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寒暑假实践报告关于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5: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目录

一、我国盐业体制改革呼声不断 .........................................................................2

二、我国盐业生产现状 .........................................................................................2

三、盐业产业链的两个极端 .................................................................................3

四、盐业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3

五、盐业体制改革缘何困难重重 .........................................................................4

六、展望盐改 .........................................................................................................4 关于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月31日至2010年2月12日 调查地点:广东湛江市、广东台山市 调 查 人:greenmaple@126.com

一、我国盐业体制改革呼声不断

自古以来,人民便把盐视为民生之本,古代官府垄断盐业经营,私卖食盐视为违法行为,而到了今天,盐业依然是由国家经营控制,不允许贩卖私盐。今天的盐业制度,可追溯到东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齐桓公开创食盐官营制度,到今天已经长达2700多年。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是从保护民生角度出发的盐业制度,渐渐显露出其弊端,近些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呼吁与调研一直在进行,早在2002年就形成了改革方案,但由于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盐业办公室撤销,改革搁浅。2005年,发改委提出要制定改革方案,调研到2007年形成草案,但,大部制改革后,发改委工业职能划出,盐改工作再度搁浅。2009年底,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监事会监事陈国卫“炮轰”中盐集团:“中国盐业专营制度改革应该加速推进,要破解国企垄断经营。”但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强烈地反对这场改革。今年年初,由国内28家盐业生产企业签署,提出对现有食盐专营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定点生产、特许经营,并建议“2011年食用盐专营将完全放开”。 从2002年开始,距今已经8年,国家关于盐业改革的调研从没间歇过,改革方案数易其稿,而改革却困难重重,至今仍没有明确的方案。

二、我国盐业生产现状

在当今的体制下,我国的盐业生产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在寒假期间,笔者利用赴湛江省亲的机会,了解了湛江食盐行业的一些情况,并将其与家乡台山市的盐业生产进行了对比。

在台山,从隋唐时期开始,就开始盐业生产了,盐业是台山乃至五邑地区最早的工业。台山的主要盐场有沙栏和沙边两个盐场,台山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也几经革新,长久以来,盐业生产是台山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台山盐业生产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底,台山最后一个盐场被关闭,其直接原因是国家有关政策。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我国南方年产1万吨及以下海盐场要被淘汰。江门地区在06年仅剩台山沙边、沙栏两盐场,年产均在1万吨以下。因此在被限制之列。最先被淘汰的沙边盐场已转产改为水产养殖场。

而湛江情况则不一样。湛江位于亚热带海滨,海湾多,晴天天数多,风力资源丰富,是盐场的理想选址。因此,湛江的盐场数量较多,通过询问当地居民,笔者了解到,湛江市(市区周边,县级区不计)主要盐场有:南三盐场,麻西盐场,太平盐场,溪尾草盐场,下洛盐场,东山盐场。湛江的盐产量,长期居全省首位,其产量甚至超过全省产量的一半。

从全国来看,盐业生产的利润则是相当可观的。中盐集团依托食盐专营制度,十几年来,其资产规模发展到260多亿元,是中国企业500强,也是亚洲第一大盐业企业。据该公司介绍,在2004-2006年,公司总资产增长3.2倍,利润总额增长5.8倍。

三、盐业产业链的两个极端

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而我国十几亿人每天都在消耗食盐,即使食盐的价格并不十分贵,但是盐业的巨大经济收入是不言而喻的。在湛江,笔者却听到了与众人所想的“在盐业生产链中的职工待遇一定很不错”完全不一样的事实:在盐场,盐工每月的工资为三四百元,而盐场场长的工资也仅为每月550元,而省盐业公司一个中层干部的年薪约20万元。如此强烈的对比,确实令人震惊。

针对这两个极端,先从台山的盐场说起。台山的两个盐场,除了国家政策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经营不当。由于沙边盐场已经关闭,无法再到当地调查询问,因此笔者经过与一些对盐场比较熟悉的长辈交谈,得到了一些情况。当时沙边盐场的规模虽小,但是其产值对一个县级市来说,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由于当前的盐业体制政企不分,有许多弊端,盐业收入的大部分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中,当时台山的盐工工资也是非常的低,而晒盐工作却非常艰苦。当时得知盐场即将关闭,不少群众不明白其中原因,纷纷指责政府没有采取措施让盐场“复活”,可见台山盐业在台山人民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

从盐务局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地方盐场效益不佳,甚至倒闭,并不稀奇,因为国有盐场的经营状况也并不理想。广东四大国有盐场之——湛江徐闻盐场办公室工作人员说,2006年,盐场销售收入1800万元,盈利约100万元,职工的社保费仍有欠账。同样位于湛江市的另一家国营盐场雷州盐场,其历史包袱沉重,职工的医疗保险没有办理,2006年盐工的工资为每月400多元,盐场还欠职工养老金数百万元。

笔者从网上获取了相关信息,发现盐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食盐的产销定价差异过大。自1996年以来,食盐的出厂价基本没变,每吨三四百元。但只要一出工厂,食盐的价格就像坐着火箭向上升。自1996年以来,大部分地区小包装食盐的零售价从当时的每吨1200元上涨到现在的2600元。海盐被收购后,加碘环节是“升值”的关键环节,这也是盐业公司的“专利”。食盐的加碘过程,是把矿盐与海盐按2:1的比例进行勾兑,同时加入一定分量的“碘母盐”,搅拌后进行分装,1斤装的食盐(海精盐)就这样产生了。

四、盐业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除了盐业生产-销售链上分配不均外,促使人们要求对当前盐业体制进行改革的另一个因素是私盐贩卖严重。

湛江的某一县级市有16家集体盐场,年产量达2万多吨,但当地盐业公司的年收购计划不到1万吨,其余则“走私”到市场上。据知情人士透露,珠三角地区的用盐企业特别是食品加工类用盐企业,用盐来源上形成了“双轨制”:部分盐产品是出高价向盐业公司购买的,部分则是以较低价格直接从生产厂家拿货。因此,在盐业生产的下游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不法分子借此牟取暴利,不仅影响到了盐业生产上游底层盐工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私盐泛滥的正是改革尚未彻底的结果。“私盐”是指未进入盐业公司渠道进行销售的盐产品。私盐的来源构成,有三分之二来自正规企业。由于盐业管理失当,堵死了“正门”,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使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变成了“私盐”。

私盐泛滥在广东已被媒体多次曝光。据悉,2006年广东省的碘盐覆盖率为85%,全国倒数第四。

某些“专家”认为目前盐业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体制,但笔者认为,盐业的改革是刻不容缓,虽然其中也有非体制上的原因,却也不能掩盖,体制的不健全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五、盐业体制改革缘何困难重重

首先,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后,食盐的价格上涨还是下跌,是一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在城市地区,盐价会下跌,而一些边远地区其价格会上涨。也有部分人担心,在企业初期的竞争、洗牌后,食盐企业需要在中心城市创品牌,会花掉更多的营销费用,投放高附加值产品,可能整体抬高食盐价格。

其次是质量安全问题。有群众担心,如果盐改,脱离严密监管的食盐,是否出现质量问题,还能像以前那样放心地购买食盐吗?食盐行业门槛不高,如果放开专营,不排除一些不法企业或个人见利忘义,以次充好,一些劣质盐流向市场,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另外还有经营管理问题。销售企业猛增,监管范围迅速扩大。过去只用管理一个销售渠道,而未来可能有几千个!盐务局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取消专卖,食盐市场的监管难度确实不小。一旦取消专卖制度,国家对于食盐管理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都无法使用。盐务局这一长久存在的部门,也有可能不复存在。

六、展望盐改

国家要取消盐业专卖,打破垄断,目的是造福于民,这是我国政府重视民生的重要表现,但是在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体制面前,改革,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政府与人民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出路,使盐业生产健康地发展,造福人民。

社会调查报告 寒暑假实践报告

寒暑假实践报告

寒暑假实践实践报告

寒暑假实践报告

寒暑假调查报告

大学寒暑假实践报告

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报告

寒暑假实践报告一

寒暑假实践报告格式

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报告

寒暑假实践报告关于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
《寒暑假实践报告关于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