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乐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7: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一)

案例描述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音乐课,我今天给他们上课的内容是学唱新歌《祖国印象》,这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主题鲜明集中,语言简练形象,歌词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热爱祖国的歌曲,准备在同学们学会歌曲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唱唱、演演、拍拍、跳跳、画画、说说等来一个祖国颂的综合活动。发声练习也是准备的与歌曲有关的断音练习。我预料这一定是气氛活跃而又和谐美好的一课。

果然,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们整齐的走进了教室,并随着我的琴声进行着发声练习,在我的指导下,断音练习短促而富有弹性,我心里甜甜的。有了这顺利的开场,教学也就自然的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我面带笑容的对同学们说:“祖国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一

首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歌曲《祖国印象》。”我想同学们一定会象往常一样很乐意的打开课本准备学唱。可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并站起来怯怯地说:“老师,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我们想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来迎接圣诞节的到来,你能在这堂课上教我们吗?”顿时,班上很多同学有了共鸣,热烈的与旁边的同学讨论起来,:“对,我也想学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很好听,我早就想学唱了。”„„,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着热切的向往。

课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看着学生们对《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的热情劲,我意识到要想把学生的思绪强制性的拉回到原先准备给他们唱的歌曲中是不行了。《铃儿响叮当》是六年级音乐课本上的一首补充歌曲,尽管是首补充歌曲,但我对这些补充歌曲也作了一定的备课,看着同学们期盼和渴望的眼神,我马上调整了心态,用清亮的嗓音说:“过几天就是圣诞节,虽然是西方人的节日,但我们也有理由来与世人共同庆祝一番,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预先来庆祝圣诞节。”“好!”同学们鼓起了掌,他们兴奋的心情、迫不急待的情绪溢于言表。

就这样,同学们学唱起了《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由于学生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热情,他们学的非常快。学会后,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有的学生扮演圣诞老人,有的学生跳起了舞蹈,有的学生边唱边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一个个显得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投入。

案例分析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在这堂音乐课上,我根据学生的要求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策略,如果单从预设的教案来看,是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可是,从学生热情主动的参与、活泼生动的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等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堂课是适合学生们的。

如果我按照备课本去强行完成预定的教学歌曲《祖国印象》,而不顾及学生的身心感受和渴望心情,显然不是新课

程实施的原意。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更是活的。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抛开教案的束缚,抓住机会及时展开灵活教学。在这堂音乐课上,学生显得是那么的快乐和兴奋,他们的创造表现应得到鼓励,因为他们在这堂课上快乐的学会了歌曲。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堂课后,学生们更好的对每首歌都进行了认真的学唱,并进行创造性表现和感受,真正在歌唱中得到了美的享受。这不是我们新课标所要实现的吗?

《美丽的黄昏》这一课的难点就在于二部轮唱,所以教案的重重设计都是为着歌曲的二部轮唱做着充分的准备。教案的设计分六个步骤,第一步骤是引入教学(引发问题,引出主题);第二步骤是结合太阳下山的情景,练唱“mi re do sol”;第三步骤是结合图形谱,唱唱“美妙的钟声”;第四步骤是听音乐:欣赏黄昏的景色,感受黄昏的意境;第五步骤是学唱歌曲;最后一步骤是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一步骤,我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下一个太阳,问学生这是什么。越是简单直白的问题学生越显得兴奋又好奇,思绪紧紧地跟着。“这是太阳!”此时我可以感觉到聚焦在我

脑后的好奇的眼神。我再次用绿色粉笔在太阳下面画上山,问:这下你觉得太阳是要下山了还是刚刚升起来呢?学生一片议论。“我们都不确定太阳到底是要上山了还是下山,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吧!(我慢慢地弹奏”mi re do sol )并朗诵似的说道:“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吧!”

第二步骤就是练唱mi re do sol 。通过优美抒情地多次练唱,分齐唱、二部轮唱,从这里开始的设计是为后面歌曲的二部轮唱做充分的准备了,课堂也开始在我的调度之中,我要根据实际情况听学生练唱的效果和程度再做出相应的指导,注意音色美、声部齐、声音慢慢渐弱等的要求。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效果后我继续引导下去,“再过一会儿,你们说太阳将怎么了?是上升还是继续下降呢?这下我们唱的音乐应该高起来呢?还是要唱得更低了呢?你听,太阳慢慢下山了,这个是什么音?”师逐个慢弹do si la sol ,最后停在sol上,唱准低音sol 。

第三步骤进入正题,结合图形谱,唱唱“美妙的钟声”。我首先引导:“黄昏的景色真美,黄昏的音乐也美,让我们变

化着来唱唱黄昏的音乐”,接着我画一图形谱,让生认出是:3 1 2 |5- ‖ 和3 1 2 |5- ‖让学生来画.

图行谱,这一设计又是考验学生对音高的线条概念,学生上来后不是很清楚,我就让他观察刚才老师是怎么画的,学生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但我知道坐在下面的一部分学生还是不明白的,课后我才想到应该给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代表上来画图形谱,老师再加以指导会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要点。最后一环节我用另外颜色的粉笔慢慢把图形谱连起来问学生这个音乐像什么?先是让一个学生起来唱唱,再小组讨

论,再一起来唱,最后得出像钟声。

二部轮唱的铺垫练习到了第四个步骤,我打开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美丽的黄昏的图片我找了十几张,并且都是很迷人的照片,我的用意在于给学生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美丽黄昏那醉人的意境,这一步骤主要是带学生进入意境中来,并且在欣赏图片的后半部分时间我播放出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听觉与视觉结合,并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第五步骤也是课堂的核心,学唱歌曲。第一环节是读歌词。虽说读歌词,但一点都不约束学生,我只需加以引导,黄昏的景色美吗?谁能陶醉地来说说“啊,那黄昏,美丽的黄昏!”就这样很自然的过渡,引导学生有节奏、陶醉的念歌词。再来一句:“听,那钟声,美妙的钟声!”就这两句歌词连起来感叹,让生先念前一句我再念后一句示范,再把学生分两组来感叹,前后高低起伏。有老师在此处评价道:“发现王老师期间的感情朗读,还真的有点语文老师的感觉。”也有老师指点到:“艺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之美直接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冲击,如果音乐、绘画能再配上教师的语言渲染,艺术课堂会真正体现‘美’的特点。这与语文老师的文学化语言有

很多相通之处,希望音美专职老师也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以给学生‘美’的感受。”第二环节是歌谱学习,让学生跟着我分句学唱歌谱,再连起来唱唱看。第三环节就是唱歌词了。我先范唱,学生跟着琴一句句地学,期间点到要求学生注意强弱弱的三拍子感觉,再一起有感情的唱歌词。在学生熟悉掌握歌曲的时候再进行二部轮唱的训练,先是我示范,和学生进行二部轮唱,再是请两个好点的学生上来示范一遍,再就全班分组尝试练习了。这节课应该是学生体验的多,说的少,老师引导的多,提问讨论的少,一路跟着感觉走的一节课。

因此到了最后一块,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原先沉浸在昏昏状态下的学生一下子被唤醒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对于打击乐器学生一直都是很喜欢的,课堂也因此被带入了高潮。我选用铃鼓和三角铁为伴奏乐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我觉得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应该多多运用,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

音乐教学案例

(二)

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歌曲《种太阳》

教学准备:图片、电子琴、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打击乐器、课件等。

教学思路:

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指导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的情绪,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三个音乐板块进行。第一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次设问出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第二个“擂台”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最后的“迷你音乐厅”环节是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补充内容更多地介绍给学生,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准确掌握歌曲节奏与旋律;

3 .能够参与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4.能够开动脑筋,改编歌词,唱出心中的味道。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感受音乐情绪,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过程

师生相互问好,

一、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童话般的设问,来出示本课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分组活动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

1 .创设情境 ( 展示图片,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 ) 如老师问好: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

2、听歌曲范唱,a .学生分乐句进行练习,重点指导。

b .在演唱基础上用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c .掌握歌词与旋律。

3 .在基本掌握歌曲的前提下分小组进行创编 ,例如除了种太阳,我们还可以播种什么,播种出来的东西可以有什么用等等。

(通过小组创编,学生的语言能力、肢体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能力和自省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歌词内容,更好地表现歌曲。)

二、音乐大擂台

教学设想:通过各组的展示达到各组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师:刚才大家都在歌曲中种了自己想种的东西,那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种的东西最棒! 各小组展示:

( 通过合作、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

a .学生评议各组展示的情况。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自省能力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发展。

b .汇总情况,教师发奖。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你们听懂了神奇的音乐语言。也用小组合作的力量战胜了难题。下面我们将进入你们最喜欢的一个板块“迷你音乐厅”。

三、走进音乐厅

教学设想:通过让学生欣赏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学生欣赏:歌曲《摇太阳》。

( 通过欣赏,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

小结:今天我们演唱了歌曲,又欣赏了另一首关于太阳的作品,我想你们一定感受到了太阳的热情,让我们用最优美的舞姿,最动听的歌声,为金色的阳光放声歌唱吧。! 学生有唱、有跳、用打击乐伴奏,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出对乐曲的理解。( 在学生肢体能力的发展中,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如空间、语言、音乐创造等。 )

教师在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音乐教学案例

(三)

案例描述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音乐课,我今天给他们上课的内容是学唱新歌《祖国印象》,这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主题鲜明集中,语言简练形象,歌词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热爱祖国的歌曲,准备在同学们学会歌曲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唱唱、演演、拍拍、跳跳、画画、说说等来一个祖国颂的综合活动。发声练习也是准备的与歌曲有关的断音练习。我预料这一定是气氛活跃而又和谐美好的一课。

果然,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们整齐的走进了教室,并随着我的琴声进行着发声练习,在我的指导下,断音练习短促而富有弹性,我心里甜甜的。有了这顺利的开场,教学也就自然的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我面带笑容的对同学们说:“祖国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一首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歌曲《祖国印象》。”我想同学们一定会象往常一样很乐意的打开课本准备学唱。可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并站起来怯怯地说:“老师,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我们想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来迎接圣诞节的到来,你能在这堂课上教我们吗?”顿时,班上很多同学

有了共鸣,热烈的与旁边的同学讨论起来,:“对,我也想学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很好听,我早就想学唱了。”„„,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着热切的向往。

课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看着学生们对《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的热情劲,我意识到要想把学生的思绪强制性的拉回到原先准备给他们唱的歌曲中是不行了。《铃儿响叮当》是六年级音乐课本上的一首补充歌曲,尽管是首补充歌曲,但我对这些补充歌曲也作了一定的备课,看着同学们期盼和渴望的眼神,我马上调整了心态,用清亮的嗓音说:“过几天就是圣诞节,虽然是西方人的节日,但我们也有理由来与世人共同庆祝一番,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预先来庆祝圣诞节。“好!””同学们鼓起了掌,他们兴奋的心情、迫不急待的情绪溢于言表。

就这样,同学们学唱起了《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由于学生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热情,他们学的非常快。学会后,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有的学生扮演圣诞老人,有的学生跳起了舞蹈,有的学生边唱边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一个个显得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投入。

案例分析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在这堂音乐课上,我根据学生的要求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策略,如果单从预设的教案来看,是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可是,从学生热情主动的参与、活泼生动的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等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堂课是适合学生们的。

如果我按照备课本去强行完成预定的教学歌曲《祖国印象》,而不顾及学生的身心感受和渴望心情,显然不是新课程实施的原意。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更是活的。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抛开教案的束缚,抓住机会及时展开灵活教学。在这堂音乐课上,学生显得是那么的快乐和兴奋,他们的创造表现应得到鼓励,因为他们在这堂课上快乐的学会了歌曲。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堂课后,学生们更好的对每首歌都进行了认真的学唱,并进行创造性表现和感受,真正在歌唱中得到了美的享受。这不是我们新课标所要实现的吗?

音乐教学案例

(四)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的气息

1、欣赏动画歌曲《春天在哪里》拍手律动进教室。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春天的歌曲,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春的气息。)

2、师:春天来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 生:略(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仔细聆听,探索春天的音响

1、师:的确,如同学们所说,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

2、师生一起来模仿和探讨这些声音。

(通过师生共同模仿、探索春天大自然的音响,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师:春天来了,春风、春雨、还有很多的小动物都

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请听:(点击课件出示)师领读,生跟读

春雨(唱歌呀) 滴答0滴答 0

春风(弹琴呀) 沙沙0沙沙 0

春雷(打鼓) 轰隆隆隆 隆

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哗啦啦啦 啦

(课件出示更直观,让学生一目了然,且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

(三) 参与体验,学唱春天的歌曲

1、拍手游戏

(1)师:春天的大自然发出了各种美妙的声音,春风、春雨、春雷、春水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都来参加春天举行的音乐会。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这是怎样一个音乐会呢?初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师:这么有趣的音乐会,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为她伴奏吧。同学们可以和老师一样拍,也可以不一样拍,但必须和着音乐的节拍。(通过师生互动的拍手游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音乐游戏的机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师:刚才有的同学这样拍,有的同学那样拍,非常神气。这一遍我请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着拍,也要跟刚才一样和着音乐的节奏有强弱的拍。(通过生生拍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节拍热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编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熟悉了歌曲旋律。)

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要求碰铃第一乐句开始,双响筒第二乐句开始,舞板第三乐句开始,一直伴奏到歌曲结束。第一遍师唱生敲,第二遍跟钢琴和。(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了学生静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训练`了学生多声部合奏的能力,同时进一步熟悉

了歌曲旋律,为学唱歌曲再次做好铺垫。)

3、学唱歌曲

(1)、师:在同学们的伴奏声中,音乐会的旋律显得更美了,它的歌词也很有趣。请听老师来读一遍。范读歌词。

(2)、师:想和老师一起读吗?师生和着伴奏音乐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生听琴默唱歌词、轻唱歌词、解决难点。

(4)、轻声、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 拓展欣赏名曲,感受春天的美丽

1:师:同学们唱得多美啊!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的季节。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作品来赞美春天,表现春天的美好。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两首。这两首歌曲都是由世界名曲改编而成。先请同学们欣赏小朋友表演的由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闲聊波尔卡》,说说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闲聊波尔卡》歌词节选:你听,你听,唱歌的是夜莺;你看,你看,喧闹的是百灵;你听,你听,那鸽子的哨音;你看,你看,这孔雀正开屏。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百花开,百鸟鸣。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云雀的歌儿像风铃„„

2、师:多么活泼欢快的歌曲啊!让我们模仿画面上的小朋友一起来进行春天的舞蹈吧!师生合着音乐一起律动。(拓宽音乐视野,感受音乐和舞蹈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增大信息量。通过律动还活跃了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师:跳得真好!就像是春天的音乐会。老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大朋友表演的春天。这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杨洪基爷爷表演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改编过的报春曲。思考他表演的春天是怎样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歌词节选:草绿了,花开了,天暖了;大雁飞来了,冰消了,雪化了;

窗儿敞开了,心儿苏醒了,风筝飘呀飘起来了。蝴蝶跳起了舞蹈,蜜蜂唱起了歌谣,月亮累了,睡得长了,太阳出来得一天比一天早了„„

生:„„

4、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强弱来拍手聆听,再一次感受春天的美好。(拍手聆听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5、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春天音乐会,感受了春天的美好。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热爱春天吧!听音乐律动出教师。 思考:

1、补充——使资源应用更加丰富。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说春天,模仿春天的声音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大自然中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现象,并进行节奏的模仿,在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再通过各种形式的以欣赏《春天举行音乐会》为主线的师生拍手游戏、生生拍手游戏、选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补充欣赏两首音乐作品《闲聊波尔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通过视、听、说、唱结合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了现代小学生的审美需求。

2、替换、调整、删减———使教学更加有效。

如在本课的设计之初,我就收集了大量关于春天的图片、诗歌、歌曲等。如《春之声圆舞曲》《春晓》《春雨沙沙》《春天在哪里》《春来了》„„但是这些素材都运用到课堂中是

不现实的。在设计中,如何取舍成了一大难题。如本课的欣赏内容,教材上结合欣赏的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春》,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但是对欣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欣赏时画图形谱表示所听到的音乐,还要求画好每个乐段的色块等等,这对于初次接触新教材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处的。不是听一遍两遍就能完成的。经过反复思考,我最终选择了教材之外的两首歌曲——《闲聊波尔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欣赏内容。因为这两首歌曲学生愿意听,而且和歌曲搭配得也非常合理贴切,始终能围绕着春天的主题,演绎着春天的绿意。学生感觉更新鲜、更有趣。教学时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在实践中,我感到“舍”要比“取”更难。一方面,收集这些素材花费了自己不少精力,舍弃甚觉可惜。另一方面,总想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更广的视野。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常常会在内容的选择上犹豫不决。例如第一次试教时,我用了诗歌《春晓》。对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晓》,我自己情有独钟。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似乎更喜欢可以互动的内容。因此,我下决心放弃花了不少时间收集的《春晓》,把这个时间留给了探索春天大自然音响这块内容上。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在和学生共同体验,对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将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2013年7月3日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