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秀德育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4: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是一种责任

——记一次捡拾白色垃圾实践活动

缘起

通过走访调查和平时观察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习上没有追求,缺乏一个明确清晰的理想信念。生活中浪费,花钱如流水,父母安排一丁点儿事情也叽叽歪歪。孩子不能真正体会父母的辛酸,只知向长辈索取,从未想过如何回报感恩,只知父母对其有抚养的责任和义务,从未思考怎样孝顺懂事以尽晚辈之责,更未曾想过对社会的回报。“任性”“懒散”“不负责任”,给他们贴上了贬义的标签。

诊断

这一代人,社会安定,家庭生活条件也较为优越,独生子女或老来子也较多,溺爱的主旋律熏陶了一大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贵族。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爱或是母爱的缺乏,更或是父母双方的极不负责,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对生活迷茫,“破罐子破摔”,引发出更多的心理问题。从教育现状来看,我们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基于此,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本着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来认识,来高质量的解决这一问题。

教育契机

我校坐落于老场镇,离新街有差不多20分钟路程(步行),连接新老场镇的是一条破破烂烂的公路。此路也是很多学生上下学的通道。学校是禁止学生带零食入校园的,因此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学后在校外花费零用钱,主要就是购买零食小吃。虽然孩子们在校内基本能做到不乱扔垃圾,但是离开学校后就不那么自觉了。三五成群,边吃边聊,边走边随手将各种小吃袋丢弃于公路两旁的水沟和农田里。年复日久,公路边的水沟里垃圾袋堆积如山,由于白色垃圾会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吸收,导致农作物减产,同时堆积的垃圾由于无人清理,严重影响行人的视觉感受,当地群众亦怨声载道

联系到学校创建“三爱教育”特色(爱自己,学会独立自主;爱他人,学会关爱感恩;爱环境,学会欣赏珍惜),这不正好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吗?由此展开了五六年级的捡拾白色垃圾活动。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

对公路两旁的白色污染现状展开调查并拍照取证,制成幻灯片,放映给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观看。指导孩子们通过图书室或网络查阅白色垃圾带来的危害的相关资料。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白色垃圾的产生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不负责任造成的,二是通过观看、查阅、调查,认识到这一结果带来的危害,从心里引发触动,为活动顺利展开提供心理基础。

二、活动实施

学校德育处统一组织,划分区域,准备大垃圾袋,各班主任带队,学校党员教师全程参与,邀请部分家长志愿者共同参加。出发前,集合训话,布置任务,安全警示,鼓舞人心。活动中,孩子们团结协作,老师们模范动手,全程跟踪,对不怕脏、不怕累的典型进行抓拍,以树立典范。

捡拾结束后,各班将捡拾的白色垃圾聚拢,然后围站在“胜利果实”旁集体拍照,见证我们所创造的奇迹。孩子们看到彼此红彤彤又脏兮兮的脸和手都纷纷笑了。似乎都领悟到了什么。捡拾完成后,组织孩子们回校洗净污垢,回教室召开班会,交流活动的心得并记录下来。

三、活动后记

这次捡拾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艰辛的,摒弃了“小少爷”“小公主”们高贵的姿态,但活动也是开心的,从周围群众的那一声声夸耀,从孩子们绽开的笑脸能感觉到。经过本次活动,孩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即使在社会大环境中都有了些许的变化,更爱劳动了,树立了责任意识,明白人生来就是有责任的,学习上更上进,生活中对父母、同学、老师更为感恩与友善。

分析与总结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能创造一切。若我们的孩子始终被我们放进温室,一切包揽,不懂得他们现在的一切是靠一代代先人劳动所积累,不明白日益恶化的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威胁,不懂得对自己、他人、环境负责,那我们的家庭堪忧,教育堪忧,民族兴亡更为堪忧。爱他,就要对他负责,爱他,就要帮助他树立责任的意识,不是事事代劳。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安全的有计划的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集体活动的氛围,渗透并强化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有家长志愿者这样感叹:“平时孩子在家毫不收拾,连扫帚倒了都懒得扶一下,真没想到那天会如此吃苦耐劳,真没想到现在在家里会主动分担一些家务了。”个体的谈话教育是必要的,但一味地谈话会让人觉得唠叨、烦躁。在集体中,在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才能真正被唤醒,心底尘封的爱才能被激发。“今天书包背在了双肩,明天的重任系于一身”。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相对单一,应和常规教育有机结合并做恰当的延伸才会收到奇效。本次活动前期准备,看影片,收集资料,活动后的班会活动就是和常规教育的结合及延伸。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实践活动作相应的拓展,劳动的教育不只是劳动的本身,而在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的事情(包括学习)自主负责的习惯,爱护环境也不仅停留在白色垃圾上,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对零用钱的合理开支等。这些都是对责任意识的不断强化,这些是我们对学生的爱,也是孩子们对生活的爱。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尽己之能,汇集各方力量,本着对将来负责,努力进行德育实践吧!记住:“爱是一种责任”!

永川区万寿小学校

韩贵兵

20150506

数学德育课程优秀案例

初三(10)优秀德育案例

优秀德育案例(周利)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优秀德育案例
《优秀德育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德育优秀案例 德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