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十一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

关于教学设计的界定,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史密斯和雷根的表述,他们认为教学设计址把“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案的系统化和反思性的过程”。他们认为,教学设计的实质是设汁者关于学与教的原理指导下展开的对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规划,是一种系统化与反思性的过程。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几点: 第一,语文教师是设计者。

第二,语文教学设计,说到底就是学程设计。这就要求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坚持以学习者及其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的实际与提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融入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体悟与发现,尤其是进行探究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团体——学习者共同体的智能优势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学习资源。

第三,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要了解本学科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走向。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具体包括,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教材、教师对自身的认知与了解、熟悉知识的类型与教学。

一、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它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性文献和重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洞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其次,建构新的语文观。

最后,了解学科知识结构,把握所教学段的目标。

二、充分了解学生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学程设计。学习者及其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

对学生的了解包括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其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是关键。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

学生的认知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渴望知道什么。 第二,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重要理论,他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两种不同的学习水平,其一是学习者已有的、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其二是学习者可能具备的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与空间即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进一步认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内容要落在最近发展区内。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团队——学习者共同体的构成与智能状况。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校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者在自己的团队里相互交流心得与发现,共同分享快乐和资源,在合作中探究、进步。因此,学习者共同体不仅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极具价值的伴生性智能资源,也是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高度重视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了解学生,必须了解他所在的群体。

最后,要加以强调的是,对学习者已有学习策略的了解。

这一内容具体而言包括学习者的策略意识、策略数量、策略应用水平等。

三、正确选择和使用教材

对学科内容的透彻理解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它圭要体现在对教材的解读和加工上。这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能够确认并解释本学科的关键概念和基本技能。 其次,了解本学科的全部知识和细节。

最后,是对当前学科内容的课程方法的熟悉程度。

四、教师对自身的认知与了解

教师对自己的分析、了解包括知识结构、思维优势、生活积累、教学风格、表 述特点、师生关系等内容,这些都是最终确保教学设计方案有效实施的条件。

针对目前教师的实际,特别提出以下两点: 第一,教学效能感。 所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对自己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活动,以及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主观预期和体认。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中等强度的教学效能感才是最有利于教学实施的。

第二,教师作为学习者,对语文学科及其相关内容的感悟、体验与沉醉。

五、熟悉知识的类型与教学

(一)从策略角度对知识的分类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含策略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是进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

(二)对策略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过程展开型还是问题解决型,都要强化师生的策略意识。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语文学习的主要策略,包括识字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问题解决策略、记忆策略等一系列策略。

第二,教掌设计时,要尽可能联系教学情境,把策略运用的内部思维过程,借助相关的媒介外化出来,以便于学习者对其作进一步的了解、内化,为后续的自觉应用提供支持。

第三,注意总结、归纳有价值的教学策略,善于发现、收集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丰富策略包的内存。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十四章)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九章)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二章)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一章)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笔记 1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86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第十四章 语文学习心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十一章)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十一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