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1: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效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太和县胡总乡中心学校 廉殿军

对于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界的专家、学者、普通的一线教师,都在孜孜的追求着。就这一话题,可以说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了。而我以为,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虽然并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但我们可以树立一种理念,即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上有句名言,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的是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里强调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因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了长期地、稳定地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培养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问题作一次探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

要懂得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首先就要懂得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强调长期的努力。有些学科的学习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但是语文不行。语文知识是海阔天空,包罗万象的,语文学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能幻想通过短期突击来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它靠的是长期的努力。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辞话》中,以三节宋词来概括“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其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文学习要达到最高的“境界”,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期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积累。一是语言积累,包括词语、句子、语段等。二是诗文积累,要储蓄一定量的诗、词、文。古代学子有许多人能背诵“四书”、“五经”,加上能背诵《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这样,语文水平能不高吗?三是生活积累,要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观察自然风光,体察世态人情,深入人们内心,以了解情感世界的精微、奥妙。四是思想积累,在了解社会,观察事物时,勤思,善思,会分析事物,从而能准确、深刻地认识事物。像这些工作,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

正因为语文学习必须靠长期努力,所以与其它学科相比,它更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收获更丰。可见,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搞好语文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

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了课内学习习惯和课外学习习惯两大方面。

(一)课内学习习惯

学生的课内学习习惯可以包括预习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等。

1、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课内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同学们往往不够重视。根据调查可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约占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约占三分之一的同学偶尔有过预习,另三分之一的同学的预习也大多只是匆匆地浏览一遍,没有多少收获,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其实,课前预习作为上课的准备阶段,做得怎么样,跟上课的效果是大有关系的。通过预习,知道了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上起课来可能更心中有数;通过预习,扫请了文字障碍,上起课来可能更有利于腾出时间解决重点问题;通过预习,知道了哪些地方自己存有疑问,上起课来就更能加强针对性,更能集中精力解决难点问题;通过预习,对有些问题自己先作思考,但这些思考对不对?与老师的分析有什么异同?与同学们的看法有什么异同?可以在课堂中加以比较,这就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可见,课前有没有预习,上起课来是大不一样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好这几项工作: ①发现不会读、不懂解释的字词,查阅工具书,并把它记下来。 ②发现精彩的片段,学着进行欣赏,并把它背诵下来。 ③发现一些问题并作初步的思考。

④对文章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学着进行分析、概括。

⑤可根据需要在课本上加点,加圈,划线,标问号或感叹号,可作眉批或旁批。

如果养成了这样的预习习惯,必将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它还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仅有益于一节课的学习,其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2、听课习惯

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会感到收获很大,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方法,解决了疑难问题;但也会有学生感到没有多大收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听课的习惯不同。有的学生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自然会收获良多;有的学生听课习惯不好,自然会白白浪费一节课的时间。那么,应该培养学生怎么样的听课习惯呢?下面分四点说明:

(1)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老师屏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同学都在积极配合这一改革,不做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要做学习的主动者。这就要求在堂上能围绕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围绕在预习中所发现的问题,围绕在听课过程中头脑里一闪念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2)积极参与讨论的习惯。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启发思维;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明辨是非;通过课堂讨论,还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我们不要做讨论的旁听者,而要做讨论的积极参与者。一方面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一方面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大胆质疑的习惯。宋朝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古人所讲的是读书方法,但如果把它运用到课堂学习中去,大胆质疑,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听课习惯后,必能大大地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逐渐培养出创新精神。

(4)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既是课堂学习的一种方法,又是课堂学习的一种习惯。有的同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一节课下来,只字未写,或只有寥寥几字,结果书本一合,所学知识几乎忘光,很不利于课后的复习。其实,做笔记对于上好课是很有帮助的。由于要做笔记,肯定会更加专心致志听好课,这样必能提高听课效率。同时,做笔记还有利于强化记忆。

3、作业习惯

作业是语文课内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说其重要,一是因为它是检测堂上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为学生来说,作业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发现缺漏,及时补上;作为老师来说,通过学生作业可以发现教学上的问题,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二是因为它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的重要方法,通过作业,不仅使记忆牢固起来,还有助于弄清楚知识的内部联系。三是因为它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实现能力迁移的重要途径,通过做作业,使自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既然如此,那么,应该养成怎么样的作业习惯呢?一般说来,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动;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

(二)课外学习习惯

应该说,就初中语文学习而言,其主要用书是教材,主要地点在课堂。所以讲到初中语文学习习惯,最主要的应该是课内学习习惯。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语文能力的提高远不是读好几本教材就可以的,它还有赖于大量的课外学习。为了使课外的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课内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课外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习惯,在这里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动笔墨读书的习惯。古人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的“手到”,指的就是动笔。清代学者顾炎武就是这样读书的,他的《日知录》实际上就是读书笔记。现代徐特立先生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有成就的人都重视动笔读书,并且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动笔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搜集材料,积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书中的内容、写法加深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主要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这里所说的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含有两层意思:一是闲暇时拿出工具书来翻一翻,积累词汇,充实自我;二是碰到陌生的字词,随时查阅工具书,弄懂字词的音、形、义。

(3)假期读长篇名著的习惯。在正常上课期间,由于各门功课时间安排得很紧,所以课外阅读一般以短篇为多,但在“五一”或“十一”假期,尤其是寒、暑假,要有计划地读一些长篇名著。读优秀短篇有点像到快餐店品尝精美的早餐,而读长篇名著则像到五星级大酒店享受丰盛的晚餐,其感受和作用是不同的,两者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据调查,有的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连一部长篇名著都没有看过,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所以,要学生养成假期读名著的习惯尤为重要。

(4)写日记的习惯。俗话说:一天不念口生,一天不写手生。又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提高写作能力,除了多读书之外,还必须多练笔,而练笔的最好方式就是坚持写日记。日记不限文体,自定内容,任意选材,长短由人,贵在坚持。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上面说了那么多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可是怎样去培养学生这些习惯呢?这应该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无法科学的来阐述,但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搞好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想搞好语文学习,非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可。有了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自动自觉的行为,才能持之以恒地搞好学习。如果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它的这些重要作用,就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二是根据实际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提出要求。要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从少到多,从易到难,一条一条落实。三是做好督促工作。四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影响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撑。如果你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你的语文课堂,能不是高效的吗?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效大课堂 高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