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采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4: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采薇

教学目标

1、疏通诗意,积累名句;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情思、独具魅力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情境对话,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诵读诗歌,注意字音、字形;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清诗意。

二、导入

前面我们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上节课学习了《卫风 氓》,这节课来学习小雅中的一首《采薇》。

三、初读正音、正形

玁狁(xiǎn yǔn)不遑(huáng )不来(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喧嚣( xiâ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肴馔(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归聘(pìn )四牡( mǔ )骙骙(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çi )载渴载饥( zài )整饬( chì )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感知诗歌情感基调及诵读节奏

(1)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讨论: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边塞诗,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这首边塞诗,它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它?(基调:凄凉、忧伤;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3)《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请同学们用铅笔分出本诗的节奏。

(4)根据节奏再读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及写作思路

(1)结合注释,译读全诗(课前预习已经完成,课堂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解读全诗,课件展示译文)

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2)再读全诗,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

明确: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3、品读诗歌,探讨主题

(1)齐读第1节,诗歌从“采薇”写起,和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这是《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它往往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薇”是指家乡的一种野菜,自然唤起思乡之情。

(2)诵读

2、3节,这两节都是写军旅生活之苦,为什么需要两节来写?有什么不同?

第2节,从空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方面渲染乡愁。第3节,从时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我”这方面渲染。

(3)前三节,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么的联系?

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4)朗读第

3、4节,思考这部分写战争的场面为什么不写战场上厮杀,而写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等等? 从侧面表现战争频频,不直接写战场厮杀,减少了血腥味,体现文学作品的特点。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课堂讨论)

明确:以哀景写乐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笔,虚实结合,表达物是人非之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的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乐”。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6)带感情再读《采薇》,在脑中构想主人公的形象。

总结: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边战士,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情感是深沉的。

4、美读诗歌,感悟艺术魅力

前面已经对诗歌进行了细细品读,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1)细节描写。如:第

4、5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2)情景交融。如:最后一节。

(3)旋律协调,一唱三叹,韵味十足。

5、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余光中《乡愁》,并与本诗作比较阅读。

6、板书设计

采薇 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 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