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歌与歌舞(3)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2:5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中华民族音乐欣赏 第一节 民歌与歌舞

一、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二、歌舞:

(二)北方歌舞

1、秧歌:

2、二人台:

流行在内蒙西部、山西、河北、山西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后又发展成地方戏曲。有100年左右历史。

传统唱腔曲牌200多个,100多个剧目,大多专曲专用,其曲牌仍保持较多当地民歌特点,大多是单乐段结构,慢起,逐段加快,推向高潮,气氛热烈、欢快。 伴奏乐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

传统曲目:《五哥放羊》、《走西口》、《打金钱》、《打樱桃》《十对花》《挂红灯》等 音乐赏析:《五哥放羊》《挂红灯》

二人台的艺术特点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此外,旦角还有一种叫作“打闪”的舞蹈动作,即右脚别于左腿上,两臂画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

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又称说“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选取。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正戏的表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如《打金钱》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起舞时,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专用,有时舞双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数,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手绢系旦角专用。建国初期,二人台曾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丑角的出场亮相等。唱词、数板、完场诗、道白中的“串话”,都讲究合辙押韵,因完全用当地方言,故与普通话的声韵不同。分为中东、衣齐、江阳、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条、发华、出入(入声字)和小字(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十二道辙。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常用比兴二人台表演手法,形成的曲调、唱腔、别有风味。在服饰方面,由于艺人经济条件稍有宽裕,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尽管二人台艺术上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剧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

3、二人转:

流行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后发展成地方小戏。又名“蹦蹦”、“双 玩艺儿”。

唱腔曲牌有300多个,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中有大量民歌。 伴奏乐器:板胡、唢呐、二胡、三弦等。

主要曲目:《王二姐思夫》、《锯大缸》《二大妈探病》等。 音乐赏析:《小拜年》

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东北二人转小帽:

即二人转唱正戏前加演的民间小调。小帽,唱腔源于东北民间小调,特点是边舞边唱、载歌载舞。即使是名角、大蔓,上台通常也不马上演正戏,而是先唱一段“小帽儿”,既溜溜嗓子、热热身,为正式演出制造气氛。

小拜年的来源:

小拜年是原是东北民歌。后被东北二人转演员所传唱。 因此都称之为东北二人转小帽,同时也成为东北二人转最有代表性的小帽。也是最能代表东北二人转的小帽。

(二)南方歌舞

1、采茶

“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主要流行在江西、浙江、闽西、粤北等地的民间歌舞。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最初是茶农上山劳动时唱的“茶歌”,后逐渐形成歌舞形式,称为“茶灯”,近二三百年来发展成为戏曲形式。

采茶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主要曲目:《斑鸠调》、《采茶谣》、《红花开满山》。 音乐赏析:《斑鸠调》》

这流传在赣南地区的一首采茶歌,全曲采用五声调式,两句体乐段。歌曲节奏跳跃,曲调活泼明快,多次运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衬词和象声词,例如:“叽里咕噜”,“咕咕咕咕”,形象地描绘了斑鸠在春天到来时竞相争鸣,展示着春天充满勃勃生机的情景。

2、花鼓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主要流行在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各地的民间歌舞。近100 多年来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形式。

音乐赏析:《洗菜心》

《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原是湖南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首生活小调,后吸收到当地的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的常用曲目。

《洗菜心》是以湖南传统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新民歌,在原始的民歌材料上,将原来的两段扩展为现在的三段音乐,融入了地方音乐元素,形成一首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湖南民歌。

《洗菜心》的伴奏大量的采用了切分音的节奏型以及弱起的节奏型,这些节奏的运用使音乐感觉十分的欢快。

其在唱腔旋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跳进旋法:使曲子的风格在瞬间表现的十分活泼,欢快。

2、旋律加花:在第三个乐段的时候,旋律放慢,使曲调在听上去富于变化而不是单一的旋律。

3、旋律线条清晰:旋律的走向是由高到低,句首就出现高音,在高音区旋律上扬,表现了一种欢快的情绪,旋律由低结束,在低音区,旋律下抑,表现了一种焦急的情绪。

4、顺丁、倒丁:指的是节奏在旋律中的不同安排,如:以三字为一逗的唱词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二或一二三字连在一起唱,中间不加其他音,不断开则为顺丁唱法。若一与二三字之间断开则为倒丁唱法。在《洗菜心》这首曲子中也有运用,在图六中“绣房中”中间没有音将其隔开,因此为顺丁唱法,而“绣花绫”之中加入了衬词将其隔开,旋律加上了拖腔,因此为倒丁唱法。

《洗菜心》的是以长沙官话为音乐语言的,长沙官话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等地,

《洗菜心》是将长沙的地方语言和本地民间音乐相结合。 《洗菜心》独特的润腔技巧:颤音、倚音、衬腔、衬词的运用

整首歌曲演唱出来给人的感觉应是灵巧的,俏皮,也就是在唱得时候既要搭上气,有气息的支持,又不能将气拉的过死,唱起来不够轻巧,让听者感觉像是在亲切的和你讲话,同时掌握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调,情绪的变化过程,将声音与感情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

3、花灯

花灯流传于我国西南、中南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是一种具有江南特色的民间舞蹈,他原来是民间节日“社火”活动中的耍灯和民歌结合的歌舞形式,清乾隆前后,进一步汲取各地的民歌小调俗曲、民间说唱音乐因素,逐渐形成情节简单而歌舞成分较重的花灯小戏。清末民初开始发展成地方戏曲。

较突出的有云南弥渡、玉溪、昆明、姚安、等地的花灯,湖北的恩施灯戏、利川花灯,四川的秀山花灯,贵州的独山花灯、遵义花灯等。

民间普遍传唱的有:云南的《绣荷包》、《倒板浆》、《大茶山》,四川的《黄杨扁担》,湖北的《龙船调》等。

音乐赏析:《黄杨扁担》、《龙船调》

《黄杨扁担》起源于秀山玉屏乡白粉墙村,,《黄杨扁担》是四川名歌的代表作品。1958年歌唱家朱宝勇首次演唱《黄杨扁担》,从此,优美抒情的秀山花灯歌曲《黄杨扁担》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国流传。

《黄杨扁担 》是秀山花灯音乐中的杂调,它与另一首秀山民歌>几乎可以说成是秀山花灯 的灵魂,秀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旋,土地丰饶,是民间艺术的沃土。更为难得是今天唱遍神州的《黄杨扁担》仍是原汁原味,一个音符也没改。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是颇受人们喜爱的湖北西部土家族民歌,9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这首歌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泥土的清香,自然而活泼:在正月的一天,一个土家族少女要过河去拜年,她精心挑选了鲜艳的衣裙,头上、脖子、胸前、手腕都戴上闪亮的金银首饰,走起路来哗啦啦地响。一路上莺歌燕舞,春光明媚,少女心里美滋滋的。这部分的曲子欢快活泼,节奏跳跃,烘托着蹦蹦跳跳、心情舒畅的少女形象。

到了河边,河上有许多小伙子摆渡。如果只是喊船,一般是这样喊:“我要过河,这条船过来吧!”但是少女对自己的魅力充满自信,对小伙子的心理也有模糊而清楚的直觉,只要她喊一声,一定会一呼百应的。因此她撒娇地喊道:“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少女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形成耐人寻味的表情功能。自称“妹娃儿”,显得柔弱娇小,反衬出小伙子们的雄健强壮,有效地激发出他们怜香惜玉的豪情;“哪个”意味着小伙子们机会均等,都在选择的范围之内;而语气词“嘛”(不是“呀”)又多少带有埋怨和娇嗔——这么漂亮的姑娘站在这里,你们还不赶快过来,还得我招呼呀!我要生气了!(或许还跺了一下脚) 小伙子们可能早就看见了这个漂亮的妹娃子,谁不想献殷勤啊?可是不知道她是过河还是约会哪个帅哥,还是有别的事,不敢贸然搭话。男人也是很自尊的,在众目睽睽之下需要矜持,万一没了面子,还怎么混?此刻听了少女的喊话,就出师有名了,谁肯放过这个浪漫的机会?于是欣喜若狂,争先恐后地喊:“我来推你嘛!”随即眉飞色舞地奋力划船过来。少女上了谁的船,谁就像接到了绣球,心里甜滋滋的;其他艄公的心里就酸溜溜的;而船上的少女则是笑盈盈的,像阳光下的荷花!“喔活喂呀佐,喔活喂呀佐”,瞧她美的!

这一段歌词不长,却起伏跌宕,时急时缓,有说有唱,在正面描写中又穿插着侧面描写,把少男少女朦胧的情感和微妙的心理表现得出神入化、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以上只是歌词的第一段,后面还有三月去探亲,五月去赶集等等,都是这样。当然哪个艄公也不会收她的渡船钱。哈哈!做个女人真好,做个未婚的美少女更好!人见人疼、人见人爱

呀!如果换成我要过河,恐怕就没意思了。我只能木然地喊一声:“老爷子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呀?”离得近的艄公当然也会过来,但第一句就是:“五圆一位!走洒(洒:是吧)?”太现实了,一点浪漫都没有!

三、少数民族的民歌与歌舞

1、蒙古族:是个勇敢、英武、热爱艺术的民族。其民歌历史悠久、体裁多样。有牧歌、叙事歌、抒情歌、风俗歌、劳动歌、狩猎歌等。从音乐特点来看,分为“长调”和“短调”。

(1)长调: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蒙族民间传统节日,一般在夏秋之际举行,有赛马、射箭、摔跤、集市、文艺演出等活动)演唱。

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

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或四度的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适于抒发内在的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

特点: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点。

典型曲例:《辽阔的草原》、《牧歌》

辽阔的草原(蒙古族)这是流行于内蒙呼伦贝尔盟的一首传统长调民歌。全曲表现一个年轻牧民虽然有了爱人,但爱人的心思象随时都可能遇到泥滩的草原一样,令人难以捉摸。全曲四句歌词,由两个乐句构成的曲调反复一遍咏唱。每个乐句都以连续向上进行的曲调开始,表现了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爱情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坦无阻的。接下去,时紧时松、起伏跌宕的旋律,象波涛一样上下翻滚,正是他内心惆怅不安的真实写照。长调是蒙古族牧民在放牧时演唱的一种牧歌。它产生于广阔无际的内蒙大草原,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一种深受内蒙各族人民喜爱的歌唱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音乐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长调民歌大都属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自由、舒缓、漫长的节奏,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的旋律,以及真假声并用的演唱方法,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长调的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也有齐唱和一种称作“朝日”的二声部演唱。演唱时可以是徒歌,也可以用马头琴或四胡伴奏。

《牧 歌》(无伴奏合唱)——蒙古族民歌

这是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典型蒙古族民歌。其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形象纯朴而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全曲的结构非常简单,

仅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在高音区围绕着属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以主音为中心的围绕进行,实际上就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婉转的旋律如同草原上的一片片羊群。全曲展现了东蒙草原牧区那漂亮、宽广的景象。

这首作品自1953年以来,可以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当代作曲家将这首民歌改编为器乐曲和大型声乐作品等其他形式,比较闻名的版本有沙汉昆改编的小提琴独奏和翟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

这是流行在内蒙自治区东部昭乌达盟的一首蒙族民歌。根据音乐风格上的不同,人们往往把蒙古族民歌划分为长调和短调(或短歌)两种风格。短调民歌大多节奏规整,乐句紧凑,结构匀称,旋律线较曲折、带有宣叙性。大家熟知的《嘎达梅林》、《森吉德玛》等都是它的典型曲目。长调风格是指那些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牧歌》是长调民歌的代表曲目之一。它主要在放牧时演唱,具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

这首《牧歌》由一个两乐句的乐段,反复一次构成。歌词形象纯朴,富有诗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曲调和歌词结合得很紧密。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歌词,但它那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音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大草原的美丽画卷。

上句旋律主要在高音区活动。以

5、6两音为中心,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悠扬飘荡,高远开阔; 牧民的歌声和马头琴声,伴和着骏马的嘶鸣,羊群的欢叫,随着清风荡漾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空„„

下句主要在低音区盘旋,以

1、2两音为中心,低回委婉,徐徐收束。曲调是上句的低五度变化模进。低回婉转,犹如撒在草原上的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景象。两句对称、匀衡,造成舒畅、平稳的效果。

《牧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辽阔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无限挚爱和深情眷恋。曲调兼有宽广豪放和优美抒情的特性。节奏自由舒展,谱面上的小节划分只是记谱的大略规范,牧民们实际演唱时常常对着无垠的天空和元边的草原尽情抒怀,其节拍近于散板,悠扬飘逸、委婉缠绵。意境深遂悠远,令人心旷神抬,暇思无限。沙汉昆曾把它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作曲家瞿希贤将它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运用复调的手法将旋律多层叠置,并加进人声哼鸣的引子和轻柔缥缈的长音拖腔结1尾,使它更加丰满、淳厚,突出了音乐的纵深感、朦胧感和诗意美,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演唱较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旋律很

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

特点: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点。 典型曲例:《森吉德马》、《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叙事民歌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长篇叙事民歌的故事完整,情节复杂,人物形象生动,歌词优美而且富有哲理,在蒙古族民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叙述的事件、塑造的人物形象、歌颂的英雄业绩,大都产生于近、现代。《嘎达梅林》是蒙古族人民集体创作而成的,又经过无数优秀民间艺人的整理和加工,使情节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精彩生动,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是科尔沁草原人民为了纪念用生命保卫家园的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而创作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用口头演唱的形式,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长达2000余行,全部唱完需要花费4个小时。

《嘎达梅林》创作初时实际是一曲交响诗,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中国作品,国外的许多著名乐团曾经演奏过这部作品。

本作品以一个英雄的传奇表现了蒙古族人们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和顽强的精神,为后世很多文艺形式所引用。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

《 森吉德玛》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聪明美丽的蒙族姑娘,名叫森吉德玛,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青年。他们的爱情不幸受到阻挠,森吉德玛被迫嫁给财主家。青年日夜思念,常常远道而来,在她的屋旁留恋徘徊,但无法相见。有一天,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障碍相见了,但森吉德玛却不幸昏死。相传,《森吉德玛》一歌就是这个青年所编。他在回家途中边走边唱,把歌词写在道旁和旅店的墙壁上。失去心爱的人,他悲痛欲绝,最后跳崖自尽以身殉情。这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森吉德玛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对姑娘坚贞不渝的爱情。全曲以从容徐缓的马蹄声般的节奏为背景,以第一个乐句为种子音调,旋律时而高亢激昂,好似青年在高声呼唤;时而凄恻柔婉,犹如低声的泣诉。最后以副歌式的、在情绪上具有概括性的附加式曲尾衬腔结束,既突出了青年牧民对森吉德玛的思念,同时更加深了音乐的孤独凄凉感。《森吉德玛》象其他鄂尔多斯民歌一样,音乐主要是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这首民歌是五声音阶

宫调式,7音只是偶然出现的经过音。曲调线条的起伏很大,情感富于变化。这种旋律适于表现辽阔、舒畅、奔放的音乐形象和蒙古族人民豪爽的性格。作曲家贺绿汀把它改编为管弦乐曲,十分细腻地塑造了纯洁、美丽的森吉德玛的形象,同时又刻划了钟情相思的青年的内心世界。

2、朝鲜族

朝鲜族人民自古喜好歌舞,有着悠久的民族音乐传统。

朝鲜族民歌的音乐独具风韵,悦耳迷人。演唱时,大多用长鼓等打击乐器伴奏,在民间甚至有“一鼓手,二歌手”的说法,可见节奏在朝鲜族民歌中的重要地位。

大多为6/

8、9/

8、12/8等以三拍子为单位的复拍子,节奏型前短后长,富有弹性,常出现各种不同节拍的总和式交替现象。这些节奏、节拍特征,使整个音乐灵活、跳荡,带有强烈的舞蹈性。

典型曲例:《阿里郎》《道拉基》

《阿里郎》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口传民谣。歌曲为宫调式,由于它多用附点节奏,旋律显得流畅、抒情、优美。由于歌词内容表现了现代社会朝鲜族人民的生活情景,它一反过去传统民谣的哀怨情绪,带上了乐观向上、赞美颂扬的情感。

起源有着众多说法。其中的一种:相传阿里郎是古时候的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起义失败后和妻子隐居在深山,后来他因误会妻子而离家出走,他的妻子声泪俱下地呼唤着“阿里郎,阿里郎”,就是“我的里郎”的意思。后来,这首民歌广泛流传,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表达着朝鲜人民对故乡的热爱。

阿里郎,是著名的朝鲜族歌曲,是朝鲜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被誉为朝鲜人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听到的是流行于韩国京畿道一带的“本调阿里郎”,这版本的流行是因为它成为1926年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后来该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被用作韩国与朝鲜代表团的进场音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12月5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决定,将《阿里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里郎,翻译成汉语是“我的郎君”。阿里郎是高丽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一个爱情故事。大概情节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生活清苦,丈夫想让妻子过上好日子,就想外出打工挣钱,但妻子不让,说只要两人守在一起她就满足,但丈夫不那么想,有一天夜里就悄悄走了。妻子很漂亮,十里八村的都有名,丈夫走了以后,村里的地痞就来骚扰,让她改嫁,她拒绝了,

但那地痞总来骚扰。一年后丈夫挣了钱回来了,夫妻俩正高兴,地痞又来了,村里也传着有关妻子和地痞的闲话。丈夫起了疑心,以为妻子不贞,就又要走,妻子怎么解释也拦不住,丈夫就走了,妻子在后面追,追不上了就唱。唱的内容大概就是对丈夫怎么关心思念怎么委屈了什么的。妻子唱的这段就是“我的郎君”,也就是阿里郎。后来阿里郎这个故事和歌曲就流传开来,成为朝鲜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牌,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朝鲜人就有阿里郎,一唱阿里郎就知道是朝鲜人。日本统治时期,朝鲜人以阿里郎为号发动起义,日本人发现了,谁唱阿里郎就杀头。可是杀了一个十个人唱,杀了十个一百人唱,杀了一百个一千人再唱,越唱越多,日本人只好作罢。朝鲜巨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阿里郎》

3、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的祖先,生活在古代“丝绸之路”南北要道的南疆和东疆,取各民族之长,集东亚、南亚、西亚三大文明于一身。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古代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乐舞尤为突出。当年,龟兹(今库车)、高昌(今吐鲁番)、疏勒(今喀什)等地的乐种曾经传入中原,对促进我国盛唐时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维族的歌舞音乐十分丰富,以木卡姆最为突出。木卡姆是民歌、歌舞、器乐相综合的大型套曲艺术。有12大套,又称“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民歌感情炽烈,对比鲜明,色彩浓郁。他的旋律主要有3个特点:第一,带式丰富,交替频繁,大多为七声音阶。第二,节拍多样,除2/4拍子外,还有5/

8、7/

8、9/8等符合节拍。节奏型方面常有切分节奏、三连音、四连音等变化。切分节奏有时强起、有时弱起。在歌舞性民歌中还常用统一的富有特性的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三,大多为非方整性曲式结构。各乐句经常长短不一,旋律富于开展性。

典型曲例:《送我一支玫瑰花》

这是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这首民歌用富有趣味并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了青年男女之间真诚的爱情。旋律优美舒畅,节奏变化丰富,每个乐句开头的节奏的节奏均为, 从而使全曲的节奏非常协调、统一。是由四个对称乐句组成的分节歌,第

三、第四句完全重复,歌曲表达了少女对爱情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5、藏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勤劳勇敢,以农牧业为主。

藏族民歌有浓郁的特色。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常用

四、五度关系的宫调转换。品种形式繁多,大体可分为“谐(歌舞)”和“鲁(歌曲)”两大类。 典型曲例:《吉祥谣》

民歌教案

民歌教案

民歌篇 教案

印度尼西亚民歌教案

民歌篇教案

广东民歌教案

秧歌舞教案

秧歌舞教案

歌舞青春教案

《丰收歌舞》教案

民歌与歌舞(3)教案
《民歌与歌舞(3)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民歌与歌舞 民歌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