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中国和谐社会的看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4: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创新。

其中,和谐社会总要求—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于社会主义的最为基础的理论创新价值,就是实现了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者的成功衔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实现了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衔接。之所以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主要基于两大历史法宝:一是我们党从来都主张并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我们党从来都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科学实践;既是一种崇高理想,又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一个远大目标,又是一个具体任务。我们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态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地存在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共产党的领导,是坚强的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是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的确立,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既坚持远大理想、又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此,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党中央的伟大构想,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是由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在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里,和谐是最基本的要求。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

其次,建设和谐社会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作为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传统认识里,“和”就是历代人所追求的目标,“和”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最后,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发展的前提是稳定,是和谐,是健康。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和谐社会的建设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一是无原则的和谐。所谓无原则的和谐是指以构建和谐为幌子,违背基本的法治精神,混淆是非,践踏公平正义。这主要体现在处理社会矛盾上。一些干部在指定政策或者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特别害怕出乱子。所以,我们的基层干部首先要把群众当亲人,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法治原则,禁止和稀泥,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严厉打击生风造事的违法行为,维护正义,打击邪恶,给群众树立法治的精神和榜样,从根本上构建和谐。

二是盲目的和谐。所谓盲目的和谐是指以构建和谐为借口,违背基本的行政管理架构,掩盖真相,截留民意。这主要体现在对待上访事件上。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上级任命下级同时监督下级。在这种体制下,上访是很正常的一种社会现象,当群众在下级的政府里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想到看能不能在起上级那里得到满足,这是件特合理的事。上级受理上访事件后,应该核实事实真相,按法定程序答复上访群众,这事就得到妥善解决了。同时也对下级进行了合理及时的监督。可在实际工作中,一种可能是上级怕麻烦,懒得去核实上访事件;另外一中可能是下级怕给上级麻烦,害怕上级核实事件真相,害怕上级的监督。所以控制上访事件成了当今政府的一主要工作,一听说哪个辖区有上访,当地的官员就要放弃一切把上访群众坑、蒙、拐、骗的带回家,而今这已经成为上级考核下级的一重要指标,还理直气壮的告戒下级为执行党中央构件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禁止出现上访事件,达到零上访的目标。这一政策让基层的干部相当为难,很多干部都说不做事就好,只少没人上访,一做事就越做越麻烦,可干部不做事谁来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呢?老百姓怎么责骂国家干部呢?人民有正常的言论自由,他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很正常,上级监督下级更是职责所在,所以我们不应该害怕上访,是真理应该是越说越明,是谎言就越说越假,不能以杜绝上访来粉饰太平、追求盲目的和谐。

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看法(材料)

对中国股市的看法

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

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

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看法

对中国民主选举的看法1

对中国赡养老人的看法

对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些看法

大学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税务改革的看法

对中国和谐社会的看法
《对中国和谐社会的看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