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模板6(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54:4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人教高年级教材解读的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人教高年级教材解读的心得体会

绵竹市中新友谊小学

丁之洪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每一位教师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与目标。”因此,要用好、用活教材,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实际目标,并与学生的认知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在解读教材中,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明确课标的要求。

1、小学数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对提高人的各种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二、在解读教材中,明确数学练习题的功能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成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教学中,它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更是学生实现自我的梦工场,它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数学观念的形成、数学才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每个层次习题的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基础性习题的功能。

这类习题知识单一,针对性强,能唤起学生对知识内涵和组成因素等的再认识,使新知同化。它是在新授结束时对相关内容所作的单项、局部的反馈性练习,难度比较小,也比较容易完成。除了巩固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解题方法上升为数学思想,为今后解答综合性习题打好基础,它不但于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进一步理解,对计算、解题、测量等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及解题目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综合性习题的功能

乔治。波利亚提倡循序渐进地地实施习题教学,建议例题讲完后,提供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争论的题目,题目的安排体现出现思维上的阶梯性,按它们的内在联系点,一步一个台阶,逐步引向深入。在基础性习题后安排综合性习题,正符合波利亚所阐述的观点。综合性习题由于把新旧知识联合在一起练,所以它能使新知在原有概念系统中同化,形成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如在例题教学之后,借题发挥一题多变,使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所学的方法能灵活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针对习题的内容特点,以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挑选呈现材料,从精心设计准备练习入手,让学生在探究中作尝试性解答。例如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甚而知识与能力,可以独立解决第一个习题,直接为后面的习题作好铺垫。再借助题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发挥正迁移作用。教师只需要在检查解答结果的同时,对习题作重点的引导性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算理,明确算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无意之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养成了自觉探索知识的习惯。

三、发展性习题的功能。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表象联想,再由表象联想逐步形成对简单事物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加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早期得到开发,运用教材中发展性习题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学生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进行发展性习题的训练,能促进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转化,优化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好心理品质。多种形式的练习既让学生从中感知到了数学问题的存在,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养成。

三、在解读教材中,注意读出教材的“小精灵的话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但由于受篇幅所限,教材不可能反映知识的全部,形成过程和编者的思维过程。这样就留下了“空白——小精灵的话语”,也为教师通过研读,自己去体会、理解、运用留下空间,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想象创造能力。教材在编排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以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为例,书第4页画对称图形,小精灵话语“怎样画得又好又快”。要充分解决好并运用好这一句话的含义,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因为这一例题,是对对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果学生在对称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学好的话,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再如教材76页小精灵话语“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一让学生自由的充分的展示自己在这一环节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好能力体现。我在这一环节中所遇到的情况:以例题3/12,学生有答6/24,有答12/48,如果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样一提示,学生就能答出1/4。其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在这一点上要充分留给学生大一点的空间和时间,给足给够学生机会,本来课堂就是学生的,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不再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走,对学生今后能自己独立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教材中编者只不过提示一种方法去搭配,留有很大的空白之处,我们实施者要能从空白处挖出“金子”,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有创造、有数学思想的学生。

总之,对教材的钻研,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明白人,一定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自己细细研读,读出其中的学问。使我们的课堂因“用好、用活教材”而活力无限。

推荐第2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十几减8、7、6教案

十几减

8、

7、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用具

计算卡片 十几减

8、

7、6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看,熊猫哥哥有好多风车,我们赶快去买吧!

熊猫哥哥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多少个呢? 12-8=

同学们一起讨论分析该怎么计算。

我们可以这样想:10-8=2,2+2=4,所以12-8=4。 还可以这样想:8+4=12,所以12-8=4!

我们看,前面有卖金鱼的!鱼缸里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多少条?如果红的有6条,那么黑的有多少条呢? 13-7= 13-6= 这个我们怎么算呢?

我们可以同上面的算法一样计算,同学们试试看吧。

二、巩固练习。

1、找座位(练习三第1题)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

3、

4、

6、

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练习三第6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课,我希望你们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推荐第3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6)

一、认识图形

(二)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

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

(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教案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学设计

阿瓦提县第五中学

李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材第97页 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2题。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对本节课设计时,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以参加活动故事,摆一摆数字卡片,及动物照片,演一演照相等贯穿全文,通过“猜想—小组讨论—实践—汇报—归纳”等环节,充分展开探索过程。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

(一)。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问题,如:衣服的搭配、握手、乒乓球的比赛场次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

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

1、

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尽力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2)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与无序的不同。

教学方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数字卡片、彩笔、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数学城堡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数学广角游玩,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呢,你们想去参加吗?(揭示课题:数学广角)

二、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一)、初步感知排列

1、铺垫蕴伏

(由

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不同的两位数有几个?)

瞧大门上装上了把密码锁,我们要进去必须先解锁,才能进入城堡,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打开密码锁吗?

根据什么来开锁?看国王给我们出了一个提示:这把锁的密码是由

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十位不相同的两位数。

师:密码有可能是……? 提示,媒体演示用两张数字卡片排列成的

12、21,

师:排的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

师:大家真棒!又出一提示了,门的密码是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那应该是几?

学生可能回答:21

2、师:顺利打开这把锁后,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数学城堡来到了数学广角,看有闯关游戏喜欢吗?

(二)、合作探究排列

1、学习例1 (1)出示第1关:是由

1、

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不一样。

(2)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回答题目意思

(3)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用你们桌上的数字卡片

1、

2、3来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分别是那几个?

(学生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分小组合作完成,小组长负责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先商量一下怎样摆数字卡片呢?你会先选择那个数字和其他什么数字组合呢?比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4)生1:我们摆了

21、

31、

12、

32、

13、23(固定个位法) 生2:我们摆了

13、

12、

23、

31、32 生3:我们摆了

12、

21、

13、

31、

23、32 (交换位置) 生4:我们摆了

12、

13、

21、

23、

31、32 (固定十位上的数) (4)观察、比较、分析、小结。

(教师引导去发现,我们摆出来的结果,为什么有的组摆的数多,而有的却摆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教师引导比较上面几种方法,找出它们的规律和特点,那种更适合自己。)

2、做一做

(媒体出示)第二关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南城和北城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打开书97页做一做:请你涂一涂。 要求: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做完后汇报并说一说,怎样排不遗漏,不重复。

3、第三关:用0、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先猜一猜,再请学生排一排,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学生试一试看有几种排列方法?(6种),那符合条件的有几种呢?

发现:02,03不是两位数,只能排出4个两位数。

三、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进入第四关:数学广角的风景如此美丽,小动物们在一起拍合影照留念呢,小猴,小象和熊猫站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站法呢?

1、小组活动:拿出图片摆一摆 再汇报

2、请三位学生来表演小动物,我们大家来当摄影师,咔擦一张,赶紧换一种站法再来......(引导发现第一个位置不动,后面两个交换位置,让学生发现规律。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我们在在数学广角里闯关,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分享。有什么疑问?看大家能不能帮助你。

五、分层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2题、第3题(选做)

六、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一) 不重复、不遗漏----全面 有序,排列 交换法 固定十位法 固定个位法

推荐第5篇:教小孩学习6—9的相邻数的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6—9的相邻数》 重点领域:科学、社会 活动形式:分组 预设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找出6—9的相邻数。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迁移能力和逆向思维。

活动准备: 1—10数字一套;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 1—10的纸牌。 活动预设:

1、游戏《拍手问答》复习5以内的相邻数。教师边拍手边问,幼儿边拍手边回答。如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3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请个别或集体回答)

2、游戏《认邻居》:请若干幼儿自选楼房居住,并认识自己的邻居。学习6的相邻数。知道其与前后数的关系。

3、游戏:纸牌乐,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10的纸牌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赢幼儿先取一张纸牌,输的幼儿找出它的相邻数。游戏再次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摸一摸,说一说》教师随意抽取一个数字,比比谁能快速说出它的相邻数。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胸前佩戴数字卡1—10,围成圆圈。 (1) 请个别幼儿轮流游戏:我是7,谁是我的好朋友,请快快站出来。

(2) 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幼儿听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如:6先找5,再找7,然后站成一排。

推荐第6篇: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图形的运动》教案

《图形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生: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注意什么? 生: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过程,称作平移。 生: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生: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师: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生: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运动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的运动过程。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运动,并说一说它的的运动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运动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板书: 图形与的运动

平移:方向,移动格数(点、线)

旋转:绕某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用三角尺对点对线) 轴对称:对称轴(点) 扩大与缩小:按比例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轴对称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能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吗?可以怎样画?课件出示图形

(3)画对称图形。 ①出示图形。

②学生画出左图的对称图。 ③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平移与旋转。 (1)出示图片:

这是我利用旋转设计的团。

(2)我们可以按5∶1将这个图形扩大,再利用平移做板报的花边。出示图片。

师:这个图形采用了什么技巧? 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平移。 (2)画一画。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三角形ABC ②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

③把三角形ABC向下平移3格,再绕点A将图形顺对针旋转90度。 过程要求:

①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操作。 ②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③学生 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④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ABCD。 把图形按2∶1放大。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2)师生共同完成。

三、完善提高

1.看图回答问题。 (1)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转变过程。

2.找出下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课件出示图片。 3.填空。练习旋转和平移。课件出示。

4.运用旋转和平移的相关知识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第5题。 5.运用放大与缩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说说你上这节复习课的收获有哪些?

2.选择合适的学具,利用图形的变化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图形与的运动

图形A————————————图形B

(平移、旋转、轴对称、扩大和缩小)平移:方向,移动格数(点、线)

旋转:绕某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用三角尺对点对线)

轴对称:对称轴(点) 扩大与缩小:按比例

推荐第7篇:《数与形》教案6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 学 设 计

执讲教师:高凤琴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07页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例1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3.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教学难点:借助数形之间的联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调节气氛,缓解紧张

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周开始了,很高兴看到精神焕发的你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反话”。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说“我看天”,你就回答“我看地”;我说“我朝左”,你就回答“我朝右”。听懂了吗?谁想来试一试?(请一名男生)准备好了吗?

① 我看天②我朝左③我张嘴④我越活越年轻⑤我是大美女

1 师:谁还想试一试。

① 我站着②我举左手③我是女生④我越来越漂亮

师:有的同学可能觉得不公平了,刚才游戏中有个人总占便宜,谁呀?(老师)想不想反过来?你们先说,我再说。(想)说来试一试。

二、探究新知 1.过渡导入

师:同学们开心吗?(开心)快乐吗?(快乐)带着开心、放松的心情,我们开始上课好吗?(好。上课!)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数与形的世界。请看。(播放课件,课件出示松果螺线排列图、玫瑰花、海螺)植物果实顺时针、逆时针两条螺线的交错排列,让我们感叹大自然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玫瑰花瓣的排列绽放着数与形合璧的美丽,海螺平滑的弧线中蕴藏着数与形结合的神奇与奥妙。在数学学习之旅中,数与形的结合是我们的好助手。一年级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小棒和计数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我们刚刚学习的分数乘除法,直观的形使抽象的分数问题变得一目了然。线段图的使用让复杂的数量关系清晰可见。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数与形总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搭档!那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数与形又将进行怎样的对话?我们去一同去探究。(板书:数与形) 2.探究例1。

① 师:老师带来几幅图形。 依次出示:

2 图1 图2 图3 师:根据颜色,你能用数或算式表示出各图中小正方形总个数吗?

生:

1、1+3=

4、1+3+5=9。(要求学生边指边说,从形中抽象出数)

② 师:如果老师继续往下摆,(师在黑板板依次摆出

1、

3、5的小正方形)猜一猜,第4个图形至少再添上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就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 生:至少再填7个。 问:为什么是7个。

生可能:因为我看到前面几幅图,后一个加数总比前一个多2,比5多2是7,所以至少添7个小正方形。 生也可能:我发现前面的加数都是

1、

3、5连续的奇数,所以这次应该添7个。

师:我们摆摆看(教师依次摆出7个绿色的),的确是这样。你们真善于观察!好样的!

师:根据颜色,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算式表示这幅图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吗?等于多少? 生:1+3+5+7=16 ③ 师:想一想,接着往下摆,下一幅图一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也能列个算式吗? 生:1+3+5+7+9= 问:再下一个呢?(+11)再下一个呢?(+13,教师一直写到黑板边)写不下了,就写到这儿。这一列数,他们的和事多少?敢不敢和老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敢) 3 好,开始!老师算出来了。(老师说得数)唉?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想)直接告诉你们就没意思了,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是图和算式结合起来观察,发现的方法。可这一列数对应的图形摆起来很?(麻烦)大家研究起来也很不方便,怎么办呢?(可提示:我们能不能利用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从前面简单的图和算式中发现方法呢?能)想不想试一试?(想) 生可能:1+3+5+7+9+11+13+15+17+19+21+23= ④请听要求:4人一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观察左边的图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你们的发现写在记录单上。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⑤全班交流

师:找到计算的方法了吗?哪个组来汇报?请派代表到黑板前边指图边讲解。其他组的同学,请带着三个问题来听汇报,一他们的想法你听懂了吗?二他们的想法你赞同吗?三你还有补充吗?准备好了吗?请开始讲吧。 生:我们发现图2中,按颜色看1个红色加3个黄色共有4个小正方形;按行列看,每行每列都有2个,可以用2×2=4,也能算出一共用了4个小正方形。(如果学生说不到,提示:这个乘法算式也是算得这个图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所以它和前面的加法算式是?想等到,板书等号)图3也是如此,按颜色1+3+5=9,还可以按行列看,每行每列3个小正方形,所以3×3=9。图4,按颜色1+3+5+7=16,按行列看,每行每列有4个,4×4=16,也算 4 出一共有16个小正方形。(如果学生说道边长×边长,教师顺势引导“也就是每行每列都有2个小正方形,所以用2×2”。)

师:这里第一个图形,1=1×1。

师:他们的想法你听懂了吗?同意吗?(同意)还有补充吗?(再请一名学生叙述方法,能说出平方最好,说不出教师引导。2×2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2。依次板书

3、4)

师:从刚才你们的发现中,你们找到快速计算的方法了吗?

生1:我们发现,有几个数相加的和就等于几乘几。 生2:有几个数相加的和就等于几的平方。(教师板书) 问:还有补充吗?(如果说不到,提示:什么样的一列数能用这个方法解决?任意几个数相加都能用这个规律吗?同桌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生1:不能,必须是连续奇数相加。这几个算式都是连续的奇数相加。

师:嗯,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2:不能,还必须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如果没有从1开始就不能拼成正方形,就不能等于每行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了。(教师可以结合图指一指)

师:看来必须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的数列才适用这条规律。(板书:从1开始,连续奇数)综合以上发现,你能用一句话总结我们的快速计算的方法吗? 2

22 5 生:从1开始,几个连续的奇数相加就等于几的平方。(板书) ⑥验证方法

问:接下来的图中都有这样的规律吗?我们在大屏上摆摆看。(课件出示)这是之前1+3+5+7,4个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等于4;接着摆,又摆了几个小正方形?(9个)几个加数相加?(5个)每行每列有几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就等于5。以此类推往下看。接着往下摆,也同样具有这个规律吗?(有,课件出示规律)。全班读一读。

师:如果有n个数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就等于? 生:n。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和总结!

⑥师:由几的平方得到的数,像

1、

4、

9、16等等这样的数,数学上把它们叫做平方数,或正方形数。

二、练习提升

1.师:这回我们可以解决这道题了。(手指之前列出的那一场列数。)利用规律算一算,检验老师做对了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得?老师做对了吗?

2.利用规律试着填填这道题。出示:( )9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后全班交流)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生:看到9,我就想到了是从1开始的7个连续奇数相加。(如果学生说不到,提示:看到9,你想到的是怎样

2

222

22 6 的一列数?)

2.完成108页“做一做”第1题。

师:算一算这道题。(出示:1+3+5+7+5+3+1=,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全班交流。)

(如出现1+3+5+7+5+3+1,把5+3+1写成9,1+3+5+7+9就是5个从1开始连续的奇数相加,等于5,等于25。教师要予以表扬,真有想法,一变通仍然使用了规律。真棒!)

小结:刚才我们结合形解决了数的复杂计算,也就是在以形助数。(板书:以形助数)反过来,我们也借助数的计算求出了各图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这是“借数解形”。(板书)

3.①过渡:下面这道题书异性的结合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呢?请看。(课件出示:教材108页“做一做”第2题)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要求。(学生开始数,课件出示数量,再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 打开数学书108页,“做一做” 第2题,仔细观察,想一想,也可以写一写、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做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试做)

③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红色正方形,蓝色正方形从8开始依次多2个。所以第6个图形有6个红色的小正方形,有14+2+2=18个蓝色小正方形。 问:听懂了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2 7 生2:我也发现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红色的小正方形,还发现每增加1个红色小正方形就会增加2个蓝色小正方形,左右各3个蓝色的小正方形始终不变。也就是红色的小正方形个数×2+6=蓝色的小正方形。 师: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如果第n个图,有几个红色小正方形?(n个)有几个蓝色小正方形?(2n+6)真聪敏!拥有大智慧啊!

四、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可能:

生1:遇到难解的计算问题可以借助形,画画图。 生2:以后学习数学我会看数想形,见形想数。 2.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高老师也在收获,在成长。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数”与“形”有很深的研究,他用一首词对数与形的结合进行了形象的论述。请看!(课件出示)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数与形的结合给我们带来的帮助会更多!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下课。

推荐第8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七巧板》

七巧板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突破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突破方法: 实际操作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 实验研究法

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 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生: 七巧板拼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

(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二、教学互动

(1)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2) 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3) 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

(4)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5)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6)游戏环节: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析摆出一个正方形。 1)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 2)然后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 3)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序号拼图形。

教师出示一套七巧板,每个图形上均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 (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6个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样子拼一拼,试一试。 (3)猜一猜,拼一拼。 出示第一个狐狸阴影图片。 1)你们看它像什么?

2)猜一猜,它可能是由哪几块七巧板拼成的?

3)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试拼。 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给四组学生四套七七板和四张纸,让这四组同学在纸上拼,拼成后教师展示在黑板上。

(4)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

四、课堂小结

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来,希望同学们课后积极动手,将自己拼出的图形展示给家人和朋友看。

推荐第9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6的乘法口诀练习(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练习十三第4~11题。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都学过哪些乘法口诀?(课件出示1-6的乘法口诀) (1)学生齐背。 (2)同桌对口令。 (3)师生互补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达到熟记1-6口诀。

二、巩固6的乘法口诀

1、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课件出示) 出示“三六十八”等6的乘法口诀。 (1)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2)同桌互说。 (3)指名回答。

(4)学生边齐读边出示“3×6=18”“ 6×3=18“。

2、摘苹果(课件出示) 算对了就摘下来。

(1)学生口头说出口诀,不会的可以问同桌。 (2)指名回答,摘苹果。

[设计意图]巩固6的乘法口诀,加深印象。

三、乘法口诀混合练习

1、看算式说口诀(课件出示)。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2、说口诀算得数(课件出示)。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更好地把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

四、乘法口诀的应用。(课件出示)

1、同桌互相讨论,看图编一道应用题并解决。

2、指名回答,说出题意。

[设计意图]练习6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指导练习第4~11题

1、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第5题“用数学”。用实物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3、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4、第10题夺红旗。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第11题,“用数学”完成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

6、数学游戏(课件出示),进行综合练习,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填在书上,看着说,再让学生背着说,看谁说得全对。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乘法有个系统的回顾,弥补不足之处。

五、练习作业

练习十三第7题和第9题。

推荐第10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7、找规律教案

7、《找规律》教案

银沙小学 杨 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规律的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工具:

找规律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六一节快到了,老师听说学校里要准备搞一次联欢会,每个教室都装扮装扮,看这些小朋友已经在自己装扮的教室里跳起舞来了。出示课件联欢会动画。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花朵。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不是,是有顺序的。 是的,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想不想找一下他们的规律呀?(想!)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领着学生认读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的是红旗,来看看对不对。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黄旗的后面是红旗。小旗的规律是按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让学生明白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这样的一组重复出现。)

2、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队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是的!它们都是重复排列的。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领着学生读一读。

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个后面都应该摆什么颜色吧?出示刚才的联欢会动画。

通过观察,发现灯笼是按照红蓝蓝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红色的。小朋友是按小女孩,小男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小男孩。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

4、那利用你们明亮的眼睛来看看下一个是谁吧?先观察图形,找到下一个是什么图形,再讨论什么颜色?同学们发现的真快,立马就能找到它的规律,那我们一起拿出你们的图形来摆一摆吧,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教师巡视,检查每组摆放的规律,及时给他们表扬与赞美。你们的小手真是太巧了,能摆出这么多的规律来,那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快速的整理好你们的图形,看看谁能第一个看到老师的作品。

5、出示一组碗的摆放。让学生先观察它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也可以从数字的排列规律入手。

可爱的鸡妈妈领着她的小鸡也来到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规律填出数来吗?出示课件。

三、知识运用

1、摆一摆,填一填。

从图形观察,也可以观察小棒的个数。

2、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3、画一画:拿出准备好的作业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吧!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赞美!

4、猜一猜后面是什么?出示图形

(1)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并将后面的空格补充上

(2)应该涂什么颜色?

归纳总结:找图形变化的规律按照颜色的重复特点和形状的重复特点找规律。

四、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并且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规律。

做动作,找规律:先发现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再找学生自己创造规律———我会创造规律。

好,请一位同学把你创造的规律表演给大家,请你发号使令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好,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倒数5个数,一起来看他们创造的规律!

太棒了,大家都非常的开动脑筋能够创造出很多的规律。

五、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一起来说一说吧!

看着板书回顾今天的内容。

其实在生活有很多的规律。看看谁最善于发现,你注意到生活中的那些规律了吗?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这节课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规律美的眼睛。回到家把你发现的生活的规律告诉爸爸,妈妈,和你的好朋友好吗?看谁最善于发现美,创造美。这节课我们同学们利用学到的知识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板书

重复排列的规律:

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

1朵红花1多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

灯笼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

小朋友女男为一组重复排列

第11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朱文增

2016年9月10日

学习内容:教材第34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立体图形。 学习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情趣导入:

同学们,和平鸽今天给我们带来一个八宝箱,你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吗?让我们打开看看吧。

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还有一个球。 哦,原来是几个立体图形啊!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二、自主探究:

1、摸一摸,说一说,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老师也把这些图形带来了,现在老师要请几位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摸摸这些图形,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看看谁的表现最好。

抽学生上台摸,说图形的特征。

同学们,这几位同学的描述你听明白了吗?那下面老师要请大家猜谜语,准备好了吗?

2、猜谜语。

根据谜面猜出是哪种立体图形。 3.蒙眼游戏:摸积木,说名称。

大家都猜对了。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玩儿个游戏,想玩儿吗?请坐端正,听游戏规则。

被老师挑到的小朋友到讲台上后,老师要把他的眼睛蒙上,然后请他从老师准备的这个袋子里,拿一块儿积木出来,用手摸一摸,并说出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如果他摸对了,大家就要给他掌声鼓励他。听明白了吗?

大家真棒!

4、生活中的图形。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老师搜集到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看一看。(球体:地球仪,篮球、石球)(长方体:包装盒、香皂盒、储物凳)(圆柱体:蜂蜜瓶、薯片桶、电池)(正方体:魔方、纸巾盒、麻将色子)

三、合作共研:

同学们,今年在巴西里约举行了第31届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是在我国北京举办的。吉祥物是五福娃,他们的名字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今天五福娃也带来了一些题想考考大家,你有勇气挑战吗?

1、按形状分类。

2、在正方体下面画√

3、给长方体涂上红色。

4、找朋友连线。

5、数出组合机器人立体图形的个数。

四、拓展延伸:自主练习。

五、总结升华。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球

圆柱

正方体

长方体

第12篇:数教

一学期忙忙碌碌,各项工作已近尾声。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以课改为核心,以教师校本培训为基础,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注重课堂教学,求真务实、强化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开拓创新,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作为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其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先生”,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的爱可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数学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组听取了徐遇亮、胡恒星、张彩峰、胡娜等教师的教学研讨课。从老师们的上课可以看出,在课前老师们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备课、制作课件、准备教具都是十分的认真。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老师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进步。本学期还进行了两次检查教案与作业,教师们都能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检查后还做了详细的总结,交到主任处,一学期来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

三 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在切实抓好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老师们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相应的辅导。定期与学生家长、科任老师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努力把培优辅差工作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教师们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为自己工作的重点。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注重优生的辅导。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一学期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今后的培优补差工作中教师们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更新进取,争取更好的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件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今后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检查和督促。

2、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求最好,力争更好。

3、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应用水平。

总之,一学期以来,数学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本学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但是,我们也深深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13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左、右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材分析:《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左右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生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 它们的相对性及学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左右”, 进一步通过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探索,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策略选择:

本课以活动课的形式,以六大块活动情境串连生成,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左右的含义与相对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引出“左右”

1、学生活动:

①让两个小组的学生在教室中间的走廊里随意来回走动 →说说感受(很乱)→假设在马路上大家都这么走会怎样?(交通混乱,容易出事)→你来想办法解决。(有秩序走,靠右走) ②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动→说说感受。

2、引出课题:看来认识左右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活动二:感知“左右”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我们常常用左手和右手做什么?左右手是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大。

②找一找我们身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 ③你怎样来记住左、右。

2、学生学做机器人,老师当遥控器,请机器人按遥控器的指令做动作。

伸出左手摆一摆,伸出右手摆一摆; 伸出左脚跺一跺,伸出右脚跺一跺; 拍拍左肩

1、

2、3,拍拍右肩

1、

2、3;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左眼眨一眨,右眼眨一眨。

3、显示课件(一个背对学生的小女孩),找出这个小女孩的左 右辫子、左右手、左右腿、左右身。 活动三:体验左边和右边。

1、按要求摆学具。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从矛盾冲突到解决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认识“左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生常常因左右手配合做事而较难分开体会,因此教师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从而感知左和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摆一摆,从左往右依次为:铅笔、尺子、小刀、橡皮、铅笔盒,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左数尺子第( ),从右数尺子是第( ); 尺子的左边有( ),右边有( ); 尺子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2、请大家把学具打乱,再随便摆一次,然后再回答以上问题给同桌听。

3、观察你这排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从左数我是第( ),从右数我是第( ); 我的左边有( ),右边有( ); 紧靠我左边的是( ),右边是( ); 我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活动四: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请你转个身,看看现在你的左右各是谁?

2、大家一齐来感受一下,我们来上回体育课,按老师的要求向左转或向右转,再看看这时你的左右各是谁?你有什么发现?(对回答最精彩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与他握握手。

3、与老师握手,你用哪一只手?老师用哪一只手?你有什么发现?(面对面,我们的右手不在同一边。

4、出于礼貌我们都用右手与别人握手,请同桌握一握手,进一步体验。

5、我想请大家举右手,我也想举右手,你说我该举哪只手?你请老师做个什么动作,一眼就看出是左手还是右手。(转身)然后我们都举左手,你发现什么?(面对面,左手不在同一边。)

6、师生面对面,看着桌上的学具,请学生回答对方的左右边各

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掌握以“谁”作标准来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打乱后随便摆一摆”,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巧妙地用转身、握手、找东西等活动,激起学生疑问,抓住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其中的奥秘。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有什么?

教师把铅笔盒、小刀放在身体的左边,橡皮、尺子、铅笔盒放在身体的右边,问学生:现在我们面对面,请问我的左边有什么?我的右边有什么? 活动五:巩固左、右。

1、抢答: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幸运52?李咏叔叔说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这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每组派一人进行抢答。 ① 出示

师:它不在最左边,也不在最右边,它在桃子的右边,在樱桃的左边,请问它是( )。 (哪一个学生抢答成功,说明理由后老师就把这张可爱的问题卡片送给他。下同) ②出示一幅图,一个男孩面对大家,他的左边是儿童公园右边是图书馆,后面是超市。 师: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小明的右边,请问他们要去哪? ③出示一幅图,三个动物三个家

师:小狗住小猫的右边,小兔紧挨着小猫的右边住,用线连一连,给动物们找到家。

2、辩论:老师和一个同学走楼梯,一人上,一个下,每人靠自己的右边走,请问我们会撞在一起吗?说明理由。活动六:实践左和右。 P6生活中的数学。

组织有效的抢答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去认识、去感悟、去体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五、教学片段实录: 活动一:引出“左右”

师:我们教室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现在请两个小组的小朋友在走廊里随意来回走动。 (两个小组的学生在走廊里来回随意走动。)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场内的):老师干吗要我们走来走去? 生2(场内的):老师这样走都会撞到。 生3(场外的):这样走很乱。

师:假如在马路上有许多车、许多人,也这样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生1:会很危险。 生2:有可能会撞起来。 生3:会出车祸。 生4:这样走不好。

师:那你想个办法,怎样比较好? 生1:大家都靠一边走。 生2:大家都靠右边走。 生3:大家都靠左边走。

师: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交通规则,我国规定每个公民都靠自己的右边行走或行车。现在请同学们都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一走,有什么发现?不知道右边在哪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场内学生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动。) 师: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1:好多了。 生2:不乱了。 生3:这样不会撞到。

师:看来认识左右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

活动五:巩固左和右。

1、抢答: ……

2、辩论:

师:老师和同学走楼梯,一人上,一个下,每人靠自己的右边走,请问我们会撞在一起吗? 生1:肯定会的,都走同一边肯定会撞起来。 生2:不对,一人上一人下,不会撞起来。

生3:对哪!面对面,两个人右边不在同一边,不会撞起来。 生4:都是右边怎么不会撞起来? 生5:不会的哪。

(教室里一大片声音说不会,一小片声音说会,很热闹) 师:谁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说服对方。 生6:老师我们来表演一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师:好主意。

(师生面对面,各自靠右走,用事实证明不会相撞,全班一片欢呼声。) ……

六、教学反思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实践、丰富及完善。本着这一认识,我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用六大块活动情境串连生成,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左右的含义与相对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左右”一课前,我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左右有了初步感受,但对其相对性、可变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基于这一情况,整个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为正确理解左右奠定了基础。另外,这节课也抓住教材的难点让学生进行思考。

(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许多活动,创设了许多学生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操作、交流、推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活动五中的抢答题,学生完全可以在老师没有念完题就知道答案,因为桃子的右边有菠萝和樱桃,它不是最右边,那肯定不是樱桃,只能是菠萝。在这老师没有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小小的一道练习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成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从更高要求看,本课在这一方面略显不足,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第14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教学问题

《角的初步认识》常见问题

1.问题内容:区分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学生问题:①学生把物体上“尖尖的”的部分称作角,②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数学中的角的“变形”,混淆学生对数学角的理解。】

如图:

解答内容:①选择主题图时要精心、恰当,以利于学生寻找、感知。在学生②自由找角的环节,如果学生找到了类似的角,可以先暂不处理, 等到后面抽象出数学中的角,了解角的特点后,再回过头来验证是否是角,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是角,加深对角的特点的理解。

③在探究过程中注意用角的表示图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角。

2.问题内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角的特点。

解答内容:①做活动角:准备纸、毛线、小棒等不同的学具,让学生动手做角。在做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顶点、边的特点。

②折角:把一张纸对着两次、三次、四次,可以大小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在折角前先说一说要折出一个什么样的角,折完后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儿。

归纳总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问题内容:关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

解答过程:利用多媒体平移、延长、缩短等手段,理解角的概念。

第15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执教者:永定区培丰田地小学郭春连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7页和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了解发现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数的组成和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选用的数字和数据比较简单。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有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排列经验,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五、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彩笔。

六、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 出示:数学王国

师:数学王国里面有许多有趣又好玩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啊?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

活动2(讲授)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次感受有序

师:数学王国的城堡可真漂亮啊!让我们走近一点,去看一看!哎呀,大门上的星星钥匙怎么落到地上了?咱们帮忙安装上吧!注意,这门上的两颗星星颜色可是不一样的。怎么安装呢?

师:同意红黄的请举手?同意黄红的请举手?那我们看一看到底谁猜对了? 我们装上试一试。

课件:红黄,门没有反应。 师:那该怎么办?

课件演示:交换位置,大门打开。

师:大家真棒!看来我们在摆放星星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它们的摆放顺序,不同的摆放顺序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那我们就带着这个收获继续我们的旅程吧!

2、探索有序与全面

师:数学王国里面可真美啊!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那我们一起先去彩绘城堡玩一玩看一看吧!

师:彩绘城堡里还有两扇窗户没有涂上颜色,小精灵的问题来了:用红、黄和蓝3种颜色给两扇窗户涂上不同的颜色,都有哪些涂色方法?

1 师:请拿出学习卡1,试着凃一涂。 教师巡视,挑选几种类型的作品展示。 预设:①展示有重复现象的作品。 师:同学们仔细看,发现了什么?

师:几号和几号重复了?那我们划去其中一个。 小结:看来我们在排列的时候要做到不能重复。(板书:不重)

②展示有遗漏的作品。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还可以怎样涂色?

小结:看来我们在排列的时候还要做到不能遗漏。(板书:不漏) ③展示有序排列的作品。

师:那我们在排列的时候怎样做到不重不漏呢?刚才我看到某同学的作品完成很快,一起来看看。(展示)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排列的? 师:谁听懂了她说的?你也来说说看看。

3、回顾方法。

师边说边摆,请学生接着摆,并说理由。

师:看来,只要有序思考,我们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活动3(练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现在我们去第二站——数字城堡吧! 课件出示:数字城堡

师:咦,大门关着,有一个超级密码锁,看来今天我们还真得好好动动脑筋去解开这些问题,才能好好的玩玩啦!同学们有信心去打开它吗?

师:我们先看看狮子大王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课件出示:

密码是由

1、

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不一样。

师:你们读懂题意了吗?

师:猜一猜这个密码会是什么呢?有几种可能?请拿出学习卡2,把所有情况列出来。注意要做到有序思考,不重不漏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写出了几种?

师:有哪几种可能?同学们有答案了吗?谁来说一说,老师记录。

师:我们把可能的答案都已经写出来了,可是有6个呢?一个一个的试是不是太麻烦了,看看还有没有新的提示!

课件提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加和是5。 生:应该是32或者是23。

课件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学生能够很快的说出密码是32。 师:看超级密码锁打开了吗? 课件演示:打开了

2、合影留念

师: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智慧屋,智慧屋好漂亮,大家决定合影留念。

2 出示:3人合影,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师:请三个小朋友上台来演示一下,下面的同学就当小摄影师。 师:到底有几种站法呢?请大家动笔写一写、画一画。 汇报交流。

活动4(活动)

四、总结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在数学王国里面学习了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一个名字叫做搭配!你学会了吗?

师: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板书设计:

固定十位

21

23

31

32

数学广角——搭配

固定个位

有顺序

21

31

不重复

32

23

不遗漏

交换位置

21

31

23

32

第16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黑河五小

孟晶

一、兴趣导入

1、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大森林,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课件)

师:小动物们正在兴高采烈的准备森林运动会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

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授新知

1、看一看:出示主题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2、认一认: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并说出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大括号表示把左、右两部分合起来。

问号表示提出问题。

3、说一说:将图中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指生说、同桌互相说)

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4、画一画:用符号或者图形代替小兔子,将图的意思画出来,让大家清楚告诉了什么信息和要求什么问题即可。

5、展示:指生到展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我用圆圈代表小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

生2:我用三角代表小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

生3:我用数字代表小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

6、算一算:将这幅图要求的问题列式解答出来。

指生说出所列算式,并能说清楚算式中的数字都表示什么。 4表示左边的4只小兔,2表示右边的2只小兔,6表示两边合起来共有6只小兔。

7、检查:再次观察图片,检查所列算式和得数是否正确。

8、写一写:生独立完成教材46也主题图下面的填空。

9、小结:师带领学生回忆解决问题所需的步骤。

①看清图里都有什么。

②找到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③列式解答。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6页做一做。

生先说说图意,再独立列式解答。

2、教材48页第一题。

先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3、课件出示习题。

同桌互相说出图意,再列式解答。

4、课件出示习题。

教授学生一道题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会不同,但是得数都是一样的。

四、总结收获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就快结束了。孩子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就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

学习目标: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2=6

解决问题

(只) 答:一共有6只。

第17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数的读写[版]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2.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 3.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读、写。

4.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数,引出读写

1、拍手数数。

(1)五个五个的数 :从5数到50。 (2)十个十个的数 :从 0数到100。

(3)数拐弯数(男女生交替数):女:

9、

10、11。男:

19、20、21。一直数到100。

2、复习旧知

结合“

11、”“20这”两个数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老师计数器讲解)

二、实践探究,掌握读写

(一)教学例 3。 1.结合实例,引入新知。

(1)引入: 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 (出示纽扣喷绘图) ,有黄色、蓝色和红色。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提出问题: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大家数的真清楚, 得到了 “四

十、二十

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 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2)揭示课时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出示课题) 3.教学两位数的读写。

(1)引入:以前我们能用小棒,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 棒、能用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 (2)教学 “四十”的读、写。 20以内的数。 现在同学们能用小

①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强

调为什么在十位上要拨四颗珠子。

②教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4,表示4个十;然后在个位写 0。

③教学“四十”的读法:因为有四个十,所以读作“四十”。 ④拓展:如果有五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

⑤小结:有 “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

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

(3)教学 二“十七”的读、写。 ① 二“ 十七 ”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 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

②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 “二十七”。

③教学“二十七”的写法: 先在十位上写 “2,”表示2个十; 再在个位上写 “7,”表示7 个一。

④教学“二十七”的读法。 (强调读的时候,同样是先从十位读起。)

(4)教学 三“十三”的读写。

①借助多媒体演示将 “三十三”用小棒表示、并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②教学“三十三”的写法。

思考: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议一议。 讲述: 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 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十位上的

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③教学“三十三”的读法。

4.认识“百位”,教学 “100的”读写。

(1)引入: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 (教师随学生发言适时板书,共:一百粒) (2)用小棒表示“个1百”。

(3)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个1百”。 (4)教学“100的”读、写。

(二)归纳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不论读数或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

四、巩固练习。

1.第37页做“一做”的第

1、2题。2.第39页第

5、

7、9题。3. 课件上的闯关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第39页第6题。 《教学反思》

《读数与写数》这节课,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引导学生画计数器,在此基

础上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摆出40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即4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 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画好的计数器上画珠表示 40,边画珠边叙述: 4个十在十位上画4颗珠,个位上没有用 0占位。依次教学 27和3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学”字。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课堂上通过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换位子, 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并且在读、写、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

第18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庙渠小学

教师 : 路明

2017.6.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号里算小括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

3.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个五角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7-5,这道题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40-6+4,这道题既里有(

)法,又有(

)法,先算(

),再算(

)。 3.说说计算过程: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每位同学的桌子上有10个五角星,剪掉2个,再剪掉3个分,。 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送给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3.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怎样列式先算2+3呢?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 (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3-4+5=

7+7-6= 13-(4+5)=

7+(7-6)=

(三)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第3题

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第19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第十课时 小括号

第十课时 小括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5+3+7= 20-2-5= 18+2-6= 19-8+4=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出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2、教学例2。

⑴出示投影图:看图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⑵学生动手操作:4人一组剪五角星。

边剪边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怎样列算式呢?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⑷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 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知识应用

1、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2-5+4= 14-9-3= 12-(5+4)= 14-(9-3)= 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2、帮小动物找车厢(连一连)。

3、找朋友。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七

一、第1题或第2题。

二、第4题或第8题。

第20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图像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是重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是难点。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分组活动

1.四人分小组活动,按一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教师板书: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正方体

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教师板书:正方体)

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

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五、活动五:做游戏 “摸一摸、猜一猜”

游戏介绍: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2、学生反馈.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模板6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模板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