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哲学与智慧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3: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静的哲学·静的智慧

姓名:陈衍春

学号:09120224

院系: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

摘要:“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深得内涵,在《庄子》、《道德经中》《文心雕龙》中都有很高深的哲学、不同的智慧。本论文从“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分析我个人在平时思考和涉猎中对静的心得体会。从静态表现、厕所中的静、归根曰静这三个方面分析,分别阐述静的外在表现、对人的心理影响、与生命的关系这三个不同层面的哲学。

关键词:静的哲学,静的智慧,静态表现,厕所中的静,归根曰静。

“静”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说文·青部》记载:“静,审也。”王筠释义曰:“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静”的原始意义是明审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有着清晰的思路,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其次才是安静、宁静的意思。《广韵·静韵》指出:“静,安也”。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使身体安定,心绪和平,才能内视自身、明审自己。白居易亦有诗云:“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 这些都是从静字面的研究和衍生。安静、静寂、静穆给人的感觉略带一丝忧伤略带一丝寂寞,渗透每个人的内心,引起心底深处的共鸣。很多女孩的名字喜欢有“静”字,因为静给人以娉娉袅袅细步摇、静如处子的优雅,给人以万里无云、晴空碧蓝的意境。

《道德经》上说:“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 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说的是世间万物的初始状态的静的,万物始于自然和谐,万物有自己的特点,如每个人都相对于他人静止,这就不存在冲突之说,谓之“清静而天下正”。这就是静在哲学上最本质的表现,它赋予的智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万物的和谐共存的一种状态,静是本质的,动是静的表现。

“厕所”似乎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词,这与哲学和智慧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在现代,厕所是抛开喧嚣和嘈杂去思考问题的最佳地点。厕所安静、空间狭小。有人说思考问题不是要视野开阔么这样能放开心怀联想?可我不这样认为,真正思考问题是思想的开阔,环境的扩大不但不会给思考带来好处还会让思考者分心。厕所空间小,而且异常安静,把人带入最原始最本质的环境,可以静静思考、反省喧嚣生活带来的污垢。而且如厕的人把身体蜷缩,在心理上会产生有一种释然感,给身体最舒服的状态,不用考虑旁人打扰,心理的障碍减小。我每次如厕都会想想问题,不管是学习、生活、感情的问题都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那时候是最适合做决定的时刻,那时候你会把问题分析的很透彻。这生理蜷缩和心理的安静给人最佳的思考空间。

所谓“厕所”其实这里的静更强调的是静对人心理的滋养,不仅仅局限于厕所,很多安静的场所、安静的时间都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避风塘。可以是宁静的乡村,安静的咖啡屋,每个周末六点左右的早上。这些都是释放心理压力,思考问题、反省生活的好地方。静带来的不只是心理压力的减小,还能改进品性。这我称之为“厕所中的哲学”。 《淮南子》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 故莫敢与之争。”这里说的是:人的本性是好静,故不与万物争,也就不存在奸邪罔逆之说。有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死归于净土,安静离开世界。在死前的最后时刻是人最安静的时刻,这个时候即使再坏的人都回归于本性。这我称之为归根于静。

《文化苦旅》最后一篇《这里真安静》中写道:“这里真安静,神秘得像寓言,抽象的像梦境,我走过许多地方,未曾见过如此具有概括力的所在,概括得令人有点难以置信。”余秋雨去的是一个二战留下的墓的,那里安静的让人窒息,不仅游客很少、长满杂草,那种静带来的神秘感、沧桑感让人对生命升起莫名的尊敬,不管他生前做过什么,给社会带来什么,最终他没有在地狱中煎熬,没有在天堂里微笑,他仅仅是静静躺在那里。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我称之为生命归根于静。

静这“东西”无形无味,触不到摸不着。但静可以表现的唯美,让人无限回味;也能净化人的心理,在浮华的现代生活中沉淀智慧;静更体现了生命的本质,归根于静,生于无形,化于无形。这便是我认为静所隐含的哲学与智慧。

参考文献: 陈华 《道家“静”的哲学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启示》

 胡漫

论《文心雕龙·神思》对老庄哲学的“虚静”观的继承

 余秋雨 《文化苦旅》

哲学与智慧学习心得

哲学与智慧(优秀)

国学智慧与领导哲学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哲学

智慧的哲学与哲学教学的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与强迫症的自我调节

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读后感

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哲学与智慧
《哲学与智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