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麦栽培技术(版)

发布时间:2020-03-01 23:0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7%—18%),高于一般谷类作物。小麦类型和品种繁多,分布广,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稳产、高产。小麦适于机械耕作,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较高。冬小麦利用秋末及冬季低温季节,既可以与夏播作物复种,还可以与冬、春、夏作物带状间作、套种,对改革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一、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

(一)土、肥、水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小麦产量和品质是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田生产中,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光、温主要从自然环境中得到满足,而水、气和养分除部分来自自然环境外,主要靠人们在栽培过程中予以供应和调节。而这种调节大部分是通过土壤而发生作用。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营养和水分是小麦赖以生长的物质条件。

(二)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粘土、壤土和砂土都可以种植小麦,但要达到高产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生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的要求。高产田土壤具备以下特点。

1、深厚的耕作层

耕作层是在长期的耕作栽培措施下逐步形成的。耕作层深厚可蓄纳较多的水分,扩大施肥范围,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有利条件。耕作层深度一般应在30cm以上。

2、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总结各地经验,产量为6000kg/hm2以上的麦田,播前土壤应具备以下指标:有机质1%以上,全氮0.06%以上,速效氮3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40mg/kg以上。

3、良好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酸、碱、盐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重粘土或粘土,因质地细,结构紧密,通气性差,不利于小麦发芽和出苗。沙质土壤,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温度变幅大,不利于小麦生长和越冬。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壤是壤土,这类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磷钾含量高,有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发育,增产潜力大。土壤容重以1.14-1.365g/cm

3、孔隙度以50%-55%为好。这样的土壤抗旱、抗涝、保肥、耕性好,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小麦在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8-7.0,即以中性反应的土壤为宜。土壤中含盐量对小麦发芽出苗影响较大。根据各地测定结果,一般土壤耕层含盐总量达0.25%即为小麦播种和苗期阶段的耐盐临界点,达0.4%以上种子即失去发芽能力,幼苗受到严重抑制。

4、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防止肥水流失,保证灌溉质量,确保全苗、匀苗、齐苗和壮苗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播种、管理、收割等各项作业质量的基础。所以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地面坡降应控制在0.1%-0.3%范围内。

( 三)麦对养分的要求

1、小麦生长发育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小麦一生中从土壤、空气和水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等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其中碳、氢、氧占小麦干物质的90%以上,氮及灰分元素(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5%。

(1)、小麦对氮素的需要

氮肥对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氮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根、茎、叶、蘖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延长光合器官寿命,在幼穗分化中可增加小穗数、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在小麦后期施用适量氮素,可以提高千粒重并改进籽粒品质。

(2)、小麦对磷素的需要

磷素是小麦细胞核的主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过程,并在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与氮在土壤中是相互作用的营养元素,磷素充足时,由于根素发育好,吸氮能力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能促使麦苗早发犰 长多分蘖,磷在植物体内可以影响含氮物质的代谢,能提高植侏组织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在改善小麦营养生长方面发挥以磷促氮的作用。相反,氮素充足时,也有利磷素作用更好的发挥。

(3)、小麦对钾素的需要

钾不直接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它能促进化合物的形成和转化,使叶中的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输送。钾对原生质胶体的理化性质有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植株抵抗低温、高温和干早的能力。

(4)、小麦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

除氮磷钾外,其他营养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缺镁时麦叶起皱或卷曲,生育期推迟;缺钙时,根系发育受阻;缺铁时,则发生绿现象;缺硼、铜、锰、锌、钼时,植株矮小、白化或死亡;缺硼还会导致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结实能力下降。

2、小麦的需肥量及施肥量

在大田上生产确定施肥量,除根据产量要求外,还应考虑土壤肥力基础和肥料利用率的高低。而肥料利用率的高低,除肥料种类、质量和施肥方法外,还与其他措施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有机肥当年的利用率为20%-25%,氮素化肥为50%-70%,磷肥为15%-30%,钾肥为50%-70%。施肥量一般要比需肥量大。一般施肥量,氮素大于需要量的一倍左右,磷素2-4倍,钾素在1倍以下。

3、小麦的合理施肥

(1)、有机与无机结合

从一些高产地区经验来看,小麦施肥应做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有机质的含量和养分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小麦产量高低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密切的关系。有机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而且能保持作物有连续增产的作用。

(2)、坚持氮磷配合

新疆土壤养分含量总的情况是缺磷、少氮、钾有余。由于镁和钙的固磷作用,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显得特别少。所以不仅要补施氮肥,也要增加磷肥,以协调氮、磷比例。

(3)、施足基肥

基肥是小麦增产的基础。小麦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粘性土壤保肥能力能强,基肥比重可大些,砂性土壤肥料容易分解,保水能力差,基肥比重应略少一些。

基肥最好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少量的氮磷化肥,做到粗肥与细肥结合,迟效与速效结合,因地制宜,因茬制宜,晚茬、薄地要多施,早茬、肥地要少施,基肥多的要全层施肥,精肥要适当浅施或集中施于中层。氮、磷、钾速效性肥料都应施入8cm以下,以提高肥效。

(4)、带好种肥

带好种肥不仅是培育壮苗、保证小麦越冬的重要措施,也是有效的增产手段。种肥施在种子附近,肥料集中,肥效来得快,利用率高,能有效地协调土壤中氮磷比例,促使根系发达,幼苗粗壮。种肥用量不宜多,若以有效成分计算,氮、磷肥各15.0-22.5kg/hm2即可。

(5)、适时追肥

追肥应因地制宜,看苗进行。土壤性质不同,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应有所区别。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施肥要少量多施,防止脱肥早。粘土地保肥性强,一次追肥量可大些,但施肥要适当提前,防贪青晚熟。追肥数量有适当,追肥主要是施氮肥,一般施纯氮45-75kg/hm2比较合适。

(6)、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应避免盲目性,讲求科学性。应根据小麦需肥规律、产量要求、土壤肥力状况和品种特性等,合理确定施肥期、种类、数量、比例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损失,发挥肥料的效益。

(四)对水分的要求

1、小麦的耗水量

小麦耗水量是指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消耗水分的总量。水浇麦田耗水量常在1500-5250m3/hm2。

2、田灌溉技术

(1)、灌溉原则

为了提高灌溉麦田的水分有效利用率,从根本上讲,首先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合理配置畦式,提高灌溉质量,在小麦需水关键时期保证供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态耗水,满足生理用水,防止受旱。

(2)、灌水方法

A、畦灌:凡地势平坦、坡降在0.2-0.8%、范围内、土壤无盐碱的地块,宜采用畦灌法。

B、沟灌:这种灌水方法主要适用于坡降大(1.0%-2.5%)、土层薄(40-80cm)、土壤板结、渗水性差的地块。

C、格田灌溉:格田灌适用于地势平坦(坡降在0.1%以下)而土壤含有一定盐碱的地区。格田灌是一种淹灌形式,灌后地面板结,应及进耙地松土,防止返盐。

D、喷灌:喷灌易控制土壤湿润深度,对地形要求不严格,不易造成地面径流和产生渗漏现象。喷灌比地面灌溉一般可节约用水30%-60%。喷灌在干早地区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在坡地上可防止土壤冲刷,减少土、肥流失;在盐渍化地区可防止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次生盐渍化。喷灌能减少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利于根系发育。喷灌还可以减轻小麦受干热风危害。

E、滴灌:在目前各种灌溉方式中,滴灌用水最最省,效率最高,不易造成土壤板结,有利于根系生长,样加产量。缺水严重的以色列等国家已大面积应用,我国麦田使用正处于试验阶段。

二、冬小麦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麦田土壤耕作

冬小麦的土壤,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两个环节。

种小麦的地都要求深耕,深耕能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转化。这些都有利于小麦根系向纵向深发展,有利于小麦根系向纵向深发展,有利于提高产量。土壤耕翻深度,应根据原来的基础和土质而定,机耕深度一般在25-30cm ,不应浅于22cm。对播前整地质量以“齐、平、松、碎、净、墒”六字要求作为作业质量指标。

2、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

良种是丰产的内因,在生产上能起到不同程度的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作用。对一定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有适应性,能充分利用自然和栽培中的有利条件,抵抗和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同时,选用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无病虫、无杂质的大而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出苗整齐,而且根系多,幼苗叶片大,分蘖好,有利于培育壮苗,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大田生产中一般种子净度应在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6%。

(2)、种子药剂处理

A、病害防治:除不从疫区引种外,凡是带病种子都要认真进行防病处理。种子防病处理,不仅对以种传为主的黑穗病、线虫病和黑颖病有极好的防治效果,而且用多菌灵拌种,对土传的雪霉病和雪腐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内吸粉锈宁处理种子,对气传的锈病和白粉病以及对花器传染的散黑穗病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

B、虫害防治:药剂拌种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和蝼蛄等,又能防治苗期为害地上部分的麦蚜、黑森瘿蚊和白翅潜叶蝇等。

(二)播种

1、适期播种

适宜的播种期,须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品种特性等确定,以小麦入冬前能达到壮苗为标准。壮苗一般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个体,二是群体。北方冬麦区,一般中量播种的麦田,入冬前基本苗300万株/hm2左右,单株主茎长出5-6片叶,单株分蘖2-4个,蘖大而壮,次生根4-6条,总茎数900-1200万茎/hm2。肥水条件较好的麦田,在精量播种的情况下,入冬前基本苗150万株/hm2左右,单株长出6-7片叶,分蘖3-5个,不徒长,次生根6-8条,总茎数900-1050万茎/hm2。

概括说,各地最适播期,和田、喀什一带为9月25日至10月5日,塔城盆地和伊犁谷为9月15日-25日;北疆沿天山一带(乌苏-石河子-乌鲁木齐)为9月15-25日。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主要标志,是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只有使个体和群体、营养器官与结实 器官的生长相互协调,才能充分有效地选用温、光、水、肥等条件,提高光合生产率,达到穗大、粒多、粒饱,夺取高产。新疆小麦目前大部分地区仍处在中低产阶段,要夺取小麦高产,在中等肥水条件及中等产量(单产3750-4500kg/hm2)情况下,播量以150-210kg/hm2为宜,北疆地区播量在150-180kg/hm2范围内,南疆播量在180-210kg/hm2范围内。

3、选择播种方式

新疆以灌溉农业为主,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高,主要播种方式以等行距自条播和宽窄行条播为主。

(1)、等行距播种

这种播种方式的特点是:麦苗在田间分布比较均匀,容易保证一定数量的基本苗,对光能和地力的利于比较充分,植株生长一致,能维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但这种播种方式行距太窄,既不利于通风透光,又不利于中耕、锄草、深施肥等田间管理,因而不太适合于高产田栽培。

(2)、宽窄行条播

宽窄行的格式有多种,一般都是用24行谷物播种机进行行距调整,宽行是20cm,窄行是10cm,互相间隔。在单产5250—6000kg/hm2栽培情况下,宽窄行栽培一般能够增产。采用宽窄行播种,必须与中耕、锄草、等配套措施相结合,否则,在宽行中容易滋长杂草,盐碱地上容易出现返碱,反而导致减产。

4、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要求

小麦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全苗、齐苗、匀苗、和壮苗。为保证机械化播种质量,以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准确,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行距固定,提放整齐,这八句话作为机械化播种质量的各项具体要求。

(三)冬前及冬季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查苗补种

播种后,应及时查看出情况,如发现点片缺墒,应及时补水。若发现缺苗断垄现象应及时补种,补种时须用浸水一昼夜的种子,以缩小田间苗龄差距。

2、临冬追肥

临冬施肥养分在土壤中损失很少,对春季发苗比返青施肥效果显著。但底肥充足、苗壮蘖足的麦苗,一般不需临冬施肥,以防春季肥效过头,造成群体过大,植株倒伏。临冬施肥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施尿素90—120kg/hm2。也不宜过早,应在10月底至11月初麦苗接近停止生长即临冬灌水之前,用机器深施4—5cm。

3、适时冬灌

冬灌具有贮水防旱、稳定地温、防冻、压盐的作用,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冬灌的最好时机是“夜冻日消”之时,以日间气温5—3?C时为好,北疆大致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南疆大致在11月中旬。一般麦田冬灌1—2次,每次灌水900—1200m3/hm2,需要压盐的碱的地可适当加大水量,但一般不能超过1500m3/hm2。

4、越冬保苗

在冬季常会有一些因素导致麦苗越冬死亡,如冻害、盐碱害、病害、干旱等,要因地制宜,采用综合的有效措施。如选用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适当播深等。

(四)早春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中耕、耙地

中耕耙地不但可以提高地温,还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消灭杂草等。中耕要根据土壤种类、墒情、苗情区别对待。低洼盐碱地土壤水分多,地温低,要早中耕,多中耕。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旱薄地,一般不提倡早春耙地或中耕松土,而应用镇压器把地压实,减轻风蚀跑墒。弱苗根少,中耕宜浅,防止伤根伤苗。对群体较大的麦田,要深耕断根改善群体结构。

2、酌施返青肥

返青肥应在小麦返青前夕或返青初期追肥,且宜弱苗多施,壮苗少施,旺苗不施。其目的在于促进麦苗返青生长,增加早春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并促进中部叶片增大,基部节间生长。

3、酌灌返青水

除南疆地区绝大多数麦田灌返青水外,北疆一般不灌返青水,凡冬灌过的地或积雪比较多的地,经过耙地、中耕松土等方式保墒,一般可以满足小麦早春生长的需要,不轻易灌水。若土壤严重失墒,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60%以下时,应适时灌好返青水。返青水灌量不宜过大,灌量一般为920m3/hm2。

(五)中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追肥

(1)、普施拔节肥

拔节肥有普遍施、重施,以氮肥为主,氮磷结合。如施尿素,须渗入少量磷酸二铵等复合肥料,总用量180—225kg/hm2,拔节肥应采用机器深施,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提高肥效。

(2)、补施孕穗肥

孕穗肥应根据苗情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若植株的脱肥现象,应结合灌水,撒施尿素30—45kg/hm2。如植株叶片浓绿,则不宜再追肥。高产田不可追肥,以防贪青晚熟。

2、灌水

(1)、灌好拔节水

小麦拔节期是提高穗粒数,保花增籽的关键时期。拔节期应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如低于下限60%应及时灌水,灌水量900—1050m3/hm2。从拔节到抽穗的时间较长,保水能力差、土壤干旱的麦田,拔节期应灌水2次。

(2)、灌足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花粉粒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水反应敏感,是需水“临界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缺水会造成小花退化,穗粒数减少,产量大幅度下降。此期灌水量要大,要灌透、灌匀,一般灌水一次,灌水量900—1200m3/hm2。

3、喷施矮壮素

对群体过大、有倒伏可能的高产麦田,应喷施矮壮素。喷药时间应在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0.1cm之前,一般喷施一次;如群体过长,喷两次效果更好。喷第二次,宜在第二节间伸长0.1cm之前进行。药液浓度为0.15%,施用量750—1200kg/hm2。

4、化学除草

(1)、因地制宜选用除草剂:目前常用的除草剂有二甲四氯和2,4-D丁酯,它们各有优缺点。二甲四氯对温度要求较低,喷洒时不易伤害周围双子叶作物、瓜类、及果木,但杀草 效果略差;2,4-D丁酯对温度要求较高(>15?C),随风飘散能伤害周围双子植物,但灭草效果好。

(2)、掌握好喷药时机:新疆冬麦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是小麦起身后到拔节前。这个时期杂草尚小,且最高气温升到15?C以上,药效能正常发挥,而小麦抗药能力较强,有药效益高。

(3)、严格掌握用药量:2,4-D丁酯适宜剂量是0.9—1.5kg/hm,二甲四氯是2.2—3.0kg/hm2

5、防治病虫害

春天天温度逐渐升高,病虫害开始发生,这个时期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皮蓟马、蚜虫、白粉病、锈病等。

小麦蚜虫的防治从小麦拔节后就应开始。而防治小麦皮蓟马的最好时机是在挑旗后抽穗前,趁其集中在旗叶基部而尚未钻入颖壳前消灭。防治药剂一般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和20%速灭杀丁,用药300—450kg/hm2 防治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1)选用抗病品种;(2)作好种子药剂处理;(3)合理密植,严格水肥管理,控制发病条件,尽量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4)使用药剂有15%粉锈宁、羟锈宁1000—1500倍液喷雾,也可用保丰宁、植保宁、叶锈宁、粉宁铜等1000倍液防治。

(六)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1、灌水

小麦“后期管理水当先”,后期需水较多,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仅占全生育日数的12%左右,而耗水量则占32%左右,每日耗水量为拔节前的5倍。这一时期的土壤水分以维持田间持水量65—80%为宜,田间灌水一般1—2次,灌水量750—900m3/hm2。

2、叶面施肥

小麦生育后期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高产田和脱肥麦田为迫切。但小麦后期土壤施肥困难,且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一般用尿素配制成1.5%—

2.0%溶液,喷施量1125—1500kg/hm2。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可喷施磷、钾肥,用磷酸二氢钾0.2%—0.4%溶液于抽穗和灌浆初期喷施,可提高千粒重。

3、防止倒伏

应培育抗倒伏品种,改进栽培措施;另外,用药剂浸种或起身期喷施矮壮素等,均能有效地防止倒伏。

4、防御干热风

选用抗病品种、营造防护林、合理灌水、适期早播、加强后期等,除保证麦田后期需水外,也可以采用喷石油助长剂(以扬花期和灌浆初期各喷一次为好,用量1.5kg/hm2,喷时将原液稀释1000倍)。

(七)收获

1、适时收获

蜡熟中期收获,产量高、品质好。具体的收获方式,还需根据品种特性、机具状况和收割方式等确定。

2、收获方法

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

小麦机械收获的主要农业技术要求。

(1)、在收获前进行实地调查,制定好麦收计划和机器转移路线。

(2)、修好道路,平好毛渠,开好割道,务好卸粮车辆及场地。

(3)、分段收割的麦田,于蜡熟中后期开始收获,留茬高度15-20cm,铺晒3-5天后及时用康拜因捡拾脱粒。直接用联合收割机的麦田,于蜡熟后期开始收割。

(4)、留茬高度一般以15cm左右为宜。

(5)、对康拜因收割质量的要求是,收获过程中的总损失不得超过5%,籽粒破碎率在2.5%以下,籽粒脱净度应达97%以上。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超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简要

小麦栽培技术教案 张战强

小麦芹菜等一年五作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小麦

黔西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在协和乡试验的总结报告

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试验方案

小麦栽培技术(版)
《小麦栽培技术(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