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惠来东港明德学校方雪元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如破坏公物,偷东西,违反纪律,捣乱课堂轶序,甚至与老师对抗,对老师产生仇视心理等等.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焦虑。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但他们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甚至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矛盾不能及时处理解决,就容易形成暴力对抗,封闭孤独、派别流动或不良的心理。

2、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例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抑郁和焦虑;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与教师严厉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问题。

3、在平时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挫折与焦虑。由于应试教育流毒极广极深,从小学到高中,分数一直成为学生心理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家长或者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学生把学习视为畏途,恐学、厌学的心理加剧。

4、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较,老师们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对于老师奖励的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已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欣喜若狂,倍加珍惜,他们已经不在乎这小小的奖励。因为家庭条件好了,家长对他们物质上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而老师的表扬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也不再引以为傲,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5、过分的宠溺。

在计划生育推动下,现在就读的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有忙于工作,孩子都交给祖辈照顾,爷爷奶奶把孩子当成心头肉,手中宝,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了,穿衣、洗脚,背他们上学等等,甚至帮他们做值日,完成家庭作业,唯恐孩子出现纰漏。这也逐渐养成了孩子娇纵的个性,爷爷奶奶一出现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就又哭又闹,甚至打骂。这不仅降低了长辈的威严,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也是百害而无利。

6、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差异过大。

有一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任何事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甚至苛刻。比如孩子考了百分,本来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想得到表扬,结果父母看完试卷不但没有表扬,反而挑剔试卷这么简单,字写得不够端正,有几个地方还可以写得更好,下次继续保持。可想而知,如果这孩子没有得满分回家,那么面对他的将又会是什么。这样做极大地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几乎没要求,认为认识几个字就行,没必要读那么多书,再说自己没读过书,也照样挣大钱,。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进取心呢?

7、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娇纵。

在每天的值日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自私,不懂得合作,除非老师具体落实好打扫工作,不然肯定拖到天黑,父母来接。谁也不愿意先做,多做,等着老师分工,等着爸爸妈妈来接,还有一些学生很喜欢表现,上课时举手非常积极,就等老师叫他的名字,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一番,但是如果老师没叫到他,他就会马上露出不开心的样子,甚至开始不听讲,做小动作了。如果老师安慰及时,他又马上专心听了。

8、单亲家庭带来的伤害。

社会进步的其中一个标志,离婚率日渐提高。孩子是敏感的,父母的吵架、冷战他们都能感受到,一点点在他们心里留下阴影。父母离异后,在学校在同学面前,他们会异常安静,从不提起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没面子。自己不提,也不愿听别人提起这件事,而且他们非常敏感,稍有提起就会情绪异常激动,遇到作文要求写家庭时,他们总会回避。感情的伤害带来无助感,增加了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渐渐的,和其他同学话少了,笑容也少了。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者应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呢?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诸多原因,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找对原因,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合适的途径,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把他们引上正轨。

教师应讲究科学的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正确引导: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在学会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完善。

二、善于等待: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

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对症下药: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个别指导,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应努力做到:表扬、批评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对学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缺点。不急不躁不放松.给学生转变的时间,营造促使学生转变的氛围。 把表扬和提醒放在晨会上讲,把批评留到放学时说。以下是我用这种方式处理的一个案例:

时间:2005年9月中旬

事件: 处理丢失东西的问题。

事件背景:出完差回来,陆续有学生反映自己的钱不见了,笔不见了,伞不见了。真是怪事,每次锁门关窗都很到位呀。难道有内贼?

事情的发展:9月16日,唐宏同学反映他的语文练习册不见了。“翻翻自己的抽屉和书包,看有没有拿错?”都摇头。教室里炸开了锅。“肯定有内鬼。”“我们班肯定有贼” 有人提议,“老师,搜书包吧”有人起哄,“老师,搜身吧!” 我也纳闷,怎么会连续丢失这么多东西呢?上午我才在语文课上表扬了他的练习,并展示给同学看,看他的进步。如果搜查,是会有结果的,至少唐宏同学的练习册是可以找到的。但这样一来,那个学生将如何在班上立足呢?怎样在社会上做人呢?我已经注意到了一个低头看书神态不自然的学生,“难道是他?”我能这样做吗?肯定不能。那又怎么做,才能在不伤害他的情况下转化他呢?我采取了下列措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育过程:

1、稳定学生情绪。我非常轻松地说:“大家说我班有内鬼,有贼。都抬起头来,让我仔细瞧瞧。唉,怎么谁都不像贼呀。””一个个眉清目秀、单纯、稚气”学生接着说“漂亮、潇洒、英俊„„”有的说反义词,气氛顿时热闹轻松起来。我转而肯定地说:“不会是我班的学生,我相信你们的品行。你们一定要加强课室管理,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随时关好门窗,不要串班,既不到别班去,也不把别班的朋友引到我班来。同时保证自己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

2、从思想上打动他。第二天,我找来《学会感恩》《学会欣赏别人》《积累善行》等文章读给学生听,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第三天,我讲了历史上对小偷行为的鄙视和处罚,也讲新加坡等国对小偷行为的处罚。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是非常憎恨这种行为的。我们对这种行为也不会姑息迁就,一旦发现,报请学校开除。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同学们都是清白单纯的。唯一要做的就是加强防范。

3、从管理上震慑他。我安排张少婷同学观察中午留校的学生,记下喜欢翻别人抽屉、鞋柜的人的名字。同时告诉学生,我班是安装了监控器的,监控器是用来保护我们的财产的,一般是我们离开教室后才打开,现在,我请保安叔叔给我们在白天打开,我们一定会查出拿我们东西的人。

4、惊喜他的转变。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陆续来报喜了。“老师,我的伞找到啦。某某拿错了,他还给我啦。”“好,祝贺你,有伞用了。失而复得,要倍加

珍惜哟。赶快在伞上写个名字。”“老师,我的笔找到了,某某拿错了。”“赶快谢谢他。”“老师,把练习册还给你,我的找到了,某某拿错了。”“好好保管,把名字写大一点。”“老师,我的钱夹在另外一本书里了,我今天一翻书,钱就露出来啦”“好啊,赶快去买东西呀。”„„当时,我激动得真想在班上表扬他。但我忍住了。这时还不是表扬的时候,因为四个丢失东西的同学很单纯,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东西被找到的兴奋之中,并没有把四件事联系起来看。他们是真心感谢那位把东西还给他们的同学。那位同学也很聪明,分三次分别在三天里归还东西。如果把四件事联系起来,问题就非常明显了,为什么都是他一个人拿错了别人的东西?我放学后,留下了那位同学,“孩子,我真为你高兴,你知错就改的勇气让我佩服。”他也很开心,他说:“我就是记不住自己的东西。”我说:“我理解你。毕竟只有12岁嘛。平时在家里,谁收拾书包?”“有时是我妈妈,有时是保姆。”“那么,以后自己收拾书包,睡觉之前,装好家庭作业和第二天必用的文具课本等,学会自理。好吗?”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我又问他:“你在小学时错拿过别人的东西么?”“有啊。”“那你是怎么做的呢?”“我会把它扔掉。”“为什么宁肯扔掉,也不还给别人呢?”“我怕别人说我偷东西。”“你这次做得非常好,你的做法表明你进了一大步,思想上了一个新台阶。我要祝贺你的进步。但我要提醒你,以后拿东西时要醒目一点,仔细辨认,不要再搞错哟。”“这次,我很欣赏你的做法,我私下表扬了你,希望再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我会在全班表扬你。”他高兴地回家了。他与妈妈的关系很融洽,一回家,就把事情的全过程告诉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也是了解儿子的,马上给我打电话。谈了他孩子小学时的一些事情。她相信他的儿子不会再做这事了。我也坚信他是彻底改掉了坏习惯。最近几周,确实没有同学丢失东西。他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了。在与14班的篮球友谊赛中,他打完了全场,我也实现了我先前的诺言,在全班表扬了他。

感悟:这次的成功在于既做到了物归原主,制止了偷窃行为,又在不伤害那位同学的前提下教育和转变了他。

五、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心理调控能力

初中学生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很容易接纳师长为他们规定的社会角色,容易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如果给予足够的参与机会,他们的某种行为能力就可以迅速发展起来,并提高自我反省和心理调控能力。如本班的梁宇聪同学天生好动,课堂上经常影响到周围的同学,老师多次教育也不见效,后来,我委任他当纪律班长,让他管好班中的纪律,当时其他学生对我的做法也百思不得其解。他刚上任时,同学们不但没听他的,还给他白眼,冷嘲热讽地说:“你自己都管不好自己,还来管我们,你配吗?”他一气之下,朝这位同学的脸猛地一拳,我及时制止,并示意他跟我到办公室,这时的他意识到要等我的批评了,可我不但没批评他,反而抓住契机,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让你当纪律班长,是因为老师觉得你有一定的领班能力,相信你会把同学管好。但你在管同学之前必须要把自己管好,让自己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否则是不能服众的。”这时的他心情已平静多了,接着,我耐心地教给他控制自己情绪,不生气的方法:(1)做深呼吸;(2)唱歌发泄一下;(3)在废止上乱涂画;(5)离开现场出去走走(6)随时提醒自己:我不发脾气等等。还帮助他了解脾气暴燥,易冲动的害处,分析这种个性形成的原因,并鼓励他,只要有信心,一定能学会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有修养、素质高的孩子。事后,他情绪稳定多了,还主动向郭小斌道歉,乐观豁达了,

实际行动中能做到以身作则,也能发挥他更大的潜能,成为同学欢迎的人。这一实践活动,可磨练学生的意志,激发他们在学习中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六.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佩雷斯认为:“21世纪的人必须有三大本领:一是会继续学习;二是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能生存发展并做出贡献。”因此,具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当今的初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面临着社会适应和社会学习的双重任务。他们必须适应学校和集体生活,并养成与之相符的社会规范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让我们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与资源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