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案例研究与德育创新(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1: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的感悟 以往的教育不承认学生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或者认为学生即使有自己的生命体验,也肯定是幼稚的、可笑的、甚至是荒谬的。窦老师不是这样,她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生命体验„„ 教育应该是师生人格和心灵的互动过程,它的丰富性、不确定性和生长性,是无法用“模式”、“程序”等僵化的框框去限定的。最美妙的教育境界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创造的,但在这之前,一定有教师对学生的深切的了解,一定有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深深的沉醉! 班会是班级“公共生活”的载体 当前西方理论界出现“主体性黄昏”、“主体性衰落”的思潮,而以“主体间性”理论取代之。主体间性不是对主体性的完全否定。“主体间性”最重要的特征是主体与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交互的,具有可理解性。 怎样培养主体间性?通过学习实践“交往理性”和“商谈伦理”,就是一种新的方式。哈贝马斯认为:“一切旨在满足每个参与者利益的规范,它的普遍遵守所产生的后果和附带效果,必定能为所有相关者接受,这些结果对于那些知道规则的可选择的可能性的人来说,是他们所偏爱的。” 班会是全班学生参与班级公共事务的途径,只有当学生有权讨论班级公共事务时,他们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确认;当他们从公共利益出发,在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考量上,学会理解、宽容、协调一致,他们的“主体间性”就得到了培养。 具有明显教育意图的主题班会不一定有教育性,不具有明显教育意图的事务性的班会,只要创造全班学生平等参与协商的机会,却隐含着极大的道德资源。 探究五 在中小学如何正确实施民主选举? 《民主评选”三好生”中的悖论》 根据程序公正的要求,班主任行使了最后裁决权后,不能再改变评选结果;而宋佳同学在班主任裁决之后发表的不同见解,又是得到大多数同学认同的事实,是坚持标准的表现。 坚持程序公正,就应该维持班主任的裁决――小路当选;坚持评选标准,就应该采纳宋佳同学的意见――小慧当选。 如何这一悖论?裁决前,进行不同意见之间的沟通和协商。 《民主评选”三好生”中的悖论》 《请投我一票》入围第8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名单 最值得肯定之处: 大胆尝试班级民主管理,让孩子亲身感受民主选举的过程,从小培养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 “我的班长我做主”,让学生明白班长的权力是同学们给的,不是老师给的,确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 最失败之处: 事先没有制定公正的竞选规则,给不正当竞争留下“空子”,最后不是“民主”的胜利,而是“潜规则”的胜利。 《民主评选”三好生”中的悖论》 民主选举的误区: 重竞争意识,轻民主意识; 以 “众意 ”代替“公意” 中小学民主选举的目的: 培养学生“民主的理性精神”。“民主的理性精神”就是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审慎思考和选择。各种不同意见的沟通协商是民主选举的重要一环。 培养对班级集体事务的责任感。 班级民主管理的误区: 操纵民主,制造“管理暴政”。 例:《雷梦佳事件》、《公选坏蛋》 ――只有班级“公共事务”才需要走民主程序。 只有放权,没有监督。 例:《劳动委员挪用了“公款”》、《“分饭者”自肥》 ――“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也是一条规律,班级民主管理也包括建立对“公权力”的制约机制。 总 结 案例还原了教育的情景性、复杂性特点,比起抽象的教育理论更加接近教育实践的本质。 案例研究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阶梯。研究表明,新手与专家之间的区别之一,就是案例知识占有的多寡。 案例研究有利于班主任实践智慧的形成。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将公共教育理论“内化”,将个人教育理论“外显”。 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拥有丰富的教育案例资源,案例研究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谢 谢! 案例研究与德育创新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 马兰霞 什么是教育案例? 定义: 教育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育事件。(《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 特点: (根据百度百科名片编辑) 叙事性:案例是一种叙事性的追忆,带有明显的叙事风格。它本身包含了一个典型的故事情景,自然而然地把人们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景中, 戏剧性:故事当中有明显的冲突环节和主人公是如何化解冲突的行为和思考,正是这些冲突环节和矛盾的呈现以及破解细节,读来耐人寻味。 意义未尽性:案例当中含有多种可能性,能启发人们更多的思考,表达出案例本身所含意义的未尽性。 教育案例的类型 描述型案例: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件。 反思型案例:在叙述教育事件的基础上,对其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探究其中成功或失败的因果联系。 研究型案例:在叙述教育事件的基础上, 从中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命题,进入哲学层面进行思辩和分析。 描述型案例:《迟到以后》 上课铃声已响过十多分钟,我正讲得起劲时,一个轻微的“报告”声打断了我。我转头一看,我班的调皮鬼小李站在门口正摇头晃脑,一副事不关已的模样。我心中的不快便油然而生:什么时候了!还好意思进来上课?!但转念一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七八岁的孩子呢!或许闹钟坏了,或许车堵得厉害,或许„„我想了想,转过脸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小李今天来校路上堵车了,瞧他多着急啊!都跑出了一身的汗!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过以后,小李不再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的脸变红了,头低下了„„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迟到的小李了。这不正应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反思型案例 聚焦“疑难情景”: 调皮鬼小李迟到了却还是“正摇头晃脑,一副事不关已的模样”,该怎样教育这样的孩子呢? 探索“因果关系”: 为什么小李开始对迟到无所谓,被老师一表扬,反而不好意思,并从此再也不迟到了的呢? 分析: 小李是个调皮鬼,经常会受到老师批评,对批评已经麻木。但是,再调皮的孩子,内心还是有着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心理需求,当教师从善意的角度去评价小李的违纪行为时,当全班同学为他送去掌声时,立刻唤醒了压抑在小李心底的需要,激发了他想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而迅速瓦解了他“怎么样都无所谓”的表像。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要注意“有时”两个字。“有时”正好说明了教育规律产生作用的条件性和情境性。 从偶然中揭示必然:当教育对象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肯定和欣赏的孩子,当这个孩子由于经常受到批评而对老师的教育麻木、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不妨用宽容和表扬试着去唤醒他们上进的愿望,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研究型案例 在以上案例中,作者对于小李迟到的原因,显然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她对小李的表扬只是出于“教育的需要”而做出的“艺术处理”。那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在运用教育艺术的时候是否可以不尊重事实?为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否可以用想象代替事实? 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处理“事实真相”与“教育艺术”的关系? 分析: 用“谎言”来激励学生进步,在教育史上不乏其例。 “事实真相”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具有绝对的价值,任何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科学研究,都是“伪科学”。但是,在涉及人的心理的领域里,“事实真相”具有复杂性,除了看得见的“行为事实”,还有看不见的“心理事实”,有时表面的事实并没有绝对的价值。 小李迟到以后满不在乎,显示他对学校教育的麻木和抵触。小李迟到是“表面事实”,对教育的麻木和抵触是“心理事实”。这时,是弄清小李迟到的真相重要呢,还是唤回他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即改变心理事实)更重要呢?显然是后者。 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大于实事求是的价值。 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以下“教育命题” 正确的教育策略有哪些特性? 班级管理,依靠制度还是依靠觉悟? 怎样提高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 怎样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在中小学如何正确地实施班级民主选举? 探究一 正确的教育策略有哪些特性? 先看两例曾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的

教育新闻 男教师怒掀女生被子《山东商报》2011年5月3日 2011年4月29日,四川省专修学院。 早晨,206宿舍5名女生集体缺席早操。这至少已经是本学期第四次因没及时起床耽误早操。 班长打电话请206寝室女生出操,但对方不予理睬。 班主任李老师来到寝室, “开门,我是李老师!”大约过了一分钟,女生小何打开了门。李老师跨进寝室,缺席早操的四名女生仍在蒙头大睡! 这位25岁的小伙子再也克制不住,一把抓起女生的被子,重重扔在地上,扭头出门„„ 学生反应: 这样盛怒下的行为让这些女孩感觉“很受伤”。有的同学没有穿睡衣,身上仅穿了内衣,被掀开被子后,有人当场就哭了。 后来,几名女生把李老师告到了校长室。目前,一名女生已转到其他班继续学习。 教师吃学生弃饼《羊城晚报》2005年9月11日 2005年9月8日,兰州市某附中附工补习班理二班 早晨,同学们正在上自习时,班主任张老师走进教室例行检查。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扔了半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饼子,他立即将饼子捡起来问道:“这是谁扔的?你们没经历过困难日子,不知道粮食的可贵。” 当张老师的问话没人回答后,张老师做出一个让全班同学震惊的举动,他说:“你们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然后,张老师就要将饼子放进口中。 就在这时,那位扔饼子的同学站出来,并冲上讲台阻止老师。一位在场的同学告诉记者:“张老师和那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人一半将饼子吃了。” 学生反应: 一些同学在写感受时低声哭泣,他们大多以“震撼”、“沉重”、“影响一生”来形容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 记者采访该班学生。一个学生一连用很负责、很认真、很敬业来表示对张老师的看法。她说,张老师已经60多岁了,做事很仔细,但也很幽默,经常和同学们开玩笑,像爷爷一样和蔼可亲。 该如何评价这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 问题―― 为什么前者效果不好,后者效果好? 是否“效果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好方法? 以上两个教育事件的共性―― 都是教师一时的冲动行为; 其中都带有“不够人道”的行为(前者“侵犯隐私”;后者“变相体罚”) “吃弃饼”:学生只有情感触动,没有理性提升。 《“暗线联系”是一种好方法吗?》 显性效果:学生表现尽在教师掌控之中 隐性效应:学生之间相互防范,班级凝聚力消解 即时效果:班主任不在时学生也不敢乱说乱动 延后效果:“眼线”在长期角色扮演中,可能形成阴暗心理和不良人格 正确的教育策略的特性 合目的性(解决问题) 合情境性(解决实际问题) 合规律性(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 合伦理性(道德的目的和道德的手段) 合价值性(具有育人价值) 把“暗线”变成“明线”――小干部的岗位职责、全班每个学生机会均等,这样才能防止不实汇报、防止偏听偏信。 开辟公共话语空间――班级贴吧、周记、班主任信箱 《教师节,我收到一封让我冒冷汗的信》 很多时候,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一种教育行为的隐性效果和远期效果, 唯一的办法就是严格遵守教育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严守教育伦理„„ 探究二 班级管理, 依靠觉悟还是依靠制度? 《褒其精神、疑其效果》 问题: 班主任以身作则的效果能否持久? 请假者的这份义务转移给谁才是合理的? 分析:劳动委员代扫? 与岗位相联的“义务”是“责任”,有必须性; 不与岗位相联的“义务”是纯粹的义务,没有必须性; 对策: 完善制度设计―― “义务偿还”和“义务分摊” 《褒其精神、疑其效果》 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否会助长学生斤斤计较的心态而不利于“高尚道德”养成? 分析: 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多承担义务者,客观上为不履行或少履行义务者提供了机会。 在“责任基本到位”的环境里,利他和奉献才有利于“道德增量”。 先靠制度――制度可以明确责任;公正的制度有利于人们对“责任”的认同。 再靠觉悟――再完善的制度都有义务漏洞,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弱者无法完成自己的职责,这时,要用助弱、利他、奉献去弥补。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础是“责任”。 探究三 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 《留在“应当”和“不当”之间的思考》 道德哲学认为: 人类的道德行为大致可以

应当、正当、不当 不当--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未能履行责任; 正当--履

德育创新案例

德育创新案例

德育创新案例

特色学校创建与德育创新研究

优秀德育案例

德育创新案例总结报告

幼儿园德育创新案例

班主任德育创新案例

德育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推荐)

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案例研究与德育创新(优秀)
《案例研究与德育创新(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