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学概论1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0: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答

1.文化的内部构造包括哪些内容?

2.文化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3.文化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4.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5.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6.简述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7.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主要有哪些? 8.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9.简述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0.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11. 社会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2.谈谈你对竞争与合作的理解。 13.简述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14.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功能。 15.简述家庭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6.初级群体的特点是什么? 17.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18.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9.简述初级群体的功能。 20.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1.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有哪些重要意义? 22.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23.科层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4.转型期我国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5.简答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26.简述社会分层的方法。 27.简述我国当前的弱势群体问题。 28.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29.为何说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 30.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 31.简述考察社会制度功能的三种角度。 32.简述社区的四层含义。 33.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三种理论模式。 34.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5.简述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36.简述社会控制的类型。 37.简述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种角度。 38.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 39.简述社会互动的几层含义。

论述

1.试阐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2.试阐述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3.关于我国城市化有几种观点?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4.试论述环境因素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5.试论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6.如何认识当代我国初级群体的变化? 7.非正式群体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正负功能? 8.试比较刚性社会结构与弹性社会结构。 9.论述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 10.联系中国实际,论述中国社会结构分化的意义。 11.如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中国当前城市与农村的社区建设? 12.结合我国情况论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13.试以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越轨。 14.社会角色失调问题有哪些?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题库答案

一、

1、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杀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17、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者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8、本原的社会制度:指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其他社会制度产生的母体,包括经济制度与家庭制度。

19、城市化:城市化也叫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0、二元社会结构: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21、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义上来看,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上来说,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2、社区: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3、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臵以及围绕这一位臵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24、社会分层: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25、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26、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不同的文化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了另一种文化的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

27、非正式群体:指一定数量的个人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28、权威: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

29、参照群体: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之提供参照标准的群体。

30、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31、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会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32、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过程或结果,即社会在分化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维持自我增长和自我创新的阶段,来满足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33、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34、角色冲突:指在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35、科层制: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36、社会分化:分化的一般含义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社会分层研究所说的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的特征。

36、社会分化: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37、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8、逆向社会化:所谓逆向社会化是相对社会化是一个单向过程而言的。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39、初级群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40、组织结构: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二、

1、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根据角色扮演的目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指以获取经济效益或实际利益为目的的角色行为;表现性角色不是以获取实际利益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制度和秩序、社会规范、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2、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是现代化理论提出的一对概念,指两种不同的社会类型与发展阶段。通常我们把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称之为传统社会,把工业社会称之为现代社会。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前者是指根据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形成的、具有正式关系的群体。后者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群体。

4、阶级与阶层:二者都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社会地位层次及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不过,阶级划分的标准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阶层划分的标准是多元的,强调社会资源占有量上的差异。

5、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社会分化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整合指社会的一体化与团结。

6、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根据流动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指的是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臵转移;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一个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7、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指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变化,而代际流动指通过与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

8、竞争与合作:竞争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合作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好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9、冲突与顺应:冲突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顺应只指互动中的一方或双方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对方或相互适应。

10、所属群体与外群体:主要根据成员对群体的身份和心理归属来划分: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生活;外群体,泛指所属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1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我们把法律、法规等明文规定的制度叫正式制度,把习惯、道德等不成文的制度叫非正式制度。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2、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指通过社会力量和手段促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的控制方式;内在控制指社会成员内化社会规范标准,自觉运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指导行为的控制方式。

13、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前者是有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认同与归属感的共同体。实在社区指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的社区。

14、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为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或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两者是按照在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做出的区分,但区分是相对的,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相互转化。

15、基本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指发生在生命早期即儿童时期的社会化,旨在传授语言、知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等,帮助社会成员认识理解社会角色的期望与要求;再社会化指放弃原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两者是从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做出的区分,任何人都要经历初始社会化,但不一定经历再社会化。

16、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也叫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所谓自致角色也叫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两者的不同在于角色获得的方式不同。

17、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民族常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对文化的评价处在两个极端的立场上。

18、地缘关系与业缘群体:地缘关系指群体成员根据空间或地理关系而建立起的联系;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和性质不同。

19、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根据社会控制的正式程度可分为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因此制度化控制又称正式控制,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社会成员昭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控制类型,如政权、法律、纪律、规章以及各种具体社会制度等等;非制度控制又称非正式控制,是指以风俗、习惯的形式控制社会成员的控制类型。

20、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是相对的,两者常是结为一体的。

三、简答题

1、答:由三部分组成:1)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2)文化丛;3)文化模式。

2、答:1)超生理性、超个人性;2)复合性;3)象征性;4)传递性;5)变迁性。

3、答: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具体表现在: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表现出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的内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如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念等,使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为社会团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文化起的作用最大,可以说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4、答: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具体表现在: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表现出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的内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如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念等,使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为社会团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文化起的作用最大,可以说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答: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应用性。

5、答:1)15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社会思想的发展;2)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3)最重要的是,欧洲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变革。

6、答:1)准备阶段,包括选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计划、选取样本及实验调查;2)实施阶段,包括搜集资料及整理资料;3)总结阶段,包括统计分析、理论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7、答:包括研究组织技术、社会测量技术、资料搜集技术、资料整理技术、资料分析技术。

8、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客观的;2)社会现象有规律,可以被了解;3)社会学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4)自然科学的方法适合于研究社会。

9.答: 理论意义:(1)描述性功能:能客观全面地收集、整理、记录事件的发生过程,成为真实全面反映客观事件的原始资料来源;(2)解释性功能:社会学运用合理的理论解释事件的起因,找出因果关系;(3)预测性功能:社会学家根据已有的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能对政府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和提供科学依据;(2)能更好的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3)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要知识;(4)有利于普及社会知识,有利于人们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科学合理地生活;(5)有利于个人了解自己,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10、答: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

11.答:(1)整合的功能:指将社会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2)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是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社会也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良好条件。社会还为人类交往提供了规范,使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3)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的生命短暂,人类一代代更替频繁,而社会则使长存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第一积累和发展。

12.答:合作是指社会交往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社会目标而彼此联合的行为;竞争指社会交往中,不同社会成员为争夺同一社会目标而相互争夺的行为。竞争与合作表面上看是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都是个体或组织为了一定目的、利益而在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只是两者采取的方式手段不一样,合作是相互帮助扶持,竞争是不断赶超对方。竞争离不开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往往更加有力;合作也离不开竞争,缺乏竞争的合作缺乏活力。因此,只有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提倡公平竞争、友好合作的精神。

13、答:社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

14、答:社会化的功能在于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学习角色知识,逐渐适应社会生活,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社会结构得以维系和发展。

15、答:家庭的结构分为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情感结构。根据自然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残缺家庭。家庭具有性爱功能、生育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保障功能、感情功能。

16、答:成员有限;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成员间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间相互扮演多种角色,表现全部个性;成员难以替代;群体整合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17、答: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8、答: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撒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的行动能力。

19.答:初级群体的功能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两种类型。正功能主要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发生负面影响: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2)从宏观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20.答: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所谓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而地位则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臵;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

21.答: 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组织目标是社会组织的灵魂,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其次,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对外,组织要宣告其宗旨、性质和任务,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最后,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组织的活动是否有效益和效率,就看它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

22.答: 为保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遵循如下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责权对等的原则;6)精简与效率原则;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

23.答: 1)明确的分工;2)明确的职权等级;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5)量才用人;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24.答:转型期我国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表现在:第一,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组织结构普遍受初级关系畸形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正式结构。第二,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联系,在1978年之前,我国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以单位制度结构为主要特征,分化程度较低,说明组织结构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并可能表现出它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第三,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由于长期处于产品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还是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纵向行政控制结构,缺乏建立在功能互补基础上的横向联系。

25.答: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分层。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作阶级,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 韦伯认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但必须将它们严格区分,即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决定关系。

26.答: 1)主观法。请人们根据某项标准自己对自己进行评分归类。

2)声誉法。从一个社区中选出一些人作为评判员,让他们给本社区成员分层归类。

3)运用可能直接测量的客观指标进行分层。

27.答:我国弱势群体具有下述特征:物质生活趋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状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能有效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制度性歧视、整体性淘汰这样的一些社会排斥方式造成的。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满情绪,妥善处理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8.答:第一,个人条件。个人条件又可分为先赋条件和自获条件。第二,社会条件。社会条件主要是制度条件和文化条件,具体体现为就业制度和职业声望观念。

29.答: 1)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3)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30.答:1)社会价值观;2)社会规范体系;3)权威与地位结构;4)社会机构与设施。

31.答: 1)从社会制度的功能耦合网的角度考察;2)从制度的潜功能的角度考察;3)从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制度的功能性质问题。

32.答: 1)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2)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3)社区共同生活的人们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它活动;4)社区存在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33.答:1)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优先落后的农村,使乡村向城市接近。2)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理论模式。重点发展城市,以城市的发展影响并促进乡村的发展。3)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把城市和乡村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考虑,全面规划城乡的协调发展。

34.答:1)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和整合;2)理性化;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7)全球化。

35.答: 1)社会控制的普遍性与阶级性;2)社会控制的统一性与强制性;3)社会控制的多重性与闭环性。 36.答: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宏观与微观控制。

37.答: 1)历史的角度,即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社会稳定的角度。3)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

38.答: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与信念;社会舆论

39.答:社会互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社会互动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对面的;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社会互动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四、

1、答:从根本上说,导致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变迁的具体因素有:1)环境。2)人口状况。3)社会制度。4)社会价值观。5)科学技术。6)经济因素。它对社会变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2、答: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大;城市人口异质性强;城市社会分工程度高;城市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城市生活 阶层结构趋于开放,社会流动性强;城市文化世俗化;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控制为主。

3、答: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化有三种观点: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并举论。

个人认为,我国城市化要根据国情,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适应人民生活的需求。赞成“并举论”。

4、答:1)家庭。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2)学校。学校是为社会化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具有系统性,使社会成员习得知识技能与价值观。3)同龄群体。同龄群体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在同龄群体中接受了大量的亚文化的影响。4)职业与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给人们提供了检验与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机会、场所。5)发达的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暗示作用。

5、答:1)技能社会化。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职业技能。2)性别角色社会化。3)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4)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以上几种社会化在社会化的不同阶段,经过个人与社会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完成。

6、答: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随之发生变化。表现在:人们选择初级群体的自由度增加了,初级群体的重要性下降了,初级群体日益衰落。 初级群体的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趋势看,初级群体不会消失,会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7、答:非正式群体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二是经常接触的成员有可能基于相互同情、钦佩、兴趣形成非正式关系。 非正式群体有其正负功能。对成员的正功能是:1)减轻单调;2)情绪的表露;3)提供独立的机会;4)获得非正式的地位。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组织完成目标及管理也有积极意义。 负功能表现在:1)抵制变革;2)目标冲突;3)遵从行为问题;4)谣言问题。

8、答:刚性社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各个分层地位高度相关;2)分层标准高度重合;3)各分层地位相互加强与转化;4)限制人们的层间交往;5)容易造成社会断裂与社会冲突。 弹性社会结构有以下特点:1)各个分层地位低度相关;2)分层标准低度重合;3)缺少某种社会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资源得到补偿;4)促进人们的层间交往;5)具有较高的社会整合度。

9、答:新中国建立以后,就开始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中国日益加速地融入世界性现代化潮流。现代化这一进程,主要体现着技术和经济的合理化趋势,即基于计算的对经济效率的合理追求。它对社会阶层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度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 第二,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教育、职业声望以及收入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经济综合地位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 第三,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了社会冲突,促进了社会稳定。 第四,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一招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臵人力资源。

总的来看,由于现代化以科技合效率为导向,在现代化推动下,教育系统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上流动趋势。(2分)虽然,我国的社会分化过程可能会接近某种共同模式,出现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10、答:社会结构分化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的功能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分化成多种独立的功能主体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显得尤为突出和影响深刻,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并有力的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目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人角色的分化。个人角色分化有利于个体清晰理解和有效扮演自己的主要角色,减轻个体因角色混乱带来的压力和苦恼,顺利实现人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削弱中国传统社会中初级关系的不良影响,对于防治腐败意义重大。

二是社会组织的分化。社会组织的分化,不仅意味着组织数量的增加,也意味着组织功能的单一化和专业化,能极大的提高组织效率,有助于完成组织目标,满足社会需求。

三是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地位的分化能促进社会理性与社会竞争,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臵与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 但同时,社会结构的分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贫富差距拉大、个人之间组织之间冲突与矛盾加剧等负面影响,成为中国目前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只有存在分化却高度整合的社会结构,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真正所需要的。

11、答:社区转型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方面。体制的改革,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推进,使我国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农村的集体与城市的单位体制改变了,他们成为“社区人”,因此急需社区的建设,加强管理与治理。同时,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也需要发展社区的力量,与政府共同去解决。

从中国的现实看,社区建设一要培育社区的自组织力量,二是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2、答:发展中国家有特殊的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他们绝大部分曾经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这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迈向现代化时,基本都处于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早已形成,全球性社会正在形成。 发展中国家的起步大大晚于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国家,具有迟发展效果,既是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也包括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并广泛渗透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推动并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国家(政府)往往成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组织者和计划制定者;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我国是后发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现代化也具有以上的特点。

13、答: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分工过快导致失范,即缺乏规范或规范制约力弱。默顿提出失范与越轨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矛盾的产物,即部分社会成员不能通过合法的制度化途径获得成功,就进行越轨。 当前,我国由于社会变化过快,出现了缺乏规范或规范制约力弱的情况,社会整合出现问题,就出现了大量的越轨行为。同时应该承认,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完善,机会不公平现象还不少,有些人不能通过合法或正常途径满足需要,就采取了越轨行为。在这些越轨行为中,有些并非是不好的,有些是对社会形成危害的,比如创新与犯罪就不一样。 大量的越轨的存在对社会是不利的。从根本上,解决之道在于开放社会机会,加强社会整合。

14、答:角色失调问题表现在:1)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

针对因承担角色过多造成的角色紧张,办法是减少过多的兼职。针对角色规范不一致产生的冲突,应采取使人角色单一化的做法,加强道德修养。针对角色不清,应通过互动与讨论来明确角色。针对角色中断,角色承担者应加强人生规划与准备。家庭与社会应提供指导和帮助。针对角色失败,一种办法是退出,另一种是吸取教训,重新努力。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即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它包括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

2.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社会流动的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3.角色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强调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相互依存的一组角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形成亲密关系。家庭是典型形式。

5.社会现代化: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实现。

6.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使之符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的过程。而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专指对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进行预防、限制、禁止与制裁的过程。

7.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成变化的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

8.自致角色自致角色自致角色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是指人们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角色。

9.首属群体:或者称为基本群体、基础群体、初级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面对面的交往、亲密合作特征的群体。

10.社会分层:一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二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11.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12次级群体:也称为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13角色失调: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受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的情况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14.社会越轨:也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有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15.社会解体:是与社会整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过程。

16.文化堕距: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提出文化“堕距”理论。他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快于精神文化,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堕距”或文化“滞后”。

17.社会角色:是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8.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如:恐慌、流言、流行等。

19.城市化:城市化也称都市化,通常指伴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社区的过程,包含着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

20.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2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22.社会设臵: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23.社会整合::与社会解体相对应,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称社会一体化。

24.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化。

25.角色距离:此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提出来的。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要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角色距离。既包括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也包括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

26.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是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建成参照群体。

27.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有机总体。

28.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指人在社会空间中的位臵。它把人区分开来,成为互相辨认、对待的标志,是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来源。

29.角色建设::::人们在实践角色时,遇到很多事前料想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这样,角色的扮演者不得不随机应变地创造出一些过去为这一角色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这种情况称之为角色建设。

30.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和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 四简答题分)

1.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 答:①

成员有限。 ②

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③

成员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个性。 ④

交往富于感情。 ⑤

成员难以替代。 ⑥

群体整合程度高。 ⑦

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

2.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答:首先,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其次,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第三,冲突各方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由于冲突各方往往在价值观念上有很大差距,因而,他们虽然在同一领域争夺,但所要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最后,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

3.3.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 答: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发生条件包括:环境、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4.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答:①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②

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③

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④

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⑤

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5.简述对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理解简述对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理解简述对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理解简述对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理解。。。。 答:人文主义社会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M.韦伯为代表的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其在哲学思想上继承I.康德和J.G.费希特关于意志高于理性的观点以及A.叔本华、F.W.尼采的唯意志论,在方法论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活动由个人行动所决定,个人行动由个人动机、行为规范和价值关系决定。主张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认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着重于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

6.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答:(1)家庭。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校(包括日托中心)。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 (3)同辈群体。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即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仅是个人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且是检验个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5)大众传媒。大众传媒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具有极强的舆论导向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7.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答:(1)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如夫妻、婆媳、妯娌之间易于发生矛盾和冲突。 (2)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它又可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此种情况下,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于应付,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被称为“角色紧张”。二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如一位警察为了秉公执法可能要处罚或逮捕其老朋友,而作为朋友他又不忍对不住自己的朋友。在做出选择是,他便处在角色冲突的状况中。三是在一个人扮演的单一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如一位推销员为了多推销产品,拼命地向顾客宣传产品的优点,但若是讲良心的话,他也应该向顾客讲明产品的缺点,此时他内心便出于矛盾、冲突状态。

8.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答:产生的变化有: ①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②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关系日渐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如邻居。

9.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答: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观点一: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 观点二: (1)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谋生能力; (2)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3)内化价值观念 (4)培养社会角色。 (答出一个观点即可)

10.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哪些作用?

答: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正功能为:

(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 (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 (3)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负功能:过分整合会削弱正式结构的权威系统的有效性,引起失调现象。

11.试比较合作和竞争这两种社会互动类型的特点。

答: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互动双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为。特点:目标一致,有共同的目标;对于如何达到目标能够取得某种共识;在行为、行动上相互配合;合作双方相互依赖、讲信用。 竞争则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特点:它是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被争夺的目标是较少的,较难获得的;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得目标,儿不在于反对竞争者;竞争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12.简述初级群体的特点。

答:初级群体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成员有限;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替代;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13.简述科层制的含义。 答: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蜜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特征包括: 第一, 明确的分工; 第二, 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三, 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 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 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14.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互动有什么异同?

答:在两人关系中,每一方仅仅需要同另一方有关系,会比较充分地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因此,两人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关系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从而产生一种排他的特征。但是这种亲密性也有可能使两人的冲突更加强烈。 在三人关系中,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这时很难达到两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齐美尔认为,在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

.15.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答:发展社会化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化。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人们重新走入学校攻读硕士课程。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如罪犯在监狱中洗心革面,学习重新做人。

16.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二者有显著区别,它们之间根本不能划等号,社会学的许多研究领域是历史唯物主义不曾涉足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代替不了社会学; 其次,二者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学科与哲学学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对社会学起指导作用,可以为社会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再次,社会学可以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最后,二者在实际研究内容上确有一些交叉和重叠之处。

17.米德的自我概念中主我与与与与客我的区别与联系。

答:米德将自我分成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个主我又称自然我,是自我中不含符号的那部分直接经验,即感到饥饿、痛苦、压抑或快乐、陶醉、感到需要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的那部分,客我又称社会我,是自我的社会方面,是受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和组织制度制约的那部分。主我是自我中自然的部分,客我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8.18.18.18.简述教育设臵在社会发展中的显功能臵。

答:现代教育设臵的显功能: (1)具有传授知识与技术,传播文化的功能; (2)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3)是通向事业和经济成功的重要途径,因为教育设臵有筛选人才和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功能; (4)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功能; (5)扩大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

五判断辨析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指出理由。)

1.文化即文明 错误。文明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这种进步状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上看,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状态。它也包括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一切成果;从动态上看,它是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的过程。文明和文化的区别:第一,文明和文化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上,先有文化,后有文明。第二,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第三,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方面。

2.在家庭规模上家庭小型化是世界家庭发展的趋势。 正确。这是由现代化包括家庭现代化引起。如家庭现代包括人们的家庭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各方面的现代化。它主要应具备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婚姻自由的充分实现,性与爱趋向统一,爱情越来越成为婚姻的基础。第二,家庭关系趋于简单化,家庭成为夫妻人格的共同体。第三,男女平等。 第四,家庭的各种社会性功能外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共同体。第五,社会对家庭的干预将减少。这些因素均引起了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3.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文化中心主义认为,文化无优劣之分。 错误。这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

4.我国现阶段不存在社会分层。 错误。我国现阶段存在着社会分层,经济发展导致产业、行业、职业构成的变化;体制改革导致所有制成份的变化;社会分化加剧、不定性状态。

5.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正确。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意志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不能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6.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是一回事。

答:错误。二者不是一回事,发展社会化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强调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强调人的改善,而且,再社会化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7.家庭属于初级群体。 答:正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面对面的交往、亲密合作,是典型的初级群体。 8文化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

答:错误。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9.城市化就是从农村搬到城市居住。

答:错误。城市化也称都市化,通常指伴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社区的过程,包含着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传播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10.角色失调即角色冲突。

答:错误。角色冲突是角色失调的一种情况。

11.学校是唯一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学校是唯一的专门社会化机构。

答:错误。学校的专门的社会化机构,但不是唯一的。

12.转型期我国初级群体得到加强。

答:这种说法不确切。转型期我国初级群体的变化比较复杂,从成员的获取资格上,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从其发展趋势看,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13.文化边际地带都发展很快,如中国的沿海城市。

答:错误。有的文化边际地带能较易于吸收多种文化营养,发展较快,但是有的边际文化远离中心文化却不能接触到发达文化,因而处于一种不发达的状态。

14.人数众多的行为就是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

答:错误。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

15.社会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

答:错误。虽然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现代化并取得了相对高的成果,但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并不是社会现代化的“普遍模式”。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和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国的具体的、历史的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副五

比较题

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

答: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它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它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 不过,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答: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领域之一,概括地讲,社会群体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特征是:(1)明确的成员关系。(2)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3)有限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4)持续互动与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组织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相对于社会群体而言,社会组织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单元。特征是:(1)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3)存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4)组织成员经常变更。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

答:(1)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 (2)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 (3)两种研究达到的最终结论不同。

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答:一般说来,传统社会与现代上有如下区别:(1)社会的基础产业与劳动方式不同,农业、手工劳动—工业、机器生产;(2)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程度不同,分工简单、分化低—分工复杂、分化高;(3)社会主要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不同,家庭组织、血缘关系—职业组织、业缘关系;(4)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乡村社区—城市社区;(5)社会开放程度不同,分散封闭—高度开放;(6)社会管理的权威基础和主要方式不同,传统权威、家长制—法理权威、科层制。

5.比较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

答:社会唯名论:个人的存在是客观真实的,但社会只是一个虚名,本质上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组合,即1+1=2。 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独立于个人,有自己的结构和运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不一定反映个体的意志,即1+1>2。

6.比较虚拟社区和实在社区。

答:“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表现在: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实在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规范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两者的最大差异是,实在社区强调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而虚拟社区不关注其地域属性;另一差异体现在虚拟社区不“不完全延伸性”,即网上所获得的虚拟社区的身份一般不具有在日常的社会里延伸的特性。

7.比较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答:社会群体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和内在愿望划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而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称为其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8.比较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答: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可以把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咋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也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的区分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发展会有所变化,许多原来的先赋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9.比较社区和社会。

答:社区和社会都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但是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除此外,社区注重地域概念,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社区的功能更专门化。

10.\.比较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答:前者也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最优的。后者,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各种文化从自己生存的环境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11.比较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答:按照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把社会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前者正规化程度高,成员见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后者是正规化程度低,成员见的互动采取常规、随意的方式,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

12.比较社会互动的两种类型::::合作和竞争合作和竞争合作和竞争合作和竞争。

答: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互动双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为。特点:目标一致,有共同的目标;对于如何达到目标能够取得某种共识;在行为、行动上相互配合;合作双方相互依赖、讲信用。 竞争则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特点:它是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被争夺的目标是较少的,较难获得的;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得目标,儿不在于反对竞争者;竞争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六论述题

1.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为什么? 答:①

社会角色的确定: A.

角色的确定,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身份地位、能力以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B.

实际生活中,通过社会交往,确定自己的角色。社会关系发生变动,重新确定角色。 C.

角色确定不当包括:不能胜任、未能承担合适的,选择了不适当的。 D.

角色的有效性,及某种角色确定是否得到了工人。其获得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②

社会角色的表现:通过利用环境因素和个人的表演,反映所扮演角色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规范和形象。 A.

布景和道具:需要的是真正的实物。 B.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C.

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③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A.

承担角色时,遇到他人或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B.

在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有所认识、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后,才能开始表演。 C.

角色实践。常常与角色领悟相一致。收到其他因素影响,偶尔会不一致。人们常常作出角色建设,即创造性的表演角色。

2....如何理解社会互动?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答:社会互动的内涵: ①

社会互动,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 ②

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③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 ④

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⑤

存在着间接互动。 ⑥

互动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不同时间、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⑦

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作用。 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的主要理论: ①符号互动论: 符号,有意义的能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 符号在互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 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立的。 人们通过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互动过程中,人们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两个主要派别:布鲁诺,芝加哥学派,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库恩,衣阿华学派,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②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团体理论反映了个人与群体互动的特殊方面。 ③

戏剧理论:戈夫曼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其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④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默森。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认为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酬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最有价值的是服从,即控制他人的权力。 ⑤

角色理论: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⑥

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提出,常人常理方法学。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3.论述社会化及其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答:①

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即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②

它包括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 ③

社会化的新倾向: A.

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 B.

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 ②

从个人方面分析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运用: A.

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B.

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③

从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A.

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 B.

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意志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不能实现。 C. 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4.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

答:本题主要根据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体会为主,不准备给出详细的标准答案。主要应该抓住社会学的描述、解释、评价、预测登基本功能。应联系中国实际,举出合适的例子具体展开论述。

5.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

答: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自然、人口和社会三个方面。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流动大多数情况下是空间上的流动,它调节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如各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火山爆发等都有可能导致社会流动。 (2)人口因素

人口与环境之间一般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否则,一旦人口密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势必会引起人口向外流动。另外,当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就会产生人口的压力或吸引力,出现人口流动,如果这种流动伴随着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变化,那么与社会分层相对应的社会流动就发生了。 (3)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它主要包括: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重要原因;b.战争、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也是社会流动的一个常见原因;c.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引起社会发生结构性流动的原因;d.由发明创造引起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e.社会分层体系分化组合的原则与社会继替的规则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制度性因素。

6.请先阅读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942年4月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行家们号称为不可沉没之船的“泰坦尼克泰坦尼克号”在它的首航途中沉没在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中的北大西洋中泰坦尼号》这部好莱坞电影,因再现了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悲剧性奇迹而风靡全球了。

根据资料记载,泰坦尼克号沉没历时三个小时。由于救生船不够由于,人们在逃生的时候恪守了恪守了“妇女儿童优先”的社会规则的社会规则,使得69%的妇女和儿童幸免于难,而逃过死亡的男士只有17%。不过,人们也注意到,住在头等舱的都是有钱人,住在二等舱的主要是中产阶级和商人职员,住在三等舱甚至更低舱位的主要是移民美国的普通人和贫穷移民人。如果按照舱位来计算逃生率,头等舱是60%,,,,二等舱是44%,,三等舱及以下是26%。而且头等舱的男士的逃生率比三等舱的儿童还要高。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试用所学的社会学知识来分析这种社会现象。

答:材料说明了社会不平等(或社会分层)现象。 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社会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得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在材料中坐在不同等级的船舱体现着乘客在社会中的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他们在生死关头获得坐救生船获救的机会上是不平等的。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依据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育程度、职业等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社会阶级、阶层关系既是一种稳定的地位结构,同时又是具体的群体关系。社会不平等有法律上的不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

试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下列资料的看法。“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乡村的人是人民的主要部分;他们不很关心他们的自由们的;他们很忙,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这有时就补救了天然的缺陷。…居住在山地的人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

答: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自然环境虽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对人类社会有重要作用和影响。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的政治军事及国际地位、社会心理和文化等都会产生影响,是影响人类前进步伐的重要变量,会加速或者延缓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应提倡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观,重建人类对自然界的统治原则,确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实践态度,人类应该从自然界无度的、残暴的、自私的征服者转变为自然系统和谐、宽容的统治者,使自然长久地为人类谋福利。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当前世界范围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该理论对我们是一个警醒。

8.请以家庭为例分析和说明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从群体成员的资格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 自由度有所增加。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流动率低,并且受特定传统与家族关系的支配,因此,人们所属的初级群体多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初级群体成员的资格获取,往往不是由于成员的自愿选择,包办婚姻就是一种典型。现在,社会流动大大加快,人们的交际面也大大拓宽,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自由选择伴侣组成家庭。 (2)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转移。在传统社会,家庭承担着生产消费的经济功能,是生产的主要单位,此外,还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学习生产技术的场所;现在,家庭的生产功能转移出去,由专门的生产组织,如工厂、公司等承担,教育等由专门的次级群体,如学校承担。其次,初级关系日渐松懈。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人们之间的交往日渐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和传统家庭中成员的关系有很大不同,出现了如夫妻之间AA制等新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发展并不是议程不变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我们有必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改进、发展人民所接受的初级群体,并使其健康的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9试用米德的社会化理论对下列资料进行分析解释::一个3岁的小女孩根据妈妈的要求将玩具和糖果与自己的哥哥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她走出家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戏时,她逐渐学会了根据游戏规则来进行游戏活动。

答:内化社会期待是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这是社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 这种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获得,童年早期儿童只是将“重要他人”的期待内化, 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儿童逐渐将“普遍性他人”的期待内化,即将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观点内化。 联系材料加以分析。

10.运用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对下列行为进行分析,并讨论合理行动和非合理行动的社会意义。

A.祈祷、忏悔等宗教行为

B.母亲因为生气而严厉地教训孩子

C.清明节为已故的亲友扫墓

答: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将社会行动区分为4种类型:目标合理的行动,即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效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即按照自己的价值准则所进行的行动,不管有无成效;激情或情绪的行动,即通过激情和感觉而进行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即按照习惯而进行的活动。前两种是合理的行动,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后两中是非合理的行动,在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只有第一种才是绝对合理的行动。

祈祷、忏悔等宗教行为中,行动者不是基于理性的考虑和实际知识,而基于超验的幻想和精神的需要才信仰某种东西,并为了这种信仰而进行某种活动,属于价值合理的行动。母亲因为生气而严厉地教训孩子的行动中,由行动者的某种情感或情绪状态所致的行动,属于激情或情绪的行动,这类行动也可以说是不顾后果的行动。人们在清明节为已故的亲友扫墓,这类行动是由来已久的和根深蒂固的,与传统和习惯有关,属于传统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只要因袭例行的或现存的方式就行了。按照韦伯的理论,三种行动都属于非理性的行动。

非合理的行动的普遍存在清楚地表明,人的行动并非全是理性或合理的行动,非合理的行动同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成分。实际上,传统社会中非理性的行动是人的行动的主导形式;而即使是在现代非合理的行动仍然不失为人类行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11.当代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你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请用所学的社会学知识分析该问题。

答:此问题考察学生对社会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的理解,并将所学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首先说出关注的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什么问题。并将其具体到具体的社会化问题。分析其表现及特征。并分析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提出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12.试述个体社会化的两大阶段、三大类别。

答:发生于婴幼儿和青少年阶段(大约为20岁以前)的社会化常被人们称为“基本社会化”或“一级社会化”。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生活技能、交际语言、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等,并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正确估价自己、评价别人,了解将要承担和扮演的各类社会角色,形成自己的个性、人格。通过基本社会化,个体的自然性大大减少、社会性大大增加,初步确立了独特的自我,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开始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参与社会生活。基本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环境完成的。 发生于成年和老年阶段(大约为20岁以后)的社会化常被人们称为“继续社会化”或“二级社会化”。顾名思义,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继续,是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和扩大。继续社会化之所以是必需的,是因为:(1)个体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所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2)个体进入成年期、老年期后,社会赋予了他许多新的角色、责任和义务,向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期待,他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关系等都变得复杂化了,他还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或先前不突出的问题,如日益迫近的死亡问题;(3)科学技术,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相对地也不稳定,因而个体必然会面临更新知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成年人、老年人同青少年、婴幼儿一样,也必须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的场所或途径主要有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等。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正确对待死亡,后面我们还将论及这一问题。 除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之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化类型,即再社会化。这种社会化既可能发生在成年、老年阶段,也可能发生在青少年甚至婴幼儿阶段,当然大多数是发生在成年以后的阶段。所谓再社会化,是指个体从一种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生活方式急剧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它分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再社会化又分两种:一是个体承担地位更高的社会角色后而进行的再社会化。二是个体移居或客居文化模式很不相同的他乡后而进行的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个体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后而不得不进行的再社会化。二是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后而被社会强制进行的再社会化。在我国,这种强制再社会化是在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所和劳改场所进行的。

13.结合你所学的社会学理论,谈谈你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怎样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答:注意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社会或他人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期望。 (2)自己对角色的领悟。 (3)对角色的实践,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正确处理角色失调。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

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6.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7.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8.社会分层::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11.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12.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13.社区组织: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会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14.社会发展: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会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会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会区合作精神、动员社会区内外资源、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15.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伸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16.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17.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18.社会流动: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19.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20.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21.社会趋同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了不尽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22.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

23.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

24.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5.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26.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27.优势需要优势需要优势需要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2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29.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和心理特征和总和。

30.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和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1.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成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32.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

33.人文区位: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窨上的居信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4.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式。

35.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叫过度城市化。 36.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37.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38.规则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39.越轨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40.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41.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的贫穷文化。

42.世界体系论:它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它认为在整个世界体系内,西方发达国家是通过经济联系和不平等的贸易来剥削不发达国家。

43.““第三次浪潮”:社会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现在又进入打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的文明时期,他称之为“第三次浪潮”。

四四四

四、简答及论述题:

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A、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B、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C、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D、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公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E、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1)两者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是 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2)两者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功能:A、学习社会学,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B、增长社会管理才于,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D、为发展边缘科学和多科性综合研究做出贡献。

4.社会需要的涵义: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5.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6.社会化的基本:A、传授生活技能。B、教导社会规定。C、指点生活目标。D、提供角色人选。

7.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期的二十年间,先后经过社会化的三种不同场所,这就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这三个场所虽有先后,也有区别,但互相配合、互相重合,牵连在一起,人们的个性主要就在这样的场所中逐步形成的,家庭成叫之间的关系,是血统和亲属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是年青人发育成长的摇篮。学校中的师生和同学关系,是相互交流知识、思想的关系,严肃而认真,理多于情感,是人们生活的庄严殿堂。而邻里社会却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大社会的雏形,情况复杂多变,对人们个性的形成,人生观的塑造,起着决定性影响。

8.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A、它是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群体。B、它的目标简单、明确。C、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D、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E、社会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9.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活动成效的高低。

10.社会交往的意义:A、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B、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C、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11.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12.社会分层的具体标准:A、财富即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B、声望即指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C、权力即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13.社会分层需要论: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 A、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B、必须有一定分配位臵来表现他们C、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D、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该理论的观点认为,衡量分层位臵上的重要性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功能不可替代。另一个是地位联系别人的程度,联系程度越大,重要性越大。

14.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A概念系统。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B、规则系统。社会制度包含一套活动规则,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C、组织系统。制度的有形代表就是它的组织系统,用于推动和检查它的执行。D、设备系统。设备系统包括实用设备象征设备。

15.社会制度的功能:A、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B、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C、对社会起整合作用。D、传递社会文化。

16.社会制度的特征:A、普遍性。B、变异性。C、相对稳定性。D、阶级性。

17.社会控制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保持社会安定,统治阶级或社会利益的代表力量就要对越轨行为进行控制。(2)维持正常生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要动用社会控制手段对破坏生活秩序者予以约束制裁,缺乏这种控制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3)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就不能顺利发展。社会的正常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序是依靠社会控制来达到和保障的。(4)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另外,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僵硬的社会控制常常会积累矛盾,酿成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发挥社会控制积极功能时,要注意它的反功能。

18.社会问题的成因:A、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原生环境问题;二是与次生环境的问题。B社会关系失调,主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

19.社会工作的功能:A、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 B、挖掘受助者潜能,促进其发展; C、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 D、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20.社会保障的特点:A、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B、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城镇居民的保障和福利由国家(或企业)包揽下来,在农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力量解决问题。C、行政推动。社会保障是借助各级各类组织运行而起作用的。使行政管理体系同社会保障推行体系合一。政府和与政府密切相关的群团组织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者和有效执行者。D、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21.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从广义上讲社会流动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上的社会流动一搬反指个人在社会地位的变化。由于划分流动的标准不同,因而流动的的类型也多种多样:A、按流动主体分: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B、按流动方向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C、按流动参照物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22.社会变迁的原因:A、自然环境的变化。B、人口的变动。C、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最终引起社会的变迁。D、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23..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内容:第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它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第二,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很难推进和持久。第三,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所有人类创造的文化的各方面都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城乡一体化是二者繁荣到一个水平上,打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分彼此,融为一个新一体的现代化。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组织管理的科层制。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2)特征:A、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B、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C、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24.社会趋同论: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休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25.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内容A、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B、政治现代化。C、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D、城乡社区现代化。E、群体组织现代化。F、人的现代化。他的特征:A、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B、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C、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26.社区的构成要素:(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3)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征。(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不同。(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27.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A、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C、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兽性)的区别的,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活动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发展资料。

29.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1)交往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个人与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 (2)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一切交往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物质基础,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无从发生。 (3)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社会交往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 (4)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马克思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是任何一种交往的基础。

30.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 (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4)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着推动作用;反之,则是对社会发展起着阻滞作用。

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主要理解和掌握马斯洛需要论的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

32.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乡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由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A、实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到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B、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C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

33.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34.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2) 维护社会稳定;(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刺激劳动潜力;(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5)社会保障的反功能。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或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在实行高福利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求进取。

35.我国消灭剥削阶级的具体做法:(1)对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采取没收的办法,即没收官僚资本。(2)对于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给广大农民的办法来解决。(3)对于资本家阶级,采取了赎买的政策。1956年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将长期存在。

36.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表现为人口数量多;素质低。成因有:政治原因;人口惯性;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A、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和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B、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C、人口文化程度低,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D、老龄群体迅速扩大,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办法: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7.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特点:A、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B、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C、行政推动。D、存在的问题。改革方向:A、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B、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C、发展社区服务。

38.城市社区的特征:(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2)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3)成员的异质性高。(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6)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39.城市化的动力:1)工农业经济的发展。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4)城市的中心作用。

40.农村社区的特征:(1)居住特征: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 (2)产业特征: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3)社会关系特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占支配地位; (4)生活特征: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

为什么说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①社会问题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②社会问题直接给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③社会问题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臵了障碍。

42 什么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主要包括老年保险、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和失业保险。它具有行政推动、非营利性和社会福利性等特点。

4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社会需要。我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的。A、党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战略布署,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马克思主义需要学说的光辉体现。B、人们的社会需要是推动个人或社会集体前进的重要的动力,重要的激励因素。C、“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较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我们应善于掌握这个规律,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44.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A、它是自然形成的。B、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C、一般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D、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E、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A、它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B、它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C、它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D、它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45.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1)仍存在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2)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3)独生子女问题;(4)老人赡养问题;(5)离婚问题。

46.影响人际关系和因素::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B、态度的类似性。C、双方距离的远近。D、交往频率。

47.科层制的主要特征:A、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B、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C、组织面员都具备各专来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D、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来的所有者。E、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玩例外地普遍适用。F、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48.道德习俗与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习俗与道德的区别:A、约束力不同。B义务感不同。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具体在于:A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B、二才的支持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力支持,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支持。C、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

49.手段—目标论目标论目标论目标论::::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合法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他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上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不一定能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提供条件,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一定的偏离,属于越轨行为。

50.劳动就业的措施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劳动就业问题是批地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臵。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主要有:A、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B、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集体、个休经营,这对缓解就为大力有很好的作用。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为了不使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严格控制人口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D、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为了不使失业和待业问题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

51.历史循环论:历史循环论是中外古今社会思想中一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论点。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按着产生、增长、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轨迹循环往复。

52.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

1、1911年的辛亥革命;

2、1919年的“五四”运动;

3、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消灭了延续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53.依附理论: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导致后者不发达。弗兰克引伸了“核心—边陲“的概念,他认为可以将”核心—边陲“称为”宗主与卫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与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1
《社会学概论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