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考试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4: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是培养学术

性或职业性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如果把高等教育只理解为高等学校中的各科课堂教学,这是狭义的高等教育概念。广义的高等教育,从教育对象、教育途径和形式来说,已突破了只限于高等院校全日制的高等教育这一传统概念。

2.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

科学。它是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立足于高等教育而产生,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3.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4.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与高等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包含宏观的政府、

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5.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

们之间的关系。

6.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

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简答题:

1.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2)高等院校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

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3.高等教育的结构:

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有: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区域)结构。微观结构有: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教师的学历、职务、年龄结构)。

4.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1)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 (2)提高个人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3)培养完整人格 (4)加强个人素质。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1)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a.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b.培养政治领袖和政治、法律人才的功能 c.促进受教育者政治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a.为经济部门输送专门人才的功能 b.提供科学知识、技术手段的功能。(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a.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 b.文化选择和批判功能 c.文化创造和交流功能。

5.高等学校的职能:(1)培养专门人才 (2)发展科学技术 (3)开展社会服务

6.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7.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

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教育目的类型,即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和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导向、规范、评价作用。

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社会需要 (2)个体内在需要

9.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10.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11.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者、高级人才的培养者、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文明建设的推动者。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12.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2)高尚的道德修养(3)合理的知识结构(4)优秀的教学能力(5)出色的科研能力

13.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

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等学校的财力和物力管理。

1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1)高校的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2)高校的科学研究

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3)高校的科学研究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4)科学研究是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1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一般采用以下程序:(1)科研的准备阶段 a.确定研究课题 b.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 a.搜集、获取事实资料 b.分析处理事实资料 (3)总结阶段 a.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 b.成果推广

16.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

高校师生关系的不良方面:师生之间沟通减少、相互信任程度降低、功利主义色彩加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1)学校方面 a.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b.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c.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d.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2)教师方面 a.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b.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c.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d.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3)学生方面 a.尊重教师 b.以学为本 c.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17.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

内容:(1)全球化高等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全球化的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创新性的人 (3)高等教育全球化地培养个性化的人 (4)全球化的高等教育要培养现代化的人

方法:留学生培养、合作办学、远程教育。

18.人文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主体的教育理论、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遵循自然的教育法则。

19.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践:(1)教学方法的改进 (2)师生关系的改善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

(4)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 (5)国际理解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融合 (6)教师人文主义素养的提高

20.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部属,它被称为现代企业之导航船。

管理目标就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一种管理方式。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

21.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世界各国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一般都是招收受过中等教育或相当于中等教育水平的学生。有的国家或大学还规定须先在预科接受预备教育。对高等学校学制的分析可以从办学层级的角度进行概括。从这个角度出发,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有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大专或专门学院、研究生院三种层次水平不同的结构,在各种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中,规定了各自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等学制方面的内容。

22.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是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从形式结构看,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还有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从层次结构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2)成人高等学校有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独立的函授学院、教育学院和管理干部学院,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所属的成人教育学院(函授部、夜大学)等。

23.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高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有着与中小学教学过程不同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化逐步提高,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统一 (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逐步增强 (3)教学与科学研究逐步相结合 (4)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六条: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在坚持此原则时,要做到以下两点:a.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水平,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 b.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到教书育人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时,要做到以下三点:a.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b.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 c.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贯彻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点:a.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把理论知识讲透、讲活 b.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4)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要搞好自身的科研工作 b.寓科研于教学中 c.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

(5)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是:a.坚持对学生的统一要求 b.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情况

(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三点:a.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c.对学生严格要求

24.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25.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1)面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深 (2)培养全球性人才的观念成为各国共识

(3)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地方化共同发展 (4)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5)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全球化内容增加 (6)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失衡现象有所缓解

26.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步骤,为教学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教学评价是在教学测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教学测量不是教学评价唯一的依据。教学测量只是注重数量上的测定,对教育活动给予程度或量的多少的判断;而教学评价则是既注重定量的分析又注重定性的分析,对教育活动给予解释和价值的判断。考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测量方法。高校的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和对学生学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方式: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的考察与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和答辩)两个方面。

27.高等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年龄在17~23岁之间,大都处于人生青春发育的中晚期,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发展,迅速成熟的时期,同时又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1)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细胞结构的发育已基本成熟,接近成人水平,此时善于分析和综合客观事物,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并且能够承担紧张复杂的学习任务。(2)运动系统:身高、体重增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力的增强。(3)生殖系统:各种内分泌腺的发育和性成熟,这一时期,大学生出现求友求爱的心理,有了强烈的和异性交往的欲望。(4)其他系统:均迅速生长发育,身体各项指标趋于平衡,接近成人水平。从这四点可以看出,大学生处于发育的后期或者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从事成年人所能从事的较高较复杂的思维活动,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自觉性和自我认识的深刻性。(2)认识活动的发展:大学生能较为全面地分析问题,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3)情感特征的发展:大学生的情感日益受到理智的制约,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平衡,但还不成熟、不稳定,时而激动,时而平静。(4)个性特征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已经进入相对的稳定状态,尤其是性格和气质方面,但能力仍然在继续发展,另外,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日渐成熟。

28.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具体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

29.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术的分类,二是教学的科目。影响高校学科设置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科自身的发展、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社会因素。

专业,广义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指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

30.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高校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具有前沿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高校课程的发展也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多样化、课程的职业化、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人文化。

31.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制定高校教学计划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评价课程。 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目的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高校教材的编写要求: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教材自身的特点、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32.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

意义:(1)高等学校创办科技产业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2)高等学校创办科技产业有助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3)高校创办科技产业有助于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途径:(1)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服务。(2)高等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3)通过技术入股、参股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产业。(4)高校与企业共同兴办科学园区。

33.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内涵

根据学者对于全球化的定义以及高等教育学的相关概念,高等教育全球化应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高等教育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要点

教育学考试要点

教育学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考试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