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东钢铁集团永锋淄博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

班组长以上及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掌握:

一、基本概念

1、现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即为原来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2.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进行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是比危险源大的、更宽泛的概念,一个风险点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3.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导致事故的根源,即能量或能量载体为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缺失或失效构成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4.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5.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我公司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6.风险分级:根据危险性D的数值(评价结果)大小划分等级。

评价结果20-70为四级风险,70-160为三级风险,160-320为二级风险,大于320为一级风险。

7.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公司分级管控:一级、二级风险点由公司管控;二级、三级风险点由厂级管控;三级、四级风险点由车间管控;四级风险点由班组管控。上级管控的下级必须管控。

8.风险控制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风险控制措施共五类: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

二、双重预防机制(两个体系)情况:

1、2016年10月-2017年7月 双重预防机制初步建设阶段。

2、2017年8月-2017年12月双重预防机制推进试运行阶段。

— 1 —

3、2018年1月-2018年3月双重预防机制优化改进阶段。

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步骤

成立组织机构→编制体系文件→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控制措施→分级管控→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治理→体系定期评审

(一)成立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安全、装备、生产、监察、财务等部门领导及各生产厂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成员单位(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制定下发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方案、管理制度、作业指导和考核办法,公司和各单位(部门)充分利用专题会议、调度会等形式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情况进行协调和考核通报,全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二)编制体系文件、全员宣贯

双重预防机制初步建设阶段。公司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方案》《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分级信息表》《公司风险等级分布信息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作业岗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文件表格

双重预防机制推进试运行阶公司转发了山东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公司编制下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作业指导与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

在全员宣贯方面,公司组织各单位推进小组成员进行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培训,并聘请专家对以上人员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基础知识培训;由各单位推进小组成员对全体员工分层级逐级进行了宣贯培训,并全员进行考试。

(三)风险点划分

一是设备设施类,包括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如高炉本体、供风系统、喷煤系统、煤气柜、过跨车等;

二是作业行为类,包括常规作业、危险(特殊)作业活动,如点检作业、高温熔融金属吊运、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

(四)危险源辨识

针对设施设施风险点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将危险源所在部位作为检查项目、明确检查标准及针对该危险源所采取的现有控制措施,逐项排查辨识;

针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分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明确针对该危险源所采取的现有控制措施,从人、物、环、管四方面逐项排查辨识。

(五)风险评价分级

— 2 — 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风险评价,根据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对评价出的风险程度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

以上评价出的较大以上风险属于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以降低事故风险。

(六)确定控制措施

根据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情况,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个体防护、应急五个方面,重新制定了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全面管控。

(七)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一级风险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二级风险为较大风险、橙色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四级风险为低风险、蓝色风险。

(八)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将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和标准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一项重大创举。

根据分级管控原则确定各层级隐患排查范围,根据危险源具体管控措施确定各层级隐患排查内容,根据风险程度和具体情况确定隐患排查频次,最终形成各层级、各岗位的隐患排查清单。

(九)风险告知

公司共有一级风险点3个,高炉、转炉和煤气柜,公司在南浴池广场对一级风险点进行了风险告知。

各单位对

一、二级风险点和重点岗位的

三、四级风险点进行了现场告知, 每个岗位以风险告知卡的形式进行了风险告知。

(十)实施隐患排查

全员参与,严格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落实隐患排查。

(十一)实施隐患整改

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对于一般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责令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当场整改不了,隐患排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单,给予一定期限限期整改,责任单位签字盖章确认,整改完毕责任单位填写隐患整改反馈单送排查单位,排查人员验收确认,形成闭环管理。

重大隐患治理流程:编制评估报告→制定整改方案→上报安监部门→公司落实资金→责任单位整改→公司组织验收

(十二)体系考核

— 3 — 为保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扎实开展,公司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作业指导与考核办法》,公司上下对培训教育、体系建设、隐患排查各环节严格督查、严肃考核,确保全员掌握、人人参与,保证隐患排查到位,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岗位人员应掌握:

一、现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即为原来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二、本岗位风险点和危险源的等级和数量(管控清单为准)。

三、熟记本岗位《岗位风险告知卡》的内容

四、隐患排查治理流程。按照班组隐患排查治理流程要求进行。

公司各单位:

根据省安监局的安排,3月27-28日两天对我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预计对各层级人员应知应会的抽查比例约为20%,根据专家提供的应知应会学习资料和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我公司应知应会学习资料,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全员进行学习,以备检查。

— 4 —

两个体系应知应会

本安体系应知应会

平安建设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
《“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