应。还应指出,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表型,有时对外界条件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如同一品种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培育的苗木,比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培育的苗木较为抗旱。

(二)驯化引种过程中的遗传学原理

引种实践证明,在改变植物的遗传适应范围过程中,把一些园艺植物引入原来不能适应的地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桃原产于我国西北干旱、气温较低的地区,引入南方后经过长期的培育选择,已驯化成为耐高温的华中系品种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驯化实例。

如何改变园艺植物遗传适应范围,使其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一个认识过程。“风土驯化理论”认为,要使原产南方的优良品种在北方进行驯化,只要从南方引入大量的嫁接苗木或接穗进行繁殖,在北方的风土条件影响下,就会逐渐驯化。“风土驯化理论”事实上在实践中都遭到了失败。前苏联著名的果树育种学家米丘林,早期曾根据这种理论,做了大量的引种工作,结果都没有成功。随后米丘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除了该植物在原产地已经具备了适应新环境的遗传性外,不能用移栽、扦插、嫁接或其他无性繁殖方法来进行驯化,只有种子播种的实生苗,引种到新的环境条件下,才有可能驯化成功。实践还证明,从生态地理上距离远,不同种间或品种间杂交所产生的杂种较易驯化。人们从实践中虽然总结出经验教训,但在理论上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通过种子繁殖能较好的进行驯化,其关键在于通过有性过程形成多样复杂的基因重组,可以从中选择出适应性较强的重组类型,而远缘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由于杂合度高,因而对异常条件具有较大的缓冲适应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合成能力和较低的特殊要求。另一种解释是,实生苗是出于幼龄阶段的个体,阶段发育年幼,具有较大的遗传可塑性,易于接受外界各种条件的影响,从而能较好的定向地改变其遗传适应范围。扦插苗或嫁接苗是在原有阶段发育成熟基础上形成的,遗传保守性较强,因而适应性也较差。

二、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一)植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相对稳定性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流动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4个基本成分所构成,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逐渐建立了相互协调的关系。这种协调关系主要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控功能来实现,这种自动调控功能即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而使稳定状态改变时,靠系统自身内部的机制恢复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使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功能上的动态平衡。系统的调控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熟性,系统越成熟,它的种类组成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它的稳定性越大。相反的,那些没有经过长期进化适应、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少的生态系统就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弱,自身的稳定性差,即所谓脆弱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偏离自然状态而丧失其固有的自动调控功能,变成退化生态系统。

(二)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目标、有计划重现当地环境特点,遵循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原理的科学引种可以丰富植物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增强生态系统的调控功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如多种观赏植物可以吸收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杀灭悬浮在大气中的有害球菌、杆菌,降低或消除城市噪声,增加负离子效应等。引种时可以有针对性的从外地引进抗性更强、净化作用更强的种类用以改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应注意盲目的不顾生物和环境及其他生物间的协调关系,随心所欲地引种可能会削弱生态系统的功能,甚至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的难以控制的灾难。

(三)生态因子作用于植物的一些基本规律

植物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介绍和研究生态环境时,常把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生态因子分别论述。但实际上,生态环境中诸因子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环境系统,并综合地作用于植物。因此,在研究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时,应注意因子间相互作用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客观规律。既要求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态条件相似,但又不可能要求完全一致;既要承认气候条件对植物的重要影响,又要考虑自然的综合因素和植物可以改造的一面。所以,在引种时一定要注意植物与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慎重选择小气候和土壤条件,尽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为植物提供近似原产地的条件。

1.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偿作用。

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对植物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彼此不可替代,如光、热、水分等。尽管需要的数量不同,但缺少不管哪个因子,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但某一生态因子不足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别的其他生态因子来补偿,比如在树荫下的植物光照不足,使得光合作用较弱,在土壤表层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可使光合作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补偿。

2.主导生态因子和限制生态因子虽然环境中的诸多生态因子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通常都有一种或少数几种生态因子对该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即主导因子。

例如温度常常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子。我国植物南北向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方有柑橘、棕榈、茶树等常绿阔叶树种,而北方没有。通常植物对某一生态因子耐受范围较窄,而这一因子又易于变化,则该因子很可能成为一种限制因子。德国B.J.Liebig(1840)在研究植物营养时,提出植物常受到需要量很少而土壤储存量也很少的营养物质(如硼)的限制,当这类营养物质含量超出植物的忍受限制时就会出现植物声场受阻乃至死亡。

3.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任何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植物来说并不是单一因子,而是这些因子综合作用于植物。一个因子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引起温度和空气湿度等的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有水分、养分和空气参与才行。

4.主要生态因子对园艺植物引种的作用

(1)温度:温度常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主导作用的限制性因子。温度条件不合适对引种植物的不良影响可表现为:①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致使引种植物的整体或局部发生致命伤害,严重时死亡;②引种植物虽能生存,但影响产量、品质,失去生产价值。中国地处北半球,温度对园艺植物北引的影响包括极限低温、低温持续时间以及升降温速度、霜冻、有效积温等;南引时的影响包括冬季低温不能通过冬眠、高温和日温差等。临界温度是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最高温度的极限,超越极限温度会造成植物严重伤害或死亡。冬季绝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如菠萝一般品种的临界低温为—1℃,广州1951-1970年从未出现过0℃的低温,几乎所有菠萝品种都能适应,而韶关1960-1971年每年都有0℃以下的低温持续1-8d,其中4年出现-2.3℃--3℃的低温,引入品种不能适应。

除极限低温外,低温的持续时间,降温、升温的速度以及植物本身的越冬准备等也起重要作用。辽宁熊岳地区出现-30.4℃绝对低温的1941年,苹果没有冻害,而发生7次冻害的年份其绝对低温只有-22℃--25℃。研究认为,最低旬平均温可反映降温程度和作用时间两方面因素,作为苹果引种的参考指标较适宜,以最低旬平均-14℃作为抗寒能力中等的美国原产苹果品种引种时的参考指标。低温造成严重伤害的另一种表现是霜冻。对果树来说尤其是开花期的晚霜,常造成严重减产。 冬季开花的枇杷,其花器及幼果易遭到冻害,是北引的主要限制因子。园艺植物的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生育期不同,对生育期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喜冷凉而不耐高温的蔬菜作物引种后的生长情况,取决于作物适应的起始低温和临界高温之间的相隔天数能否满足其生育期要求的天数。有效积温能否满足引种植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也是南种北引时必须认真分析的因子。对于大多数喜温作物,在10℃以上有效积温相差200-300℃以内的地区间引种,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一般不大明显,若超过此数,偏离越大则影响越大。

高温是植物南引的主要限制因子,高温使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蒸腾作用加强,破坏体内水分平衡和养分积累,造成早衰并引起局部日灼。尤其是对于多年生果树和观赏树木,引种时必须分析高温对栽培的制约。有些植物种类,引入地区冬季是否有足够低的温度和低温持续时间,以满足其通过休眠或2年生植物的春化阶段的需要,常成为引种的限制因子。落叶果树未能通过休眠时,即使具备了营养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也不能正常发芽生长,表现为发芽不整齐,新梢呈莲座状,花芽大量脱落,开花不正常等。

(2)日照:日照对引种的影响主要包括光周期和日照强度。不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不同,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差别越大,夏季白昼时间越长,则冬季白昼时间越短,而低纬度地区则夏季和冬季白昼时间长短差别较小。长期生长在不同纬度的植物,形成了对昼夜长短的特殊反应,这种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有些植物在日照长的时期进行营养生长,到日照短的时期分化花芽并开花结实,叫做短日照植物,如菊花中的秋菊类;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另一类植物叫长日照植物。如洋葱、胡萝卜等;还有一类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在日照长短不同条件下均能开花结实,如番茄、茄子、甜椒等。多数果树种类和品种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如苹果、桃可在纬度差异很大的地区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凡是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的种类和品种,通常以在纬度相近的地区间引种为宜。日照长短是一些蔬菜产品器官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北方洋葱引到南方种植,往往地上部徒长,鳞茎发育不良。因为北方洋葱通常是春季播种后在夏季长日照下形成鳞茎,引到南方后采用秋播春收栽培方式,在洋葱形成鳞茎的季节,恰好是短日照环境,所以只长苗不结鳞茎(洋葱品种鳞茎膨大诱导有长日照和短日照的区别)。不同园艺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有阳性植物、日中性植物、阴性植物之分。桃是较典型的阳性树种,光照弱会造成开花和结实不良;相反,杜鹃、兰花等属阴性植物,由于种植这些阴性植物时可人工遮光,所以引种时光照强度就不会成为主要的限制因素。

(3)降水和湿度: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和空气湿度。年降水量是决定植被类型的决定性因素,降水强度与植物的适应性也有一定关系。降水量由多到少,植被类型由森林到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半荒漠、荒漠。在森林类型范围内也有雨林型、湿润型及干旱型之分,在引种时应注意这些类型的差别。另外,园艺植物的不同种类由于在其进化过程中,长期经历生态环境中的不同降水条件,形成了需水不同的生态型。即便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类型之间,需水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如欧洲葡萄中的东方品种群需水量少,有较高的抗旱能力和耐沙漠热风能力;而黑海品种群中多数品种需水量较大,抗旱力差;西欧品种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雨量的不同季节分配型与引进植物的选择也有一定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夏雨型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我国东南部是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夏季降水量特多,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雨量较多的地区,同时也可能出现伏旱、高温情况。

因此可能成为这一区域引种的限制因子,要尤其注意。苹果品种“国光”引入江苏黄河故道地区后,有的年份由于成熟季节遭遇过多的降水,造成大量果实果皮开裂。与降水相关的是空气相对湿度。通常阳性树种适于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而阴性树种适于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在园艺植物引种中,从降水多、空气相对湿度高的地区引种到降水少、空气相对湿度低的地区,可通过改善灌溉条件而获得成功。相反,将适应于降水量少、空气相对湿度低的地区的生态型品种,引种到降水多、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地区,难以获得成功。这是因为适于干旱环境的生态型品种引入多雨高湿地区后,由于降水过多会造成落花落果和品质下降,另外,多雨高湿易引发植物病害发生。

(4)土壤:土壤的多种理化形状和生化性状深刻关系到植物的生长。从选择树种以及引种成活率上看以下几个性状最重要:

①土壤酸碱度及含盐量。每种植物对土壤酸碱度都有一定要求,引进外来植物时要了解植物的酸碱度适应范围。

②土壤排水性及通气性。土壤排水性及通气性与土壤的组成、结构有关,大多数植物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有足够的水分、养分条件好的土壤,但有些植物对土壤具有特殊的适应性。

③土壤养分。不同植物对土壤养分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松类较耐瘠薄土壤,但在肥沃土壤上生长更好。

④土壤温度。土壤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冻害、抽梢等方面。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土壤冻结很深而在春节大气增温快,但土壤增温慢,容易造成生理性失水而凋谢。

⑤土壤微生物。土壤中因微生物的活动而使土壤活化。有些微生物与树木根部组织共生,成为树木正常生长所必须。尤其松类,在引进初期可能没有菌根菌与松苗共生,不能形成菌根,生长不良。在引种有菌根或根瘤的树种时,应注意共生菌的引进。

(5)其它生态因子:地形包括坡位、坡向、坡度,尤其它对树木生长是一个间接的、但又是带综合性的因素。它影响到气象、土壤因素的再分配,再配置植物时应注意中、小地形。大地形影响光照、气温、降水;中、小地形影响土壤的侵蚀、沉积、堆积、水分的再分配、排水以及土温。地形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小环境,在引种中选择具体栽植地点应充分注意,尤其对于适应性弱的植物。不同地区引种时还有一些当地特殊的生态因子可能成为引种的限制因素,主要是目前还难以控制的某些严重的病虫害和风害等。如在普遍栽培桧柏类植物的地区引种中国梨的品种时,赤星病为害最严重。

三、主要园艺植物引种规律

(一)概述

1.低温长日性植物的引种

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常因为低纬度地区冬季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春季日照短于高纬度地区,在感温阶段对低温的要求和在感光阶段对长日照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表现出生长期延长,甚至不能抽薹开花。原产于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引种到高纬度地区,由于在感温期会遇到低温,在感光期有长日照条件,使其生育进程加快,表现出生育期缩短,植株常较矮小,不易获得高产。另外高纬度地区寒冷,春季霜冻严重,特别是当品种进入穗分化时期遇低温,容易遭受冻害。低温长日性植物的播种区域有秋播区和春播区之分。其秋播区的春性品种引到春播区春播,有的可以适应,而且因为春播区的日照长且光照强,常表现早熟,粒重提高,甚至比原产地生长好。这类植物春播区春性品种引到秋播区秋播,有的因春季光照不能满足要求而表现晚熟,结实不良;有的易受冻害。高海拔地区的冬性品种引到平原区常不能适应。而平原区的冬性品种引到高海拔地区春播则有适应的可能性。

2.高温短日性植物的引种

原产高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植物的品种,常采用春播种植,属早熟春播植物。其感光性弱,感温性强。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常因为低纬度地区冬季温度高于高纬度地区,会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但植株变矮,穗、粒变小,不易高产。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植物品种,分为春播区、夏播区和秋播区。通常,春播品种的感温性强,感光性弱,引到高纬度地区,常表现为晚熟,营养体增大;夏秋播的品种,感光性强,感温性弱,引到高纬度地区,春播,不能满足对光照要求,植株增高,穗变大,生育期延迟,容易遭受霜冻伤害而不能正常成熟。高海拔地区这类植物的引种,感温性强,引到平原地区常表现为早熟,产量降低;平原地区的品种引到高海拔地区则由于温度降低而延迟成熟,易受冻害而不能正常成熟。

(二)主要园艺植物的引种规律

1.主要蔬菜的引种规律我国蔬菜栽培区大致可以分为东北蔬菜区、华北蔬菜区、华中蔬菜区、华南蔬菜区、西南高原蔬菜区、青藏高原蔬菜区、蒙新蔬菜区7大区。不同环境条件的栽培区都有其适应的蔬菜种类。现将主要蔬菜的适应性及其引种规律简介如下。

(1)大白菜

大白菜原产我国,引种栽培遍布全国,主要分为直筒生态型、卵圆生态型和平头生态型。其中直筒生态型耐旱、耐寒性较强,适应范围最广;卵圆型不耐热、不抗寒、不抗旱,适应性较窄;平头型属于中间类型,适应性有宽有窄。从温差小的地区向温差大的地区引种时,秋季容易抽薹;反之,则叶球变小或松散。南种北引大多结球不充实,北种南引大多生长良好,但生育期因地而异。

(2)甘蓝

甘蓝有结球甘蓝、球茎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抱子甘蓝和芥蓝之分。我国栽培的品种有的是直接从欧美或日本引进的,有的是从引进品种驯化、筛选的。引进甘蓝时应注意品种冬性的差异,如做春甘蓝栽培,必须选用春化阶段长的品种,否则易发生不结球先抽薹的现象。不同类型的结球甘蓝的冬性是有差异的,尖头型品种春化阶段较长,冬性较强,在长江流域做春甘蓝栽培时一般抽薹较少,而圆头型的容易抽薹,平头型的居中。

(3)番茄

番茄原产南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引入我国,近年又引进了不少新品种,例如樱桃番茄的许多品种等。番茄是一种日照中性作物,只要温度适宜,可四季开花结果,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安排好茬口,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2.主要果树的引种规律

我国果树栽培区分为耐寒落叶果树带、干旱落叶果树带、温带落叶果树带、落叶常绿混交果树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带、热带常绿果树带、云贵高原落叶常绿混交果树带、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8个果树带。主要果树的适应性和引种规律简介如下。

(1)苹果

我国是苹果的起源中心之一,但现在各地栽培的绝大多数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如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新红星”等。苹果喜欢冷凉、干燥的气候,主产华北地区。我国在向西北引种的同时,也向南方引种。苹果在西北的一些地区(如宁夏)生长良好,但在高温多湿的长江以南各省生长不良。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不同,如“辽伏”、“金帅”对南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较强。不同熟期的品种,对南方气候的适应性也不同,早熟品种较好,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较差。早熟品种(比北方提早一个月)可避开伏、秋旱和台风等不良天气,有利于树势恢复并形成花芽。南方低山丘陵区,可引种早熟品种,以增加当地鲜果种类。

(2)葡萄

葡萄原产黑海、地中海沿岸各地,分东亚、北美和欧亚三个种群,我国栽培的葡萄最初是汉代张骞从西域引种的,近年来从日本、美国引进的品种更多,如“红地球”等。我国葡萄的传统产区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覆土防寒越冬的方式,将葡萄的产区大大北移。近年江南华南各地引种了“巨峰”等不少品种,且可提早结果,但因浆果成熟期的7-9月份日温差较低,含糖量比北方低3%-5%。

(3)柑橘

我国是柑橘的原产地之一,目前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根据年平均气温、10℃以上年积温、极端最低温等气温指标,将甜橙和宽皮柑橘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不同的生态区域。目前我国柑橘生产栽培的最北限在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影响柑橘北移主要因素是温度,特别是极端低温及其持续时间。例如,极端低温高于-9℃,一月份平均温度4-5℃,年平均温度16℃以上的地区,可作为温州蜜桔的安全北限。

3.主要观赏植物的引种规律

观赏植物种类繁多,习性各异,既有木本的观赏树木,又有草本花卉;既有温室栽培,也有露地栽培。观赏植物的引种驯化主要是指露地栽培的园林植物,其中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观赏植物。

(1)一二年生花卉

这类花卉的实际生长期只有半年,一年生花卉是春播秋花,二年生花卉是秋播春花。前者的生长期正值下半年生长期,一般不存在问题,后者多为耐寒花卉,即使耐寒性不够强,也可在温室育苗,来年春暖时移栽。所以一二年生花卉一般不存在引种驯化的问题。

(2)宿根与球根花卉

宿根花卉如菊花,多在春季发芽,秋末倒苗,以宿根(变态根)越冬,一般适应性与耐寒性均较强,即使不够耐寒,也可覆土越冬。球根花卉分为春植和秋植两类,春植球根如唐菖蒲,早春植球,夏季开花,秋后起球,室内贮藏越冬。秋植球根如郁金香,晚秋植球,土壤越冬,翌春发芽、抽薹、开花,夏季倒苗、起球,冷藏越夏。可见球根类花卉以球根度过不良季节,适应性较强,与宿根花卉类似,也基本不存在引种驯化的问题。

(3)观赏树木

观赏树木是园林植物的主体,也是城市风貌的代表,一般是在发掘、驯化当地乡土树种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外来优良树种作为补充。因为一种植物只有在它最适宜的地区,才能表现出最美的形、枝、叶、花、果的观赏特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观赏树木的引种,主要应该是潜在型的驯化,即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自身的适应潜力。如果进行复杂的驯化引种,则不仅养护费用增加,而且观赏效果不佳。好在观赏树木有许多适应性潜力大的树种,如悬铃木、柳树、银杏、水杉、雪松等。观赏树木的引种驯化主要是在同一林带范围内进行的,而这正好代表了当地的自然景观。例如,北方的油松、杨树、国槐所代表的北国风情,南方的香樟、桂花、棕榈所体现的南国春色。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第一章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标准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试资料整理

园艺育种学习题

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

园艺育种学实习报告

园艺育种学实习心得

考研846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二章(上)教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二章(上)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