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前滚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1: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体育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85%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技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为前滚翻的第一次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前滚翻是学习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本次教学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在课的练习安排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自主学习法、竞赛法、评价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教学重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

教学难点:后脑勺、肩、背部依次着垫,团身紧

五、课前准备:田径场一个、体操垫若干、录音机一个

六、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常规活动、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合理安排见习生。

2、播放音乐进行热身。

3、小游戏:大网捕鱼。

(设计意图:通过动感十足的健美操进行热身,充分活动学生身体各关节,防止运动损伤。大网捕鱼,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A、前滚动

1、教师拿出一个方形的俄罗斯方块和一个足球在地上滚动,提问:为什么球跑了而长方形的原地不动了,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垫子滚动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方块与球的对比,很容易看得出只有圆形的东西才能易于滚动,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怎样才能滚动起来,引出学习主题。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方法的和老师的方法做比较哪种方法能前后滚动更好些,让学生在的体验中获取知识。这种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观看,得出结论,只有把自己团成一个球形才能滚动起来。

3、辅助练习:

(1)练习蹲撑,低头,双手用力撑垫。 (2)仰卧抱腿团身练习。

4、教师边讲解边进行动作示范,特别注意本课教学重点的讲解。注重保护与帮助的讲解、示范。

5、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练习,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保护与帮助,教师巡回指导。

6、集体练习一次后,集合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后,再进行集体练习。

7、请优秀学生、动作出不到位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教师点评后,小组自主练习。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前滚翻的用力方式、团身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概念,同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除了教师讲解示范外,多练习才是有效的办法。学生成四列纵队,各纵队前放置一张体操垫,学生先练习一次,我再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再进行练习。通过优生与差生的对比,更容易使学生明确自身的错误。)

B、游戏:春种秋收

游戏准备:在田径场的四条跑道上摆四张垫子纵向排列,各垫子之间相距3米远。在每组起跑线前放一个篮筐,篮筐里装有四粒种子。

2、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分别站在预备线后。

游戏方法:教师发出信号后,每组第一人迅速取出篮筐里的一粒种子,快速跑至第一个垫子上种子播种在内。迅速种第一个、第二个再跑回来击第二个人的手掌。第二个同学再收,依次进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采用一物多用的原则,利用主教材用过的垫子来做游戏。这个设计可以让孩子们上下肢都能得以锻炼,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四路纵队)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学生跟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

2、集合,评价奖励本节的学习效果。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设计意图:孩子们经过一节课体育活动,身心都比较疲劳。为让孩子们身心得 以放松能有一个良好的情绪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本节课要结束的时候请 同学们听着舒心音乐跟着老师做放松练习,让孩子身心得以放松。)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1、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的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
《前滚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