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及标准量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6: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及标准量

影像科诊断组及技术组每月底进行一次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并由专人负责详细记录结果。

一、常规X线影像质量标准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制定目的,是以最低辐射剂量、最高影像质量,为临床提供可信赖的医学影像信息,他由医学影像检查的正当化和成像过程最优化来体现。医学影像质量综合评价应以成像过程最优话的三条主线,给出影像综合评价标准:

1.以诊断学要求为依据

2.以能满足诊断学要求的技术条件为保证

3.同时充分考虑减少影像检查的辐射计量

二、常规X线影像质量控制

1.诊断学要求

2.影像显示标准

影像显示标准系指在照片影像上能显示特别重要的解剖结构和细节,并用可见程度来表示其性质。可见程度的表征可分为三级:隐约可见:解剖学结构可探知,但细节未显示,只特征可见;可见:解剖学结构的细节可见,但不能清晰辨认,即细节显示;清晰可见:解剖学结构的细节能清晰辨认,即细节清晰。以上规定的解剖学结构和细节能在照片上看

到。从而有助于作出准确的诊断。这取决于正确的体位设计、病人的配合以及成像系统的技术技能。

3.重要的影像细节:

这些标准为在照片影像上应显示的重要解剖学细节提供了最小尺寸的定量信息。这些细节也许是病理性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

4.体位显示标准:体位显示标准以相应摄影位置的体位显示标准为依据。

5.成像技术标准:为满足诊断学要求所必需的成像技术的合理组合。成像技术条件的参数是:摄影设备、标称焦点、管电压、总滤过、滤线栅比、屏/片体系感度、摄影距离、自动暴光控制探测野、暴光时间、防护屏蔽,共10项。

6受检查者计量标准:影像综合评价标准同时给出各种摄影类型的标准体型下,病人体表入射剂量的参考值。

7.照片影像特定解剖点的密度标准范围:密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对比度是影像形成的本质。文本件设定的不同部位特定解剖点的密度范围,作为定量评价照片影像质量标准的参考值。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办法

医学影像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制度

教育部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公证质量评价标准(试行)

社会组织评价制度与标准

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标准

上海市质量金奖个人评价标准()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及标准量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及标准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