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1: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2010年-2020年)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红山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跨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目标的提出,社会工作人才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力量。半专业、半行政化的社会工作正在向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方向发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将具备理论素养和娴熟技巧的社会工作者打造成像医生、教师、律师一样具有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迈进专业技术人才的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全社会的积极支持、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社会工作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在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支热心社会事业,具有一定社会服务经验的社会工作人员队伍也正在兴起。但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距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县的社会工作还处在政府包办状态,社会工作者从数量上、质量上还难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为切实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红山区2010-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性化服务,柔性化管理和社会化运作,形成县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格局。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建设特色突出、实力雄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德清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强化指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理念、工作思路、方法措施上探索和创新,努力开创社会工作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作用放在首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坚持紧密结合实际,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创新载体,用试点带动、典型引路的方式方法开创各具优势、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3、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针对全区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逐步建立一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社会工作管理人员,公益岗位服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义工)广泛参与,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深入开展社会工作,促进和谐德清建设。

4、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认真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德清实际又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和工作机制,稳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5、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在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培养与引进、专业性与群众性、专职与兼职、义务与有偿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新招法,坚持重点示范与普及推广相结合,总结提高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有效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本土化建设。

6、政府引导,社会为主。结合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积极开发服务项目,拓展项目服务人群,不断提高项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事业;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增强县财政投入的有效性,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规范用人单位的投入,逐步加大社会投入力度。

二、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

发展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初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0-2015年,力争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到2016—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

2010-2015年,在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整合、规范、提高的基础上,力争达到每一个街道、镇有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扶植培育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组织不少于200个;组织建设规模在相对稳定的志愿者(义工)队伍5000人以上,吸引富有社会责任感,经过初步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自愿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加入。 2016—2020年,力争达到每一个街道、镇有一支具有职业化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扶植培育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组织不少于500个;每一个社区、村有2—5个社会工作人才活动组开展服务的具体目标。搭建社会工作人才的配置载体;培养取得社会工作专业资格或者具有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者不少于2000名,逐步形成我县社会工作的骨干人才队伍;组织建设规模在5000以上,相对稳定的志愿者(义工)队伍,吸引富有社会责任感,经过初步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自愿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加入。

战略措施:2010-2015年,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2016—2020年,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政策措施。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以点带面,拓展实务领域 按照助人自助,开发潜能等理念,区民政局、司法局、教育局率先在社区建设、行为矫正和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制度和专业方法,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工作的新模式。随着工作的深入,在有条件的社区、中小学校、医院、残障服务机构尝试成立社会工作站,积极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或专业人才,与实际从业人员的具体工作相结合,逐步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开发社会工作岗位

鼓励支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区组织、人事编制等部门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制定德清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有关规定,明确在涉及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领域的单位录用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资质或有相应工作经历的人员,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使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能够通过特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发挥作用。逐步建立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及其体系,积极拓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领域。探索转换和引进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办法;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设置的社工岗位不增加编制和人头经费,由现有在编人员通过培训考证后转岗;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将各类社会工作人才充实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农村以及党的各类基层组织的相关工作岗位上。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养

搞好现有人员的培训,对现有社会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采取举办专业培训班(研修班),选送到先进地区进行专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培训。组织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资格注册考试前的系统培训,鼓励相关人员参加初试。同时,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时间、经费、学习资料等保障。针对志愿者(义工)队伍进行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逐步提高志愿者(义工)的专业水平。培育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立社会工作示范点,促进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和素质的提高。

(四)推行行业管理,增强载体功能

引导成立“红山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综合协调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交流、权益保障等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按照契约化、项目化运作方式,为社会工作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增强社会工作组织的载体功能。

(五)贯彻职业标准,加强专业督导

认真贯彻国家人事部、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落实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中的监督管理,确保社会工作者执业资格管理的规范化和社会工作管理的标准化;建立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价制度和登记制度。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职业晋升机制、合理流动机制和表彰奖励制度。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区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培训规模和结构。

(六)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教育与研究,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打造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提高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素质,打造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良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努力形成教育培训工作的对口交流与合作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先进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的资源,学习他们发展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

加强机构建设,夯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平台。进一步深化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与救助、青少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矫正、残障康复、人口计生、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推进社会工作,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分类培育发展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促进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使之成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建设“和谐红山”作出积极贡献。

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环境。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社会工作领导管理体制。要明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行业管理、民间组织运作、社会工作服务、义工参与”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工作的发展合力。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媒体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深入宣传社会工作的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通过举办社会工作节、社会工作论坛等活动,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积极整合社会工作的有效资源。努力在社会工作政府部门、研究培训机构和实务机构之间开展很积极合作,形成资源整合、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合作关系,营造各方参与氛围,共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借鉴上海市的成功做法,实施社工和志愿者(义工)联动发展。注重发挥农村三支队伍的作用,把社会工作的触角下伸到农村最基层,把农村老党员、退养村干部、小组长这“三支队伍”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很好利用,扎实推进这三支队伍建设,通过提高社会工 作业务和技能,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区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形成组织、人事牵头、民政部门抓具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成立“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指导推动全区社会工作规划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落实。“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协调指导“红山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做好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深化研究,改善环境

结合我县实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广泛开展。及时总结各领域社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建立社会工作管理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完善奖励政策。

组织部:加强对社工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开拓人才培养、成就、使用渠道,发挥人才优势;人事局:研究专业人才岗位开发和利用,提供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民政局:围绕居家养老,救助对象服务工作,重点研究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和途径;教育局:选取一所中学,一所小学,重点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后进生的教育管理,家庭特困生的帮扶工作的方式和途径;卫生局:选取一所医院,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重点研究化解医患纠纷,病人心理疏导的方式和途径;司法局:在司法所,重点研究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的方式和途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点研究开展劳动就业服务,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的方式和途径;计生局:重点研究指导家庭做好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的方法和途径;妇联:重点研究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协调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和途径;残联:重点研究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技能培训工作的方式和途径;镇、街道办:重点研究社区工作站建设的方式和途径;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好相关工作。

(三)搞好宣传,形成共识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社会工作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社会工作者丰富的专业内涵,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中的先进典型,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声望,吸引富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四)财政支持,多元投入

大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管理的工作机制改革,推进社会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在整合现有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提高投入的效率和效益,给予社会工作发展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创建有利于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五、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计划

目前,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尚存在一定距离,单纯依靠制定一些制度和政策来推动和实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制度变迁和创新,远不能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在现实条件下,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不断创新并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导、支持、协调和服务职能,并利用和发挥民间社会组织的巨大潜能,推动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制度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尽管红山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比较缓慢,但从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趋势看,随着红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工作人才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并对不公正现象进行有效干预已是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红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与使用制度,才能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1、做好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制度的推广与应用工作。红山区的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层次。要使人数众多的社会工作人员具备从事社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专业方法以及其他社会工作能力,做好社会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迫在眉睫。

2、做好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的推广应用工作。从国际经验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主要包括职业资格制度、职称管理制度、注册制度和执照制度等。目前,中国已颁布并实施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会计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已正式建立。但社会工作人才的注册登记制度、服务质量评估制度的建设尚需时日。基于红山区应将以下社会工作人才的评价制度逐步逐项地建立起来:一是社会工作人才的考试考核制度;二是社会工作人才的登记制度;三是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质量评估制度。也可以考虑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从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工作绩效、职业资格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涵盖社会工作人才的创新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技术素质、学术水平、职业道德、潜在发展能力等指标,以确保社会工作人才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实践证明,科学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配置社会工作岗位,促进社会工作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效果和服务质量。

3、做好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制度的推广应用工作。社会工 作人才的使用问题一直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红山区亦不例外。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制度主要是指社会工作人才在什么领域、什么岗位发挥作用的制度。就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的领域看,目前应重点建立以下几项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制度:一是薪酬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集专业、学历、业绩、岗位等各种指标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体系,可以形成促使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二是激励机制。依据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业绩和服务质量,定期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全面考核并给予奖惩,可以最大限度地稳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是职业晋升机制。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晋升成长阶梯,既可以吸纳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也可以留住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四是合理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对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必要的,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可以使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五是社会保障机制。在构筑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范围,可以确保社会工作人才享有必要的社会保险,也可以使其及时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与文化成果。

(二)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应有方向

目前,社会工作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是影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个障碍因素,而其突出表现就是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欠缺专业化也使得他们在处理和介入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众所周知,社会工作人员所从事的服务常常是复杂的助人自助的服务,而帮助人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否则,则会事倍功半。譬如,欠缺专业化训练的社工人员,很难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的配合与工作,也很难发现服务对象真实存在但未表达出来的各种潜在但强烈的需求,更无法借助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而这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改善。而有一定训练的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既可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也可以有的放矢地回应和解决形形色色棘手的社会问题。换言之,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应以“专业”的方式来组织和开展服务工作。所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一定是走向专业化。

(三)发展民间社会组织

从西方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民间社会组织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最近几年, 民间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扶贫济困、救助孤残、保护弱者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力量参与其中,民间社会组织也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伙伴。尽管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只有十余年的时间,而且大多数民间社会组织是在怀疑的气氛中不断服务于人群和社会,并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拓展生存空间的。但这并没有消磨民间社会组织对社会服务的激情、勇气和信心。相反,民间社会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并立足于日益丰富的社会资源,在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中国社会工作必须依托政府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网络,但处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更需要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民间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在社会工作领域,如果民间社会组织可以承担更多的、从政府部门让渡出来的社会职能,成为直接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无疑可以使政府从直接的社会服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多地履行其执政者的职责。事实上,国内外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表明,培育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的成长,引导民间社会组织关注社会问题,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既可以获得普通民众的普遍认可,同时广大的民间社会组织也是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显然,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重视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是必然的。结合许多地区发展民间社会组织的成功经验,红山区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尝试以下探索:一是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按照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规范和整合一批现有的民间社会组织,并明确其工作权限与职能;同时也应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和组织,创办一些民间社会组织。二是政府购买民间社会组织社会服务。可以尝试在公共财政预算中新增“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科目,以此促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并使之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也可以根据社会群体的服务诉求,设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的服务项目,并通过社会化的运作方式,让更多的民间社会组织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竞争、发展和壮大。三是大力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基于社会工作人才所具有的强烈的助人自助的服务精神,如果民间社会组织吸收和招募一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一方面,对于民间社会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将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民间社会组织的工作实践和磨练,也将使社会工作人才尽快成长起来,从而可以为德清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做好储备。

(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现代社会,社会福利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制度设置。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了平衡社会矛盾以及解决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在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方面均投入了巨大财力,并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给予了各类救助、福利补贴和公共服务等。显然,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承担了巨大责任。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做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评价、使用制度的推广应用和组织实施工作。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有关政策的协调及制度的建立,唯有政府的参与和推动才可能极具权威性。二是给予必要的支持,其中包括经济支持和社会性支持。经济支持至少可以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保障,为此,各级政府应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资源的投入,要按照高于GDP增长幅度的原则逐年提高用于培养、引进、使用社会工作人才等方面的投入。社会性支持则是指政府要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全方位、宽范围的支持,譬如通过激励和倡导,增强各部门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重视;或是通过宣传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成熟做法,增强各部门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三是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舞台。一方面,在承担社会工作的岗位,通过细分服务对象,按需要设置专职的社会工作岗位,以此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重点,尤其应逐步降低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的准入门槛,为其开展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提供便利,从而以民间社会组织为载体聚集社会工作人才。

(五)建立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志愿者的联动机制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切身利益越来越敏感,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疏离,相应的、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工作人员介入和解决社会问题,常常需要彼此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很多时候更需要社会工作人员与相关专业人员的携手合作。其中,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志愿者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因为社会工作者在规范服务、拓展项目、组建团队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服务的效果和质量有较好的保障;而社会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高、群众参与度高,但其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社会工作者是有限的,而社会志愿者是无限的。尽管社会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可能是有限的,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但在现代社会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是需要大力弘扬的。其一,使志愿服务制度化。为了使各行业的志愿服务在行动规划、服务提供、效果评估方面有章可循,而不是局限于随意的、偶然开展的活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至关重要。而政府在发展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实施积极发展志愿服务的政策;另一方面应在制度层面上对志愿服务的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其二,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社会上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而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从事社会公益与服务事业的人是数不胜数的,但如何使这些具有志愿服务的成员更顺畅、更科学地服务于社会是需要中介环节的。如果政府和社会能够鼓励和协助志愿组织的发展,无疑可以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而志愿服务组织是聚集志愿者的平台,志愿服务组织的顺利发展也可能引发更多社会成员加入到社会志愿者队伍中来。其三,试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服务模式。即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采用深圳等地实施的“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运行机制,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践行自身的专业价值;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引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工活动,以此壮大社会工作力量。通过社会工作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使一些非职业性的社会志愿者的专业能力获得提升,也会使社会志愿者加深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之成为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后备力量。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某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红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